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干饭人 第95章

作者:郁雨竹 标签: 穿越重生

  她目光扫过去,发现每桌都有,这得杀了多少只羊啊。

  然后是一大盆羊汤,汤盆里一眼看过去全是肉,可见章太守的大方。

  除了羊肉,还有其余羹汤,甚至还有一盘瓜果,可以说虽是在外驻扎的营地里,但筵席规格并不低。

  赵含章略一挑眉,看向汲渊。

  汲渊也正看她,您不是说他们粮草看着不多吗?

  赵含章:她哪儿知道?或许是别处还有粮草,是她未曾发现的?

  那可真是……太好了。

  士兵还送了一坛酒上来,一桌一坛,章太守倒了一碗酒,端起来道:“诸位,让我等同心协力,共战匈奴,救社稷于危难。”

  众人连忙倒酒起身,赵含章也拍开坛子给自己和汲先生倒了一杯酒起身,含笑与章太守遥遥一碰便仰头喝下。

  章太守看见了,冲她笑了笑示意。

  章太守喝完手中的酒,见大家也都赏脸,兴致起来,一挥手道:“诸位请坐,趁着今晚大家都在,不如就商量一下进攻之策。”

  当即有人道:“直接打就是,我们有两万多人,还怕匈奴那几千兵马吗?”

  章太守只当没听见这话,匈奴军的骑兵是能够以一当十的,甚至更多,用得好,一千打一万都跟玩儿似的,两万多人在他们眼里算什么?

  “可有人有良策?”他要是想莽着上,用得着在这里停这么久吗?

  有人问,“不知和灈阳城内的使君可联系上了?”

  章太守叹气道:“联系上了,但如今灈阳被围,消息传递不顺,使君只传话快攻,其余话皆无,所以我等只能便宜行事。”

  什么是便宜行事?

  那就是听章太守的,不必听城内的刺史调遣。

  于是有人提议道:“或许可以让一部分兵马去诱敌,其余人等提前埋伏好?”

  “这个法子不错,但派谁去呢?”

  赵含章看向章太守,见他没反对,竟然真的思索起来,目光还开始看向场上的人,似有似无的从她身上扫过。

  赵含章:……

  她忍不住举手,“世伯啊~”

  举起来才想起来这不是课堂上,她又放下手,端坐着说话,“诸位叔叔伯伯们,大军在此驻扎已有三日,这三日来陆续有援军到达,距离灈阳城六十里左右,距离匈奴军营帐也才四十里上下,你们觉得他们一无所知吗?”

  众人一默。

  赵含章指着边上茂密的树林道:“此时说不定匈奴的探子就躲在何处盯着这儿呢。”

  大家一听,脊背一紧,有人东张西望起来,发现他们四周都是驻扎的大军后怒喝起来,“黄口小儿休乱唬人,这里驻扎了两万大军,那匈奴探子敢靠近吗?”

  主要是靠近了你也不知道啊。

  赵含章看向章太守,章太守沉思了一下,觉得她说的有道理,于是问道:“三娘可有好的法子吗?”

  “没有,”赵含章道:“我们能探得匈奴军的底细,匈奴军自然也能够探得我们的人数,双方情报如今是公开对等的,既然是对等的,搞虚的显然不行,那不如锣对锣,鼓对鼓的对战。”

  “哼,赵氏也太自大了,这样的大事竟然派个女娃娃来,赵家娘子,奉劝你一句,不懂就少开口,免得给自己宗族丢人。”

  “这是大人的事,小娃娃老实听着就是,别真以为带了三千人来便多了不起。”

  赵含章不理他们,就盯着章太守问,“世伯以为呢?”

  “这……”章太守迟疑起来,看看他们,又看看赵含章,最后道:“三娘啊,你年纪小,或许读过些兵法,但纸上谈兵到底比不上真的运过兵,可以多听听叔伯们的教诲。”

  赵含章笑着颔首,“世伯说的有道理。”

  灈阳不能落在章太守手里,赵含章垂下眼眸,若有所思起来,可惜未曾见过那位何刺史,不过他能在她祖父手底下拿到汝南郡铁矿开采权,应该不弱。

  赵含章给自己倒了一碗酒,低声和汲先生道:“若能救下灈阳,小心些章太守,尽量保何刺史。”

  汲渊低声应下。

第161章 死的价值

  章太守继续问计,大家贡献了很多计策,这些计策比诱敌然后埋伏还更要奇异。

  都不用赵含章质疑,他们自己都能找出一堆毛病,一人提出来,其余人就会想办法找出问题来,热闹得不行。

  不过赵含章是听得津津有味,甚至还把那些方法都记了下来,说不定将来她打仗用得着呢,哈哈哈哈……

  汲渊见他们家女郎从腰上抽出一把匕首来,用帕子擦了擦后就开始割肉,割出来的肉就要放进他的盘子里,汲渊忙伸手拦住,“女郎吃吧。”

  赵含章便自己吃了,一边吃一边听,颇为开心。

  汲渊不由的摇了摇头,觉得她不是来支援打仗的,分明是来玩儿的。

  这一场酒宴进行到了深夜,赵含章把桌上的羊腿都吃光了,还啃了好几块羊骨头,喝了两碗汤,又吃了不少菜。

  最后她还觉得不饱,大概是因为正在长身体的原因,所以她抬手叫来随侍在一旁的士兵道:“去拿些馒头,米饭或者饼子来,光有菜吃不饱啊。”

  士兵就看了一眼她桌子上的空盘子,肉竟然不饱腹?

  不过士兵还是去了,不一会儿给她盛了一盆饭。

  赵含章给自己盛了一碗,泡了羊肉汤后就吃起来。

  等他们终于有了定论,赵含章肚子里的饭都消化一大半了。

  而且兜兜转转,众人最后商议出来的结果还是与匈奴军正面对战,等他们这边打上,吸引了注意力后灈阳城门再打开,来个前后夹击。

  此计一定下,众人纷纷夸赞章太守好计策,这一次他们一定可以打得匈奴军落荒而逃。

  赵含章静静地听着,然后开始听他们分配站位。

  章太守到底是看不起赵含章,不敢把她放在中军,更不要说前锋了,因此让她带着她的三千兵马做右翼,和另一援军一起对匈奴军进行包抄。

  其实主要是给中军掠阵。

  匈奴有骑兵,且骑兵厉害,她不觉得他们能包围住,若是不能包围住,这样的阵型,一旦混乱起来,那就是彻底大乱,首尾不能顾应。

  不过,大家互相不熟悉,又人心不齐,这已经是目前能想到的最好的阵型了。

  赵含章起身和那位参军一并应下,表示会听从安排。

  于是,宴席散去,大家各回各营帐。

  章太守表示他叫人匀了一个帐房给赵含章,赵含章可以留下好好的休息。

  赵含章谢过了,她驻扎的地方离这儿又不远,骑马跑一下就到了,没必要留在这儿。

  赵含章带着汲渊离开。

  章太守目送她上马走远,脸上的笑容淡下。

  鲁锡元见了问道:“府君在担心什么?”

  “汲渊此人名声在外,我以为赵长舆死后他会跟着赵仲舆,没想到却是来了汝南郡。”章太守道:“这是赵仲舆的意思,还是赵氏内部不和,西平这边将他抢了过来?”

  鲁锡元想了想后道:“我倒是听说过一些,西平这边代理族务的是赵氏五郎,他和赵仲舆素来不和,或许赵仲舆不能收服族人。”

  章太守嘴角就翘了翘,“那赵氏内部就是不和了。”

  他道:“自赵长舆后,赵氏一直盘踞汝南郡,在整个豫州都颐指气使,现在赵长舆死了,看来他们也要分崩离析了。”

  “可赵仲舆已经晋为尚书令。”

  “那不过是朝廷逃出洛阳时无人可用罢了,”他道:“朝堂还是以东海王和王衍为主,他,哼,说的话连傅祗都不如,更不要说与先时的赵长舆相比了,不必忧虑。”

  “那这次赵氏的援军……”

  “让他们自管吧,虽然我不知赵氏为何派赵三娘领军,但让豫州各郡看看赵氏现在的境况也不错。”章太守道:“像赵氏这样的世家大族威望低了,我以后再管豫州才简单些。”

  鲁锡元低声应了一声。

  赵含章摸黑回到营地。

  他们人多,一人一棵树都能砍下三千棵来,当然,他们没这么残暴,所以只是清理了一些树木,能够搭建营房而已。

  此时夜已深,除了巡逻的士兵外,大家都已熟睡。

  赵驹还未睡下,一直等着,听见赵含章和汲先生回来了,立即迎出来,看了一眼他们身后,问道:“使者呢?”

  “咦?”赵含章这才想起来,“哎呀,忘了他们。”

  她挠挠脑袋道:“虽然是来找我的使者,但章太守应该会给他们安排地方住下吧,白天他们不是还说话去了?”

  “是,”汲渊点头应道:“应该会安排。”

  赵含章跳下马,“千里叔,走,我们营帐里说话。”

  她将章太守的安排告诉他。

  赵驹:“所以明日我们就是守右翼?”

  “对,”赵含章道:“你看情况行事,记住,不要莽着来,中军若能支撑,我们就打,要是不能,你就带着人走。”

  赵驹:“……这样不好吧?”

  “没什么不好的,保住有生力量要紧,都是新兵,莽撞冲锋不过是让匈奴军的刀卷刃罢了,不值得。”

  汲渊点头,还叮嘱,“撤退的时候要有序,不然一旦溃败,后面我们就不好整军了。”

  赵驹一脸纠结,“还没打呢,女郎怎么尽想着败的事?”

  因为盟军人心不齐啊,若是人心齐,坚定了一定要救灈阳的决心,那她自然会让他们使死力,死再多人,为了救整个豫州也值得。

  他们也算死得其所。

  可他们人心不齐,中军一败走,那左右两翼就会沦为弃子,不能救灈阳,士兵的死有何意义?

  赵含章一脸郑重的和赵驹道:“将士可以不畏死,但不能死得毫无意义,我也不能让他们死得毫无价值。”

  赵驹沉默。

  赵含章道:“千里叔,我将他们交给你了。”

  赵驹也郑重起来,“女郎放心。”

  说完才想起来,“女郎不和我们一起吗?”

  汲渊也看向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