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十里洋场 第68章

作者:蔚空 标签: 情有独钟 甜文 穿越重生

  采薇闭了闭眼睛,再睁眼时,目光不经意间落在茶几上那份报纸上。一整天堵在心头无处发泄的情绪,忽然因为这报纸而被点燃。

  她一把将谢煊推开,伸手拿起报纸用力摔在他脸上,歇斯底里冲他大吼道:“都是你都是你!大嫂发生这么大的事,你为什么不在家跟我一起多陪陪她,那个小月仙就这么重要吗?你几天不见就受不了?比你大嫂的命还重要?”

  她的拳头用力砸在他身上,发出砰砰的声音。

  她眼尾泛红,本来苍白的脸,也因为这蹿上的怒火而变得通红。她的表情不仅仅是痛苦,还有愤怒和怨憎。痛苦是因为婉清的死,而怨憎则是对面前的这个男人。

  她知道自己在无理取闹,但蝴蝶挥挥翅膀就能引起龙卷风,若是他这两天在家多待,也许婉清就不会选择自杀。她不能接受这场始料未及的自杀,只能全部怪在他头上。

  谢煊将报纸攥在手中,悲怆地闭上眼睛,一言不发一动不动任由她发泄。他身上的伤其实还未痊愈,女孩儿用尽全力的拳头落在上面,不是不疼的。

  但他却恍若不觉,或者说这疼痛是他该得的。

  采薇也不知道打了多久,直到没了力气,才气喘吁吁重重跌坐在沙发上,抬头看着他的目光,仍旧像是浮了一层碎冰一样寒冷。

  谢煊自上而下与她对视着,他从来没见过她这种眼神,以至于心中一痛,不由自主避开,然后慢慢在她面前蹲下,喉咙像是被人掐住一般,半晌才开口:“是我的错,你怪我是应该的。”

  采薇冷冷地看了他片刻,一字一句道:“等大嫂的后事办完,我就离开谢家。”

  谢煊抬头,一脸震惊地看向她。

  刚刚歇斯底里一通发泄后,采薇已经完全恢复冷静,不仅是冷静,语气几乎可以说是冷漠,她继续道:“我爸爸那边怎么跟你们谢家合作的还是照旧,但我不会再跟你一起生活。至于怎么跟谢司令交代,你自己看着办,若是办不好,非要为难我的话,那我就登报离婚。”她不等谢煊开口,又说,“这回谢司令回北京,是参加袁世凯天坛祀天礼,这意味什么我想你不会不清楚。你们谢谢家接下来肯定分/身乏术,我想绝对不会昏聩到在这种时候为难江家。”

  谢煊默默看着她不说话。

  采薇冷淡地避开眼神,站起身:“我去给大嫂守灵。”

  谢煊将她的手拉住:“你跪了一天好好休息,我去守着就好。”顿了下,又补充一句,“他是我的大嫂,我大哥的妻子,这事本来就该我做。”

第91章 二更

  婉清的丧事办得虽然简单, 但谢煊亲力亲为, 该有的体面一点没少。谢公馆着实忙碌了三日。

  采薇虽然知道婉清的死,跟自己跟谢煊都没有关系, 但心里头怎么都过不了那一关,她恨自己无能,也怨谢煊那几日的疏忽。一想到婉清家里出事后的那几天, 他还天天忙着去喝龙正翔的酒, 她就抓心挠肺的不舒服。

  那晚的话自然不是气话, 实际上这两天冷静下来之后,她更坚定了离开谢家的想法。

  来到谢家快一年, 虽然谢家不是她曾经想的那样,是个狼窟虎穴, 甚至比江家要简单很多。谢司令带着两个姨太太常驻南京, 梅姨太又不管事,两个女孩儿是典型被养在深闺的小姐,玉嫣虽不喜欢她, 但也就只是不喜欢而已,小姑娘的厌恶,她根本不用放在眼里, 谢莹则只是个天真无邪的少女, 至于这种家庭的佣人听差,循规蹈矩得很。

  她其实是过得很自在的, 甚至很多时候比在江家还过得自在, 但是这段时日以来, 她总有种喘不过气来的感觉,而在婉清过世后,更是有种好像被什么无形阴影所笼罩的错觉,至于这阴影是什么,她却说不上来,只是趋利避害的本能,让她想赶紧逃离这里。

  至于谢煊,她不否认对他是有感情的,在华亭和安徽的时候,她觉得他是一个正气光明磊落,有理想有抱负的热血青年,她正是被他这种特质所吸引。但是随着他调来上海做镇守副史,忙着应酬忙着与沪上权贵打交道,甚至和龙正翔那种人走近。她才发觉他其实也就是一个追逐权势的军阀子弟。再加上在柳如烟这件事上的各种搪塞,更是让她失望透顶。

  总归是要离开的,还不如早点把自己解脱出来。

  *

  婉清出殡的晚上,回到家中,采薇就开始和四喜一块收拾行李。库房的那几十抬嫁妆,暂时不管,她就收拾了房里的东西。

  收拾到一半的时候,忙完的谢煊走进来,看到两个女人蹲在地上整理箱子,怔了片刻后,佯装清了清嗓子,道:“四喜,你先去休息。”

  四喜撇撇嘴道:“我还没帮小姐收拾完呢!”

  采薇看了靠在门框边的男人一眼,对四喜道:“没事,我自己收,你去休息,明天早点起来。”

  “哦。”四喜点点头,走了。

  等房里只剩下两人,谢煊才迈开长腿,走进去,坐在床上,看着继续有条不紊收拾的采薇,开口淡声道:“我知道大嫂过世,你心里难过。回沁园住一段时间也好,等快过年了,我再去接你回来。”

  若是换做往常,采薇大概又是要跟他呛两句,但如今去意已决,反倒是心平气和了许多。她头也不抬,轻描淡写道:“如果这边有什么重要的事需要我出席,可以通知我,我会尽量配合。至于接我回来就不用了,我不是回娘家住两天,是正式离开谢家。你要不能接受,觉得无法给谢司令交代,咱们就和离,或者我直接登报离婚。”

  谢煊道闭上眼睛深呼吸一口气,皱眉道:“大嫂的死我也很难受,但你就非得怪在我头上吗?”

  采薇抬头看他:“我并没有把大嫂的死怪在你头上,离开谢家也并非是这件事。”她顿了顿,“当初在华亭,你把自己的军饷用来练兵,天天和士兵同吃同住,你对我说你对权势没兴趣,只是想练好一支兵,能够守护你脚下那块土地。去安徽打仗,你纪律严明,不抢不掠,拿老百姓的东西一定给钱,当地的人都对你交口称赞。我那时觉得,虽然咱们是联姻,但能嫁给你,我不后悔。我本来也以为可以好好跟你过下去的,但是自从你到上海来之后,好像整个人都变了,我有时候看到你都觉得很陌生。”

  谢煊默默看着她半晌,怅然地叹道:“采薇,有些事我真的身不由己。”

  采薇点头:“我明白。”

  谢煊好笑地摇摇头:“不,你不明白。你根本不明白我现在所处的位置。”说着叹了口气道,“你回江家也好,接下来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在江家兴许比在谢家要安生许多。”

  采薇确实不明白现在的他,只当是因为北京祀天礼之后,袁世凯复辟的野心已经昭然若揭,他们谢家作为重要力量,在上海这种各方势力仍旧活跃的地方,必然被推向了风口浪尖。

  想到这里,她心中软下了几分,毕竟很可能他就是命丧在这场风波里。再怎么失望,想到他也许就要不久于世,她也冷硬不起来。

  她点点头,说道:“你自己当心点,若是钱财上有什么困难,还是可以找我的。只要你不为难我,那百分之五十的利润,依然有效。”

  谢煊无奈地笑了笑:“你就不能别时时刻刻跟我算账?”

  采薇道:“要是哪天咱们账都没得算了,那就真是陌生人了。”

  谢煊微微一愣,到底没再说什么。

  *

  采薇已经给江家打过电话,江鹤年听她说要回家住一段时间,什么都没问,只说隔日来派程展来接她。果不其然,江家的车子,隔日一大早就等在了门口。

  采薇的行李装了三大箱子。谢煊帮她提箱送她出门,她也没反对,自己拎了个小的,剩下的两个交给了他。下楼时听差要来帮忙,被谢煊拒绝,一手一个箱子,提到了门口。

  装好车后,谢煊对程展道:“程大哥,采薇这趟回家,可能得多住一段时间,我有空会去看望她的,还麻烦你多关照。”

  程展好笑般回他:“五小姐是我们老爷的掌上明珠,如珠似玉般养大的,她回家,大家欢喜都来不及,三少就不用担心了。”顿了顿,又补充道:“我们老爷说了,婆家再好,那肯定也是比不上娘家的,只要小姐愿意住娘家,住一辈子都成。”

  谢煊被噎了下,他差点忘了,当初谢家联姻,看重的不就是江五小姐是江鹤年的掌上明珠。她回娘家,自己有什么好担心的,自然会比谢家过得好很多。

  采薇猜想自己忽然要回家住,江鹤年估计是以为自己在谢家受了委屈,所以交代了程展这些话,想敲打敲打谢煊。不过她倒是觉得没什么必要,打断他道:“行了,你不用送了。”

  谢煊点点头,上前替她拉开车门。

  采薇正要坐进去,想了想,又回头小声对他道:“我不管你和柳如烟什么关系,不过还是提醒你一句,当初呈毓贝勒说过这个女人不简单,你还是留心点,别跟青竹一样栽了。”

  谢煊愣了下,想说什么,到底还是没说,只是点点头:“嗯,我有分寸。”

  采薇斜了他一眼,最好是有分寸,不然堂堂谢家三少,若是栽在一个戏子出身的姨太太身上,那可真是有点丢人了。

第92章 一更

  这大半年的时间里, 采薇虽然回沁园的次数不算少, 但因为两家都在上海,自从出嫁后就没再江家住过。她的屋子还给她留着, 每天都有佣人打扫, 她回到这久违的房间,一点不觉得陌生,反倒是难得的轻松自在。

  不知是不是江鹤年交代过, 江家的人对她忽然大包小包回家, 完全没表现出任何奇怪和担心, 而是欢喜地拉着她嘘寒问暖,江太太还特意交代厨房做了她喜欢的吃食,一到家就先吃上了。

  不得不承认,来到这个世界一年多,江家是她愿意留在这里努力生活的重要理由。

  等吃完东西, 又被一众女眷拉着说了许久话, 采薇终于是从这盛情中逃走, 回到二楼的房间休息。

  四喜帮她收拾带回来的行李, 笑着道:“还是咱们沁园好, 多热闹。谢公馆那些佣人听差们说话都不敢大声, 真是没劲透了。”说着又问, “不过小姐,你真不回谢家了吗?”

  采薇坐在红木圆桌, 倒了杯茶水呷了口, 淡淡道:“不回了。”

  四喜抿抿唇:“可是谢家跟咱们江家不一样, 那个谢司令又不像老爷这么好说话,你一个少奶奶回了娘家不回去,他能答应?你不怕谢家为难你为难江家?”

  采薇若有所思放下杯子,等谢司令回来,若是知道她回了娘家并且不打算再回谢公馆,必然会勃然大怒。不过她现在倒是一点不担心,谢司令会因为这个为难自己或者说为难江家。袁世凯复辟之路就要开始,谢家正是需要钱财的时候。所以大概率,只要两家姻亲关系没受影响,她和谢煊如何,应该会睁只眼闭只眼。

  至于秋后算账,她更加不用担心,因为谢家可能根本不会有这个秋后。

  想着,她摇摇头,言简意赅道:“不会的。”

  四喜也没问为什么不会,想了想,说:“虽然我也不知道小姐你和三少到底怎么了?但是我觉得三少还是很看重你的。”

  她话音刚落,隔扇门被咯吱一声推开,是穿着长跑马褂的江鹤年走了进来。

  “爸爸。”采薇放下茶杯,起身道。

  江鹤年摆摆手,笑说:“吃过了吗?”

  采薇笑道:“撑得不得了,还是咱们江家的东西好吃。”

  江鹤年看着她,慈爱地轻笑了笑,挥挥手让四喜出去,走过来在她对面坐下。

  采薇抬头看向他,发觉这一年来,父亲似乎又老了许多,脸上爬满了皱纹,两鬓染上了白霜,五十出头的男人,看着得有六十岁。

  她拿起一只青花茶杯,给他斟了一杯茶,递到他手边。

  江鹤年端起杯子轻轻抿了口,忽然义愤填膺道:“我就知道你在谢家肯定会受委屈,那个谢三果然是靠不住的。”

  采薇一愣,继而又笑了笑,道:“爸爸,你别多想。我没受什么委屈,谢煊也没对我做什么。只是我和他到底不是一路人,过日子过不到一块去,所以才回来。”

  江鹤年眉头蹙起:“你不用替他说好话,最近我又不是没看到报纸,这丘八一调到上海,就成日花天酒地,还和那个龙正翔交往甚密。报上还说他是什么青年才俊,年少有为,是上海滩公子之首,真是荒唐至极。”

  采薇道:“他在这个位置,也是身不由己。”

  江鹤年道:“谢二公子不比他身份高,怎么就没见报上写他如何如何?”

  采薇一时无言,谢珺坐镇上海这么久以来,还真是没什么花边,可见谢煊其实也不是那么身不由己。

  江鹤年摆摆手,继续说:“你什么都不用替他说,既然你人都回来,那必然是他做得不好。而且你那个大嫂忽然自杀,我总觉得不是什么好兆头,我看那谢家就是个狼窟虎穴。你放心,咱们江家是你永远的港湾,既然回来了,就安心住下,不想回去,谁也不能逼你回去。如今谢家正是需要咱们的时候,谢司令不敢把我们怎么样,你大可放心。”

  江鹤年作为一个关心时局的新兴资产本家,自然对如今的局势很清楚,所以女儿这次回来,他是充满了底气,不用像当初被逼着联姻那样被动了。

  采薇想了想道:“爸爸,咱们江家是生意人,之前跟谢家联姻,也不过是权宜之计,以后咱们还是尽可能远离这些纷争,见机行事。”

  江鹤年见她一脸郑重其事,不免皱起眉头问:“你这话什么意思?”

  采薇道:“爸爸,你去西方游历过,不管是西方还是东方,帝制必然都是要淘汰的。咱们中国老百姓好不容易头上没了皇帝,有几个愿意再回到跪下的时代。再说了,就算老百姓没意见,各地手握军权的督军,也不会支持再有个皇帝压在他们头上。总之,这事儿你相信我,袁世凯这皇帝做不了几天,以后谁当政说不准。咱们家把实业做好就行,千万别一门心思站队支持谁。”

  其实是不是在这个时候君主立宪就一定是错误选择,她并不确定。因为袁世凯失败之后,这个国家并没有变得更好,反倒是陷入长达十几年的军阀混战。她只不过知道历史的走向,所以必须站在历史这一边。

  江鹤年默默看着女儿,这个才十八岁的姑娘,从去年开始,仿佛一夜长大,看事情比他这个活了几十年的男人还通透明朗。如今听她说这些,他完全不觉得这是小女儿的胡言乱语,反倒是深以为然。

  他点点头:“嗯,我明白。”顿了顿,又道,“纱厂的事张经理一直有跟我报告,你做得很好。若是这厂没给你,只怕现在我也跟其他那些纱厂老板一样,为了棉花涨价的事忙得团团转。”

  采薇笑道:“我也是听说欧洲那边可能会打仗,所以赶紧趁着低价囤了棉花。这仗一时半会儿打不完,纱线的价格还会继续涨,现在我这手上的棉花量,至少够两三年,应该是能赚个几十万两。”

  江鹤年欣慰地笑开:“家里几个孩子,就属你最聪慧,若你是个男孩子该多好,这样我就不用发愁江家的家业了。云柏青竹梦松没一个比得上你。”

  采薇本想发表一番男女平等的言论,但转而又想,江鹤年已经在培养大哥做接班人,她这样一说的话,怕不是有要去抢家产的嫌疑。不说这可能会让江家失和,就算是江鹤年真把家业交给她,她也是不愿意的。

  人一旦有了大责任,很难过得快乐。上辈子她继承了母亲的公司后,就再没放松过。如今她手上有几家工厂,供她打发时间赚点钱就已经足够。她从来没有多大的**和野心。

  她笑了笑道:“我看大哥挺好的,勤勉好学,现在只是还年轻,经验不足,再锻炼个几年,江家家业有他接受,爸爸你不用太担心的。”

  她自然也不觉得自己比大哥云柏能干,江鹤年夸她,多少还是因为最偏爱她。

  江鹤年叹道:“云柏是不错,也愿意学,但少了点魄力和果断,只希望我能多活几年,把他培养好再去陪你母亲。”

  采薇道:“爸爸您这是说的什么话?母亲若是泉下有知,才不希望你去陪她,只会保佑你长命百岁,多陪陪我们这些孩子。”

  江鹤年笑开:“你这小嘴,就会挑好听的说。”

  父女俩许久没这么说过话,心情都不由得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