魏晋干饭人 第463章

作者:郁雨竹 标签: 穿越重生

  赵铭用过饭回衙门时,秋武已经赶回来了,看到赵铭,立即起身站好,“郡守,让卑职带兵去援刺史吧。”

  “用不着你,你留下筹措、押运粮草,”赵铭道:“你要记住,打仗,一半看前面,一半看后面。”

  秋武内心不甘,“可粮草筹措一事本应该是米将军负责的。”

  赵铭就抬头看着他道:“秋武,你要准备的不止是粮草,还有武器,你别忘了,现在赵家军的武器作坊是你管着的,这些地方只有赵家军可以进。”

  米策和荀修等人可以信任,但还不值得托付这样的机密。

  秋武一听,想要请战的急切一消,沉静下来后狠狠地点头,“卑职这就去准备。”

  赵铭看着他走远,摇了摇头,和庾司马道:“秋武还是太年轻了,不够稳重。”

  庾司马笑道:“但有郡守掌舵,他又能干,便不成问题。”

  “就是不够周全啊,”赵铭想了想后道:“命陈慧娘为太仓使,即刻协助秋武一同筹措粮草。”

  陈慧娘即陈四娘,两年前她当县令去了,她觉得叫四娘不好,她得有自己的名字,所以给自己取了“慧娘”这个名字。

  她是继赵含章后的第二个女县令,很得当地百姓的民心,政绩不错,赵铭和赵含章商量过,想要等她三年期满看整体成绩就提拔到郡守府中。

  赵铭觉得她心细稳重,所以想要她做掾史一类的事,但赵含章更想让她在地方上历练。

  豫州和司州都招了不少女官和女吏,但她们多是做书记员、主簿、掾史一类的官职,少有可以主政一方的。

  陈四娘看着温温柔柔的,却是外柔内刚,比范颖、赵云欣等人更适合在地方历练。

  她想要培养几个能主政一方的女官。

  庾司马就问:“要不要问过刺史再调人?”

  “事急从权,立即写调令,我会告诉刺史的。”

  赵含章在奔赴前线时收到这封信,直接在上面批复“知道了”,然后将信封回去给赵铭。

  米策、荀修分别驻守在宁陵和蒙县,鲁锡元还在来的路上,对面是石勒号称十五万的大军。

  赵含章先到了蒙县,还未进城便看到城门口聚集了不少人,大声嚷着要出城。

  赵含章勒住马,李天和跑来迎接她,“使君!”

  赵含章勒住马,问道:“荀修呢?”

  “荀将军出城打仗去了,昨天他们占了我们一大片地,荀将军说要抢回来。”

  赵含章皱眉,“那里面的百姓呢?”

  “全都提前迁进城中了。”

  赵含章就道:“那就把地让给他们。”

  “啊?”

  “一片平原,能打下来又不能守,打了有什么用?让他回来。”又冲城门口那些闹着要出城的人问:“这些人是怎么回事?”

  李天和羞愧道:“前两日蒙县被石勒军抢去了,虽然我们又很快抢回来,可他们也都吓坏了,都要往南逃呢,荀将军让关闭城门,不许百姓出去。”

  赵含章抿了抿嘴,扫过那些叫嚷着要走的人,和李天和道:“我带了两万人来,走,我们去军营。”

  “是!”

第793章 谁举荐的

  两万大军暂时留在了城外,赵含章带着范颖和明预等人先进城。

  荀修带着元立出城收土地去了,城中只剩下各部将。

  蒙县县令一身狼狈的从后面追上来,赵含章停住脚步看他,“赵滨,你怎么这么狼狈?”

  赵滨想哭,整理了一下歪掉的冠后道:“使君,想出城的人太多了,再不想办法我就要拦不住了。”

  赵含章转身继续往县衙走,道:“这不是你县令的职责吗?让我想办法,要你们有什么用?”

  赵滨一愣,连忙追在后面,“您这是也不答应放人离开?”

  赵含章停下脚步,目光沉沉的回头看他,“我告诉你,你要是安抚不住百姓,反过来动摇我的军心,我最先砍了你!”

  赵滨愣住。

  赵含章丢下他大踏步进县衙,明预越过他时用蒲扇拍了一下他脑袋道:“傻子,此时天大地大都没有军心稳定大,你让他们在城门口叫嚷,以为只有民心受影响吗?还有军心呢。”

  “要是放他们走,留下的将士是为了保护谁?还是为了做挡箭的盾牌?我们连丢三城,本来就军心不稳,你去告诉他们,蒙县若城破,先死的一定是这些将士;可他们再闹下去,蒙县就算不破,他们也得先死。”

  明预道:“我们这位使君杀鸡儆猴的事可没少干,你问问他们谁想来当蒙县第一只鸡。”

  赵滨:“可使君夙来爱民……”

  路过的范颖也不想听了,嫌他太耽误事,道:“使君爱民,爱的是大多数民,蒙县之后是整个陈郡,整个豫州,甚至整个大晋,就城门口那些人敢跟他们比分量吗?赵县令,你的主簿呢,现在城中的粮草是他在管着吗?让他带着账簿来找我。”

  赵滨就被转移了注意力,“哪本账簿?”

  “所有的账簿,”范颖道:“我记得蒙县有两个粮仓,你们县衙有一个粮库,还有专门装钱的库房,所有的账簿我都要看。”

  赵滨:“可前两日石勒军攻进来,我们损失巨大……”

  “那也得查,之前有多少,现在剩下多少,这么多人留在城中,粮食够吃多久,我们心中都要有数,”范颖道:“难道你们重新夺回县城后不清点损失吗?”

  明预冲范颖笑了笑,去追赵含章。

  赵含章耳朵好,也听到了后面的对话。

  她对迎上来行礼的部将们挥了挥手,看了一眼墙上,问道:“地图呢?”

  一个十四五岁,身着灰色皂衣的少年立即抱着一张图上前,在两个亲兵的帮助下把图挂上去后缓缓展开。

  赵含章好奇的看了他一眼,问道:“这图为何要收起来?”

  他一脸严肃,“为了防止细作偷窥。”

  赵含章闻言笑了笑,问道:“你是学堂出来的?”

  少年脸色涨红,激动的弯腰道:“是,小的赵甲良。”

  赵含章一听,惊喜不已,“你是甲字辈的呀,不错,不错,这是毕业了吗?”

  “是,小的去年冬经过了毕试考,所以可以进衙门里求职,现在一边工作,一边读书。”他道:“这图便归小的保管和维护。”

  赵含章赞许的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不错,很厉害了,但学海无涯,你就粗粗学了四年,以后需要学的还很多呢。”

  赵甲良一脸严肃的点头,“是,小的谨记女郎教诲。”

  赵含章这才看向地图,问众部将,“说一说吧,之前的五座城是怎么丢的,又是怎么抢回来两座城的?”

  众人对视一眼,最后还是李天和上前汇报。

  石勒大军出现得太突然了,赵含章本来有大军驻守边界线的,赵驹的副将高邑便守在豫州北界,专防从冀州下来的匈奴和羯胡。

  但赵含章去郓城祭天,为了威慑苟晞,让他们不敢对赵含章出手,赵驹从各地抽调八万大军陈兵兖州边界,以防万一。

  石勒大军突然出现猛攻,高邑求援速度慢,也没守住很久,一天之内就丢了两座城。

  赵铭收到战报,立即调米策等各部将救援,这才止住了匈奴的攻势。

  但双方战事焦灼,你争我抢,打得很激烈。

  因为之前连失五城,这一次石勒大军又来势汹汹,军心就有些受打击。

  赵含章问:“高邑呢?”

  李天和低下头道:“重伤,正在营中养伤呢。”

  难怪军心会涣散,原来的副将都重伤了。

  赵含章拿起笔,问了现在斥候探回来的情报,一一在地图上标注好,赵含章就盯着地图看,“你们看见石勒了吗?”

  “是,”李天和道:“重伤高将军的就是石勒。”

  赵含章忍不住嘀咕,“他竟然真的能忍住不去兖州?”

  不过这样也好,将人牵制在这里,总比去兖州不可控要好一些。

  赵含章重新安排布防,下令道:“只守不出,等着他们来攻城。”

  “使君,我们丢了单县、曹县和菑县,不将他们抢回来吗?”

  赵含章道:“抢是要抢的,但不能急切,我们的目的是拖住尽可能多的敌军,故以守为主。”

  众部将应下。

  才重新做好布防,就听到外面有马匹的嘶鸣声。

  赵含章往外看了一眼,见荀修拿着马刀浑身煞气的走进来,他双手抱拳,低头行礼,“末将参见刺史!”

  赵含章微微颔首,问道:“打得怎么样?”

  荀修就大骂道:“一群鳖孙,给我使阴的,在我必经的路上挖了好多坑,差点儿把我们的马都给弄瘸了……”

  总结成一句话就是,他没输,但也没赢,并且己方损失不少。

  但赵含章觉得他是输了的,没有收回失地,也没有打击到对方,反而让自己的军心更动摇了。

  赵含章示意赵甲良把地图卷上,道:“我们去北城门,将主帐移到城门楼中,县衙还给县令。”

  士兵们速度都快,东西一卷,一抬,直接就转移了阵地。

  赶过来的蒙县主簿一脸懵的要跟上,被范颖一把扯住后衣领道:“你不必去,你把账簿交给曹掾史。”

  赵含章抽空回头看了一眼,骑上马后忍不住问范颖,“我记得每一个县的县令都是我任命的,这赵滨并不是招贤考出来的,当时是谁与我举荐的来着?”

  范颖微微弯腰道:“是五太爷。”

第794章 教训

  赵含章努力回想了一下,总算想起来了,“对,我记起来了,五叔祖说他忠厚老实,但我能看上他是因为他精通《论语》,还舞了一把好君子剑。”

  跟在侧后方的荀修听到了,笑道:“使君眼光不错,赵县令不仅君子剑练得好,刀也使得不错,当时石勒大军冲进蒙县,就是他带着衙门的衙役和剩下的驻兵在巷子里作战,给百姓们拖住了敌军,我们援军到的时候石勒大军才没能完全掌控蒙县,我们才又给抢回来了。”

  赵含章一听,心中的怒火消了一些,她觉得赵滨可能是真的不太擅长处理一些事情,于是看向范颖,“你去帮帮他。”

  范颖明白,应了一声后一扯缰绳,站到路边停下,等队伍全都过去后才打转马头回去找赵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