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干饭人 第624章

作者:郁雨竹 标签: 穿越重生

  人饿了,管这是哪儿,便是阴曹地狱他们也会抢的,饿肚子可是比死还恐怖的。

  当然了,赵瑚本人没饿过,但他收了这么多流民,没少听他们谈及此事。

  人饿到了极处,那是连自己都想割掉吃了,何况他们呢?

  赵申道:“七叔祖不用怕,您只要拿出粮食来接济,他们肯定不会抢你的。”

  “你放屁,你还能管住他们?”

  赵申冲他咧嘴笑:“我是管不住,但不是还有大将军吗?”

  “他们千辛万苦的到洛阳来,眼看城池在前,您觉得他们会想在此送命吗?他们是来投靠大将军的。”

  “不错,”赵淞道:“要是抢,你这庄子早被抢了,哪里还会在门口和你的家丁吵架?走吧。”

  赵瑚不甘愿,却也只能磨磨蹭蹭的上前。

  赵申扶着赵淞下坡,庄子门口正争吵的人看到他们立即停下,等他们的马车到,对面被簇拥在中间的中年人立即朝着车上的赵瑚迎去,但走到一半,看到站在车旁的赵淞和赵申又有些犹豫。

  他的理智和经验告诉他,车上的那位身披狐裘,脸色倨傲的人才是主人,可再一看车下那姿容傲然的青年,以及站在他旁边温和宽厚的长者,他的抬起的手就不由自主的转了半圈,在他还未意识到的时候已经深深揖下,“在下南乡郡蒯邑愧求庄主人。”

  赵淞温和的问道:“你们是从南乡郡来的?”

  蒯邑却羞愧道:“我等是从庐江郡过来的,春时匈奴南下,南乡郡被攻,蒯某便领族亲南下逃难,但到了江南却无立足之地,后听闻赵大将军驱逐匈奴,平定中原,我等便投奔回来了。”

  赵淞唏嘘,“为何不回故土?”

  蒯邑落泪道:“族人离散,我们八百多人南迁,回来只余十多个人,实在羞愧,不敢返乡。”

  赵淞没想到这么惨烈,看向他的身后,“那这些人是?”

  “是路上一起逃难的乡亲,”蒯邑哭道:“有南乡郡人,也有襄阳郡人,还有我们经过江夏郡和庐江郡时加进来的人。”

  赵淞张了张嘴,半晌说不出话来。

  赵申则是若有所思的看了赵淞一眼,然后问蒯邑,“你们北上时最多有多少人?”

  蒯邑:“两千三百余人。”

  赵淞身子就晃了晃,赵申连忙扶住他。

  赵淞哽咽问道:“这么多人,就只剩下这些了?”

  蒯邑道:“有一些中途走不动了,便留下,也不知他们能否找到衙门救济活下去,更多的是饿死病死了,路上皆是白骨,老先生不必伤心。”

  赵申就叹息道:“幸而上天垂怜,赵氏能够一直安居西平,当年被石勒攻打时守住了坞堡,三娘又一直强势,不然,赵氏若南逃,也逃不掉这样的命运。”

  赵淞嘴唇抖了抖,没说话。

  一直叽叽喳喳的赵瑚都安静了下来,沉默的坐在车辕上。

  蒯邑听到赵申的话,眼睛大亮,连忙问道:“公是西平赵氏?”

  在赵申点头后,蒯邑扑通一声跪下,哐的一下就磕在地上,“求赵公救命,天将降雪,这些老弱妇孺今晚若无落脚之处,怕是要冻死,求赵公救一救。”

  他身后的百余人也呼啦啦跪下,冲赵淞深深的一拜。

  赵淞连忙伸手去扶他,但蒯邑没有得到确定的话,就是不肯起,坚定的跪着。

  赵淞就瞪向赵瑚。

  赵瑚小声嘀咕道:“您都自己做主了,我还能反对不成……”

  赵淞就道:“快起,我让人生火烧水,大家快进庄子里御寒取暖。”

  蒯邑这才起身,然后回身朝一辆简陋的牛车跑去,从车里扶出一个脸色苍白的青年男子,“郭先生,赵公大恩,容我们在此歇脚度过寒夜。”

  赵淞好奇的看去,正对上青年看过来的目光,两相碰撞,只见青年高高扬眉,将他从头到脚打量了一番后笑道:“好一番气度,公的荣华尽在后辈。”

  目光挪到赵申身上,似笑非笑,“公子锋芒毕露,自负高傲非长久之道,将来若不能收敛己心,恐怕祸及自身。”

  赵申心中鄙夷,并不以为然,“兄台是哪里来的神仙人物?”

  青年笑道:“在下河东郭璞。”

第1081章 字神

  赵申一愣,继而眼睛大亮,松开他祖父的胳膊就快速迎上去,热情的道:“原来是郭先生,学生汝南赵申,单字神。”

  他一脸孺慕的望着郭璞,殷勤的请他进去,走到一半才想起来他还有两位长辈,又笑容满面的回身去扶赵淞,招呼赵瑚,“七叔祖,您不是说庄子里养了好几只羊吗?何不现在就宰杀招待贵客?”

  赵瑚:……

  赵淞暗暗瞪了赵申一眼,低声问道:“你哪来的字?”

  赵申小声道:“我给自己取的,阿父也知道的,祖父,客人在呢,我们回头再说。”

  赵淞气闷不已,感觉病又加重了两分,但他是好面子的人,这会儿有这么多外人在,只能将怒火暂时按下,推开赵申的手,自己进去。

  因为赵申自取字的事,赵淞难得对这个孙子生气。

  赵瑚的别院里立即站满了人,扫一眼他们堆砌在身上的破烂衣裳,再看一眼他们乱糟糟的头发,他呼出一口气,挥手道:“把他们分到各个屋里去。”

  眼不见为净,顺便避避寒风,人在屋里屋外的感受区别还是挺大的。

  蒯邑作为他们的领头人,自然是忙着去安顿他们。

  赵瑚给了他们一点粮食,蒯邑自然不好麻烦别院里的厨子,看得出来,这别院里的人也不多,而赵家来的护卫都在赵淞几人身边打转,他便要带人自己生火煮粥。

  忙碌之下就照顾不到郭璞,不过郭璞也不用他照顾就是了。

  赵申代替他热情接待了郭璞,才坐下就让厨房上热汤,点心。

  郭璞显然是路上受寒了,一碗用姜炖出来的羊汤下肚,腹部便升起一股暖意,慢慢散于四肢,他的后脖子微微出汗,手心和脚心慢慢回暖。

  郭璞这才感觉活过来。

  因为这美妙的体验,且坐在对面的赵淞和赵瑚一看就是对他平静得很,不像那种狂热追着他的爱好者(赵申),也不像那种求他算命数的谄媚之徒,于是他愿意对他们多说一点儿。

  他上下打量了一番赵瑚,再去看赵淞,越看心中越疑,脸上带着的笑容也慢慢浅淡,想到前两天于暗夜中看到的天象,他忍不住扭头问赵申:“洛阳这三日中有什么大新闻吗?”

  “大新闻?”赵申道:“赵傅两家联姻?不过这门亲事是四年前定下的,也不算大新闻了吧?”

  郭璞:“是国事。”

  赵申笑:“难道这不算国事吗?不过除了这件,成国归顺,已正式交替国书?”

  郭璞微讶,他一直逃命中,并不知道赵含章打完匈奴和石勒,还把蜀地给弄归服了。

  想到江南的琅琊王,郭璞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越笑越大声,眼泪都快要出来了!

  赵淞祖孙三人一脸莫名的看着他。

  郭璞伸出食指拭去眼泪,和三人道:“恭喜三位了,你们赵氏将出人皇。”

  赵申张大了嘴巴,赵淞吓得手中的碗跌落,砸在桌子上滚了两下后落到地摊上,碗,毫无损伤。

  赵瑚则是狂喜,先是扭头想要和赵淞分享这个喜悦的心情,见他脸色不对,便丢下他热切的看着郭璞道:“果真?”

  郭璞却没搭理赵瑚,而是看着面无血色的赵淞道:“赵公为何只能看到一间祠堂,而看不到这茫茫大地上的众生呢?”

  郭璞起身走到门边,大袖一挥,指着院子里正佝偻着背忙碌的灾民问,“他们的性命,这天下的安定,以及你赵氏数千族人的荣辱生死都不及你心中的忠义重要吗?”

  赵淞嘴唇微抖,脸色渐渐铁青,“你,你……”

  郭璞似笑非笑的回望他,“我逃出江南前,琅琊王曾派人拘捕我,问我,他大事可成?”

  “赵公,你我皆知,这天下回到晋室手中会如何,在赵含章手里又会如何,”郭璞冲门外抬了抬下巴道:“赵含章给他们的生机,会在王朝落回晋室手中时慢慢腐败,即便她曾救过这个世界,让它变好了一点,不挪动地方,依旧会腐烂,不过是速度慢了一些,多活那么几年罢了。”

  “阴曹地府可不止有你赵氏先祖,也有枉死的天下万民,到那时,先不论赵公对不对得起赵氏先祖,你,对得起这万民吗?!”

  这一声厉问让他如坐钟鼓之中,让他的心剧烈跳动起来,他设身一思,心口一痛,哇的一声就吐出一大口黑血。

  这下换赵瑚吓了一跳,“你,你气死我五哥了!”

  赵申虽一脸凝重,眼中却不由带上些期望,连忙上前扶住赵淞,轻轻拍了拍他后背,然后抓住他的手摸脉,片刻后松了一口气,对急得团团转,正大声叫大夫的赵瑚道:“七叔祖,祖父这是好转了。”

  “你追神仙追得脑子坏掉了,吐这么大一口血……”他低头看到赵淞的脸色由青白转向正常,甚至比出城时还要好一些,最要紧的是,一直紧蹙的眉头也散开了,不由一愣,“还真是好转了?”

  赵申喜滋滋,“我出门前算的那卦果然没错,此次出行果然大吉。”

  不仅遇到了他的偶像,还治好了祖父的心病。

  赵瑚还是叫来了大夫,随行带着的,毕竟赵淞是病人,不带大夫,他岂敢把人带出城?

  大夫摸了赵淞的脉,也觉得好,这是想通了,情志之郁消解,他亦高兴起来,“我给五太爷开一副方子,吃上两天就好了,不想吃也可以,可用茯苓和当归做汤,吃些肉汤也是好的。”

  开完方子好奇的问:“不知太爷这口淤血是怎么吐出来的?”

  他觉得这个很关键,等他学习了,回头再遇到这样的病症可以如法炮制。

  赵淞和赵申一时没能言语,正要找借口打发走他,就听赵瑚道:“气的,你就骂人,什么狠骂什么,把他骂吐血人就好了。”

  大夫:……领悟倒是领悟了,但他不敢,他怕被病人家属殴打。

  万一操作不当,没把人气好,倒把人气死了怎么办?

  大夫连忙起身,拱手道:“小的先下去抓药熬药了。”

  这个方法就先算了。

  见赵淞好转,屋里又没了外人,赵瑚的心就跟爪子挠人般难耐,凑到郭璞身边问道:“郭先生,你刚说我赵氏将出人皇,这是真的假的?”

  说到“人皇”二字时,赵瑚尽量压低了声音,但屋里的赵申和赵淞都听到了,一起抬头看去。

  郭璞一脸冷淡,“郭某从不说谎。”

第1082章 算命

  赵瑚就兴奋的原地转圈圈,“好啊,好啊,我就说嘛,她怎么可能还政小皇帝,哈哈哈,哈哈哈……”

  眼见赵淞的脸色有变黑的趋势,赵申忍不住咳嗽两声,赵瑚没在意,继续掐腰大笑。

  赵申就往他手里塞了一杯茶,“七叔祖口渴了,先喝茶吧。”

  “我不渴……行吧,我渴了。”

  赵瑚避开赵淞的目光,走到一旁饮茶,不过浑身上下都散发着兴奋的气息。

  郭璞是谁啊,他可是大晋最有名的方术士,被人誉为半仙,半个仙人,是距离天上神仙最近的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