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娘娘悠闲日常 第145章

作者:瀛洲玉羽 标签: 清穿 美食 爽文 穿越重生

  紫芙:“青桔是当年从南苑跟出来的旧人,不过年纪小,今年只有二十岁。家里是正黄旗下的普通包衣人家,人口简单,家世单薄。为人谨慎踏实,不是心机深沉之辈。”

  自家主子自己知道,主子喜欢心思直白简单些的,最烦心机深沉的人。

  沈菡:“那她可读过书,认字吗?”

  掌事大宫女的文化水平很重要,不认字很多活儿干不了。

  紫芙:“青桔在南苑时是不认字的,但自从跟着回宫,她不当值的时候一直在识字房跟着念书。”

  她把青桔这几年的功课拿来给主子看:“奴婢问过识字房的女先生,说她学得不错,算账的本事极好。”

  沈菡翻看过后觉得这个人选不错。

  看字识人,书法的行滞、曲折,笔法的虚实,紧密,其实都是一个人本性的体现。

  她跟着玄烨习书数年,听他讲过其中机窍。

  这份功课虽笔法不算出彩,但结构严谨而不松散,笔压轻重适度,可见其性格偏向笃实谨慎。

  对宫女来说,这就可以了,况且在宫里这个环境,能有这份上进心为实不易。

  沈菡点头:“这个人选还不错,不过若是性格过于内向,恐压服不住人。”

  两人也考虑过这一点,她们商量过后觉得以青桔的性格,她更适合接青衿手上的事,管理财务和内务。

  至于紫芙的位置,她递了另一个人的功课给沈菡:“紫裳是主子您封嫔之后,内务府分过来的小宫女,今年只有十七岁,论年纪资历是欠了些,不过她性子成熟,看起来倒比年纪大的宫女更稳重。”

  而且年纪小些,以后能伺候主子的时间也更长。

  沈菡算了算,若是从她封嫔算起,这资历其实也可以了,只比南苑那几个晚一些。

  她翻看紫裳的功课,大约明白了她们选她的理由——这姑娘的书法不太像宫里教出来的,有些自己的风格在里面,看着挺硬气的。

  沈菡有些好奇:“她家里是什么情况?”

  这是紫芙正在犹豫的一点:“她家是镶黄旗下的包衣,据她自己说是罪眷发配入旗……”

  沈菡一皱眉,不过这个也不算什么太大的瑕疵,包衣旗的构成本就复杂,各家往上都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来历,罪眷发配入旗之家有的是。

  沈菡:“有没有什么其他牵扯?”

  紫芙摇头:“主子放心,并无其他牵扯,她阿玛原只是个低阶小官,家族人口简单,且联系甚少,如今京中只余其一家。”

  紫芙提起这个背景略有不妥的人选,主要还是因为这个姑娘的个人资质,在一众资历足够的宫女中确实更好。

  沈菡也明白,随着她越走越高,她身边的掌事大宫女必得是个心性坚定,能撑住事的人。

  紫芙和青衿能掌住大局这么多年,能力尚可只是一方面,更多还是凭着和她多年的情分,资历最深,方才地位稳固。

  但之后接班的人就不一样了,如果自己手腕不够强,心性不坚韧,光是下面人的眼红都够她们喝一壶。

  沈菡:“那就先让她们两个试试吧。”

  沈菡觉得自己手下的人事也需要理一理,应该有个合理的晋升梯队。不然每次掌事宫女一走,她就要临时选人,新人她自己还不太了解,十分耽误事。

  沈菡对紫芙道:“你和青衿商量着,把咱们院里宫女的名册理一理,各人的家世来历、脾气秉性、技能本事,都写清楚,我好做到心中有数。”

  紫芙:“是。”

  ……

  除了宫女交接的事,公主们的接风宴也十分要紧。

  胤禛这些日子身体已渐痊愈,阿哥们也都回来了,所以给公主们办接风宴的事正式提上了日程。

  这是沈菡第一次挑大梁办宴会,也是她接掌畅春园内务后主管的第一件大事,办好了,她这女管家的架势才好立起来。

  沈菡也不追求办得多么花哨漂亮,只要不出差错惹人笑话就好。

  李玉到了之后,沈菡吩咐他:“接风宴的地点定在蕋竹院,让人从御船处把御舟撑出来。公主们不定什么时候有兴致游湖,倘是晌午,恐日光太晒,把那遮阳幔子也都搬下来预备着。”

  李玉:“是。”

  又问沈菡席面如何安排。

  沈菡考虑到阿哥加公主人数众多,一桌坐不下,分两桌又不好安排。

  沈菡:“摆铃兰桌吧,上首要将太皇太后和太后的位置空出来。”

  至于她自己,其实怎么摆都行。

  要是太皇太后和太后列席,那她自然该从头陪到尾。但现在两人不来,阿哥和公主又都是小辈,她自己坐在那儿不合适,其他孩子也不自在,是以她打算带两杯酒,意思完就撤。

  李玉数了数人数:“摆铃兰桌,恐外头预留的高几不够使,得开清溪书屋再取几张出来。”

  清溪书屋的库房是整个畅春园的总库,之前掌钥匙和对牌的一直是顾问行,李玉手里并没有。

  沈菡接了畅春园内务后,玄烨也给了她一套。

  沈菡让紫芙取钥匙,带着小太监去库房取:“另有什么缺的,一总儿都取出来。”

  李玉:“请示德主儿,席面的膳食是让清溪书屋膳房准备,还是前面的御膳房准备?”

  沈菡有些犹豫,按理说是清溪书屋膳房做的饭更好吃,但公主们在宫里常年吃习惯了,说不定有人就爱满洲菜那一口呢?

  沈菡:“两边都预备着吧。你使人去问问公主们的口味,让清溪书屋膳房用什锦攒心盒子把各色果、菜装了,每人的高几上进两个攒盒。另放一张高几,个人爱吃的东西再摆上几样。”

  至于酒水……

  沈菡:“阿哥们还小,上些果子饮、奶茶就行了。四阿哥大病初愈,不许他喝凉的,他的桌上只备热水即可。公主们就按个人喜好上吧,玉泉后劲儿大,若是公主们要,至多让她们饮三杯,多了不许。米酒倒是不妨事,不过也得嘱咐她们的宫女,仔细着不要伤身。”

  这些事她不好让紫芙去打听、叮嘱,还是李玉去,身份更合适。

  李玉一一应下,觉得如此安排已是十分周全,又问道:“德主儿,南府众人适才刚进园子,奴才想着暂且先安排他们在外围住下,明儿一早再命人把他们接进蕋竹院。”

  沈菡点头:“应该的,让人把规矩给他们说清楚,不许他们离开住处,随便在园子里走动。特别是进入蕋竹院后,除了指定出入的地点,其他地方一概不准他们擅入,若有不妥之人,即刻拿下!”

  南府是玄烨在平定三藩后新建的机构,成立不过几年,各种章程规矩还未完全走上正轨,人员来历也比较复杂。

  有南方官员进上来的戏班和教习,有宫里之前留下来多年的一些闲散人员,也有太监伶人,有教习弹琴的、弹乐的,舞碟的,技能繁多。

  畅春园的安危是头等大事,闲杂人等平日根本进不来。现在玄烨不在,整个园子的安危都压在沈菡一个人的身上了,自然要一千一万个小心。

  李玉:“是。”

  宴饮诸多繁琐事项,沈菡也不可能事无巨细全管,定下几件大事后,其他就归李玉和紫芙了。

  李玉是副总管,负责安排蕋竹院的里外进出,调度各项人事财物。

  紫芙作为她的掌事宫女,则主要负责和李玉交接宴上的一些琐事,盯着各项事务不要出乱子。

  ……

  第二天,众人都起了个大早。

  沈菡虽然只是去露个脸,却也得盛装打扮起来,以示对公主们的重视。

  青桔以前只伺候过主子洗漱,头一次为主子上妆就是这样的大事,有些紧张,生怕自己做得不好。

  青衿之前给她说过这事:“虽说你以后接的是内务,不一定非要贴身伺候主子,但咱们和主子之间的亲近,那都是一天天养出来的。你刚上手,主子本就不熟悉你,你再整日不见人影,主子都见不着你的金面,哪还敢放心把大事交给你呢?”

  反正她在主子身边掌内务这么多年,为主子梳妆打扮的事一向很少假手于人。

  青桔连忙应道:“姐姐说得是,谢姐姐教我,我一定尽心伺候主子。”

  ……

  沈菡见她面色严肃,对她温和一笑:“不用紧张,你第一次上手,有什么不妥也不要紧。”

  这姑娘平日经常伺候她洗漱,沈菡认得。听青衿说她还管着茶房,管得也不错。

  青桔第一次被主子垂询关怀,内心很是激动。

  不过她性子内敛,纵心里有什么,面上也很少露出来,更不会耽误手头的活儿。

  她麻利地给主子盘好发髻,在正中压上一枚点翠镶料石葫芦花蝶纹发梳,两侧簪了两枚点翠花卉鸟蝶纹头花,余者杂色的头饰一概不用,只在耳上戴了两枚银镀金点翠钉珠耳环。

  沈菡对镜一照,夸她:“这么着典雅大方,不错。”

  青桔一福身:“谢主子赞赏。”

  沈菡从妆凳上起身,带着打扮好的雅利奇去隔壁屋接胤禛和胤祥。

  ——胤禛这几天一直和胤祥住在清溪书屋。

  胤禛病好后还是第一次出门,沈菡有些担心:“怎么样?你能行吗?不行的话还是在屋里再歇两日,让你弟弟代你给姐姐们告个罪。”

  胤禛摇头:“没事的额娘,我早都好了。”

  其实他早就感觉没事了,但额娘总是小心翼翼的,不让他出去,让他躺着养病。

  他怕额娘担心,只好照做。

  沈菡牵着他的手往外走:“还是要多加注意,湖心风大,你要多穿点儿。今天是分食宴,你的饭菜都是额娘让膳房单做的,你乖乖吃自己的,不要随便乱吃。要是老三撺掇你喝酒,你不准喝听见没?额娘让人给你做了南瓜粥,除了壶里的温水,你只准喝粥。”

  胤祥闻言抬头:“额娘,那我能喝别的吗?”

  沈菡摸摸他的小脑袋:“你和妹妹可以喝果子饮和奶茶。”

  胤祥和雅利奇都很高兴,牵着手蹦蹦跶跶地在前面走。

  胤禛:“……”

  总觉得额娘会管他到天荒地老……

  怎么办?!他真的好了呀!

  作者有话说:

  胤禛:怎么让我妈相信我的病已经好了?急!在线等!

  1、关于南府,具体成立时间不详,这个称呼最早出现在档案中的时间是康熙二十五年。

  《清代内廷演剧始末考》载,清廷戏剧的兴盛起于康熙平定三藩之后,康熙在戏剧、音乐、乐器方面的审美造诣很高,几乎达到专业的水平,与历代清帝不同。

  ps:这本书中有一副插图《康熙万寿庆典图》听戏的部分,十分体现清初的宫廷风气。

  图中数十位官员围绕戏台随意站着听戏,附近不远处就是几位女眷(看打扮像是福晋)带着小孩子在看热闹,周围还有骑马的,聊天的官员,侍卫,看着像赶大集,不像宫廷宴饮。

  这还是康熙晚年,从这幅图推断的话,康熙朝应该根本还没有男女大防的概念,或者定义非常模糊。

  和乾隆生母过生日那副画对比起来差别尤其明显,那时候后妃都是穿着朝服正襟危坐,下面的人表现也很正式,可见康熙朝之后风气和思想的演变。这种变化令人遗憾。

第115章 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