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宫凤华 第122章

作者:寻找失落的爱情 标签: 穿越重生

  这一笑,令徐氏五味杂陈,唏嘘不已。

  她已经很久没见谢老太爷冲自己笑了。

  谢明曦含笑的声音在耳畔响起:“承祖母吉言。我也盼着日后有出人头地的一日,惠泽家人。”

  徐氏笑道:“那我们可就等着沾光了。”

  徐氏满脸皱纹,一笑起来,皱纹不停跟着抖动,实在好看不到哪儿去。

  谢元亭看着碍眼刺目,听到徐氏口口声声夸赞谢明曦,更是刺耳,忍不住冷笑一声:“祖母说这话未免可笑。”

  “明娘是女子,便是读书再好,也不能科举做官,谈什么振兴门庭,岂不可笑?祖母这等话,在家中说说无妨,若有外人在,还是注意些为好,免得为人耻笑。”

  要振兴谢家门庭,也应该是他谢元亭才对!

  ……

  谢元亭眼中的鄙夷明明白白地流露出来。

  便是年龄最小的谢元蔚,也清楚地知道这位大堂兄瞧不起徐氏,瞧不起谢家二房。

  徐氏听了更是恼怒不已。

  这个兔崽子!毛还没长齐,就充大尾巴狼!比当年的谢钧差远了!

  谢钧在飞黄腾达之前,会伏小做低,装也装得孝顺。谢元亭半点本事没有,一双眼却长在了头顶上!呸!狗眼看人低!

  徐氏可不是好惹的,立刻转向谢老太爷,满面羞愧地叹道:“我这个老婆子没什么见识,不会说话,怪不得元亭嫌弃。”

  徐氏再不堪,也是谢老太爷的续弦。谢元亭身为晚辈,不敬徐氏,便是没将谢老太爷放在眼底。

  谢老太爷果然面色一沉,瞪了谢元亭一眼:“混账东西!竟敢这般和你祖母说话!这么多年的书都白读了不成?连孝悌友爱也不懂吗?”

  谢元亭被骂得灰头土脸,只得低头认错:“孙儿知错了!”

  谢老太爷冷哼一声,面色沉得像锅底。

  善解人意的谢明曦说道:“祖父不必动怒。大哥有振兴门庭的念头,总是好事。虽说大哥读书天赋平平,远不及我,却胜在用功。想考取功名,也未必不可能。十年八年,或是二十年,总能考中。”

  谢元亭:“……”

  迟早一天,非被谢明曦气得呕血不可!

  谢元亭怒瞪谢明曦,咬牙切齿地说道:“谢明曦,你别欺人太甚!”

  谢明曦一脸无辜:“我什么时候欺负你了?我刚才分明是在鼓励你!科举之路,本就艰难。便如祖父,年少便考中秀才,之后却因时运不济,止步于科举。可惜了一身所学,未能入仕一展所长。”

  “由此可见,想考科举,不仅要有才学,还要有运道。”

  一席话,听得谢老太爷舒展眉头。

  科举不顺遂的人,绝不肯承认自己才学不够。时运不济这四个字,听着就格外顺耳了。

  谢老太爷看谢明曦,也越发顺眼。

  如此聪慧伶俐,如此善解人意,不愧是他的孙女!

  至于谢元亭,眼高手低,好高骛远,目中无人,心胸浅薄。对自己的亲妹妹尚且心怀嫉恨怨怼。

  就凭谢元亭,想振兴谢家门庭,简直是痴人说梦。

  还不如巴望着谢明曦嫁一门好亲事,将来提携娘家人!

  ……

第163章 家宅(二)

  谢钧很快回来了。

  自谢老太爷来了之后,谢钧出去赴宴应酬便少了许多。永宁郡主不屑在公婆面前露面,丁姨娘理所当然地陪在谢钧身侧,看着倒像是一对恩爱夫妻。

  丁姨娘自少时便和谢钧时常来往,和徐氏也算熟悉。可惜,两人一直互看不顺眼。这些年来没什么接触,也就罢了。

  如今同处一个屋檐下,为了内宅大小诸事闹腾不休,如仇敌一般。

  丁姨娘莲步轻移,娉婷行礼:“含香给姨夫姨母请安。”

  丁姨娘的生母和谢钧的亲娘是亲姐妹。丁姨娘叫谢老太爷一声姨夫,倒也不算失礼。

  谢老太爷被这一声姨夫,勾起了对原配的思念追忆,微不可见地叹了口气:“快些起身,不必多礼。”

  谢钧的亲娘王氏,生得秀雅端庄,颇懂诗词,和谢老太爷少年夫妻,堪称恩爱。可惜,王氏死得太早。他一个男子,独自带着儿子,实在艰难。只得续娶了徐氏过门……

  丁姨娘见自己短短一句话,便勾起了谢老太爷的心事,心中暗暗自得。不动声色地瞟了徐氏一眼。

  徐氏心中大怒,故意踩丁姨娘的痛处:“你如今是阿钧的妾室,叫姨夫姨母可就不合适了。没资格称呼公婆,叫一声老太爷老太太便是。”

  丁姨娘被戳中痛处,心中大恨。

  她挤出两滴眼泪,泫然欲泣地看向谢钧:“老爷……”

  谢钧也觉头痛,敷衍地哄道:“母亲说的不无道理,你叫老太爷老太太吧!”

  丁姨娘咬牙暗恨,重新行礼:“含香见过老太爷,见过老太太。”

  谢老太爷嗯了一声,顺便警告地瞥了徐氏一眼。

  徐氏视若未见,亲热地招呼谢钧:“阿钧,快些坐下说话。”

  “丁氏,你还愣着做什么,快些伺候阿钧入座。郡主平日住在郡主府,倒惯得你这个妾室在内宅独大,不知尊卑了。”

  姜还是老的辣!徐氏对付丁姨娘,多的是戳心戳肺的手段。

  丁姨娘又想哭哭啼啼,没等挤出眼泪,徐氏又一脸嫌弃地说道:“瞧瞧你,我不过是随口说了两句,你动辄就要哭鼻子抹眼泪,倒像是我整日欺凌你一般。”

  谢钧不待见刻薄的继母,却也不便当着众人的面向着丁姨娘,左右是些口角是非,索性当做没听见。

  无人撑腰的丁姨娘,委委屈屈地伺候谢钧入座,然后站到谢钧身后。

  ……

  谢明曦悠哉地看了一场好戏。

  不必自己出手动口,只徐氏一人,便足以压制住丁姨娘。

  永宁郡主安插在内宅的人手,也被清除了小半。照此下去,不出两个月,谢府内宅便能彻底清洗一遍。

  徐氏此人,确实粗鄙了一些,有着市井出身的妇人的精明泼辣,舍得下脸,也敢闹腾。对银子的贪婪执着,也异乎常人。

  或许是因为这十余年来过得太憋屈。如今终于有了正大光明的机会,徐氏迫不及待地伸手捞银子。

  丁姨娘如何能忍?

  短短数日,丁姨娘和徐氏已明里暗里地交锋数回。丁姨娘有谢钧撑腰,徐氏占着身份便利,又有谢明曦暗中“推波助澜”,很快占了上风。

  众人闲谈数句,然后一同去饭堂用饭。

  晚饭后,谢钧惯例先送谢老太爷回院子。

  谢元亭不知吃错了什么药,竟也主动说道:“姨娘,我送你回兰香院。”

  丁姨娘感动得泪眼汪汪,只觉自己一片慈母之心终于得到了回报。

  谢明曦眸光微闪,若有所思地看着难得殷勤的谢元亭。

  谢元亭有刹那的心虚,很快挺直腰杆,和丁姨娘一起走了。

  ……

  谢兰曦怯生生的声音响起:“明曦妹妹,你前两日问我的事,我已经想过了。我想学抚琴。”

  谢兰曦容貌肖似其母,生得颇为秀丽。性子又随了亲爹,温软少言。到了谢府之后,整日待在内宅,规矩老实。

  谢明曦对这位没有血缘关系的堂姐颇为和善,提议她学习音律。谢兰曦心中感激,想了两日,才做了决定。

  谢明曦转过头来,笑着应道:“好。我明日和杨夫子说一声便是。”

  杨夫子在外租了个院子,悄悄收了几个学生,教导音律。此事显然不合书院规矩。只是,顾山长并未过问。

  学生们不好明着相助,索性帮着宣传一二。

  谢明曦便想到了谢兰曦姐弟。

  谢元舟也凑了过来,一双黑溜溜的眼睛大而灵活:“明曦堂姐,我想学击鼓。可以吗?”

  击鼓……

  谢明曦的脑海中瞬间闪过六公主的身影,随口笑道:“当然可以。杨夫子精通音律,你们好生学习,定能有所进益。”

  谢兰曦只是个十二岁少女,没什么心机,谢元舟只有九岁,有什么心思都在脸上。姐弟两个都十分高兴。

  谢铭木讷不善言,阙氏上前来,郑重地道谢:“明娘,多谢你为兰娘和元舟费心着想。”

  他们初到京城,两眼一抹黑。若没有谢明曦引荐,哪里能寻到这样的好夫子!

  谢明曦笑道:“二婶这么说,可就太见外了。谢家人丁单薄,我只一个堂姐两个堂弟,为他们着想也是应该的。”

  “杨夫子不但精通音律,四书五经也颇佳。我想着,让兰曦堂姐和元舟堂弟学音律之余,再随杨夫子读书。”

  “到时候,额外给杨夫子一份束脩便是。想来杨夫子不会拒绝。”

  “元蔚还小,待到明年开蒙读书也不迟。”

  阙氏喜出望外,连连道谢。

  谢铭也感激地看了过来:“明娘,多谢你了。”

  谢老太爷口中说疼爱谢兰曦姐弟三个,却从未考虑过姐弟三人读书之事。可见“疼爱”有限。

  谢钧更是漠不关心只字不提。

  谢铭阙氏身为父母,岂有不为儿女着想之理。便是考不了科举,多读些书总是好事。

  徐氏走上前来,握住谢明曦的手,低声说道:“好明娘,你是个好孩子。不像元亭云娘,瞧不起我们。你待兰娘姐弟的好,我都记下了。以后但凡需要我帮忙的,只要你张口,我老婆子一定尽力而为绝不推辞。”

  ……

第164章 算计(一)

  徐氏这番话,发自肺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