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配她三辈子孤寡 第60章

作者:穆幕 标签: 轻松 女配 情有独钟 穿越重生

  一来是修真界各种灵食实在美味,套用一句话,高端的食材往往只用最简单的烹饪方式,就能发挥出食材百分百的美味,她所在的修真界就是这样。

  那时候即便是在野外也有乾坤袋中的全套装备,到了哪里都能吃得好,再不济打起来没完没了还能用辟谷丹续命。

  后来辟谷了,自然更不会吃什么不好吃的东西。

  但是这个世界既不太平也没有随身空间,干粮的种类更是让人绝望,不饿死已经算好的了,吃饱就是奢望,营养和口味那更是天方夜谭。

  周明妍只能自立根生,着手试制她知道能当干粮的东西。

  说实话,制作这些东西,就算是在大周现在这个生产条件下也不算困难,最多耗费些人力。

  而人力是这个时代最廉价的东西。

  耗费最多的其实是调料和铁锅。

  要不是新铁矿刚起步,还在试制,周明妍都不知道到哪里去找大铁锅。

  还有糖,盐和油,其中属糖和油格外昂贵。

  虽然周明妍有钱花得起,但是她做这个干粮肯定是想要推广的。

  一开始的糖还是麦芽糖和蜂蜜,那个价钱之高昂,便是周明妍也有些吃惊,最重要的是,你有钱也没地方买。

  麦芽糖需要小麦,谁家好好的粮食不用来吃用来发芽给你大批量熬麦芽糖?一大锅的麦芽才只能熬出一小碗糖浆,在这个主食产量低下的时代,这谁遭得住?

  至于油也不遑多让,普通人吃油基本就是吃动物荤油,素油也有就是芝麻油,芝麻不是什么主粮种的人少自然产油就少,便是周明妍不心疼钱也找不到那么多油。

  想想便是现代,那小小一瓶芝麻油也比同等量的菜油花生油之类要贵很多,就知道在这个时代,芝麻油是什么价值了。

  没有芝麻油用荤油呢?

  不好意思呢,现在的荤油基本就是羊油和猪油。

  由于猪的品种和饲养方式不同,现在的猪都是苗条型的黑猪,养上一年有一百斤就非常不错了,可想而知肥油的产出多么稀少了。

  羊油倒是稍好一点,但羊的体型小,大周百姓的家养牲畜名单里羊也一般排在后面,所以整体的量也不多。

  就要啥啥没有。

  周明妍一度抓狂,然后一拍桌子:“西戎这一块我一定要拿下来,到时候牛羊马要多少有多少,种地的有肉吃,放牧的有饭吃!”

  “啪啪啪……”姬长恒在边上微笑着鼓掌,然后就见他家呦呦看过来,看他的眼神居然有些嫌弃。

  姬长恒:……

  “都是我不好,明明早来那么多年,却才恢复记忆,不然也不会让呦呦像现在这样什么都没有。”姬长恒认错的十分诚恳。

  你知道就好!

  周明妍哼了哼,抬手摸了摸姬长恒的脑袋:“算了,也不是你的错,你和我不一样,都被劈成那样了,还能转世轮回就已经很让我惊喜了。”

  “都是仰赖呦呦为我做功德,如若不然怕是天地间再没有我了。”半下午的书房里并没有其它人,姬长恒和周明妍说话就没有太在意,举动也更亲昵,这会儿就伸手把人抱进怀里。

  原本谈恋爱抱一抱亲一亲多自然,但是在这里便是姬长恒和周明妍都不在意,也需要看一下周围场合,这也造成了他们两人在一起的时候总喜欢清场。

  “谁让你那么爱我。”周明妍脸上露出些小得意,尽管那个场景回想起来依然让她有些鼻酸,但是现在人都在她身边了,她就能撇开这些悲伤和遗憾,挖一挖背后的细节了。

  “对,谁让我那么爱你!”姬长恒把脸埋在周明妍肩膀。

第80章 阴阳相携第二十八天

  京都

  今日的朝堂格外的热闹, 除了前几日从西北传来的两封加急,前一封是楚民远辞官返乡的公文,第二封则是由姚申送过来的, 关于楚民远一行数百人神隐, 遍寻无踪迹的消息。

  朝堂上的众大臣:厉害了,姚申终于把楚民远给做了!

  朝堂上虽然也有和靖王府或者楚家勾勾搭搭的, 但大多只是一些不伤筋动骨的利益交换,从前面靖王府世孙死讯传来,原本朝堂上还有小心思的人都安静了下来。

  如今这朝堂上, 不说全和皇帝一条心吧, 但大部分都是指望皇帝这一支长久的,毕竟他们的富贵都压在这里,要是被靖王府得了正统, 他们这些贰臣肯定不会有好前程。

  所以尽管朝堂上的一众大人们都很矜持,但得知楚民远辞官神隐后心里还是非常高兴的。

  楚家在江南就是一霸, 没了楚民远的楚家定然元气大伤。

  上层利益就这么大, 丰饶的南边被楚家占了这么多年, 别人喝口汤都不容易, 还要看楚家脸色。

  如今楚家出现了颓势,都不用皇帝下命令, 自会有人为了自己利益对楚家露出獠牙。

  总之听说了这个事儿大家的心情都很不错。

  再然后皇帝就给他们放了个大。

  哦,其实也不是皇帝, 而是远在西北的孟抚江上了请河西郡王世子的折子。

  众所周知, 这位大将军如今已经七十五岁了, 一生中只生育过一个女儿, 并没有其他的子嗣。

  按照往常无嗣有爵位的人家来处理的话,孟抚江有两个选择, 一个是将爵位给自己的兄弟侄子继承,另外一个就是从有血缘关系的族人中挑选一个嗣子传承爵位。

  只不过这种不正常的爵位传承,上头的皇帝若是看你顺眼那就抬抬手允许了,要是皇帝不待见你,那请封的诏书压个几年,或者找借口削一等那也是有可能的。

  不过孟老将军很显然选择了第三个方法,他请封的世子是他的外孙,是他的独女外嫁后生下的儿子。

  虽说这外孙是当初说好了跟孟老将军姓的,但毕竟没有正式的过继回孟家,所以就显得不那么合规矩。

  但总归还是情有可原,再加上孟老将军的功绩摆在那里,皇帝愿意抬手通过满朝大臣都觉得很正常,之前他们陛下这么大气一口气封了三个郡王,如今不过是情有可原的请封世子,实在没有什么好纠结的。

  但偏偏皇帝没同意。

  满朝的官员都懵了:不是,陛下你是不是有些不符合您的人设啊!

  当今虽然霸道了些,但为人有底线,性子也是通情达理。

  这种显而易见的人情世故,甚至是能给自己刷仁义名声的事情,皇帝为什么不同意?

  “河西郡王的请封虽然情有可原,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今日朕为河西郡王破了例,来日就会有人以此为先例,长此以往便一发不可收拾。”皇帝的话不是危言耸听,毕竟大家都是一样的人,他们的传统就是寻找传统。

  一旦要做什么事情发现有困难,那么如何说服别人,证明自己的准确,有先例可循,就是一个非常好用的方法。

  而出这一招往往能出奇制胜。

  满朝想要进言的大臣顿时都哑火了。

  孟抚江的请封折子就这样暂时被压了下来,皇帝虽然说了这样子不行,但也没有立刻把折子打回去,那就说明还有回转的余地。

  难不成直接过继,按规矩走完流程?

  这也是一个办法。

  但是又问题来了。

  能和孟老将军做亲家的也不是什么平头百姓,更不是什么谄媚没有风骨的人家。

  人家又不是养不起儿子,能让孩子跟孟老将军姓是因为敬重孟老将军的为人和功绩,可不是让孩子去外公家里打秋风的。

  若是孟老将军这一波能把爵位请下来,那么为了孩子好,人家爷爷奶奶自然不会废话多说什么,但是为了外祖家产直接过继过去,这吃相太难看了,人家要脸肯定不干。

  事情就这么僵住了。

  转折来自半个月后东北的一封折子,一封同样的请封折子,来自辽东郡王廖启昌。

  比起孟老将军的情有可原,廖启昌的请封折子简直是匪夷所思。

  因为他要请封自己的独女为世女,但知道不合规矩,所以愿意主动降爵,为女儿请封的是公爵世女,另外还为几个侄子请封一串的杂牌将军,请皇帝买一送一串。

  理由是:同胞血脉,理当同等对待。

  至于他女儿请封,那是因为爵位是他挣的,你看侄女他就很贴心无视了,没有再扯朝堂上诸位的神经。

  满朝大臣:我们谢谢你啊!

  廖启昌的请封看起来完全是乱来,但是有聪明人很快就摸到了其中的脉门,在这么一寻思:嘶——三个新封的郡王居然都没有儿子可以顺利继承?

  这时候巧合?!

  到底是上天安排的,还是他们陛下如此心思缜密,誓要在爵位继承这一块上拉一道口子?

  可是爵位继承历朝历代都有现成的规则,如今的大周已然是藩王最少,实封独一的朝代了,还能怎么弄?

  况且便是要折腾,三位郡王说到底也都只是虚爵,便是真的拉开了口子又能怎么样?朝廷缺那几个钱?那一开始还不如不封……不对……

  不少人回过味来了,这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啊!

  这口子最后是要落到靖王府头上的吧……只是靖王府也不缺儿子,便是世孙没了,但世孙还有弟弟,世子也还年轻也能生,最不济靖王都说不定还能有老来子。

  西南靖王府除了已经没了的世孙没有孩子,上两代那可是子女一大把,人丁兴旺得很,绝对不存在爵位无人继承或者旁落的可能。

  于是没几天,皇后的侄儿,大理寺少卿上书修订爵位财产继承相关的法令。

  皇帝大手一挥:所有人都可以上书提意见。

  满朝官员:……行,自家的陛下只能配合着演,只是这继承爵位和财产,还能玩出花来?

  事实证明,里头的花样可多了。

  包括但不仅限于,父母在时,儿女该不该拥有私产?若是不该,那么若是遇上无良父母,子女是不是就只能看着自己的钱财被夺一家子饿死?那要是父母偏心,谋夺其他子女财产供养偏心的子女呢?

  若是子女不幸遇难,父母拿了钱却不善待孙子孙女呢?自认倒霉吗?难道这孙子孙女就不是大周的子民?不是大周的人口?若是放任父母不慈,如何教养天下人孝顺?都言父慈子孝,可见父慈才能子孝,父不慈子怎么孝?

  另有女子嫁妆的归属问题,既然继承家产没有女子什么事儿,那么女子在闺中有了家私需要交由父母吗?嫁进夫家后丈夫抢夺嫁妆财产怎么说?

  若是夫妻和离,有子女,子女一般默认归属夫家,但若是夫家无力养育子女,那子女能不能跟随母亲?要不要改姓?

  最后独女招赘后财产的归属问题,能不能立女户?

  此额外还延展到民间恶习吃绝户一事上。

  其实这些事情相关的法律法令不是没有,但大多很笼统,大部分也都是一刀切,真的以法令评判的时候多仰仗官员的好恶,而不是依法判决。

  遇上好的官员自然是皆大欢喜,但要是遇到不好的,那可真是倒了八辈子霉了。

  还有最最重要的一点,老百姓大多不识字,什么法律也不知道,很多事情都是自古以来,好的坏的没有判断。

  制定法律只是第一步,难的是推广和有效的实施。

  皇帝终于拿出了杀手锏:竹纸和雕版印刷。

  要不是有这两样,即便皇帝认同好大儿口中女子的能力,也不愿意去折腾着翻天覆地,因为太难了,太麻烦了。

  但他现在手里有了这两样,事情就妥了,更别说皇庄里还有许多东西在陆陆续续的弄出来。

  不是他不知道其中的艰难,但是真的被他家太子描绘的前景打动了。

  千年后世,这锐意改革的千古一帝,他姬弘必然要有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