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宫凤华 第745章

作者:寻找失落的爱情 标签: 穿越重生

  你等着我,我一定努力跟上你的脚步,站在你的身侧,和你一并前行。

  ……

  佑哥儿读书本来就刻苦,自这一日过后,刻苦里还要加一个更字。

  陆阁老生陆迟的气,对曾孙佑哥儿却舍不得生半分闷气。

  闲来有空时,陆阁老还会亲自指点佑哥儿的文章。张口激励佑哥儿:“你爹当年考了状元。你才学不弱你爹年少之时,去岁是县试案首,若能考中秋闱和春闱头名,连中三元,是何等的光耀门楣。京城纵有再多的出色少年,又有何人能胜过你?”

  佑哥儿被曾祖父一席话鼓舞得斗志昂扬。

  陆迟私下里对林微微说道:“祖父真是个老狐狸。”

  一边因天子有立皇太女之意愤怒,一边动心思为曾孙谋划驸马之位。

  阿萝是帝后唯一的爱女,若日后真的被立为储君登基为女帝,她的夫婿便如今日的谢皇后一般……

  便是立储之事不成,阿萝也依然是大齐最矜贵的端柔公主。能为端柔公主驸马,是何等的尊荣富贵。

  说到底,这是一个父系的社会。在众人眼中,能和天家结亲,儿孙后代有皇室的血脉,怎么想都是稳赚不赔的事。

  林微微哑然失笑:“什么老狐狸,这等话要是让祖父听见了,保准饶不了你。”

  陆迟也笑了起来:“这是在你面前,我才这么说。在祖父面前,我不会说漏嘴的。”

  林微微想了想,低声问道:“依你看,要如何说动祖父支持立公主为储君?”

  陆阁老是当朝首辅,历经三朝天子,资历之老,无人能及。且陆阁老门生众多,朝中声望极高。

  若陆阁老肯支持天子立阿萝为储君,此事便能顺遂多了。

  陆迟目光一闪,淡淡道:“此事不急。总有那一天!”

  没有足够的好处,陆阁老焉肯转变态度!

  来日方长,不必心急。

  ……

  事实证明,谁也拗不过天子。

  阿萝进移清殿伺候笔墨之事,已成事实。谁也阻拦不了。

  好在有资格进移清殿的臣子不多,朝中绝大部分官员只知其事,并未亲眼目睹。一时的激怒过后,不出几个月,便渐渐平息。

  阿萝在帝后细心的教导下,深谙徐徐图之的道理。接连几个月,在移清殿里颇为安静,每日做的事确实就是伺候笔墨,极少张口说话。

  天子召内阁重臣或六部尚书侍郎进移清殿议事,阿萝随伺一旁,从不出言。既安分又低调。

  年少又聪慧的阿萝,骄傲又自信的端柔公主,展现出了一流的耐力和沉稳。便是年长了三岁的鲁王世子盛霁也有所不及。

  宁王世子和闽王世子在年初便入朝听政,他们两个亦各有长处。宁王世子虚心好学,闽王世子对兵部诸事颇感兴趣。

  不过,现在众少年都处在听政学习的阶段,朝中大事小事还轮不到他们发表意见。偶尔张口进言,也颇显稚嫩。

  如此一来,众臣们心中自然有了比较。看来看去,阿萝公主竟是最沉得住气的那一个。

  反对最激烈最尖锐的陈尚书,在半年之后,也没了声息。

  陈湛见亲爹态度松动,喜滋滋地领着妻儿回府。可惜,陈尚书一见孽障儿子,就气血翻涌,拿起棍子就是一通乱揍。

  陈湛被揍得三天下不了床榻,想走也走不了了。委委屈屈地再次告病。

  他一定是大齐有史以来最惨的御史了吧!一年中总要告病几回。

  被人嘲笑了半年之久的陈尚书,总算出了心头这口恶气。

  不过,在进移清殿议事的时候,见到那个美丽窈窕的少女身影时,陈尚书不免要眼睛抽痛一回。

  眼睛再抽也得忍。

  怒火烧着烧着,就熄了。

  再糟心再不顺眼,也就慢慢习惯了。

  不然还能怎么办?

第1097章 教导(一)

  盛鸿坐在龙椅上,阿萝安静地立在龙椅一侧的角落处。

  站在这个位置,能将众臣的神情变化尽收眼底。

  这也是阿萝研究苦思后,找到的最佳位置了。

  今日被宣召来议事的,皆是文臣。其中,六部尚书俱在其中。吏部的陈尚书,每次进了移清殿见到她的身影时,总免不了要抽抽眼角嘴角什么的。

  其余几位尚书和诸位阁老,倒是没抽眼角嘴角,却对她视若不见,甚至没有正式的行礼问安。

  众臣奈何不得任性而行的天子,便借着这样的举动表达心中的不满。君臣之间的较劲,很显然帝王占了上风。只是,阿萝在其中也饱受了无视和冷落。

  阿萝心里撇撇嘴,面上平静如常。

  不必父皇母后耳提面命,她也已经知晓要如何面对这一群如老狐狸一样的朝臣了。

  他们什么脸色什么想法,她一律不管。总之,她稳稳地站在父皇身侧,听他们商榷议论朝事。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如此。其中也有对阿萝公主流露示好的善意。譬如礼部尚书谢钧……

  天子无过继侄儿之意,反倒是令端柔公主进移清殿听政学习,亲自教导起了端柔公主。其用意不言自明。

  谢钧在最初的震惊后,迅速又果断地调整好了心态,并很快地转变态度。

  阿萝是他嫡亲的外孙女。若阿萝被立为储君,以后登基成为大齐女帝,对谢家的好处不言而喻。

  在权势和荣华富贵面前,朝廷肱骨之臣的节操什么的,还是暂时搁置一旁吧!

  别人进了移清殿,见到阿萝站在一旁,心里少不得闷上一闷。谢钧却是越看越觉顺眼,冲阿萝点头微笑。

  阿萝也冲外祖父笑了一笑,很快敛容肃立。

  ……

  阿萝心性聪慧,记忆悟性极佳。从一开始对朝堂政事的懵懂无知,半年下来,已能听出不少门道来了。

  阿萝照例竖耳聆听。

  大齐疆土广袤,京城六部事务繁琐,各州郡也常有奏折呈至朝堂。今日众臣商榷议论的,是治理河域之事。

  今年雨水颇多,河水泛滥,沿河的几个州郡皆有洪涝之险。为了预防洪涝,朝廷要拨银,清理河淤,疏通河道,修建堤坝。

  这些事归工部管。工部尚书做熟做惯了这些事,张口就是一连串的条陈。大致的预算也有了,需要拨银的州郡共有三个,预算是一百万两。

  一提拨银,户部萧尚书照例要苦着脸哭穷:“……皇上,去岁的税赋是不少,不过,花银子的地方也多。现在户部存银委实不多了,一百万两实在是没有,勉强挤出个三十万两倒是有的。”

  工部尚书听得一肚子火气,立刻怒目相视:“三个州郡,要疏通修建的河道堤坝长达百余里。工部众人熬了几日几夜,才算出了预算。便是没有一百万,至少也得九十万两。”

  “萧尚书一张口就砍去了大半。我看,干脆也别修什么河道堤坝了。直接等雨水淹了两岸,闹了饥荒,再拨钱粮赈灾得了。然后闹出民乱,派兵前去平乱。再准备粮草辎重和抚恤银子,岂不更好?”

  工部尚书一动怒,说话句句夹枪带棒,委实刺耳难听。

  萧尚书也拉长了脸:“河道几乎每年都要重修,修了堤坝也未见多少效果,常有堤坝被冲垮之事。工部不思如何改进,伸手要银子倒是勤快的很。”

  火气一上来,两位尚书顿时吵了起来。

  别以为这是什么稀奇事,事实上,户部萧尚书时常和人争吵。譬如兵部要银子的时候,兵部尚书要和萧尚书吵一回。礼部刑部吏部,也不例外。

  不愧是掌管钱粮税赋的,一提要银子就如割萧尚书的肉一般。

  几位阁老出言劝和,拨款的银子也一再缩减,最后由天子张口,将朝廷拨银定在了六十万两。

  两位皆年近六旬的尚书才各自悻悻地住了口。

  ……

  待众臣议事结束告退离去,盛鸿才看着一脸若有所思的阿萝,笑着问道:“阿萝,你听了半日,可有收获?”

  阿萝想了想说道:“户部掌管大齐钱粮税赋,所有需要花银子的地方,都要经过户部。换而言之,户部尚书替天子掌管库房。务必要心细手紧,该给银子的时候要给,不过,不能任由索要。”

  “从这一点而言,萧尚书颇为称职。”

  盛鸿目中露出赞许的笑意:“说得没错。萧尚书做了十几年的户部尚书,为人虽然抠门又爱哭穷,不过,由他做户部尚书再合适不过。”

  顿了顿,又问道:“你觉得工部尚书如何?”

  阿萝显然早有思虑,张口说道:“工部预算是一百万两。可到最后,户部只肯给六十万两,工部尚书也就不吭声了。可见,之前的预算颇见水分。这是故意提高预算之举。若萧尚书不张口,预算便宽裕许多,工部可以私下截留一部分。便是萧尚书砍了小半,修建河道堤坝也勉强够了。”

  盛鸿略一点头:“不止是工部会这么做,其余各部做预算时,都会这么做。”

  “其实,这不仅是六部较劲,也是君臣之间的较量。”

  盛鸿目光一闪,语出惊人:“阿萝,天子坐在龙椅上,连皇宫都不出半步。却得知晓天下事,不然,什么都不懂,就会被臣子们蒙蔽。”

  “就拿今日来说,我得知道疏通河道修建堤坝是怎么回事。得知道那三个沿河的州郡的大致情形,得清楚修建百余里堤坝所需的银子。否则,工部尚书张口启奏,我这个做天子的,便只能听臣子怎么说了。”

  “这六十万两银子,是我考虑斟酌后定夺而定。工部尚书不敢再吭声,便是因为我掐准了预算。这个银子,已经够用了。”

  “如果我什么都不知道,坐在龙椅上,也只是一尊木雕泥塑,任由臣子们摆布罢了。”

  说到最后,盛鸿目中闪出光芒,定定地看着阿萝,缓缓说道:“阿萝,你要学的,还有很多。”

第1098章 教导(二)

  傍晚时分,盛鸿领着阿萝一起回了椒房殿。

  谢明曦笑着迎上前:“我已经命人备好了晚膳,一起去饭厅吧!”

  父女两个一起点头。

  阿萝原本胃口就好,这半年来,饭量更是见长。连着吃了两碗,才填饱肚子搁了筷子。

  谢明曦笑着调侃女儿:“阿萝近来倒是能吃的很。”

  阿萝半开玩笑半是认真地叹了口气:“以前我觉得读书是最辛苦的事。现在才知道,比起父皇的辛苦,真是不值一提。”

  “掌管朝堂,所需耗费的心力脑力体力太多了。我不吃饱,哪来的力气学习。”

  顾山长听得心疼不已:“阿萝,你也别太着急。你还年轻,慢慢学着便是。”

  谢明曦一样疼惜女儿,脸上却不露半分:“用过晚膳,你父皇还得去移清殿批阅奏折。你跟着去伺候笔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