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婚 第162章

作者:意千重 标签: 穿越重生

渔婆早就体贴地把两边的帘子放了下来,船篷里的光线极暗,林谨容垂着头帮陆缄把衣服理整齐了,低声道:“你这又是何必?生病怎么办?祖父母会担心生气的。”

陆缄拉住她的手,低声道:“你不担心么?”

林谨容抬起头来看着他,昏暗中,他的眼睛熠熠生辉,她移开目光,极小声地道:“担心。”

陆缄看了她一会儿,松开她的手掀起帘子走出去:“你别怕,我不会病,我是书生,但不是风一吹就倒的病秧子。”

渔婆正在收拾鱼篓子里的东西,见他二人出来,乃笑道:“奶奶也不问问二爷为何知道那杏树附近有鱼篓子?”

林谨容接了荔枝递过来的杏花,自往鬓边插了,微微笑道:“这有什么难猜的?他昨日来寻你们租船,定是早就和你们商量过的,鱼篓子也是你们下的。不然他怎会非得去摘花儿?”

陆缄闻言,回头看了她一眼,淡淡一笑。

渔婆就笑道:“奶奶好精细人儿,到底和我们不一样呢。我呀,就只会傻傻的问,不会去想的。”

渔公粗声粗气地笑:“憨婆娘,所以你做不了少奶奶。”

渔婆白了他一眼:“晚上不许吃酒。”

渔公憨憨地一笑,也不言语,抓起船橹沉稳地摇动,大声道:“二爷奶奶坐稳,走咯。”

陆缄坐在船头,平视前方,林谨容安静地坐在他身边,一直看着波光绿柳杏花白云都从他们身后慢慢掠过。

水面越来越窄,日光越来越强烈,陆缄有些受不住了,侧脸去看林谨容,林谨容还坐着一动不动,似是根本不觉得这太阳晒。她比他还固执,明明是她不解风情,该生气的人是他,可她倒像比他还生气。陆缄无奈地叹了口气:“进篷子里去坐罢。”

“好。”林谨容正要起身,陆缄就把手递到了她面前,她扶住了,跟着陆缄摇摇摆摆地走到篷子里坐下,接了荔枝递过来的水喝了,低声道:“我从没坐过船。”当年,他也请庙祝帮忙定了一艘船,怎奈她到死都没见着那船的影子。

陆缄看向她,她的表情很淡,眼神是恍惚的,不由就笑起来了:“你晕船?把手给我。”

林谨容递过去,陆缄将手指按在她左手脉门:“有点酸疼,但按按就不晕了。”

荔枝瞧见,忙递了一块湿帕子去,抱怨道:“奶奶晕了也不说,还坐在外头晒。”

陆缄半开玩笑半认真地道:“不怨你们奶奶,怨我非得下船去摘花得罪了她。”

临近中午时分,一道低矮绵延的山峰出现在河道左侧,山下几畦金黄的菜花鲜亮无比,几间茅屋上炊烟袅袅,渔公把船靠了岸,笑道:“到地头了。”

渔婆忙拾了一张小桌子出来:“饭也好,吃饭罢。”

午饭很简单,就是一个荠菜鲫鱼汤,一个油酥小虾,一个炒豆腐。渔婆的手艺虽比不上铁槐家的,但食材新鲜,她也收拾得干净,众人都还吃得满意。

吃罢,渔婆看船,渔公领路,林谨容戴上面幕,跟着陆缄上了岸,顺着田埂往山上走去。

这山不比清凉山,看着低矮绵延,实则崎岖难行。陆缄也顾不得被人看见嬉笑,只牢牢将林谨容的手给牵住了,每行一步都格外小心。林谨容却也争气,走得又稳又快,并不喊苦喊累。

渔公无心赞道:“奶奶真好脚力。真不像是娇生惯养的。”

荔枝心虚地看了陆缄一眼,陆缄垂着眼笑,暗暗捏了林谨容的手一把,低声道:“只要你走得动,以后我带你去更多的地方。”

林谨容应了一声,指定前头:“是不是这里?”

一股凉风迎面而来,一个极大的洞豁然出现在众人面前。洞旁草木丛生,幽然冷清。林谨容刚探了个头,就被陆缄给拉住了:“当心,下面可深。”

渔公抱了个石头扔下去,笑道:“奶奶您听着。”

那石头滚落下去,果然半天不闻回声。

陆缄笑道:“深吧?可惜这会儿不刮风,你听不到那兽鸣声。”

第184章:前序

老实说,林谨容没觉得这个洞有什么稀罕的。又不能进去看,只能在外面瞟瞟,扔块石头进去,还听不到声响的,无非就是满足有些人出门一游的愿望而已。

那渔公大概也是觉着富家少爷奶奶们吃饱了闲得没事儿干,才会这么远的来看一个什么都没有的山洞,只是雇主最大,扔了石头以后就抱着手臂在一旁笑。荔枝很捧场地凑上去问了几个很无聊的问题,长寿在一旁捡了几块石头递过去给林谨容:“奶奶要不要扔一块试试?”

林谨容笑了笑,扔了一块又扔一块。陆缄抿了抿唇,抬眼看了看天空,有些无精打采地道:“好晒,回去吧。”

夕阳西下,乌篷船在波光里缓缓前行,陆缄取了竹笛吹奏,林谨容坐在船头,沉默地看着渔婆做饭。

老宅里没有多少事可做,没有什么长辈需要伺候,加上陆缄也有意识地减少了读书的时间,经常出门去走动,每天总有一顿饭是不在家里吃的。林谨容养精蓄锐之后闲得发慌,便领了荔枝和豆儿一道,沿着那些又高又冰冷的院墙,把凡是能进去的院子都走了一遍。

陆老太爷是个善经营的,家里的粮食从来不会少,但都是当年的新粮,每年新粮入仓之时,就是陈粮出仓之时,不会有浪费,同时也很饱足。水井有五六口,全都是上了年头的,井口的石头都被岁月打磨得溜光水滑,触之冰凉。

看守老宅的余婆子已然六十多岁了,精神还很矍铄,见林谨容对这老宅好似很感兴趣的样子,少不得在一旁介绍:“奶奶,家里的主子们都不太喜欢老宅,嫌老宅窄冷旧,可是当年啊,家里的老老太爷那一辈,就是靠着这高墙厚壁躲过兵灾的。”

“怎么说?”林谨容心里一动,命荔枝给余婆子搬了个杌子,倒了茶汤递过去,主仆一起坐在院子里晒着太阳听余婆子讲古。

余婆子平日里难得和主子们接触,见新奶奶赏脸,自然很高兴,手持了茶盏,把自己所知道的一一讲来:“老奴还是个小姑娘的时候,曾听家里的老人们说过,当年大荣和咱们可不是这么亲近的,那时节,稍不顺意,大荣的兵马就杀过来了,烧杀抢掠,怎么坏怎么来事儿。有一年春天,从清州过来,杀到平洲,又蹿到了这里,家里的那位老太爷,就是凭着这高墙厚壁躲过兵灾的。”

林谨容皱眉道:“只怕那些兵退得快吧?人也不多?”她觉着,就连清州、平洲的城墙都经受不住,一个小小的陆家老宅又怎可能经受得住?多半是一小股散兵才对。

余婆子尴尬地笑了笑:“那大概吧,老奴生在后头没亲眼瞧见,反正知道有这么一回事。陆氏的族人好些都躲在这院子里头的。奶奶不信,随便找个上了年纪的,都可以问到。”

林谨容笑道:“那不必问了。”转头叫荔枝给了余婆子一碟子糕点并几十个钱。

余婆子欢喜得:“奶奶还想知道些啥,只管问老奴。这老宅子里,老奴最是熟悉不过的。”

林谨容微微一笑:“今日就到这里了,待有要问的又再请嬷嬷过来说话。”

待到余婆子去了,林谨容扶着院墙仔细看了一回,又找借口去瞅了瞅厚实沉重的大门,忍不住想,真的抵挡得住吗?当年乱兵刚闹事的时候,惶惶不安中,也曾有人说不如回老宅,可是被人嗤之以鼻,平洲城的城墙都挡不住,一个小小的院子能挡得住?之后,那股乱兵很快遁入山林,也就再没有人把它当回事。待到匪兵突然杀进平洲城去时,却是什么都晚了,故而,也没人试过当真管用不管用。

但实际上,管用不管用,她都不会知道,因为在最后关头,她根本不会在这里出现。而赤水的陆氏族人,想来前几辈有那经验,到时候也必然会照旧进来躲藏的。林谨容晃了晃头,把这事儿压入心中。

晚上陆缄归家,见林谨容正领着荔枝等人收拾东西,忙道:“今日不是才初八么?怎么就收拾东西了?”

林谨容道:“昨日就要和你商量的,后来忘了。祖父虽说是让我们初十才回去,但不能真住到那时候才回去的。提前两日回去更好。”这样会显得他们做小辈的挂念家里的长辈,大家的脸上都好看。

上一篇:姑姑在上

下一篇:重生之擅始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