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干饭人 第733章

作者:郁雨竹 标签: 穿越重生

  郭璞:“我不会造发电机和电台,你别想了。”

  “你不会,庭涵会啊,”赵瑚:“你与他关系好,和他谈一谈,这男人啊,手上还是得有点钱,不然做什么事都不方便。”

  “你看三娘,一年里有三百六十天在缺钱,身为丈夫却一点忙都帮不上,他要是愿意,拿出方子来,或者他让武器坊的人将东西造出来,我拿去卖,我们五五分账,一套电台和发电机,我能分他五十万,卖上十台他就有五百万钱了,到时候三娘再叫穷,他带她到钱库里一推开门,到时候堆到屋顶的钱山滑下,岂不美哉?”

  郭璞:……

  见赵瑚对钨丝完全不感兴趣,郭璞也懒得再待下去,冷着脸起身,高傲的道:“他有无兴趣我不知道,但我对此毫无兴趣!”

  他现在只对钨丝灯有兴趣!

  郭璞转身就走。

  赵瑚惋惜不已,这门生意怎么就掌握在傅庭涵手里了,忒的难做了。

  赵瑚窝在家里盯着管事们算了两天的账,等账目都算清,钱都入库了,这才重新出门。

  一出门他就觉得外面的气氛不太对,民间的百姓还是傻乐傻乐的,但一到酒楼里,便能感觉到一股异样的气氛。

  大家虽然还在吃酒聊天,却又不单是在吃酒聊天,总有人会时不时的凑近,低声交谈几句。

  赵瑚蹙眉看着,招来酒楼的掌柜,“他们在说什么?”

  掌柜往下看了一眼,小声道:“他们在猜大将军会不会杀了荀御史。”

  “荀组?他又怎么招惹我们三娘了?”

  掌柜压低声音道:“荀太傅赈灾被刺杀,荀御史直接说是大将军派人干的,大将军就让荀御史去接回荀太傅,还保证他能活着回来。”

  赵瑚听得脑袋都大了,“这什么乱七八糟的,你听谁说的?”

  “外面都是这么说的,大家都在猜呢,大将军会不会趁机把荀家兄弟俩都杀了,他们要是都死了,那小皇帝就真成汤圆了,还不由着大将军搓圆捏扁?”

  赵瑚不高兴道:“他早就由着大将军搓圆捏扁了,用得着费这么多事吗?那现在荀组他们到哪儿了?”

  “有人算了路程,至少还得三天才能回来呢,荀太傅受伤,肯定得慢慢走,何况,也不知道能不能真的活着回来,谁知道路上会出什么事耽误时间?”

第1267章 安全回京

  荀组在路上什么事也没出,事情顺利得过份。

  曾越带了两百兵护送荀组,他则贴身保护荀组,可以说是寸步不离,晚上睡觉都要躺在荀组身边的那种。

  别说外面的人伤不到荀组,就是荀组自己都伤不到自己。

  不过荀组也没有用自己性命栽赃赵含章的胆气。

  元立和赵申押送庾鸿,护送荀藩往回走,两支队伍在半途遇见。

  荀组先看到被关在囚车中狼狈的庾鸿,来不及震惊便直奔马车看望荀藩,他得确定他哥是不是还活着。

  太医先荀组两天到达,就是他到了以后,荀藩他们才开始出发的,此时正与荀藩在同一辆马车中。

  见荀组冲进来,握着荀藩的手就哀恸不已,忍不住开口,“荀御史,荀太傅虽伤重,但只要好好修养便无事。”

  元立他们请来的大夫很靠谱,荀藩最大的问题就是失血过多和年纪大,大夫正好有一手针灸止血的独门秘技,将血止住后补血的药方一上,就不上不下的吊住了荀藩的命。

  太医一到,立即给荀藩输了点血,又拿上好的药材给他一调,此时已经无事,伤口都开始恢复了。

  他实在不懂荀组哭什么。

  荀组心中复杂不已,既有庆幸,又有后怕,还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情。

  荀藩找借口打发掉太医,这才从荀组这里知道京城发生的事。

  荀藩已经反应过来赵含章要做的事,他看了眼还在哭,显然还没意识到赵含章意图的弟弟,不由的叹息一声道:“由这几十年的乱局可知,天下当以德为要,以德治国方能长治久安。”

  荀组愣愣的抬头,一脸的泪,“兄长怎的突然提起此话?”

  荀藩摇了摇头,没有和荀组解释,而是问道:“陛下可安好?”

  荀组精神一振,连忙道:“好,只是终日惶恐,到底不是长久之计,我出京后,也不知赵含章是否会为难陛下。”

  荀藩微微摇头,赵含章既然想要重铸国家道德,就不会在此时为难皇帝。

  荀藩道:“别耽误了,快快回京吧。”

  荀组应下。

  外面,元立对曾越的到来也很吃惊,他脸色有些不好看,“大将军为何派你来接引荀藩?还带了荀组来。”

  曾越:“我只奉命行事。”

  元立:“但你是大将军的副统领,你该寸步不离的跟着大将军才对。”

  曾越微微蹙眉,警告他道:“元立,你越矩了,大将军怎么做是大将军的事,我等只要听命即可。”

  赵申也晃荡过来,夸赞曾越道:“还是曾副统领通透。”

  曾越与赵申行礼。

  赵申连忙回礼。

  曾越的官职比赵申高,但赵申姓赵,而曾越曾是赵氏部曲,元立不服赵申,曾越对赵家子弟却一直略退一步。

  不过赵申也不敢真把他们当家族的部曲看待就是了,他们是听命于赵含章,可不是听命于赵氏。

  元立目光沉沉的没说话。

  回去的路上,曾越的人接替元立和赵申的人围在荀藩兄弟俩周围,曾越带着荀组和太医和荀藩同住,不管是野外宿营还是住驿站,他都寸步不离俩人。

  赵申看得目瞪口呆,忍不住问:“他这是在防备谁?”

  元立有点暴躁,担忧赵含章怪罪他自作主张,他也怀疑曾越此举是在防备他,不,他是在公平的防备每一个人。

  元立冷笑道:“他一直如此,一根筋,肯定是女郎让他保护好荀藩和荀组,这就是他想出来的办法。”

  就和小时候郎主说他骑术不行,在马上用力劈砍便会落马,本意是让他找到技巧,控制力,或是不再当骑兵,结果他就一根筋的在马上练劈砍,不断的摔下来又爬上去,最后郎主看不过去,容他继续留在骑队。

  这方法很笨,却很管用。

  荀藩和荀组兄弟俩平安回到洛阳。

  还未进城,赵申便请荀组一同骑马进城。

  荀组想要拒绝,荀藩就道:“去吧,也让我松快松快,一辆车上坐四个人,我实在是累得慌。”

  荀组:……他也不想坐一起啊,可曾越非得同时看顾他们,还要太医在一旁预防万一,他有什么办法?

  这傻子就没想过,四个人都在一辆车上,别人要是要搞事也容易一窝端了吗?

  但这一路的太平显示,没人敢搞事。

  皇帝一系的旧臣之首在车上,除非旧臣们能统一意见同时弄死荀藩和荀组,不然不会动手;

  而赵氏一系,有元立保驾护航,又有曾越在此,也没人敢越俎代庖。

  元立,他此时也不敢。

  他摸了摸脸上的疤,老实得不行。

  荀组上马,和赵申元立等人一同骑马进城。

  今日休沐,朝中官员算着他们这两日到,亲自在城门口蹲守,远远的,看到荀组的脸出现,一饭馆中的官员高兴的拍桌子,“回来了,回来了,快看,荀组全须全尾的回来了。”

  他对面的同僚高兴的摸着胡子,“大将军毕竟有摄政之德,自不会哄骗我们。”

  呸,那天在朝堂上你可不是这么说的,你要是信赵含章,还会蹲在这里望眼欲穿吗?

  不过大家都默契的没拆穿,开始来回的打量这支五百多人的队伍,“没有棺木,是不是说荀太傅度过危险了?那辆马车尤其大,是不是在车中?”

  “不见曾越,多半在那辆车中,那是……庾鸿?”

  两人对视一眼,蹙眉,“怎么如此狼狈?”

  “庾鸿到底犯了何罪?”

  “此事唯有问荀太傅才知,走走走,我们先去荀宅等着。”

  同一时刻,大道左右两边的饭馆酒楼里窜出不少人,一照面,不是同僚,就是同僚们身边的子侄和随从。

  大家默契的拱拱手,然后飞快的抄近道往荀宅去。

  元立他们人多,走的是大道,加上路上行人多,即便有避让,速度也要放慢,所以速度远比不上那些身形灵活的朝官。

  赵含章在宫里给小皇帝上骑射课呢,听到禀报,手中的箭咻的一声扎透靶子,颔首道:“不错。”

  一旁的小皇帝抖了抖。

  赵含章看向他,“陛下随我出宫探望荀太傅吧,也好让太傅安心。”

  小皇帝立即道:“朕在宫中有大将军照顾,太傅最放心不过了。”

  赵含章翘了翘嘴角道:“那便当是为了让陛下安心,太傅毕竟是因国事而伤,又是陛下亲眷,怎能不去看望呢?”

  说罢让人领小皇帝去更衣,他们即刻出宫。

  小皇帝闻言不再拒绝,他的确也有点担心二舅舅。

  赵含章带着小皇帝到荀宅时,荀藩周围已经凑了不少人。

  元立目光扫过那些人,没有多停留,冷笑一声就走了。

  最先来看望荀藩的多是旧臣一系,或是拥护小皇帝的朝臣,或是中立的,只有汲渊例外。

  当着汲渊的面,很多话旧臣们都不好问出口,只能问荀藩,“是何人如此大胆伤害太傅?”

  荀藩叹气,“庾鸿的妻弟郑治。”

  旧臣们一愣,连忙问:“庾鸿为何如此,他犯了什么事?”

  案子都已查清,证据都拿到手了,荀藩也没什么不能说的,将庾鸿纵容郑治哄抬粮价开始说起。

  听说庾鸿还给荀藩和元立下毒,想要谋害他们,荀组的拥护邱志忍不住跺脚,“他糊涂呀,哄抬粮价而已,认罪认罚便是,为何要谋害天使?小过变大罪,怕是一族都难以保存。”

  荀组却恨恨道:“兄长是他好友,他且谋算兄长性命,此是他应得的。”

  邱志却道:“太傅不该请元立去查办此事,庾鸿也是太过害怕,这才行差踏错。”

  荀组蹙眉,“你这是什么意思,此事怪我兄长吗?”

  邱志摇头道:“得饶人处且饶人,太傅明明可以上书弹劾,由朝中再派御史去查,为何要请元立参与其中呢?”

  “那元立凶狠,自他查办赈灾一事来,凡被他查出哄抬粮价的,莫不被杀被抄,而大将军尤恨与粮商勾结的官员,只要查出,莫不问斩,也不怪庾鸿惊慌失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