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千金 第7章

作者:春未绿 标签: 天作之合 宅斗 重生 甜文 爽文 穿越重生

  鸿宾楼热闹的紧,爹和她都怕点菜,娘却道:“成婚前,我每次只要卖一批布,就必定和家人来一次。相公,你是读书人,常常要出来交际,这些地方可不能陌生。”

  若薇想娘喜欢赚钱,却也舍得花钱,今年绢一匹值当一两一钱,娘怎么着也赚了五两在手里,若薇也松了一口气。鸿宾楼的特色菜是爆炒脆鳝,香煎小黄鱼,索性冯氏两道都点,若薇点了一道桂花糖莲藕,杜宏琛则点了一道鱼羹。

  鳝鱼的酸辣味儿,让人口齿生津,食指大动,若薇都吃了一整碗饭。

  忽然一道不怀好意的男声传来:“明卿兄,你也在此吃饭啊?”

  若薇顺着声音的方向看过去,是个二十五六岁,身材微胖的男子,他右手还提着一只鸟笼,看起来吊儿郎当的,还扫视了冯氏和若薇一眼:“还带着你娘和你女儿一起出来了。”

  把冯氏说成杜宏琛的娘!

  “彭七,你胡说什么,这是内子。”杜宏琛已经动怒了。

  彭七这才假意道歉:“哎呀,小弟这厢赔礼了,还真不知道这是尊夫人。你这人风度翩翩,人才出众,我以为你妻也是……”

  冯氏却低垂着头,神情有些低落,若薇把小手放在娘的手背上,以示安慰。她知道娘其实是自卑的,她的自卑在于她外貌上,甚至因为常年织布胳膊变粗不说还有点变形,所以她一直用其他方面弥补不足。

  可是自己和爹爹能生活的这么好,都是靠娘。

  若薇心想她一定要帮娘!帮娘减肥,她在美的方面可是比别人心得都多。

  再看那彭七见杜宏琛动怒,脚底抹油一溜烟跑了,杜宏琛着急的对冯氏道:“娘子,你别介意,这彭七原本在学里就和我不睦,他读书不成,读到现在连县试都过不了,后来见我中了秀才,很是嫉妒,他是故意这般说的。”

  冯氏虽然有些难过,但还是通情达理:“我知道的,你不用解释这么多。”

  若薇看了看爹娘,她很清楚爹非常爱娘,甚至很崇拜娘,因为娘识字伶俐又能干,待他更是没话说,所以他对娘很好。而娘呢,是个非常聪明的人,但也有些外貌上的自卑,她得益于自己能够赚钱供丈夫,也希望丈夫能出人头地,但又怕丈夫日后见的世面会更多,她现在的这些优势派不上用场了。

  世上多少人能够共苦,并不能同甘,娘平生最心高气傲,更不会伏低做小讨好别人。

  这件事情若薇悄悄告诉冯太太了,冯太太就叹道:“我们家就你娘是这样的,我明明足月生的她,但她却瘦的跟皮老鼠似的,看着就有不足之症,所以我和你外祖父就在她小时候每日熬骨头汤给她喝,只她小时候也只是生的结实些。后来也是我们害了她,家里突然欠债,她不得不日以继夜的织布,晚上饿了还要宵夜或者吃零嘴,成日还坐着不能起身。后来嫁给你爹,她也没有一日是停过,之前我记得她待嫁那段时候,什么都不用做,就那几个月就瘦了快二十斤,好些人说她生的像菩萨一样。”

  冯太太因为娘的事情要回老家还愿一趟,若薇见冯氏一切如常,知晓娘心智坚韧,她只能等娘生下孩子之后再说减肥的事情。

  而爹爹似乎对娘更体贴了,就是出去教章员外的儿子读书,也是早起把饭做好,让娘在锅里热一热就成了,晚上更是回来隔三差五的煲鸡汤。

  过了四五日,小翠过来教若薇学刺绣时,也和冯氏聊起八卦:“杜夫人,您是不知道啊,最近有人卖私盐被抓了,打了一百棍子,还说要徒一年呢,我看他恐怕连命都会没了。”

  其实卖私盐被抓到很严重,但老百姓买私盐的也不少,白净、细腻,最重要的是价格便宜。杜家还好,一共就两个大人一个孩子,一罐盐都能用大半年,倒是从没买过。

  冯氏惊讶:“这可真是的,是谁被抓了?”

  小翠挠了挠头:“是个姓彭的,人家都叫他彭七,穿的倒是人模狗样的,哪里知晓做这等勾当。”

  冯氏“哦”了一声,若有所思。而若薇也似乎想到了什么,等她爹回来,爹依旧是一回来就钻去厨房烧菜,很快就做了两个菜一个汤,一幅“煮夫”的模样对娘道:“映雪,丝瓜鸡蛋汤,来,喝一碗。”

  完全一幅温文尔雅,人畜无害的模样。

  若薇埋头吃着饭,心道爹的手段真的是够狠的。

第12章 节礼

  冯太太这么回去一趟,在镇上歇脚时,正好碰到杜二伯了,杜二伯连忙上前打招呼,冯太太听说了罗氏在分家时上蹿下跳,实在是深恨,如今见了杜二伯,只是淡淡的。

  反而杜二伯这个人,一贯重视手足,倒是问起冯太太关于弟弟一家的状况。

  冯太太见罗氏掀帘子走出来,就灵机一动道:“好着呢,我那女婿近来找了一份营生,教城中富户章员外的儿子读书,偏巧我女儿也有了身子,如今正好坐稳了胎,我老婆子还说若是在村里,总有你这个伯哥在,还去看别的什么大夫,花那个冤枉钱做什么。”

  自从上次罗氏在分家上帮了闵氏的忙之后,闵氏和杜大伯一起拉着杜二伯说了许多,什么罗家老爷子临终把女儿托付给杜家,不能辜负人家,又说做豆腐的现在只图人,到时候进门就不一样闹的家宅不宁云云,让杜二伯打消了念头。

  才刚轻松几天,没想到对头冯氏居然有了身孕。

  她急忙上前问道:“亲家太太,弟妹这么快就怀上了?”

  冯太太笑道:“哪有这么快,她都进门六年多了。”说完,话语又急转直下:“若是早点来倒好了,不过早些时候杜女婿在府学,要不然也不会分家才分了那么几亩地。”

  罗氏和四弟妹王氏不同之处在于,她知道道理,只是她更有私心,而王氏是个糊涂人。所以,听到分家,她表情不自然。

  冯太太见目的达到,也就不刺激她了,毕竟她不是个刻薄人,只是罗氏太过分了,所以笑道:“说起来我们还得赶路,就先走一步了。”

  杜二伯有心想包些补品过去,但见罗氏一声不吭,到底不敢擅做主张,只陪着笑,冯太太看着杜二伯也可怜。

  自家女婿读书虽然全仰仗女儿,可人家夫妻二人互相扶持,哪像这个罗氏光搜刮男人的钱有什么用,只知道厉害,在男人眼里越发面目可憎。

  摇摇头,冯太太转身就回府城。

  春去秋来,若薇也六岁了,她是在紫薇花开的最盛的八月出生的,过完生辰,就是中秋节了。娘这几个月有身孕,以前每日能织一匹,现下两日织一匹布,但织绢是家中一处大的进项,有时候一匹布比银钱还好使。

  “到了九月,棉花摘了,今年就全部拿来纺线了,不做棉衣了。”冯氏道。

  孩子出生家中不知晓又要耗费多少银钱,冯氏自己还得坐月子,又一个月不能下地做事,所以只好俭省些。

  若薇自然可以,以前娘每年都给她做两身袄,且都做的大一些,都能穿。杜宏琛也不必说,去年过年冯氏给他做了一身家常袄,来府城之后,章家许诺给他做两身衣裳。

  衣袄可以穿旧,但节礼要准备好,若薇歪着头听冯氏在算:“往年我不在这里,难为相公你一个人,怕是也没有准备什么,今年咱们得送厚些。你府学教谕那里,彩绢我封了两端,两篓时鲜果子,一盒月饼,一盒杂色糕点,两只汤鸡,一小坛酒。旁的你同窗、章富户还有我娘家俱一盒时兴月饼就成。你看如何?”

  若薇见冯氏包了两端绢,一种绢是熟绢,据说爹的那位教谕最爱作画,熟绢作画最好,另一种是提花绢,颜色鲜亮,适合裁剪做衣裳。

  “娘子,这样礼是不是太厚了?”杜宏琛问起。

  冯氏倒也不勉强:“你先不必说厚不厚,就说合不合适?合适就送去。”

  杜宏琛承认冯氏想的很周到,只好点头。

  “你想想你的膏火银有多久都没发了,学田被人侵占的不少,还有平日考核,若是教谕能提点你几句,送些好处也无妨。”冯氏说来,又叮嘱他也说些自家难处,刚分家云云。

  若薇是没想到爹一个秀才原来也要费心送礼,娘也顺便跟她道:“你爹送完礼后,别人肯定也会有回礼,到时候你拿一盒给小翠姑娘,人家也算是你师傅,听到了吗?”

  “好,娘亲真周到。”若薇抱着冯氏的胳膊不放,也为自己重生终于让娘的生活和前世不同而高兴。

  往年,杜家不会给杜宏琛准备这些节礼,他也不过是提两壶散酒过去,还是牙缝里积攒的银钱。今年有冯氏在,一应打理的周全,他忍不住抓起冯氏的手亲了一口,冯氏娇羞一笑,若薇只恨自己多生了一双眼。

  显然送礼是很奏效的,府学江教谕是个附庸风雅之人,他尤其爱杜宏琛所送的绢布,因此让杜宏琛补了廪生。

  须知补了廪生之后,每人月给廪米六斗,每年还有廪饩银四两。

  再有章员外家中送了节礼来,一盒樱桃、一盒荸荠,两罐茶叶并六斤猪肉、两只鸡,两尾鱼来。杜宏琛关系不错的两位同窗,一个送了一盒时兴糕点回礼,另一人送了两盘面来,娘一一登记造册。

  等外祖母冯太太上门,冯氏拣了半盒樱桃,半盒荸荠再有两盘面与她带回去。冯太太推辞半天才收下,又道:“上回在老家见了你二嫂,听说你有身孕,她脸都发白了,要我说她攒的哪门子的钱,也不怕日后为他人做嫁衣裳。”

  冯氏倒是没有幸灾乐祸:“您和她说什么,没得造口业。”

  “还不是因为她常常针对你,要不是她分家的时候捣乱,你们的日子哪里这般拮据。再者,我同你说这个,也不是无稽之谈,你还记得赵通判家么,你爹还给赵家做幕僚呢?我记得我那时生你急的很,稳婆一时找不到,还是她送了稳婆过来,你才顺利产下孩子。只是她好人没有好福气,次年只生了个女儿,赵通判一死,她那偌大的家产被赵通判的兄弟给占了。”

  若薇想冯太太一生最荣耀的时候,就是外祖父在赵通判那儿做幕僚的时候了,那时候她还能和官太太往来。

  冯氏似乎也想起赵夫人的样子,也叹息一声,人生之聚散就在一瞬间,她还对冯太太道:“我记得赵夫人送过我一对银镯子,大姐当时还嫉妒我呢。”

  冯太太点头:“是啊,后来我带你大姐重新做了身衣裳,她才算不生气。”

  又提及杜宏琛做西席的章家,冯氏道:“章员外还算不错,咱们家的田地都给我们打理的很好,我也少操了不少心。他那个大儿子屡试不第,但武艺高强为人豪爽,很服气相公,至于如今正教的这个小的,有几分聪明,但科举真要读下去,也是不容易的。”

  冯太太笑道:“这自古读书总是不错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女婿平日还能免徭役,又能免赋税,你大伯家他是个吏员能免自家的,你二伯和四叔可就不成了。”

  冯氏早就料到了,微微一笑:“如今析产分户,谁还理会他们,我就是故意不说,让他们尝尝苦头。”

第13章 产子

  中秋之后,临近产期,冯氏早已周密安排,她先把自己的钱匣子和屋里的贵重物件藏好,又预备着蜡烛、醋、剪子这些生产所用之物。把倒座房收拾出来,让冯太太和产婆提前住下,以备她随时生产。

  若薇不得不佩服娘亲,她虽然不是大户人家出身,可行事却有大户人家的周全。

  此时,娘亲发动之后,产婆已经顺利进了产房了,外祖母正烧热水,若薇年纪小不准进产房,她就给冯太太在灶里烧火帮忙。

  冯太太见若薇如此乖巧,不由夸道:“薇姐儿,你娘真的是生了你这个好女儿啊,你年纪这么小就只知道体恤你娘。这次老天爷若是能赐给你一个弟弟,你娘和你日后才有享不尽的福呢,要不然平白什么都是人家的了。”

  “外祖母,我肯定会好好孝顺我娘的。”若薇认真道。

  又杜宏琛过来了,他对冯太太道:“岳母,您先去照顾映雪,我来烧水吧。”

  平日女婿在家做饭女儿一直瞒着所有人,就怕人家说他一个大男人下厨,名声不好,所以冯太太才抢先出来的,现下女儿那里着急,冯太太见杜宏琛真心帮忙,也就不客气了。

  若薇若有所思的看着杜宏琛:“爹爹,您希望娘生个小弟弟还是小妹妹呢?”孝期对于读书人而言是要守制的,娘若是生的是妹妹,那么只能出孝后才能再怀上孩子了,到时候爹可能就中了举人,在次年甚至中了进士,飞黄腾达之时,他会不会以娘无子的理由纳妾呢?

  杜宏琛望向女儿,他一直知道女儿早慧,但现下女儿看向他的目光居然和妻子一样的沉静,他不假思索道:“你娘生什么都好。”

  “我也是这么想的。”若薇笑了笑。

  热水烧好了,杜宏琛慈爱的看着女儿道:“你快去睡吧,等明儿早上起来,就能看到你娘了。要不然你娘还得记挂你呢,好不好?”

  “好。”若薇走出厨房,无不担忧的看着正房。

  只是她若不歇息好,娘的确还分心,也是于事无补。默默回到西厢房,若薇翻来覆去一阵,竟然睡着了。

  正房里冯氏疼了一阵,产婆让人去厨房端点好克化的吃食来,杜宏琛则切碎了五花肉,在锅里炒的金黄,盛起来之后,又卧了个鸡蛋,端进来给冯氏吃。

  冯氏一见杜宏琛,心里就踏实许多,她伸出手来接过面,看了一眼,还是她最喜欢的臊子面,还卧了个油汪汪的荷包蛋。

  “真香啊!”

  杜宏琛替她别把散下来的头发别在耳后:“薇姐儿房里熄灯了,她睡着了,你放心吃吧。”

  产婆在旁边看着这对夫妻,觉得很神奇,这家的胖娘子身形臃肿,皮肤暗沉,脸上还有孕斑,可她丈夫生的跟仙人似的,十分英俊,居然还亲自下厨做吃食给她,不仅如此,对她呵护备至。

  这叫什么神仙夫君,她老婆子自认还有几分姿色,怎么就遇不到呢?

  冯氏其实自己也忐忑,她生薇姐儿的时候年纪还不大,那时候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可这些年她看着胖其实里面虚,又因为有了身孕,挣钱不如以往,她心里其实又焦急。

  手里一百两是怎么也不能动的,不能折本,所以她不能停歇,可孩子生下来她又要坐月子还得调理身子,小孩子娇弱,她也得看着,都要耽搁功夫。

  她也很无奈,但是现在还必须先顺利把孩子生下来,否则有孕实在是受罪,生孩子也是个受罪的事儿。

  当然,若是能顺利生产,受点罪也算不得什么。

  想到这里,她整理好心情,和产婆请教该怎么样用力。

  却说同时,杜二伯和杜四叔一起在寒夜里守着仓库,这还是长兴村里长看在杜大伯的份上照顾了。

  杜四叔爱喝酒,这个时候他把腰间装酒的葫芦拿出来,拔掉塞子,喝了一口酒,才觉得身体暖和些了。

  “二哥,怎么你也来了?这些日子正是秋冬交接之际,你那药铺生意不错,随意拿点银钱打发就是了。”杜四叔觉得不可思议。

  杜二伯苦笑连连,他是逃出来的,自从罗氏知晓三弟妹有孕,就天天缠着自己不放,每天吃腰子吃的都快吐了,晚上看到他就放绿光,他是宁愿出来寒夜守仓库,也不愿意家去。这些天,他简直都被榨干了。

  这样的话题,不足为外人道,连自己的亲弟弟也不好说。

  此时,又起了一阵寒风,杜二伯把杜四叔的葫芦拿了过来灌了一口酒,又看了看天:“我算了算,宏琛媳妇怕就是这几日的产期,也不知道孩子平安生下来没有?到时候要不要送些礼去。”

  杜四叔笑道:“二哥,担心这个做什么,到时候知道消息再送也不迟啊。”

  杜四伯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