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干饭人 第661章

作者:郁雨竹 标签: 穿越重生

  到时候正好赶上秋收。

  二十天的时间,应当是够了,可是……

  “阿父,我们没钱。”

  傅畅道:“你带些东西出去以物易物。”

  可他们能有什么拿出来交换的呢?

  除了粮食,就只有从山里找的一些药材,野兽的毛皮,骨头之类的东西了。

  全村的人都动起来,给他们收拾出一筐又一筐的东西。

  傅咏很担心,“出山要是遇到流民或者乱兵,挑着这么多东西我们不得被生吞活剥了?”

  “你蠢啊,打不过不会跑吗?”傅畅道:“不必怜惜东西,能保多少保多少,不能保的,全都扔了,性命要紧,总之,你带多少人出去,就得带多少人回来。”

  傅咏一脸严肃的应下。

  傅畅当着众人的面拿出一吊多的铜钱和一块玉佩来给他,“这是家中最后的钱了,你多买些笔墨纸砚,这块玉佩当了,给家里买个锄头,再买两把镰刀。”

  他们家就一把镰刀,还是刚进山时傅畅拿粮食和另外一家换的。

  村民们一看,当即拉住自家要出山的儿子侄子的手回家商量了,没有儿子侄子出山的则直接来找傅咏,拿出家中的积蓄道:“这是我们进山前存下的钱,在这山里也没用,还请你帮我们带些东西。”

  大多数都是要农具,但要求买最多的是针和线。

  线还罢,他们自己可以做,针是最缺的,目前山里有不少人家用一些兽骨和牙齿做成了针,但都粗得很,不好用。

  他们还是更喜欢外面的针。

  傅咏的记性远没有他爹的好,只能找出一张纸被用过的纸,在边角的空位上记下他们的要求。

  傅畅见他如此用心,虽然欣慰,但还是忍不住叹息,“要是大郎在就好了,他可以过耳不忘。”

  一旁的傅洪一听不高兴了,“可在这里的是阿兄,聪明的堂兄还在豫州给他亲家祖父守孝呢。”

  傅畅瞪了他一眼,“你想有亲家也不能够,我们要是在山里一辈子,你这辈子是娶不到媳妇了。”

  傅洪张大嘴巴。

  傅畅蹙眉沉思,“赵含章在豫州颇有势力,算一算时间,他们现在早已出孝,怕是已经成亲,子颂,出去以后看能不能找到一个往豫州去的客商,拜托他们帮忙送个信,好告诉大郎我们现在的位置。”

  “唉,也不知洛阳怎样,陛下怎样,你们祖父怎么样了?”傅畅心里对傅祗不是很抱希望,他知道父亲的心志,看那匈奴大军来势汹汹,洛阳空虚,多半是保不住了,皇帝要是出事,他父亲多半也会殉国。

  还有大哥和大嫂,他们陷在长安,那边粮荒,同样不知生死。

  还有出去游学的三弟和四弟,河阴没被攻破前,他们就已经一年多没联系了,也不知他们是否平安。

  傅畅满腹心事,也没心情教育儿子了。

  他的话却勾起了傅洪的左性,当即围着他嗡嗡叫,“我也要出去!您看我能不能给您找个儿媳。”

  傅畅烦躁的挥手:“去去去,外面不是难民就是乱兵,你上哪儿找媳妇去?”

  “怎么没有?再乱,总还有士绅和坞堡吧?说不定就有小娘子看我长得好,要我去当郎君呢?”傅洪威胁道:“小心我给人当上门女婿去。”

  傅畅就摸着胡子道:“你要是能在外面活下来,当上门女婿也不错。”

  傅洪一呆,“您不介意?”

  “我介意什么?大英雄不问出处,当今乱世,人只要能活着就好,我不管你们用什么法子。”傅畅说到这里一顿,加了一个条件,“不得有违人道。”

  人道,即,最基本的做人的道理。

  傅畅道:“如今畜生横行,但你们要做人,若是连人都不做了,趁早自绝,不要告诉别人你们出自北地傅氏。”

  傅咏和傅洪一听,立即严肃的应下。

  应下后,傅洪有些不服气的道:“阿父,您看我们像是不做人的人吗?”

  傅畅夸道:“自然不像,我就这么一说,你们记下,以后也这么教子孙后代。”

  傅洪这才高兴起来,“那阿父你答应我跟着阿兄出山了?”

  傅畅迟疑了一下,看着小儿子脸上的兴奋和期盼,他还是点了点头。

第1148章 世界变了

  傅咏带着十五人挑了十六对筐子,在山里跌跌撞撞走了两天才走出深林,一路上,他们听着狼嚎虎叫,心惊胆战的,好在都是有惊无险。

  一出山,他们就感受到了太阳的热烈。

  啊,外面连天都比山里的高,太阳也比山里的热烈啊,年轻人们感觉闻到了自由的气息。

  但他们还记得之前是怎么躲到山里去的,所以没得意很久,睁着一双大眼睛就左右张望,生怕什么地方跑出来一群流民。

  但入目之处一片空寂,没人,一个人都没有,连路上的尸骨都没了。

  傅咏也觉得希奇,“没人也就算了,怎么连尸骨都没了?”

  傅洪不知想到了什么,打了一个寒颤道:“不,不会他们已经凶残到连尸体都吃了吧?”

  青年们脸色顿时煞白,傅咏一掌拍在他脑袋上,“乱说什么?这世上怎会有如此凶残的人?”

  大家并没有放心。

  傅咏道:“就算真那什么,那也会剩下骨头,他们还能把骨头都啃了?”

  他站在路边,朝着大路两边仔细的看,道:“这路上一根骨头也没有,多半不是被吃了,而是被收殓了。”

  青年们松了一口气,问道:“路上那么多尸体,谁会来费劲的收尸?”

  他们逃难时,路上就常见倒伏在地的尸体,逃难过后,留下的尸体只会更多。

  傅咏看向大路,心潮澎湃,“谁知道呢,可能是朝廷,可能是这附近哪个大坞堡,也有可能是哪位侠士。”

  青年们直接略过朝廷这个选项,议论起来,“要是坞堡,会不会是李家?李家是这的士绅,也有坞堡。”

  “就那个小坞堡,怎么可能挡得住匈奴?我们逃命的时候,李家坞堡不也有很多人跟着一块儿逃了吗?”

  傅咏重新挑起竹筐,道:“别猜了,我们去看一看就知道了。”

  大家连忙跟着挑起担子跟上。

  但出山之后,大家似乎有问不完的问题,“傅大哥,你怎么知道是往这头走?你来过吗?”

  “没来过,但当时我们是从另一条路逃过来的,最近的县城起码要走两天才能到。”两天太久了,所以傅咏打算换一个方向走,万一下一个县城离得更近呢?

  “万一这头的县城更远呢?”

  傅咏:“天命如此,说明我们和这头的县城有缘,当坦然接受。”

  “唉,外面好荒凉啊,这些草长得真好,地一定很肥,要是能种上粮食就好了。”

  “放牧也不错,这草看着挺好吃的样子。”

  傅洪几个震惊的看着说话的关二。

  关二吓得脖子往后一缩,道:“干嘛这么看我,我家以前很有钱的,有两头牛呢,我常去放牛,我看这草它们就很爱吃。”

  大家收回目光,也忍不住去看大路另一头的草地,别说,那草看上去青翠欲滴,很好吃的样子。

  正这么想呢,傅洪眨了眨眼,他以为自己看错了,揉了揉再看,发现草地很远的那一头还是有很多牛和羊。

  他顿时大惊,“你们看,那是不是牛和羊?”

  大家一起看去,发现还真是,而且牛群和羊群渐渐向他们靠近,他们隐约在一头牛的牛背上看到了人。

  傅咏悚然一惊,当即喝道:“快走!”

  大家立刻挑着担子小跑起来,心中祈祷对方不要看见他们,不要看见他们……

  跑了有两刻钟,离得很远了,他们体力耗尽,忍不住停下来坐倒在地,傅洪一句话都说不出了,只能冲着傅咏摆摆手,表示他跑不动了。

  傅咏也跑不动了,他转头去看,牛群和羊群都不见了踪影,应该被他们摆脱了,顿时松了一口气。

  只是心中疑惑,“难道这附近真的出了个大坞堡?或者,这里已被匈奴占领,不然谁有胆将牛羊赶到这里来放牧?”

  大家一听,心不断的往下沉,傅洪哭道:“阿兄,这儿要是被匈奴占了,我们还能活着回山吗?”

  大坞堡他们是不想了,他们躲进山前,看那匈奴大军来势汹汹,怎么可能会有坞堡能独善其身?

  傅咏咬咬牙道:“难得出来一趟,不能无功而返,就算换不到农具,也得打听消息,国是否还在,祖父是否还在?不问清楚,我心难安。”

  大家也是这么想的,于是忍着身体的疲累,起身继续挑着担子,顺着官道往下走。

  渐渐的,路两边不再是荒草丛生的草地,而是被开垦出来耕种的土地。

  近水为田,无水为旱地,官道越发平整,两边竟还修了沟渠,有水在沟渠中流动,一行十六人趁着没人在沟渠里喝了几口水,好奇的去看沟渠下的田。

  田里的水稻长得很好,稻穗低垂,叶子已经偏黄,再过十来天,这一片水稻应该就可以收获了。

  山外的庄稼熟的比山里快。

  关二忍不住伸手摸了一把稻穗,抬头惊叹道:“傅大哥,是真的。天啊,谁把水稻种到这儿来了,不怕被偷吗?匈奴人给种?没有乱兵来抢收吗?”

  傅洪也蹲过来,“现在稻谷还没熟,但再过几天,叶子更黄了,就算不熟也会有人来偷的,怎么没有农人看管?”

  傅咏却觉得他们蹲着看的那条稻穗比他们山里种的要长,上面的稻谷似乎也更多,他再看这一整片田,发现稻子长得极好,比他们在山里种的高上两指左右,又错落有致,一排排的,甚是好看。

  傅咏举目望去,只见从这一段往下,沿着水渠之下的皆是水田,田中都是稻子,一个农人也没有,却有一种静谧的,让人安心的感觉。

  傅咏呼吸急促起来,立即挑起担子道:“前面要么是大村,要么是乡镇或者县城,赶紧起来。”

  大家抓紧时间赶路,中间路过两条小路,他们顺着小路往里看,隐约看到了村子的屋舍。

  但他们没有靠近,而是选择继续向前,渐渐地,他们看到了城墙。

  傅咏就左右看了看,见前方右手边有座小山丘,小山丘上都是树,只一眼他就看出,这座小山丘把出城后的道路一分为二,左右两条官道可以去往不同的地方,那里一定有送别的长亭。

  山上可躲避,亭子多旅客,可以在那里打听打听消息,于是傅咏带大家溜到了山丘上。

第1149章 打听消息

  傅咏将竹筐放在一棵树后,这里有几棵树围起来的一小片小平地,刚好够他们放东西。

  傅咏让关二带两个人溜到前面去看看,“看是否有长亭和人?”

  关二应下,和两个好朋友一起顺着山势往上爬,在半山腰上翻过去,探头往下看,不多会儿就兴奋的跑回来道:“傅大哥,我没看到亭子,但我看到一个茶寮,有好多人在那里喝茶吃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