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干饭人 第500章

作者:郁雨竹 标签: 穿越重生

  所以琅琊王很信任王导,加上他的大军基本交给了王敦,哦,对了,虽然王敦杀了王澄,为了给赵含章和王仪风交代,他气势汹汹的想要处罚王敦,最后还是只降了他的官职,不痛不痒的骂了一顿而已。

  王敦还是手握他的大军。

  这不是琅琊王不想罚王敦,而是想要重罚他时发现,他罚不了。

  他身边大多是王氏族人,在建邺,王氏的话甚至比他的话还要管用,不止如此,赵含章在建邺也有不小的影响力,毕竟她的身份地位摆在那里,手上又有一个出身正统的太子。

  所以有不少士族支持她。

  哦,现在是新帝了,琅琊王可以想象,之后会有更多的人支持赵含章的。

  琅琊王有些心慌,他突然恐惧起来,若有一天王导兄弟也选择赵含章,他岂不是手无缚鸡之力?

  只是想警告琅琊王最近老实点,别给她找麻烦的赵含章怎么都没想到,她这一封信直接让琅琊王和王导之间走到了末路。

  做完所有布置,汲渊来报道:“刺史所需粮草已经都准备好,今日已经出发,粮草可供大军半月所需,荆州调拨了一批粮草上来,送到前线最少需要十二天的路程,各地已经又在征集粮草,算上运送的时间,可能需要十八天……”

  所以粮草接的很紧,而打仗时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万一粮草被劫,或是被烧,或其他原因损耗,他们都会被动。

  但这就要考验领军将领及后勤的统筹本事了。

  赵含章感叹一声,“百姓日子还是过得艰难,国力贫困啊,这半年来又是打仗,又是旱灾的,这一次征集粮草怕是要把家底都给掏空了。”

  汲渊:“故刺史一定要有所获,方不负百姓所出。”

  赵含章点头。

  汲渊停顿了一下,小心翼翼地去看赵含章的脸色,问道:“使君现在好受些了吗?”

  赵含章愣了一下后点头,面色宽和,“劳先生费心了,我没事。”

  汲渊就松了一口气,叹息一声道:“自先帝和赵公被俘,朝中上下皆做了准备,其实,先帝早该殉国了。”

  他要是不被俘,直接战死,或者被俘后自尽,后面兖州和冀州的十几座城池不会这么轻易丢失。

  赵含章也点头,“文臣武将都可以做俘虏,唯帝君不可。”

  汲渊就劝慰道:“赵公此次名扬海内,不负老郎主,也算得偿所愿了。”

  汲渊是赵长舆的幕僚,比赵含章更了解他们兄弟俩的关系。

  兄弟俩心有芥蒂,赵仲舆怨恨赵长舆,但也崇敬他。

  他一直自觉比不上兄长,胸中愤懑,但这一刻,至少他在华夏史上的记载不会比赵长舆差多少。

  汲渊说这些,是为了劝赵含章不要钻牛角尖。

  赵含章是有些伤心,但还不至于钻牛角尖,她很冷静的道:“我带大军去追石勒。”

  汲渊:……说这么多,他就是为了劝她不要冒险啊。

  他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赵含章沉声道:“先帝被害,士气正处于进一步振奋,退一步低落之时,所以我不能后退,必须得去最危险的地方。”

  她道:“刚刚先生也叮嘱我莫要负了百姓的。”

  汲渊便不说话了,只能道:“我只怕使君粮草不济,所以您最好带上一后勤,以统筹粮草。”

  赵含章道:“就带庭涵吧。”

  汲渊没有意见。

第859章 伏击

  打仗不是那么简单的,除了急袭的轻兵可以说走就走外,大军开拔都要提前准备。

  后勤,战备,都需要提交调度。

  两军僵持时,十几万大军不可能就每天仰着脖子直愣愣的等着,要知道,他们每天都会消耗巨大的粮食。

  所以赵含章会将大军分散各处,这样可以缓解压力,打起来时却又能快速增援,快速融为一军。

  石勒也是如此。

  所以他突然班师离开,即便有原来的粮草支撑,他还是有些窘迫,因为运送粮草的大军在半路,且一时不能转变道路来追他们。

  粮草运输本就有损耗,毕竟,押运粮草的军队也会消耗一部分,加上现在赵家军和石家军混杂,谁也不知道到下一个路口遇见的队伍是石军还是赵家军,或者是山上的盗匪团伙。

  石勒从不做奢望,所以没有到手的粮草,他直接默认没有。

  这样的情况下,他就需要沿途筹集粮草。

  但这是兖州,他刚打下来没多久,还未被他真正的统治,百姓们并不认他,在他们的心里,正统还是晋,是苟晞,是赵含章……

  所以石勒征收粮草是征收不到的,他的方法是,直接抢!

  大军后撤,他一开始没动手,因为要瞒着赵含章。

  待他后军被阻,知道已经被赵含章发现后,他再没有顾忌,直接纵兵抢掠,每过一个村长,一个邬堡,一座县城,直接开抢。

  凡石军经过的地方惨不忍睹,尸横遍野,大量的百姓为避免被屠杀和抢掠离开家,成为难民。

  但四野之中多石军,有时候从野地里跑到一条路上,迎面就撞见一股石军,他们就会被抢掠和屠杀。

  这是在他们身上有粮食钱财的情况下,要是没有,他们就会被砍一刀,直接用麻绳套在脖子上,当做牛羊一样栓在身后,被当做口粮随军带上。

  石军会吃人,有的是因为饿了所以吃人,可还有些参将是为了看汉人那恐惧的神情而吃人,从这种变态的行为中,他们收获快乐。

  大军行军中人的情绪很容易高昂,为了让他们的精力可以发泄出去,石勒从不阻拦他们的变态行径。

  所以赵含章追击时,便时常看到道路两边石军驻扎过的地上有燃尽的火堆,上面有炙烤成熟,被人分食大半的人形骨头。

  赵含章最开始还会停下来看,看他们灶数,计算他们大概的人数,然后沉默的看着那些尸骨。

  后来,她已经不怎么看了,而是带人粗略的点过数后就去追。

  赵二郎很听话,他和谢时早就听命带大军绕道赶到了石军的前面。

  谢时算了算石军的行军速度,和赵二郎带上三天的粮草就埋伏在断脖山两侧。

  这座山是由两座山组成,中间有一条宽敞的官道穿过,因为从远处看,这两座山连起来就像一截断开的脖子,西边的这一座就像倒下的头颅,东边的这一座则像脖子联接的肩膀。

  所以当地人将两座山统称为断脖山,也是方圆百里内最适合伏击的地方了。

  石勒走到山道进口处,因为山并不这么高,且道路足够宽敞,此时阳光又足够好,所以这条路看着一点也不阴森恐怖。

  但石勒还是觉得心脏一紧,他皱了皱眉,没有贸然进去,而是招来一个参将,令他带两千人先通过。

  参将领命而去,他带两千人小心翼翼地通过山道。

  趴在草丛里的赵二郎探头探脑的往下看了一眼,看见延绵而来的大军,眼睛就忍不住一亮,头微微抬高,支起半边身子来……

  躺在他身侧的谢时就伸手把他按下去,低声道:“再等等。”

  眼看着大军就要过去,赵二郎有些心急,“先生,再等就打不着人了。”

  谢时小声道:“石勒亲带的主力军最少五万人,这才多少人?再等等。”

  赵二郎便躺下,老实等着。

  谢时目中带笑的看了他一眼,继续趴在他身边不动。

  赵二郎不太聪明,但胜在听话,哪怕有些意见他不太懂,但只要他说,赵二郎都会听。

  赵二郎很有自知之明的,他知道自己不够聪明,阿姐说了让他听谢先生和王先生的,那他就听他们的。

  虽然有时候不太开心。

  他眼睁睁的看着一支大军从他眼前路过,不多会儿,已经过去了的队伍中又跑回一支队伍,渐渐消失。

  赵二郎等了许久没再看见有人经过,就闷闷不乐的哼了一声。

  谢时没有哄他,而是专心等着。

  过了许久,他们的视线范围内才又重新出现了人。

  赵二郎眼睛一亮,目光炯炯的盯着。

  谢时也炯炯有神的盯着,等队伍过去了一段,他便抬起手准备下令。

  赵二郎有些疑惑的道:“那些人怎么萎靡不振的,还那么瘦弱,看着不像是羯人,倒像是我们汉人。”

  谢时的手就没挥下去,而是看向赵二郎身后的赵才和吕虎。

  赵才就看向赵二郎,得到赵二郎点头后才从怀里掏出一个宝贝套子,把千里眼拿出来给他。

  谢时就认真的看了看,片刻后道:“这些都是俘虏,暂时别动手。”

  赵二郎抢过千里眼看,视线只在那群萎靡不振的人群上扫了一下,然后就往后看去。

  他移动着千里眼,从后面羯人的脸上一一滑过,想要找出石勒,一会儿要是打起来,他先杀石勒。

  阿姐给他说过了,擒贼先擒王,将王擒住,贼力可消。

  赵二郎找得仔细,骑在马上,抢了一个参将衣服穿的石勒感觉到一道视线从他脸上扫过,他脊背一寒,一边低下头去一边下令,“竖起盾牌,急速通过,快!”

  与此同时,赵二郎才划开的视线又挪了回来,他着重盯了一下石勒,虽然他穿的衣服,戴的帽子不对,在队伍中的位置也不太对,但阿姐说过,主将有时候会做一些伪装。

  他高兴的和谢时道:“先生,我找到石勒了。”

  谢时已经察觉他们队伍变快,当即下令进攻。

  谢时的手一挥下,当即砰砰十几声,两边山上滚落石头,还有不少士兵站起来将石头砸下去,或者推下去……

  同时,还有投掷手将炸药包点燃后丢下……

第860章 逃走

  赵二郎也眼疾手快的抓过身侧的炸药包,点燃后默默数了三息,然后才朝着刚才他找到的石勒方向投去……

  炸药包即将落地时炸开,已经提前避开的石勒还是被爆炸的冲击波从马上掀翻在地,一个铁片飞速旋转从他后背插入,他闷声一哼,只觉得眼前发花,耳朵轰轰作响,整个人都是懵的。

  赵二郎压根不知道自己炸错了人,在他的认知里,他刚才确定了石勒的位置,他丢的炸药包还正中那个位置=他把石勒炸了。

  他忘了,人是会移动的。

  尤其石勒还提前察觉到了危险,在下令将士们注意的同时,他也移动了,想要策马朝后躲到盾牌之中……

  只不过谢时下令攻击的速度快,赵二郎扔炸药包的速度也快,所以他只来得及移动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