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代小美好 第237章

作者:你好好想想 标签: 甜文 穿越重生

第445章 时日无多

  “一起去吧,去城里上学,将来考个大学!”封华说道。

  “哈哈哈,大学我可考不上~”方芳没有被鼓励道,大学啊,那么高那么远,那可是个真龙门。

  “怎么考不上?事在人为,别人能考上我们也能考上,只要用心学。”封华道:“一起吧一起吧,将来一起去首都上大学!我们去天AN门看看毛ZX!”

  这句话比较管用,方芳和方健眼里都出现了无限的向往,现在人对主Xi的崇拜也是没谁了。

  “不行,我还是没信心……”然而方芳向往了三秒钟心就歇了。封华要说个本地大学,她没准还冲动一下,考去北京?想想就没戏。

  鸡血打过头了~

  “反正你跟我一起去吧,一个人在家多无聊啊,不是干活就是做鞋。”封华道。方家她最最喜欢的是方远,其次是方芳,有了好事自然想拉着她。

  这句话比较实在,方芳被打动了。她家就她一个女孩子,平时连说句知心话的人都没有,而村里的小姐妹,她又不喜欢,唯一喜欢的封华要是上学去了不总回来,像这几个月一样,她还真无聊。

  “县城初中呢,我都这么老大了,多不好意思。”但是方芳又找到个不去的理由。

  倒是给封华找了个借口。

  “那我们直接上初二,你这年纪就跟他们一样了,正好!”封华道。看,她是为了友谊而努力求学跳级,而不是本身嚣张~

  方健又看了她一眼。

  方芳却被感动了,人家封华一天学没上,为了她,都打算直接上初二了,她还有什么理由拒绝?

  “嗯!我们一起去上学!”方芳狠狠点点头。

  “那正好,我给你俩补课吧。”方健道。

  “那最好了,谢谢你。”封华道。她自认自己本事不小,但是她也是一天正经学没上过的,正经的课堂、考试到底什么样,她还真不知道,有个人指点一下倒也不错。

  这一天,封华哪也没去,就在方家跟方芳恶补小学知识,方健倒是挺会,拿出小学1年纪的课本,一点一点从头给她们缕。他想了解一下封华的水平。

  水平自然没话说,10以内的加减法她要是再装不会,别人会怀疑她的智商的!

  中午,封华执意回家吃了午饭,下午再来。

  一天的时间,她们缕完了小学数学。真的没什么难的,只有加减乘除。而方芳也不是个笨的,这点生活中常用的知识她还没忘,这让她又重拾了信心。

  “明天继续。”晚饭前,封华要走,方芳高兴地大声说道。

  “明天怕是不行。”封华道:“明天县里有大夫下来看病,我打算去凑个热闹。”

  她只跟蔡奶奶和方远说了她拜了个老中医为师,其他人都不知道,她也不想透漏出去,省得这些人逼她无照行医~所以明天只能以凑热闹靠近师父他们,打个下手,学个医术。

  “明天县里来人看病?”方芳激动道:“真的假的?”他们这地方挺偏,县里送温暖送好几年才能送到他们这里。

  “真的,我上次去县城正好听说的。”一个“正好”就代替了所有解释。

  “那太好了!让他们给我四哥看看,他最近老是不舒服,一宿一宿睡不着。”方芳道。

  封华已经发现了,方健身体是真不好,方家屋里烧得很热,然而他依然穿着最厚的棉袄,而且给他们讲题的时候,轻声细语的,乍一看是脾气好,实际上是激动不得,大声不得。

  封华怀疑他有先天性心脏病,心里顿了顿,只希望不要太严重,不然她觉得空间水也办不了这毛病。

  封华离开了方家。

  方老太太立刻把方健拉到一边:“你觉得封华怎么样?”

  方健苦笑一下:“奶,你觉得我怎么样?”

  “我大孙子顶顶好,模样好脾气好,又懂事又孝顺,还有学问,一个顶他们十个!”方老太太道。

  “那你觉得我能活多久?”方健平静地问道。

  方老太太一下卡壳了,过了半天轻轻捶了他一下:“不许瞎说!我孙子长命百岁。”

  方健苦笑一下,转身离开了。他最近夜里总是感觉喘不过气来,睡着就会憋醒,睡着就会憋醒,他觉得自己时日无多了。还是不要祸害别人家的女孩子了,更何况,人家一点都没看上他。

  封华朝蔡家走去,然而刚到草甸子,就听见远处传来汽车的声音。

  封华朝远望去,一辆解放牌大卡车正缓缓驶来。封华嗖地一下就钻到了草甸子里。

  “我去,什么情况?”封华嘀咕一声。这车她不但认识,她还坐过呢,正是姜主任派给赵永那辆车,而赵永和司机,外加一个她没见过的男人,正坐在车上,车斗里拉着满满的棉花。

  他们这是送温暖送到这里来了。

  封华松口气,不是专门来找她的就好。

  汽车开到了村头第一户人家,赵永顶着一张憨厚老实的脸,下车问了大队长的家就离开了。

  封华持续关注着。

  赵永带人来到梁青山家,车后面已经跟了许多人。这真是他们村第一次来卡车,许多人都是第一次见,之前见过的最高级的就是拖拉机。

  众人围着卡车,跟看宇宙飞船一样,满眼都是惊叹。

  梁青山一脸凝重地接待了赵永,开车来的,什么领导?什么情况?

  “大队长你好,我是上面派来送温暖的。”赵永跟梁青山握了握手,含糊道。上面到底是哪个上面,就不用说了。

  他挺鬼,因为这几次的棉花的粮食卖的都是极低价,他就没偷偷摸摸,而是半公开的,甚至敢打着官方旗号做事,这样更方便。

  把一个村子的大队长小队长找过来,把村民都叫过来,谁要多少,分吧分吧,完事~

  而不是像以前一样,得挑房子好的人家挨家挨户地打听。

  梁青山一听是送温暖的,不是来找事的,高兴坏了,千恩万谢了一番,才问道:“送的是什么?”

  “棉花。”赵永道。

  梁青山眼睛一下子就亮了,这可是真温暖啊!

第446章 地主集中营?

  两人又嘀咕了一番,梁青山听说不是白送,遗憾了一下,但是没表现的太明显,毕竟5毛钱一斤,基本也是白送了,这要是放到黑市上得多少钱?

  卖鱼之后,他也关注起了黑市,对各种价钱还是比较了解的。

  再说,他们村现在不差钱了!

  “你等着,我去叫人。”梁青山道。说完打发了孩子去叫人,自己又亲自去了蔡家,这么好的事情,怎么能忘了蔡老太太和封华?

  封华在草甸子里跟他装作偶遇。

  “小华,快,村里来了卖棉花的了,5毛钱一斤,你要多少?”梁青山高兴道。

  “20斤吧。”封华道。

  “不多要点?”梁青山觉得少。

  “我家有棉花,还挺新。”封华道,这里的家自然是蔡家。其实她还没来得及往蔡家倒腾新棉花,但是她知道多了也买不出来,这是她和赵永定下的规矩,限量销售,总不能让一个人包圆了转手出去卖。

  “那行。”梁青山回去主持大局去了。

  村民们很快就被叫了过来。人都是跑过来的,一听说来了棉花了,5毛钱一斤,都疯了,就怕跑的慢了卖完了,现在全村可能只有封华是不差棉花的,其他人都是一个棉袄穿十年,穿到棉花发黑了也舍不得扔一点。

  卡车没有停在梁青山家,而是停在了大队的院子里,那里宽敞。但是再宽敞也挤不下一辆卡车和一二百号人。

  家里衣服稍微厚一点的人都跑出来了,希望多抢点棉花回去。

  “你们村人挺有钱啊。”赵永有些奇怪地问道一个没回家拿钱而是直接从兜里掏出几十块钱的村民。

  5毛钱一斤对很多人来说都不少了,家里凑吧凑吧也才能买个十斤二十斤的,还是好人家,还要咬咬牙。

  但是这个村子的村民很奇怪,一听说5毛钱一斤,没有一个嫌贵的,都是一脸惊喜莫名,占了大便宜的表情。

  “呵呵。”被问到的村民回了赵永一个呵呵。

  “呵呵。”赵永也呵呵……这是个神奇的地方,要小心。赵永警惕地观察了一下四周,特别留意了一下众人的表情,还好,没有发现什么凶悍之气。

  建国之前那种整个村子都是土匪窝的情况,并不少见,他以为他这是入了哪个窝了呢。

  现在是太平天下了,他们不会太嚣张吧?

  赵永第一次后悔出来的时候没多带上几个人,不行,下次要把段良玉和严朗都叫上!

  “大兄弟,不对,同志,领导,棉花什么时候卖啊?”一个村民凑到赵永跟前问道,赵永长着一张憨厚老实的脸,挺亲民的,比旁边的两个人看着好说话,而且看着也是个能做主的人。

  “现在就开始卖,你要多少斤?”赵永问道。

  “给我来200斤。”村民道。

  “我也要200斤!”

  “我要100斤!”

  “我要300斤!”

  “我要500!”

  赵永瞬间被围住了,同时也大吃一惊,什么人啊这是?什么村啊这是?地主集中营?还是个前·土匪窝?

  “赵大嘴你要那么多干啥?你家就那么几口人,你吃啊你?”有人怼道那个要500斤的人。

  “我家人少,我媳妇家人多啊,我给我老丈人家买的。”被叫做赵大嘴的人说道。

  “你可拉到吧!就你那抠门样,进了你嘴里的东西还能吐出来?你老丈人这辈子估计是没福气享受你的孝敬了。”有人不信。这个赵大嘴是出了名的抠,撒泡尿都得回自己家菜园子,就怕肥水流了外人田!哪能给自己老丈人家送棉花?不要说捎带,他老丈人就是隔壁村的,出了名的穷,1斤棉花没准都买不起。

  “呵呵。”赵大嘴回了这人一个呵呵。

  “傻了吧你,这还用问,他肯定是出去倒腾呗!”一旁的人小声对问话的人说道。

  “哦,这么回事!”这人眼睛一亮。他家今年有钱了,也惦记着买点棉花做身新棉袄,结果自然是买不到,不过价钱倒是打听到了,20块钱一斤!还是有价无市,他就是咬牙想买都没卖的。

  现在人家送到家门口了,还是5毛钱一斤,他们多收点转手出去卖岂不是赚大了?这是天上掉馅饼了!

  赵永也听见了他们的对话,对于众人闪烁的眼神也非常理解,如果是他,他也这么干!

  “都醒醒吧,我们送温暖是一路送过来的,卖别的村也是这个价钱,人人都有棉花,你们不用惦记了。”赵永道。这么说有些夸张了,他们还没有那么多棉花送,不过倒真是一路挨个村送过来的,尽量保证让这些人的棉花都是自用,而不是拿出去倒卖。

  自己都忍着钱没赚呢,倒让别人赚了?那怎么可能呢?如果是那样,想想就要怄死了!

  “我从三家子、四家子、红星过来的。”赵永道。这是附近的几个村子。

  听他这么说,众人几乎都歇了心思,别人5毛钱都买到了,自然不会要20块钱的了。他们农村都送到了,城里自然也有了。

  “那我家要50斤就够了。”一个年轻男人说道,他家就四口人,做4床被子加4身衣服,50斤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