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干饭人 第67章

作者:郁雨竹 标签: 穿越重生

  赵含章一听,眼睛微亮。

  她现在缺的是人吗?

  她现在缺的就是军备啊,知她者汲先生也。

  马场距离他们庄园有点儿远,但正好在去西平的路上,所以汲渊只带来了一百套战备,马需要他们自己取。

  赵含章一挥手,让赵驹带着人上去分战备,她退到一旁对常宁表达了十分的感谢,也顺势表明这次的功劳都是属于大义的柴县令。

  常宁笑了笑后道:“赵三娘客气,大义的是三娘,该是县君谢三娘才是。”

  他看了一眼汲渊后道:“所以也请三娘放心,我们会好好照顾赵夫人和二郎君的。”

  赵含章看向汲渊。

  汲渊就凑上前小声道:“他们要二娘子和二郎住到城里去,以做人质,汲某斗胆替三娘答应了。”

  赵含章就瞥了汲渊一眼,几不可闻的道:“先生很懂嘛。”

  汲渊也压低了声音回答:“事急从权,谭中不就是不懂这个道理,所以让二太爷错失上任族长以来第一次收服民心的机会吗?”

  “您倒是懂得举一反三,”赵含章没有责怪他,而是后退两步,冲他长揖一礼,“家母和小弟便有托先生了。”

  汲渊忙躬身回礼,“子渊必竭尽所能,不负女郎所托。”

  赵含章当着常宁的面道:“我也不会辜负先生和县君的,还请先生告知县君,在上蔡城中听我的好消息。”

  甭管成不成,先把牛皮吹下,安一安众人的心。

第114章 相遇

  上蔡的马场并不大,这里毕竟是中原,养的马也只供应汝南郡,但赵含章运气不错,此时正是秋天。

  马匹一般是秋末交往各县,现在还没来得及交,所以马场里的马是最多的。

  赵含章带上柴县令的手书进入马场取马,养马的马头看了一眼手书后道:“上蔡县可取马十匹,你们且等着,我去给你们牵出来。”

  “等等,”赵含章横枪挡在他身前,问道:“这马场里现有多少成马?”

  马头戒备的道:“不管有多少,你们上蔡县都只能取十匹,剩下的是郡守和各县的份额。”

  赵含章一脸严肃的道:“事急从权,现在灈阳和西平都燃起了狼烟,为了救郡守,这些马我们都征用了。”

  马头瞪大了眼,“你是谁家的女郎?哪有一个女子领兵的,我不知你们上蔡县要做什么,能给你十匹马就算不错了,你竟还想全拿。”

  赵含章:“我乃西平赵氏三娘,这马我先征用了,打完这一场仗,我等若有幸活着,一定把马归还。”

  一听她是赵氏的人,马头顿时噎住,但依旧挡在他们身前,“不行,距离交马时间还有月余,给你们拿走了,我拿什么交差?”

  “城池要是丢了,你跟谁交马?”赵含章冲身后的人一挥手,“赵驹,带人去取马,所有成马都牵出来。”

  “是!”

  赵驹立着带着百来人冲进马场。

  马头带着差吏们要拦,但整个马场算上马头也只有十来人,赵含章带着近千人在此,哪里拦得住。

  不一会儿赵驹就从马场里搜出一百零八匹成马来,还摸出十几套马鞍,当即就套上。

  赵含章也不嫌弃剩下的马没有马鞍,当即就按照之前训练的成绩发给部曲们,还匀了二十匹给驻军。

  带着士兵们在后面静静看着的陈队主一愣,诧异的问道:“我们也有?”

  赵含章:“没有马鞍,骑马没问题吧?”

  陈队主立即回道:“没问题。”

  赵含章便微微点头,“没有问题就好,换上马走吧,等到了地方听从号令,我们的目的是击退敌军,不许他们踏过西平到达上蔡。”

  陈队主一听她不只是为了救赵家,面色和缓了许多,郑重的点头道:“某等必竭尽全力。”

  见局面已不可挽回,魏马头一屁股坐在地上拍着大腿痛哭。

  赵含章见他哭得可怜,就随手把腰上系的玉佩摘下来扔给他,“哭什么,过后你拿着这玉佩去赵家庄园找我或是汲先生,说明此事,我们要是给不了你马,可以给你几套琉璃,到时候你拿着琉璃去行贿,多少有点儿用处。”

  魏马头的哭声就一顿。

  赵含章回身冲众人挥手,“我们走!”

  添了这么多马,行军的速度就快了许多,赵含章决定带五十骑和傅庭涵先走,赵驹带着剩下的人急行军。

  她尽可能多的挑选弓箭带上,和赵驹点过头后便上马先行一步。

  季平和部曲们拱卫赵含章傅庭涵向西平而去,天色渐暗,他们连水都没喝,想要尽快到达西平。

  黑暗中,赵含章听到了对面传来的马蹄声,赵含章勒住马,轻声止住后面的队伍。

  季平竖起耳朵听了听,没听出什么来,“三娘,是不是听错了?”

  赵含章下马,趴在地上听,片刻后起身,“是有人来了。”

  季平也趴着听,听出来了,“大约十几匹马,速度还极快,应该快到了。”

  赵含章挥手,让众人隐蔽在路两边。

  傅庭涵道:“有可能是逃出来报信的人。”

  赵含章也希望是,等了一会儿,马蹄声渐近,天虽然黑了,但月光之下,他们还是隐约看到了疾驰而来的十几匹马。

  因为不知是敌是友,所以季平先吹了一声口哨示警,等他们戒备的停下才跳出来问道:“你们是何人?从何处来的?”

  赵家的部曲吓死,还以为遇到了打劫,但听这问话便知不是打劫,而若是敌手,哪里会先示警才问话,直接绊马索一上,把他们乱刀砍死不好吗?

  因此为首的一人立即喊道:“我等是西平赵氏的,你是何人?”

  季平:“赵氏坞堡的?”

  “不错。”

  季平点上火把,和手下小心翼翼的上前,马上的人也很紧张,手紧紧地按在剑上,但火把一亮起来,看见季平的脸,他便是一松,“季平!”

  季平闻言,快步上前看,觉得眼熟,没认出来,但他一眼看到了他怀里护着的一个小少年,“这是四房的小郎君。”

  季平跟在赵含章身边见到过,他立即回头,“女郎!”

  赵含章从黑暗中走出来,赵氏的部曲看见她,眼眶不由一红,立即抱着孩子下马行礼,“三娘,坞堡有难,五太爷遣我等护送郎君和女郎来投。”

  孩子们看见赵三娘,更是直接放声大哭。

  他们年纪最大的十二岁,已经可以自己骑马,最小的只有五六岁。

  这半天的奔逃让他们心中恐惧不已,虽然和赵含章也不是很熟,但知道她便是他们将来的依靠,所以一见到便忍不住哭。

  赵含章上前摸了摸他们的脑袋,扭头问部曲,“是谁攻打坞堡,有多少人?”

  “带着刘渊的旗号,但衣衫褴褛,看着不似匈奴人。”部曲顿了顿后道:“我们逃出来时还看到一面旗帜,上面似乎是石字,大约有四千多人,但县城方向还有敌情,铭郎君说一旦县城失陷,坞堡不可能独安,所以让我等把小郎君们送出来,请三娘保留赵氏火种。”

  赵含章道:“我带了援军出来,你们先行往庄园去,让赵通带你们进县城找汲先生。”

  部曲扫了一眼他们身后的几十人,跪下道:“三娘,那些乱军正闹饥荒,已没了人性,还请您以家族为要,不要与他们争一时意气啊。”

  就差说赵含章是以卵击石了。

  “我们这五十骑是先行的,后面还有千人呢,”赵含章道:“你们先走吧,路上遇到赵驹示警一下,别自己打起自己人来。”

  部曲一听后面还有千人,立即不劝了,起身应了一声是。

  赵含章摸了摸几个孩子的脑袋,特别是那小姑娘,她弯腰对上她圆溜溜的眼睛道:“别害怕,让部曲叔叔带你去庄园好不好?”

  小姑娘眼中还含着泪水,却没让它掉下,她压着眼泪小声道:“我是我们六房的大娘,我阿父说,我就是我们这一房的根,所以不能哭,要坚强。”

  赵含章摸了摸她的脑袋,“好姑娘。”

第115章 没有默契

  赵含章他们到达西平时已是深夜,但坞堡那里依旧喊杀声震天,火光照红了半边天。

  赵含章他们摸上去,靠近了一些才发现,坞堡附近的豆子和没来得及收割的些许水稻都在燃烧。

  这地方种水稻不多,基本上都是麦子,剩下的就是各种豆子和瓜了,此时正值秋收,这一把火下去,秋风再这么一吹,地里的豆子基本上就都毁了,更不要说水稻。

  赵含章看着都心疼,更不要说坞堡上的人了。

  所以坞堡上的人一边往下面扔石头,一边大声辱骂,许多赵含章听都没听过的污言秽语飘荡在田野间久久不散。

  赵含章的目光落在两面旗帜上,顺着旗帜找到了离得不远的一个壮年男子。

  他身形高大,在一众瘦小的乱军中很是显眼,他正紧盯着不远处的坞堡。

  打了一天,他们早已疲惫不堪,但他们不能停下,他知道,对方更加疲累。

  他眼中满是兴奋,抽出大刀,仰天大吼,重新将乱军集结起来,“他们守不住了,只要再进一次坞堡,这整座坞堡都是我们的,看这沃土,看着高耸的坞堡,里面有数不尽的粮食和金银财宝,所有的人跟我冲啊,”

  赵含章看到摇摇欲坠,满是红色血迹的坞堡大门,还看到堆积在城墙下的尸体,便知道他们曾经攻入过坞堡。

  “他们守不住了,”赵含章看着坞堡上反击的频率,低声道:“现在这时候,正是人一天里最疲惫的时候,他们又打了一天,不管是心理还是身体都达到了极限。”

  她耳尖,虽然离得远,但依旧隐约听到了石勒在动员乱军发起最后一次进攻。

  她握紧手中的长枪,“等不及他们了,我们先扰一下,拖住他们的总攻。”

  傅庭涵道:“我们只有五十二个人,不能深入,只能从旁边穿插。”

  赵含章点头道:“我知道,你带两个人留在这里,我带他们去。”

  傅庭涵一把拉住她,“我和你一起。”

  “你留在这里替我看着,要是被包了饺子,你记得给我们示警。”

  傅庭涵一想还真是,毕竟是第一次打仗,身在其中,万一不注意被人包了饺子怎么办?

  他松开手,低声道:“你注意安全。”

  赵含章应下,翻身上马,留下傅安和两个部曲保护傅庭涵,“其余人等随我冲锋,走——”

  石勒已经发表完战前鼓励,挥舞着大刀最先带着人朝坞堡冲去。

  城楼上的人已经不剩什么可以扔的东西了,他们连木头,家具等都往下砸了。

  见他们再次冲来,疲惫的赵铭沉声道:“走,下去迎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