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裳 第179章

作者:寻找失落的爱情 标签: 穿越重生

齐笙第一个道好:“果然工整极了,太好了!”

沈奕鸣不情愿的点头,退到了一边去。只要新郎带来的人中能回答出他提的问题,就算过关了。他也不好过多的为难。更何况,这本就是凑趣的事情,就算新郎真的答不出来,最后还不是要让新郎娶走新娘子?

齐箫顿时成了功臣,得意洋洋的尾巴都要翘到天上去了。

若云看他这副样子,忍不住笑了起来。齐箫这个人,有时候心思细腻深沉的不像话,可有时候又像个孩子似的可爱呢!

齐箫笑嘻嘻的冲若云眨眨眼,若云微笑着回了个笑容,又特地竖起了大拇指以示赞扬。

齐箫的劲头立刻更足了,上前一步问道:“来来来,还有什么招数,通通放马过来。我一律接着了。”

沈奕轩取笑道:“得了,笙表哥还没发话呢,你急个什么劲儿。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新郎官呢!”

众人顿时哄堂大笑。

齐箫这才发现自己在一个激动之下,已经抢到了齐笙的前面,讪讪的笑着退后一步。

齐笙倒是一点都不介意,笑着说道:“二弟刚才已经替我说了,不知各位还有什么难题?”

沈奕文笑着上前一步:“这次可轮到我了。我就不出对联了,我出个字谜好了。一阴一暗,一短一长,一昼一夜,一热一凉。请问,这是什么字?”

齐笙略一思忖,便有了答案,笑着应道:“这应该是个明字。”这个字谜比较浅显,并不难猜。看得出沈奕文只是凑趣罢了,并未动真格的。

沈奕文抚掌一笑:“好好好,笙表哥才思敏捷,我这一关,也算是过了。”

接着,沈奕轩挺起胸膛走了出来,神气活现的说道:“我就不多为难笙表哥了,我既不出对联,也不出字谜。只请笙表哥现场作诗一首,要应景应情即可。”

这还叫不为难?

齐笙苦笑一声:“容我想一想。”作诗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还得应景应情,难度未免也太大了。

齐箫见势不妙,忙嚷嚷道:“这现场作诗哪里是容易的事情,换一个换一个。”

沈奕轩自然不肯:“这怎么可以随意更换。”

齐箫笑着威胁:“表哥,你可想好了。将来总有你娶亲的那一天,到时候可休怪我大闹洞房……”

沈奕轩只得举手投降:“好好好,怕了你这个土匪了。换就换一个,这样吧,作诗难度稍微大了些,就吟诵一首古人所作的诗好了。”这总不算为难了吧!

这还差不多,齐箫满意的点点头。

齐笙立刻朗声吟道:“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这首诗是前朝大诗人李白所作,是赞赏美人的一首名诗,用在此刻也算恰如其分了。

沈宜芳听的连连点头称好,若云也笑着拍手。

齐笙连过三关,总算松了口气,正打算往里走去,就见一个六七岁的男孩子昂然走了出来。却是沈家三少爷沈奕风。

“等一等,我还没出题呢!”

齐箫哈哈一笑:“风表弟,这等场合,你来凑什么热闹,快洗闪一边去。”

沈奕风不服气的说道:“我也是沈家男丁,为什么不能来凑热闹。我可准备了好多难题要考笙表哥呢!反正,不过我这一关,今天别想娶走华姐姐。”

众人都捧腹大笑起来。

沈宜芳忍俊不禁的笑了起来:“真没想到,我们的三弟人小心思不小呢!”

若云掩嘴一笑,可不是么?小屁孩偏要作出大人样子来,真是可笑又可爱。

沈奕文用手指不轻不重的敲了沈奕风的额头一下:“好了,三弟,你别胡闹了。要是耽误了吉时,可有的你受的。父亲母亲定然都饶不了你。”

沈奕风本想为自己争取一番,可一听到沈霖和齐氏的名字便泄了气,撅着嘴巴退到了一边去。

沈宜蓉最是心疼他,忙拉了他到一边好言安抚了几句。

闹腾了这么久,齐笙终于得以进了屋子。

沈宜华此时早已盖好了盖头,坐在了床边。压根看不见外面究竟是什么样子。不过,早已将一切动静都听进了耳中。自然知道齐笙已经进了屋子来。

沈宜华很是紧张局促,缩在袖子里的手紧紧的攥着。大气都不敢出。

在喜娘的指挥下,齐笙和沈宜华一前一后出了屋子。周围簇拥着沈家的少爷小姐们,一路向前厅走去。

沈老太太早已等候多时,齐氏方氏等人都站在了一边,笑吟吟的看着一对新人。

女方出嫁,比不得娶媳妇来的热闹,不过是半日功夫,等新娘子出了家门,便停歇了下来。男方却是正好相反,新娘子一进门,才开始热闹,一直要闹腾到晚上闹完洞房才算罢休。

齐笙和沈宜华一起磕头拜别,沈老太太含笑点头,一旁的丫鬟忙奉上早就备下的见面礼。

方氏看着蒙着盖头的沈宜华,眼角忽的湿润了起来。

娇宠了多年的女儿,如今,终于要嫁出去了。在庆幸女儿有了归宿的同时,此刻浮上心头的,却是心酸和不舍。

齐氏在一旁安慰道:“今日可是华姐儿的大喜日子,你该高兴才是。”

方氏点点头,悄悄擦去眼角边的泪水,继续挤出笑容。

一直熬到了沈宜华上花轿的那一刻,方氏终于再也忍不住了,眼泪簌簌的落了下来。

沈宜华像是心有灵犀一般,隔着盖头看了过来,明明什么也没看见,可心里那种酸楚,反而更重了。眼泪也落了下来。

一旁的陪嫁丫鬟自是猜出了小姐在垂泪,悄悄的捏了捏沈宜华的胳膊,提醒沈宜华莫要哭花了妆容。

沈宜华强行忍住了眼泪,慢慢的上了花轿。

在一阵震耳的鞭炮声中,花轿被抬了起来。

从今以后,她不再是沈家长房的大小姐了。而是齐家的长媳。再没有人会像母亲方氏那般包容她。她要面对的,是完全不同的崭新的生活……

看着渐渐远去的迎亲队伍,若云也在唏嘘。

平日里和沈宜华虽然不特别要好,可眼睁睁的看着沈家的小姐便这样出嫁了,心里也不由得一阵阵酸楚。

从今以后,沈宜华便是齐家的媳妇了,得在齐家生活。即使有机会回沈府,也是客人了!

沈宜芳叹了口气:“四妹,为什么女子一定要出嫁?要是永远不嫁人该有多好。”嫁了人,就意味着要和一个男子在一起过一辈子,要适应婆婆妯娌小姑小叔等等一大堆人。哪里及得上在家中过的自在快活。

一想到在不远的将来,自己也要和沈宜华一般出嫁……沈宜芳便不寒而栗了。

若云何尝没有这样的感受,却叹道:“二姐,莫要说这样的傻话了。哪有女子不出嫁的,那岂不是成了老姑婆了么?不仅自己会被耻笑,就连家人也会跟着抬不起头来呢!”人活在世上,总不能全然由着自己的性子的。

沈宜芳幽然的叹口气,不再说话了。

若云也跟着沉默了下来。兴奋激动了半日的心情,到了这一刻,忽的沉淀了下来。

对齐家来说,娶亲是件大喜事。可对沈家来说,却是少了个女儿。想来此刻各人心中都会觉得不是个滋味吧!

第二百四十五章新人回门

新婚三天后回门,是古来俗礼。

方氏几乎天没亮便起了身,拾掇了一番之后,便焦急的等着新婚夫妇回来了。左等右等,一直等到了巳时一刻,齐笙和沈宜华才回来。

方氏激动不已的迎了上去,先上下打量了沈宜华两眼,待看到女儿脸色红润娇艳如花之后,才稍稍放了心。这才有心思打量齐笙。

齐笙一向少言,此刻却也不能失礼,忙上前行了个大礼:“小婿见过岳母!”

方氏展颜一笑:“快些起身,老太太一直等着你们呢!我现在就领你们过去。”

这一日,若云等人自然都免了去书房,早早的都到了沈老太太的院子里请安。请了安之后,各人却也不肯走了。

沈宜敏最是性急,不停的嘟哝道:“大姐怎的到现在还没回来?”齐府离沈府也没多远的。

若云笑道:“敏姐姐莫急,说不定片刻便到呢!”话音刚落,就听丫鬟进来禀报:“大太太领着姑爷小姐过来了。”

等候多时的众人都是精神一振,一起笑着迎了出去。

沈宜华笑盈盈的立在齐笙的身边,眼角眉梢都透露出新嫁娘的娇羞和甜美。映衬着那张俏美的脸庞越发的动人。

齐笙长身玉立,含笑的眼眸颇有神采,和沈宜华并肩站在一起,犹如一对璧人。

沈宜莲第一个笑道:“见过姐姐姐夫。”

齐笙脸微微一红,旋即坦然的应了。如今他可是沈家名正言顺的姑爷了,再扭扭捏捏的反而被人耻笑,不如磊落大方些。

倒是沈宜华,俏脸一红,嗔怪的看了沈宜莲一眼:“你也来拿我开心。”

沈宜莲嘻嘻一笑,正待说什么,就听身后的妹妹们一个个走上前来,热情的喊起了姐姐姐夫,她哑然失笑,将到了嘴边的调侃都咽了回去。

齐笙力持镇定,一个个的应付过去,实则早已有了落荒而逃的冲动了。

若云在一旁看着齐笙手忙脚乱的样子,早忍不住笑了起来。

方氏笑吟吟的说道:“好了好了,你们几个别胡闹了。他们两个得先进去给老太太磕头,你们都消停会儿。”

这一句话却是比什么都管用,刚才围拥着新婚夫妻的众人都笑着让开了,任由他们两个跟在方氏的身后进了正厅去。

沈宜芳最是喜欢这等热闹,硬是拉着若云也跟了进去。

于是,若云又站了半天墙角,光是看着齐笙和沈宜华两个磕头,便头晕眼花了。

中午时分,沈府的家宴分外的热闹。今天的主角,自然是齐笙和沈宜华两个。话题几乎都是围绕着他们两个打转。

若云也插不上话,索性只竖着耳朵听就是了。

沈宜莲这些日子的心情显然好了一些,脸上开始有了笑容:“看华姐姐的样子,笙表哥一定待她很好呢!”端看沈宜华一脸甜蜜的笑意,也知道她这几日过的不错。

沈宜芳促狭的一笑:“待会儿,我们可要逮着华姐姐好好的盘问一番才是。”

若云扑哧一声笑了起来:“二姐,你先说给我们听听,你打算盘问些什么?小心华姐姐到时候反过来取笑你。”一个未出阁的少女,打听新婚夫妻的那点子隐私,岂不是成了笑话么?

沈宜芳这才反应过来,俏脸微红,啐了若云一口:“你想哪儿去了,我可没打算问、问人家的私密事情。”

她只是想问问沈宜华在齐家过的怎么样好不好。闺房里的私事,她哪里好意思问的出口啊!

桌子上一干半大不小的少女都掩嘴笑了起来。

若云笑的尤其开怀,看的沈宜芳又是好气又是好笑,索性伸出手去挠若云的痒。若云咯咯娇笑着躲闪。

沈宜蓉笑嘻嘻的也加入,自然是帮着沈宜芳的。这么一来,若云可就左右难支了,连连举手投降。

姐妹几个笑闹的动静着实不小,惹来了大人们的主意。

沈老太太笑着瞄了一眼:“瞧瞧这几个丫头,倒还像孩子一般。哪里有华姐儿的一半稳重。”

方氏听的心里喜滋滋的,口中却连连谦虚道:“老太太谬赞了,华姐儿年龄本就大一些,性子又沉稳,哪里及得上芳姐儿她们几个活泼爽直。”

沈嫣也笑着接口:“说的是呢,她们几个都还未成年,活泼跳脱些,也是好事。等过上两年许了人家,自然就会沉稳起来了。”

一个女子,最最愉快的时光,莫过于这一段大好年华了。这个时候的女孩子,生活在父母的庇护之下,什么也不必发愁。整日里烦忧的,不过是穿些什么吃些什么或是做什么消遣罢了。

上一篇:重生之花开富贵

下一篇:良陈美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