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干饭人 第633章

作者:郁雨竹 标签: 穿越重生

  小内侍脸色惨白,皇城各部门中也有听宣的内侍,不过就算最好的活也是打扫卫生,次一等的就是给官员送工作餐,不仅累,风吹雨打,还没有前程,跟在皇帝身边完全不是一个等级。

  只有下下等的内侍才会被派到那里去。

  小内侍立即磕头请罪,但只来得及磕下一个头,话还没来得及说,就已经被禁卫军捂住嘴巴拖下去了。

  小皇帝同样脸色发白,赵含章对他可温柔了,含笑问道:“陛下,除夕将至,赵祭酒送来的贺表您背下来了吗?”

  小皇帝自觉已经背下来了,但此时赵含章问他,他却脑子空白,一个字都想不起来了、

  赵含章越发温和,“陛下既然没背下来,那就抄下来吧,多抄几遍,总会记住的。”

  赵含章想了想后道:“就抄二十遍吧,明日入夜前派人送到我府中。”

  晴天霹雳,对于小皇帝来说,这比打他手心和骂他还要难受,赵程写的贺表艰涩难背,字更是难写。

  对上赵含章的目光,小皇帝嘴巴动了动,还是低头应了下来。

  赵含章满意,这才转身道:“陛下请吧,我们得去见太常寺的官员,听一听除夕宴席上需注意的事。”

  小皇帝这才想起来这事,本来此事应该昨天做的,但昨天午时赵含章派人进宫禀说她有事进不来,他还以为接下来几天她都不会有时间呢,毕竟她刚成亲。

  小皇帝咽了咽口水,老老实实的跟在赵含章身后去前面的偏殿。

  以赵程为首的太常寺官员已经在等着了。

  他们今日要确定的是小皇帝和赵含章出席宴会的服饰,坐位,以及要行的礼。

  赵含章会在这次宴上正式封赏有功的官员们,其实东西和官职早就封赏下去了,不过做个年终总结。

  之前封赏只出公文,送到各家手上,这次当着百官的面念出来,再配上一些年礼,于官员们说是一种莫大的荣耀。

  就是远在幽州的石勒和并州的北宫纯都忍不住有点想回京正式接受封赏呢。

  不过因为刺史回京花费也大,而且大家刚分开没多久,赵含章用不着召他们回京打探他们的思想动态,所以残忍的拒绝了他们。

  明年再回吧,明年她应该有一点钱了,正好可以和他们面对面聊聊天。

  太常寺的工作繁琐却又不容疏忽,别说小皇帝,就是赵含章都来来回回走了几遍礼,差点烦躁起来。

  小皇帝也想发脾气,但看了赵含章一眼,到底没敢。

  等和太常寺沟通好一切,已经过了用午食的时候,小皇帝小声邀请赵含章留下用饭。

  赵含章拒绝了,她今天中午要回去陪王氏用饭。

第1095章 大铜球

  赵含章看了看时间,径直回赵宅。

  傅庭涵果然先到了,一家人正在饭厅里等她。

  王氏正说的开心,看到她便嗔怪道:“你也真是,就这么忙,连回家吃顿饭的时间都没有。”

  怪过又心疼的问,“上午可有用茶点?”

  见赵含章摇头,当即转头吩咐青姑去叫厨房上菜。

  赵含章这才坐在傅庭涵身边,问他,“你到多久了?”

  傅庭涵:“也刚到不久。”

  “他都等你半个时辰了,”王氏问道:“你们衙门到底还能不能休沐了,你刚成亲,又是年节之中,竟这样的忙?”

  赵含章:“等过了这个年就不忙了。”

  “你每次都这么说,算一算,我们一家都多少年未在一处过过年了?”

  赵含章:“今年一定可以一起过。”

  赵含章邀请她道:“今年我们在宫里过年,一大帮人,很热闹,阿娘不是喜欢热闹吗?到时候好好玩。”

  王氏有些紧张,“我也要进宫吗?”

  “进呀,您别担心,就坐在二郎身边,离我也近,我们会照顾您的,宫里也没人敢欺负您。”

  赵二郎拍着胸脯邦邦保证,“我一定保护好阿娘。”

  赵含章这才想起来问,“二郎,你以前搜刮皇宫的时候有没有看到过一个……像镂空的大铜球一样的东西?”

  赵二郎直接摇头,“刚才姐夫就问过我了,我没看到过大铜球。”

  赵含章惋惜,扭头和傅庭涵道:“没事儿,我回头在朝中找一找,看是否会有人造浑天仪,到时候给你造一个。”

  “不过观星台损毁了,我今天看了一圈,还是观星台的位置最好,我回头让工部去看一下重修的报价,要是国库能挤得出钱来,明年就给你们建起来。”

  王氏不解,“建观星台作甚?”

  赵含章:“看星星。”

  王氏迟疑,“这样不好吧?不是说现在国库吃紧吗?就为了看星星造个观星台?”

  赵含章解释道:“观星是为了预测天气,今年幽州和冀州一带的旱灾,其实朝中钦天监有过预测,可惜朝廷对地方的控制不强,未能及时做好应灾准备,即便朝廷已经通知各州做好防灾准备,但各地各自为政,不仅旱灾无法抑制,后来还引发了大蝗灾。”

  “郓城陷落之后,朝廷官员十去七八,钦天监的官员……”赵含章沉痛道:“没有一个回来。”

  她是真的沉痛,这些可都是技术性人材,培养一个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和物力。

  “为了预防自然灾害,钦天监是必须要重建的,现今我得了一个大人才,哪怕只为天气,观星台也得建。”何况还有历书呢。

  要写好历书,观星台也是必须的。

  王氏这才明白,她想了想道:“要不我给你们一些?”

  每日见他们为钱烦恼,王氏是没有为国的那种大无私,却不忍孩子们如此困窘。

  赵含章拒绝了,笑道:“阿娘,您的钱留着,以后我和二郎家中若缺钱,肯定要来求您帮忙的,但国库的事还是交给朝中的官员吧。”

  王氏的那点钱,只怕掏空了家底也建不起半座观星台。

  用过饭,王氏又拉着赵含章说了一会儿话,叮嘱他们晚上一定回去傅宅陪弘农公主和傅宣用饭,这才让他们离开。

  赵二郎这两天没什么事干了,县衙里大半的官吏都休沐了,他一下清闲下来,吃过饭就犯困,正躺在床上打瞌睡呢,突然一跃而起,套上衣服就往外跑。

  吕虎吓了一跳,连忙追上,“二郎,二郎,你怎么了?”

  赵二郎蹬蹬蹬跑远了,“我好像知道那大铜球在哪儿了?”

  赵二郎骑上马就跑,一溜烟跑到北宫纯在京城的府邸。

  北宫纯人虽不在洛阳,却留有人在家中,是十几个伤残士兵,他让他们耕种他的田地,住在他的宅院里。

  这些伤残老兵不仅种田,还把他家的花圃给挖了种菜,种麦子,有个湖,直接引水在旁边开了几块水田。

  这园子里的东西都不用纳税,所以光靠这些他们就能活了,加上城外的田地,两年下来,他们还小有余资呢。

  今年因为赵含章鼓励嫁娶,他们凑了一笔钱,给最年轻的两个娶了媳妇,他们两个一个少了一只手,一个少了一条腿。

  本来是很难说得上媳妇的。

  但他们是退役下来的伤兵,赵含章有令,伤兵退役,其免除劳役和赋税,还能福及家人,所以他们虽残缺,却还是可以找到媳妇的,尤其是寡妇,很受欢迎。

  他们也很喜欢寡妇,尤其是生育过孩子的寡妇。

  赵二郎跑到北宫纯家里就开始哐哐敲门,有个老兵一瘸一拐的过来开门,只开了一条缝,原本凶神恶煞的神情在看到赵二郎后一愣,然后脸上的肉就挤开,露出一个难看的笑容,他脸上有疤。

  但赵二郎不介意,他感受到了老兵的善意,就趴在他打开的那条缝上往里看,“兄弟,黄将军是不是往家里拉过一个大铜疙瘩?”

  老兵将门打开,“小将军找大铜疙瘩做什么?”

  “那应该是从宫里出来的,我阿姐有用呢,我隐约记得后来黄将军来洛阳,跟我一起带兵溜进宫里找东西,他好像找到过一个大铜疙瘩。”

  老兵想了想,还是让赵二郎入内了,然后领着他一瘸一拐的往院子里去,“有是有,但没有将军的手令,我却不能轻易给你。”

  他领赵二郎到后面,推开一个库房门,里面堆着不少杂物,其中一个角落里放着将近有屋子那么高,瘪了不少,差点成一团的铜体。

  它不知是被什么砸的,四面皆有损伤,但还能大致看出是一个圆来。

  赵二郎兴奋道:“对对对,就是这个,就是这个,我记得,当初黄将军偷偷把东西往宫外运,但还是被我看到了,我还以为他搬雕塑呢。”

  老兵笑道:“这可是铜,贵重着呢。”

  赵二郎正色道:“我阿姐要拿它做大事,你告诉黄将军一声,明天我就来拉走。”

  老兵立即摇手拒绝,“那可不行,须得我们将军同意才行,小将军要是能等,且等我写信给将军。”

第1096章 写信

  这要是以前,赵二郎直接就动手抢了,但当了洛阳县令之后,接触到的民事多了,他就知道这事干不得。

  所以哪怕真的很想现在就把东西搬走,他还是忍耐住了,然后催促老兵去写信。

  他要亲自看着他写信,“我派专人去送,比你走驿站速度更快。”

  老兵被催促得烦躁,只能带他去找其他老兵,然后一群兵凑在一起写信。

  赵二郎也挤过去,写着,写着,老兵问赵二郎,“铜字怎么写?”

  赵二郎瞪大了眼睛,挠了挠脑袋道:“不必写铜,就写球。”

  “那球怎么写?”

  好吧,更不会了。

  赵二郎努力的在脑海中回想看到过的铜字,接过笔划了一下,半天才画出来,他越看越像,于是和他们道:“这就是。”

  老兵们都听过这位小将军,知道他不擅读书,可毕竟是世家公子,对他的文化水平还是自信的,反正总比他们好吧?

  于是十几个人凑在一起合作写好了一封信。

  将信交给赵二郎,老兵道:“只要将军同意,我们一定把东西给小将军。”

  赵二郎道:“可有什么信物吗?万一你们将军不相信这信是你们写的怎么办?”

  毕竟没走驿站,是私人送去的。

  老兵们骄傲自信的道:“您放心吧,将军看到信就知道是我们写的了。”

  “对,将军会看笔迹,他说过,绝不会认错我们的笔迹的。”

  赵二郎就放心了,拿上信就走,被送出门时回过头来叮嘱他们,“你们可要看好东西,不要叫人偷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