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干饭人 第656章

作者:郁雨竹 标签: 穿越重生

  赵含章静静地听着,没有说话。

  傅庭涵苦笑一声,抬起头看她,眼中闪着泪光,轻声问道:“面对生死离别,我们怎么做才能让他们走得安心呢?”

  赵含章道:“不管他们最后的愿望是什么,能做到的就应下,不能做到的沉默以对,生者对死者最大的尊重就是记住,记住他们,但又要学会忘记他们。”

  “我爷爷走的时候,他让我好好过,每年记得给他扫个墓就行,不要太惦记他……”不知何时,赵含章眼中也盈满泪水,俩人的手交握在一处,她紧紧地握住他的手,轻声道:“我一直觉得傅祖父和我爷爷很像,你可以多听听他的话。”

  赵含章陪傅庭涵守了半夜,困意终于上来,傅庭涵就推着她回隔壁屋休息,等她睡着,他给她盖好被子便又回到傅祗的房间。

  他看了一下时间,遵医嘱把角落里热的药拿来,小心翼翼地给傅祗喂药,药一进口他就会自己吞咽,傅庭涵松了一口气。

  才喂两口,头发乱糟糟的司伯推门进来,傅庭涵回头,叫了一声,“管家伯伯?”

  司伯眼眶当即一红,小跑上前,“大郎君什么时候到的?”

  “我入夜赶到的,刚才怎么不见管家伯伯?”

  司伯道:“我的身体不中用了,服侍老太爷躺下以后就受不了,也去躺着了,好在我这脑子还记得子时要喂一次汤药,所以就起了。”

  司伯帮着傅庭涵一起将汤药都喂了,小声抱怨道:“傅成越来越不像话了,竟也不起夜,将这么大的事交给您来做,傅安也不顶用,怎能让您一人伺候老太爷呢?”

  傅成是傅祗身边的小厮,他身边的人少,基本上是和司伯轮流着来,傅庭涵替他们解释道:“我看他们眼底青黑,都累得不轻,所以让他们休息去了。”

  等喂完汤药,傅庭涵就用炉子热了一壶水,浇湿了帕子后给傅祗擦干净嘴巴,又擦了擦手,就让司伯也下去休息,“明天车上还需要您照顾祖父呢,今晚不休息好怎么能行呢?”

  司伯见他如此细致,虽然不太想离开,但傅庭涵劝的也有道理,沉思片刻还是起身。

  他走到门口,忍不住回身恭敬的与傅庭涵行礼,眼眶微红道:“老太爷要是知道,一定高兴。”

  司伯一走,屋里就又安静下来了。

  傅庭涵坐在床边呆了一会儿,忍不住伸手去探他的呼吸,又摸了摸脉,这才放下心来。

  他左右看了看,便从柜子里抱了一床被子来,笨手笨脚的在脚踏上铺开,这里应该是给守夜的小厮睡的,不到一米宽,也就够平躺一个人,翻个身都不行。

  傅庭涵躺下,听了许久的蛙声才迷迷糊糊睡着。

  他虽睡着,却并不深,才睡着不久他就隐约听到了鸡鸣声,他才想睁开眼睛,它又停止了,然后又迷迷糊糊睡着,不多会儿又听到鸡叫声,傅庭涵的眼皮动了动,又慢慢归于平静,等到它叫第三遍时,窗棂有隐约的光亮透进来,外面也隐约响起声动,他这才艰难的睁开眼睛。

  傅庭涵撑着手臂坐起来,眯着眼睛去看床上的傅祗,就对上一双慈爱的眼睛。

  傅庭涵吓了一跳,连忙跪坐起来,趴在床边凑近看,“祖父?”

  傅祗看到他眯起来的眼睛,不由叹息,沙哑着声音道:“你是不是又夜里看书了?眼神竟已如此不好了吗?”

  傅庭涵眼眶微红,笑着辩解道:“我眼睛没问题的,只是才醒,猛地看见您醒了,眼睛还有些模糊。”

  傅祗冲他伸出手,傅庭涵连忙握住,察觉到他在用力,连忙将他扶起来,用枕头塞在他背后,让他靠坐着。

  傅庭涵把脚踏上的被子卷起来抱到一边,连忙道:“您等着,我去叫……父亲和母亲。”

  “等一等,”傅祗叫住他,冲他微微招手,温和的笑道:“不必着急,让他们多睡一会儿,你过来,我们祖孙俩说说话。”

  傅庭涵便走上前去,跪坐在脚踏上看他,问道:“您饿不饿,要不要先喝些水?他们说您睡了三天,先用温水醒肠胃吧,晚一些吃点米粥?”

  傅祗忍不住露出笑意,满意的颔首,“大郎会关心人了,你现在比之前更有人气了。”

  傅祗伸手摸了摸他的脑袋,轻声道:“看来成亲是好事,你终于长大了。”

  傅庭涵没想到自己在他眼里竟然一直没长大吗?

  一时无言以对。

  傅祗却有许多的话要和他说,但看他眉眼间虽有轻愁,眼中却依旧清彻干净,便把许多话咽了下去,他只问道:“你和三娘过得还好吧?”

  傅庭涵点头道:“我们过得很好,她也来了,就住在隔壁,我去叫她。”

  傅祗按住他的手,止住他的动作,笑道:“她竟也来了,好,好呀,不必着急,让她也多睡一会儿。”

  他打量傅庭涵的神色,含笑道:“看来你们是真的过得好,那我便放心了。”

  傅庭涵犹豫了一下,还是问道:“祖父是有什么话想和我说吗?”

  “没见你之前,我是有许多的话要说,”傅祗道:“我有很多的忧愁,很多的恐惧,还有很多的叮嘱要与你说,可见到你,那些忧愁和恐惧就都没有了。”

  “孩子,前路漫漫,你和三娘要好好的携手走下去,她有许多艰难之处,你们是夫妻,要多体谅对方,她要负担一国的百姓,担子很重。”

  傅庭涵点头,表示明白。

第1139章 殷殷嘱托

  傅祗叹息道:“你父母缘浅,别怪他们,上一辈的恩怨让他们自己解决去,你现已成年,又成家立业,对父母,要孝顺,但也不可失了大义。”

  傅祗看着这个孙子,叮嘱道:“拿不定的主意就去找三娘,她比你更知道怎么处理这些事情。”

  傅庭涵乖乖的点头。

  傅祗就没话了,靠在枕头上望向窗户,“天,似乎亮了,你把窗打开我看看。”

  傅庭涵先往他身上盖了一件衣裳,一直拉到脖子处,这才去把窗户推开,天边一抹淡橘色云彩就映入眼帘。

  祖孙两个就默默地看窗外的朝阳,太阳升起得很快,先是一片橘红,一错眼的功夫,山头就蹦出来半个太阳,有一抹光直直地映在了推开的窗户上。

  傅祗一下握住了傅庭涵的手。

  傅庭涵连忙回头,“祖父?”

  傅祗嘴巴张了张,还是道:“你若有余力,帮我找一找你三个叔叔和兄弟们,自天下大乱后,信息断绝,我再没有他们的消息了。”

  傅庭涵连忙道:“我一直让人留意,一有消息,我即刻派人去接他们。”

  傅祗笑了笑道:“好,好,我想他们应该还活着,只是天下太乱了,不知流落到了何处,希望他们躲好一点吧。”

  傅庭涵:“祖父还有什么要叮嘱我的吗?”

  傅祗看着他摇头,“你父亲和你三个叔叔间,我最放心不下的是你父亲,他,太犟,虽聪慧,却直率而不知权变,性又悠然,若没有你母亲,不知他要遭受多少苦难。”

  “可也因为你母亲,他才会参与朝政,本来,他这样的性格,山野是他最好的归宿,”傅祗道:“你三个叔叔虽不及父亲多才博识,却能屈能伸,只要有一线希望,他们就会努力的活着。”

  傅宣不一样,他很骄傲,且不在意自己的生死,他为大晋奔波不是因为他爱这个朝廷,爱这个国家,在他看来,大晋就不该救,腐朽的,就应该由着它死去,天下总会找到自己的道,大势衍变,并不用人多做什么。

  而他,区区一小人耳,力量薄弱,也做不了什么。

  他奔波劳累不过是因为责任,因为他的父亲和妻子都要救大晋,身为儿子和丈夫,他不能弃他们于不顾,所以他就跟着努力。

  可只要傅祗和弘农公主不在,他立刻就会放弃,甚至,若有人取他性命,他会尽力一逃,逃不过,他也不会过多挣扎,他会很坦然,甚至是开心的迎接死亡。

  傅祗常常觉得,这个儿子随时可能死去。

  傅庭涵一度给他相同的感觉,他总觉得这孩子很虚幻,他对尘世间很淡漠,好像随时都会离开一般。

  “而你和你几个兄弟间,我也最忧心你,”傅祗道:“现在天下大势变化,而你在大变中央,看似有权有势,却也最危险。”

  “我不知将来会如何,只希望你能记住,人的性命只有一次,不论身处什么境地,都不要放弃性命。”

  面对傅祗期盼的目光,傅庭涵点头,他看着也不像是会自杀的人啊?总觉得祖父对他的认识有些偏差。

  天亮了,驿站的人陆续醒来,赵含章最先过来,看到傅祗清醒,立即高兴的让太医过来看,心底却很忧虑。

  弘农公主和傅宣他们也过来了,心中一样忧虑,只是面上都不显,高兴的陪傅祗用了早饭。

  太医过来为傅祗把脉,也笑着表示“傅刺史病体好转了。”

  但一出门就和弘农公主及傅宣道:“傅公想吃什么就让他吃什么吧。”

  他迟疑了一下后道:“也就这一二日的时间,若想他好受些就在驿站停留,回京,马车不好快,怕是要走两日。”

  相当于最后的时间都在路上了。

  弘农公主一听,眼泪便不由自主的落下,她回头看向屋内,赵含章不知何时站在了门口,脸上一点表情也没有,显然也听到了。

  面无表情的赵含章显得过于冷峻,太医有些害怕,连忙低下头去行礼,躬身退到一旁。

  弘农公主就看向她,问道:“你说要回京,还是在这儿等一等?”

  赵含章垂眸思索片刻后道:“祖父想到洛阳见的人都在这儿了,倒不必急着赶回去了。”

  弘农公主松了一口气,点头。

  傅宣和傅庭涵更没有意见了。

  赵含章到底还是让驿丞把鸡杀了,给傅祗做鸡汤面吃。

  弘农公主要亲自下厨以表孝心,把傅宣拉到厨房让他揉面,傅庭涵也被安排了摘菜的任务。

  赵含章则让人把傅祗抬到田边看水稻和小麦。

  此时水稻才刚刚抽穗,而春小麦已经叶片偏黄,再过二十天左右春小麦就可以收割了。

  赵含章走到田边掐了一穗上来给他看,“这种子一般,亩产不高,今年好好的挑选麦种,明年亩产应该能好一些。”

  傅祗将麦穗放在手心,一颗一颗的捏过去,脸上是掩饰不住的笑容,“已经很好了,比往年好太多了,司农寺给的农具很好用,一犁便能将垄间的草犁掉,又加厚了麦根的土,加之新的沤肥法让肥料多了不少,今年雍州的冬小麦收成就不错,可惜种得太少了,好在春小麦和豆子补了上来,我都去看过,皆长得很好,今年应当是丰年。”

  傅祗说到此处精神更好了些,神采奕奕的,“大将军活人无数,雍州的百姓都要给你立生祠呢。”

  赵含章道:“只要不再有因饥寒而亡的百姓就好。”

  这却不容易办到,至少现在不行,有太多失去父母的孤儿弱小,还有失去儿女的孤寡老人,他们活得总要比一般人要难一些。

  但此时傅祗却充满希望,和赵含章笑道:“我相信大将军一定可以做到。”

  赵含章也不由冲他笑了笑。

  傅祗扭头去看眼前的麦田,放眼看向更远的地方,轻声道:“只要你保持初心,一定可以做到,三娘,莫要学前人,苟晞远不及你。”

  赵含章在他的目光下点了点头。

  傅祗便无话了,略过朝政不提,让人抬着他坐的椅子去看大豆。

  和小麦相比,大豆种得很粗糙,地里的草比大豆还要多,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他们缺人,很多地都不能精耕细作,只能粗作,基本上是犁地后撒下种子,再犁一次除草就可以了,很多地连肥料都没放的。

  粗作就是亩产低的最重要原因。

  赵含章见怪不怪,她走到地里摸了摸毛豆壳,鼓鼓的,高兴道:“割一些,我们中午可以吃水煮毛豆。”

第1140章 平淡的一天

  赵含章抱了一怀毛豆回去,摘干净叶子后就连杆子一起放到釜里,放上刚没过它的水就上灶煮。

  她想放很多东西,八角,花椒,辣椒和盐,最好再来一点酱油,可是……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