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干饭人 第712章

作者:郁雨竹 标签: 穿越重生

  傅庭涵就不吭声了。

  傅安劝道:“郎君,今日是大年,还是休息半日,先好好过年吧。”

  傅庭涵:“我现在不就在等着过年吗?你派人去看看各营伙房准备得怎么样了,申时开始用午饭,让他们不要太迟了。”

  吃完天还没黑,大家还可以说说话,唱唱歌,跳跳舞之类的,等晚上围着篝火玩一下,象征性的守一下岁便可散了。

  傅安见他一点儿也不觉得无聊的样子,不由摇了摇头,巡视监督去了。

  傅安才走没多久,立即有士兵过来禀道:“禀尚书,五营的温度送来了。”

  傅庭涵立即接过记录的纸打开,看到温度,不由蹙眉,今年黄河中下游的温度偏高,以至于到现在黄河也只有轻薄的浮冰。

  对于当下他们清理淤堵的河道来说是好事,可……

  对比历年的气温,总觉得有些不安。

  含章说明年会有连续性的暴雨,这就是预兆吗?

  天气从现在就开始异常了。

第1237章 肉啊肉

  傅畅撩开帘子进来,见他桌子上还摆着一堆资料,忍不住道:“此时还不休息吗?”

  他觉得傅庭涵不像他大哥的儿子,倒像他的,这个工作强度,连他都自愧不如。

  傅庭涵将案上的资料略一整理,“就快了,二营的年夜饭准备得如何了?”

  二营归傅畅管理,离这里有三十里呢,骑马也得要半个时辰,听着不远,但这么冷的天骑马……

  傅畅道:“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剩下的事情交给林县令,我想今晚我们一家一起用个年夜饭。”

  其实是他觉得傅庭涵一个人过年太惨了,所以他就把他两个儿子一起带过来和他一起吃个饭。

  傅畅是一个很在意亲情的人。

  但傅庭涵真心觉得自己一个人过年挺自在的,而且,他并不是真的一个人,这一营足有一万多人呢,他身边有战友、有下属,还有亲近如傅安一样的朋友在。

  作为领头人,他要做的事可多着呢,并不会因为不与家人在一处过年就伤感。

  傅畅一开始没察觉,但见他们来后,傅庭涵也只能陪他们说两句话,然后就开始见各营前来回话的人。

  他们都是傅庭涵派出去查探各营物资的人,以确保大家过个饱年舒服年。

  然后就是接收各种资料,即便是过年,该探测的地温、水温,以及空气的温度都不能停止。

  最后就是安排巡逻的士兵。

  民工和工兵们都放假了,但负责安全的士兵不行。

  防止盗匪侵扰,外敌入侵,更多的是对内保证安全。

  一个营地一万多人呢,谁知道会不会有打架斗殴之类的事情发生?

  还有,现在天冷,也要避免有人喝醉了躺在外面冻死,所以巡逻的士兵必不能少。

  傅畅见他如此忙碌,总算确定了,傅庭涵并不需要他们亲情的温暖和安慰。

  傅咏也觉得他爹傻,道:“我就说阿爹想多了,大哥看着就不像是会觉得孤独的人。”

  傅洪点头,“他从小孤独惯了,这种事司空见惯,自不会难受,阿爹,你想太多了,大哥又不是我们。”

  傅畅见他们非议大哥和公主,抬手就要拍他们脑袋,俩人已经脑袋一缩,直接跑了。

  傅畅没打到人,也不敢骂太大声,以免傅庭涵听到了伤心,只能嘀嘀咕咕的骂了两个孩子几句。

  申时,大家开始燃起篝火,已经做好的饭菜就放在篝火边上,每一队的篝火上还挂着一口大锅,里面是已经炖好的羊汤。

  每一个都可以拿自己的碗去盛一碗羊汤,除了羊汤外,今晚还有两道放了猪肉,一道放了羊肉的菜。

  猪肉是阉猪的肉,经过几年的层层推广,加上报纸的盛行,各地除种猪外,基本都养的阉猪。

  阉过的猪不仅肉好吃,长得也更快,肉更多。

  所以只用了不到三年的时间,民间普遍百姓家中基本已经找不到种猪,除了要生猪仔的母猪外,就是阉过的猪了。

  对了,不论是公猪还是母猪,都需要阉,只有需要繁殖才会需要留下种猪。

  而两种种猪中,绝大多数人家都喜欢留母猪,公猪……既难养,味道又重,脾气又大,他们不喜欢。

  这就造成民间难有公猪配种的情况。

  今年年初,为了解决这个事,赵含章还特意下令,命各郡县务必保证种猪配种,让各县县衙都至少要配一名猪倌,专门养种猪,以保证县内猪的繁衍。

  除此外,她还在各类报纸上写了不少以猪肉为主的食谱,为此,不仅她连着吃了三个月猪肉,不吃一只羊,就连皇宫里都添加了猪肉的采购。

  要知道,从前皇宫是不会进猪肉的。

  对于权贵和世家而言,猪肉是低贱的肉类,难闻难吃,远比不上牛肉和羊肉。

  当时她要求皇宫采购猪肉,一度有朝臣在朝堂上猛烈的抨击她,认为她在羞辱皇帝。

  这也是大家对她的印象变差的转折之一,赵含章并没有她表现出来的这么忠贞。

  为了让猪肉大卖,让百姓养猪,她竟然逼迫皇帝吃猪肉,这还是忠臣吗?

  要不是她后来带头连续三个月吃猪肉,大将军府不进一只羊,一块牛肉,她的名声会更坏。

  即便如此,许多本来以为她不会取代小皇帝的旧臣开始疑虑,不再认为她会为皇帝是尊。

  但别说,此法虽遭非议,但民间猪肉价格涨价,对猪肉的需求越来越多,养猪的人也更多了。

  一个村子里,基本上半数人家都会养上一两只猪,开春开始养,养到快过年,家里杀一头,自己留一些肉,剩下的卖出去。

  另一头则整头卖出,竟然可以赚不少钱呢。

  傅庭涵就派后勤处的人四处收猪,黄河民工和士兵加起来二十多万人,这段时间的肉全是猪肉,只今晚用了一部份羊肉。

  民工和士兵们前两天都看到了,后勤处新赶来的大肥猪,起码有五百头,就养在伙房不远处的一个空地上,用栅栏围着。

  今天一早他们就不断的听到猪的惨叫声,他们下工时偷偷看了一眼,伙房里的士兵一刀一头猪,杀了至少有五十头。

  天啊,想想就觉得激动。

  营地里已经开始有传言,“听说,把这五百头猪吃完,我们的活就算干完,可以回家了。”

  “真的假的?一天五十头……”

  “你发梦呢,今天是因为过年才杀这么多猪,平时一天能吃十头猪就算不错了。”

  “问伙房的人就知道每天杀多少了。”

  “我问过了,之前是一天十五头到二十头不等,得看当天干什么,要是大活,干大活的人就得多吃肉,尚书就让人多杀两头。”

  闻着空气中的肉香,一盆盆菜被端上来,每一种菜都是十盆,一什之前放一盆,围着篝火外侧摆了一圈。

  里面竟然有一盆肉最引人瞩目,那是一盆黄豆炖肉,肉被切成四四方方的,每一块肉都有拇指那么厚,四方的!

  和黄豆炖在一起,盆端过来放到地上时,拿着碗坐着的人清晰的看到盆里的肉颤了颤,显然炖得松软入味,一夹就会散的样子。

  冯姐擦了擦手,站在中间骄傲的道:“这道菜是我做的,是照着大将军放在报纸上的菜谱做的,叫四方团圆!切肉的时候我算好了,一什二十块,一人两块肉,谁也不许抢,不许多吃!”

  冯姐虽然是伙房里的,但如今伙房地位不低,没人敢得罪她,她一说完,大家立即高声应是。

第1238章 干饭

  所有人都在等着傅庭涵开饭,傅庭涵也不墨迹,等全营的人都坐下,他就拿过一个铁喇叭冲着众人大吼一声,“开饭——”

  万人齐呼,筷子精准的朝盆里七分肥三分瘦的四方团圆抢去,这是年夜饭中最抢眼的菜了!

  傅庭涵也夹了一块四方团圆,以前,他是不吃这么肥的肉的,可这个时代肉太过紧缺,此时看见全肥的肥肉都会吞咽口水。

  傅畅从未见过这样的侄子,看得愣愣的,他很难将这个大声说话,大口吃肉的人和他儒雅的侄子联系在一起。

  傅洪也愣愣的看着迟疑了一下才伸筷子夹了一块。

  一旁的曹平看到了一乐,“三郎君也吃猪肉了?”

  傅洪冲他笑了笑,大口大口的吃起来,紧闭的眼睛诧异的睁开,和众人道:“还挺好吃。”

  曹平:“是你们对猪肉有偏见,现在的猪不一样了,不是养在厕下,而是有单独的猪圈,吃的是菜蔬、米糠、麦麸和各种野菜,听闻汝南郡一带还会用艾草喂食,这样养出来的猪,岂不跟药猪一样吗?”

  在赵含章大力推广猪之前,民间的猪都是养在厕所旁边或者下面的,猪圈基本不会清理,凡是看见过猪生存环境的人都不会想吃它的肉,更不要说世家豪强了,猪肉根本没有资格进家门。

  所以公卿们才认为赵含章让猪肉进宫是羞辱皇帝。

  那可是一般士人都不屑地吃的污秽之物啊,她竟然采购进宫。

  要不是她连着吃了三个月的猪肉,大家的反对情绪会更严重。

  但普通百姓不会有偏见呀,尤其现在猪的养殖条件和过程都有改进,曹平还被拉去研究过养猪呢。

  围着篝火,所有人都热火朝天的干饭,火光映照在大家的脸上,将空气烤得炙热,很巧妙的让地上的菜也保持了温度。

  今晚的菜很丰盛,除了四方团圆,还有猪大骨焖黄豆,白菜猪肉,萝卜猪肉,萝卜羊肉,还有一大篓的馒头。

  每个人都是一手馒头一手筷子的快速夹着菜,吃得汗流浃背,欢快得不行。

  今晚的菜四方团圆和猪大骨炖黄豆最得人心。

  那大骨头分明没多少肉,但炖出来的黄豆却极好吃,汤上浮着油花,看着就让人想吃。

  “没想到黄豆也能如此好吃,待我回家,我也去买猪大骨炖黄豆。”

  农户家中最不缺的应该就是大豆了。

  傅庭涵也觉得黄豆好吃,因此盛了些汤和黄豆在碗里慢慢的喝,他们这一团篝火的人就要从容得多,一边吃还能说说话,“二十天能完工吗?”

  傅庭涵:“按照现在的进程速度计算,理论上是可以的。”

  曹平叹气道:“我已经两年不曾与家人过年了。”

  傅庭涵想了想后道:“可以过下一个节日,若进程顺利,元宵时你就回京述职吧。”

  曹平连忙摇手道:“下官只是顺口一说,可不是求假,这里有十二万三千民工,八万士兵,他们都没想着回去呢。尤其是士兵,他们跟着大将军南征北战,不知多少年不曾归家团圆了,我怎敢在此抱怨?”

  傅庭涵:“我知道你不是抱怨,想念家人是人之常情。”

  傅庭涵说到这里才想起来问,“曹郎中你有家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