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干饭人 第552章

作者:郁雨竹 标签: 穿越重生

  然后对和谈更加有信心了。

  赵含章当即让赵宽起草一封国书,派人送过去给段氏。

  她对拓跋猗卢笑道:“我带了好酒来,兄长留下,我们晚上痛饮。”

  说罢让祖逖代为招待拓跋猗卢,她则留下石勒说话。

  拓跋猗卢离开前忍不住看了一眼笑眯眯的赵含章,心中忐忑不已。

  赵含章也没有留在大帐内,而是和石勒一起出去吹风,俩人直接骑马到河边,就看着河对岸的段氏营帐。

  她冲河对岸点了点下巴,道:“别看北平郡寒冷,它有开阔的平原,大块大块的土地,很适宜种小麦和豆子,经营得好了,能养活不少百姓。”

  石勒目光炯炯的看着对岸,问道:“可北平郡现在被段氏鲜卑所占,使君是要出兵段氏吗?”

  赵含章摇头,“别看现在我们三路大军齐聚于此,但兵力不足,你一万人,祖逖两万人,拓跋部最多,但也只三万兵马而已。”

  “真要打,对面段氏可抽兵力近十万,何况,拓跋猗卢未必尽全力,到时候引火烧身,”赵含章嗤笑一声,摇头道:“不妥,不妥。”

  但这些在石勒看来都是借口,真正的问题是,“使君拿不出粮草了。”

  赵含章叹息,“世龙真灼见也,不错,我拿不出再打一仗的粮草了,幽州的百姓也已到极限,所以此时我们只能先退一步,待到将来……”

  石勒目光炯炯,低声接道:“待到将来,我要把辽西郡一并收回。”

  辽西郡也属于幽州,不过被王浚封给了段氏,他还替段务目尘和朝廷要了一个辽西公的爵位,和刘琨一样,暂时性的妥协,他们拿了好处,麻烦却丢给了赵含章。

  哦,现在和她一起承担麻烦的多了一个石勒。

  赵含章受伤的心被抚慰了一些,正要鼓励一下石勒,就听他幽幽地问道:“那代郡呢,使君,代郡可也属于我幽州。”

  赵含章:……

  她收回刚才的念头,她感觉受伤的心再被插一箭。

  赵含章略一沉思便道:“代郡要改为代国,暂为拓跋猗卢的封地。”

  石勒挑眉,暂为?

  这是说以后她要收回?

  赵含章当然不会说她要收回封地,她只对石勒道:“我答应了拓跋猗卢,不会出尔反尔,石将军,在我治下,我也不允许你们私下互攻。”

  这一大块地盘真正的主人是她,石勒只是幽州刺史,拓跋猗卢也只是代国城主,只有管理权,没有拥有权,她绝对不允许之前那种互相攻打抢夺地盘的事情出现。

  若是不改变,百姓哪来的安稳空间发展农业?

  石勒感受到赵含章的威胁,抿了抿嘴后应下,表示他会听命行事的。

  赵含章这才收回威势,和他笑道:“石将军,你背后有朝廷作为靠山,希望将来我们一起合作将幽州建设好。”

  请假条

  今天有点不太舒服,写出来的都不是很满意,所以请假一天,明天再更,不好意思啦

第951章 平衡

  赵含章转身离开,石勒最后看了一眼河对岸的段氏营帐,也跟上赵含章的脚步。

  赵含章一路走一路与他道:“我听说石将军最近在剿匪?”

  石勒应了一声。

  赵含章道:“这样很好,身为刺史,就是要有仁人之心的,你已有了武功,再有文治仁心,将来必万世传颂。”

  石勒听着,心中高兴起来,刚被威胁震慑的郁闷便消散了不少。

  他愿意听从张宾的建议改变行事方法,自然是因为知道残暴和强硬非长久之计,现在连赵含章也说他现在干得好,说明他的改变是有成效的。

  赵含章就暗示道:“但仁心爱民非一日之功,而天下人大多愚钝,只能看见从前种种,故而总有许多误解,作为上位者,没必要与他们较一时长短,且心胸开阔些。”

  石勒不解这番话的其中意味,只能回去问张宾。

  张宾略一思索便道:“赵将军这是提醒主公,待您正式上任,幽州的百姓和官吏怕是不会认同您。”

  石勒恼怒:“凭甚不认同我?这幽州是我凭实力拿下的。”

  王浚是他抓的,也是他杀的,甚至王浚的两个儿子,其中一个也是他杀的,一路攻城略地,幽州半数城池是因为他拎着王浚打下来的,凭什么不认他?

  张宾笑着劝慰他,“都是庸才,主公何必与他们计较?这些人只看得到从前种种,从前主公为匪,四处劫掠杀人,汉人都恐惧您,现在您说您改好了,要做个好刺史,别说他们不敢相信,便是主公麾下也会有怀疑的人在。”

  “所以赵将军才提醒您仁心爱民非一日之功,”张宾笑道:“主公不如放宽心,少听那些怨怼之言,尽好刺史之责便可,只要您将他们当自己的孩子一般对待,总有一日怨怼之心会消除,您便可为真正的幽州之主。”

  石勒闻言目光幽深,问道:“孟孙,赵含章如此霸道,她果真能容下我们在幽州经营吗?”

  张宾就哈哈大笑起来,反问道:“主公雄才,为何只看到一州之地,为何不想着谋一万世名臣之功呢?”

  他要是说万世之功呢,石勒就会想到造反,可他说的是万世名臣之功,石勒想到的就是……“你是说从龙之功?辅佐赵含章登基为皇?”

  张宾但笑不语。

  石勒就思考起来,也不是不可以,文治他比不上那些读书人,但打仗还是可以的,焉知他不能做个尚书太尉之类的?

  石勒想到此处心头火热起来,若能为盛世太尉,他也算不白来世间这一遭了吧?

  想到他与司马家间的仇恨,石勒眼中燃着火光,不错,把司马家的江山抢过来,哼,还真以为这天下是谁都能坐的?

  要是司马家都配在这个位置上,那阿猫阿狗都可以上位了,就应该让赵含章反了它!

  石勒立刻顺着改变目标,他要鼓动赵含章造反,他要做太尉,要做名臣!

  不过,当下他还是得有自己的势力,于是和张宾道:“将羯人迁徙到幽州来,我们先经营好幽州,哼,拓跋猗卢想要据代郡望幽州和并州,却不知赵含章早防着他了,他们这兄妹情连我们的君臣之情都不如。”

  张宾也表示认同,“赵将军更信任主公。”

  石勒自得起来。

  他比不上北宫纯,难道还比不上拓跋猗卢这个半路出现的兄长吗?

  赵含章正在和她的半路兄长寒暄,拓跋猗卢问她,“越石呢?”

  赵含章笑道:“二兄去徐州上任了。”

  她当然不可能把人都留在狐奴县了,刘聪一死,该回撤的回撤,越多的人留在北方,消耗的粮草越多,她在狐奴县的这半个月就是安排北地事宜的,刘琨带着一队亲兵和任命书直往徐州去了,季平带两万兵马落后一步。

  北宫纯则和令狐盛去晋阳上任,他会把刘琨的父母家人送到徐州去与他团聚。

  拓跋猗卢:“……侄子刘遵还在代郡,越石怎能不与他作别呢?”

  赵含章不在意道:“伯父亦是父,在刘遵侄儿心里,大兄和二兄是一样的,他有大兄照顾,二兄也放心。”

  又道:“大兄要是不放心,让刘遵侄儿去徐州找二兄就是,我愿派一队亲兵随从。”

  拓跋猗卢就不说话了。

  刘遵是刘琨给拓跋猗卢的人质,去年就被派到了代郡,轻易不能离开。

  刘琨人在晋阳,这个质子便很有用,而现在他跑去徐州当刺史,距离代郡上千里,这个人质还有什么作用?

  威胁八竿子打不着的北宫纯吗?

  拓跋猗卢觉得自己有些生气。

  他觉得他被骗了,他出了这么多兵马跟随赵含章折腾,结果他只是得了一个改郡为国和封世子的好处,她把刘琨调走,他从前的布置全白费了,连手上的人质都成了废棋。

  赵含章似乎未曾察觉,拎着酒给他倒了一碗后笑道:“大兄得了许多金银回去,不知可想好怎么花了?”

  拓跋猗卢才想起来,他这次后半段是被雇佣,赵含章可是承诺给他不少金银的,他脸色好看了些,问道:“三妹有什么建议?”

  赵含章就向他推荐精美的琉璃制品,绸缎丝绢,瓷器等美器华服,全部都来自于中原。

  拓跋猗卢都想要,但他更想要的是赵氏武器。

  赵含章脸上表情不变,眉宇间却带了丝锋利,她笑道:“兄长也知道,赵家军几十万数,尚不能自足,所以赵氏武器从不外售。”

  拓跋猗卢脸色不太好看。

  “不过,”赵含章笑道:“若是兄长开口,我便是再难也会挪出一些来,不知兄长想要什么武器,各要多少数?”

  拓跋猗卢脸色这才好转,想了想道:“我要五千马刀,五千长刀和五千长枪。”

  赵含章冲他扬起笑脸,然后拒绝了他,表示产量有限,这三样她都只能出售一千。

  拓跋猗卢皱皱眉,和赵含章道:“你我兄妹就不必客套了,直说吧,每样两千数,你可能给?”

  赵含章皱了皱眉,叹息一声后道:“好吧,既是兄长开口,我再难也会想办法达成的。”

  拓跋猗卢心情才算好一点。

第952章 谈判

  赵含章亲自将拓跋猗卢送到大营门口,目送他离开,赵宽没走,而是留下来听赵含章吩咐,看他离远了才问:“使君一直不允许赵氏武器外售,为何对拓跋族一再例外?”

  之前她便送给他们一批武器。

  “上一次是为了他拿起武器替我打幽州,这一次嘛,”赵含章目光幽深,“鲜卑三部,近百部族,还有乌桓散落各处,你不觉得他们应该统一吗?”

  赵宽一凛,连忙道:“使君,若他统一三部,只怕下一个被攻打的就是我们了,三部统一不如不统一。”

  赵含章轻轻笑道:“你所虑不错,前提是他们得打起来,不打起来的三部与统一的三部有何区别?”

  至于统一以后拓跋部会转而向南视他们为敌,那也要统一之后再说,以历史给的教训以及她的眼光来看,拓跋猗卢会自己作死的。

  所以她得在他作死前多用一用他。

  赵宽见她坚持,不知该如何劝她,有些抓耳挠腮起来。

  赵含章思绪已经跳到另一边,扭头和他道:“武器的事让秋武去做,你准备准备,我想让你去青州上任。”

  赵宽惊讶,“青州,那洛阳……”

  赵含章道:“洛阳我打算另选贤才,你去青州是做刺史的。”

  赵宽瞪眼,“可青州刺史不是祖将军……”

  “改了,”赵含章平淡的道:“祖逖为冀州刺史。”

  说罢还瞥了一眼赵宽,“你防不住拓跋猗卢,何况,幽州还有石勒,你去青州吧,我有事让你和令蕙做。”

  赵宽虚心请教:“孙娘子的职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