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钮祜禄氏日常 第126章

作者:田甲申 标签: 穿越重生

  李念原见眼泪又在她眼里打转悠了,忙掏出一块素绢帕往她脸上按。

  “傻丫头,好好的怎么又掉起眼泪了,谁说的我是为了你们了,我就是闲得无聊,生意反正够大,手底下几个管事的都能干,我就算天天花天酒地吃喝嫖赌的,这钱也花不完。”

  李念原说到“花天酒地吃喝嫖赌”的时候,徐承志眼皮跳了跳。

  可李念原是一点没留意,继续说:“我就想考个进士圆一把自己年轻时候的梦,不成吗?”

  珍珍吸吸鼻子,破涕为笑。

  “成,怎都成。刚好园子了有个书房,您就住在离书房最近的那个阁楼吧,我在就让他们去把屋子打扫一遍,刚好阿灵阿置办了一批新家什,我让他们给您搬进去。”

  李念原道:“哎,不用这么麻烦,没准我在你这住不了几天就得搬走。”

  “搬去哪?”

  李念原“嘿嘿”一笑。

  “国子监。”

  珍珍惊得杏眼一瞪。

  徐承志一脸认真地说:“珍丫头,你别听他瞎吹牛,他这乡试第二都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他都多少年没写过那正经的文章,当年学的那点知乎者也早就忘铜钱眼里去了,剩下的那点本事也就够给《品香录》题个诗。他要不往国子监里好好从头磨炼,到了殿试他也当场给万岁爷来个《品香录》试试?这丢人就丢大发了。”

  “不不不,我不是说这个,我的意思是,舅爷爷要去国子监?这国子监生要么是贡监,要么就是荫监。”

  远的不说,纳兰家的两兄弟里大哥纳兰容若就是走的荫监,老二揆叙走的就是贡监。哦,差点忘记了,阿灵阿当初也是荫监,蹭得他那国公便宜爹遏必隆。

  李念原得意地捻着胡子道:“珍丫头,这世上千万句话里有一句是世间真理,那就是‘有钱能使鬼推磨’,你可知,这国子监的监生还有一种叫做例贡,由捐纳授。”

  珍珍嘴角一抽,好吧,这和现代的旁听生是一个套路,我大中华真是几百年来路数不变啊。

  阿灵阿此时说:“例贡也不是这么好得的,就我知道,礼部已经好几年不曾给过例贡了,舅爷爷,你可是找到门路了?”

  能让礼部点头特批例贡的人,在这京里其实屈指可数,除开几位身份贵重的皇亲国戚外,就是几位大学士了。

  李念原“嘿嘿”一笑,从怀里摸出一封信来,往阿灵阿眼皮子底下一晃。

  “瞧瞧,这是什么?”

  阿灵阿拿过信,他抽出信纸,一眼就瞧见了写在开头的两个字:“索相”

  阿灵阿倒抽一口气,“你……你找到的门路竟然是索额图?”

  正在喝茶的珍珍听见这话,险些把含在嘴里的茶水直接喷出来。

  “没弄错吧,怎么会是索额图?再怎么也该是明珠吧。”

  岂不说李念原是怎么和咱们高贵冷艳的索相搭上关系的,明珠家的奴才安三是长芦地区明面上的大盐商,李念原过去同他有很多交道。

  按照常理,李念原想进国子监,最方便的就是找安三帮忙,让明珠搞定礼部,给他特批一个例贡,李念原自己的关系加上阿灵阿和珍珍,这几乎是手到擒来的事。

  李念原扫过眼前两张震惊的面庞,得意非凡地说:“去找明珠那也太容易了,一点都没挑战性,何况谁都知道我和明珠的奴才安三有些交情,都不用我说,别人一猜就知道是明珠帮的忙了。我呀可是特意饶了一个大圈去找的太子的母家,就是不想到时候被人拿着这个当把柄说事。”

  珍珍这下是彻底懂了,明珠和索额图那叫阶级敌人,水火不相容,若是到时候被查出来是明珠帮忙弄的例贡,少不得索额图要一顿炮轰,可若是情况反过来,明珠顾虑到阿灵阿,反倒不会动手。

  “舅爷爷,你真聪明!”

  珍珍对着李念原就是一通彩虹屁,李念原高兴得就差没手舞足蹈了。

  阿灵阿却对为李念原写举荐信的人十分好奇,他把目光投向信的最尾部,发现署名的是吏部一个郎中。

  “噶礼?”

  他不自觉地把这个人的名字念了出来。

  珍珍愣愣地重复了一遍:“这人叫什么?咖喱?”

  阿灵阿一听就知道她会错意了,“不不,不是那两个字。”他把信递到珍珍眼前,“是这两个字,是这样写的。”

  珍珍问:“你认识这人吗?”她说着,别有用意地对他眨眨眼,她的意思是,撇开他这辈子认识的人,这个名字他上辈子混铁血的时候有没有见过。

  阿灵阿认真地想了一会儿,上辈子好像是在哪见过这个名字,可他到底不是专门研究清史的,对这种非历史主要人物,他也就是看过就忘,实在是想不起来了。他无奈地冲珍珍摇了摇头。

  珍珍问李念原:“舅爷爷,你打哪儿找来了这么个人帮你写举荐信给索相?”

  李念原说:“我也不认识啊,这不都是有钱能使鬼推磨吗,我就找人帮我打听,谁和索相爷有交情,能在他跟前说得上话的。中人收了我一万两银子,过了几天就拿了这封信回来,说我到了京城之后,就直接拿着这封信上索相家去交给门房,过几天自然就会有好消息。”

  珍珍一听,说:“哎?如此听来此人现在还不在京里?”

  阿灵阿道:“看他署名是吏部的郎中,吏部几位郎中这阵子应该都不在京城,下到各地方做考评官员政绩去了,不在京里也实属正常。”

  珍珍此时仔仔细细地看那封举荐信,这位“咖喱”同志到也算是个君子,收了人的钱就认真给人办事,不过是一封举荐李念原进国子监的信,竟被他洋洋洒洒地写了三大张纸,期间对李念原是各种吹捧,什么“难得一人才”,“少小勤学苦读”,“只叹年少失孤”,“为谋生计中断学业”,“如今谋求东山再起”,通篇一个字都没提他是富甲一方的大盐商,却也没一个字在撒谎。

  李念原确实十五六岁上父亲母亲接连去世,他考中举人后去经商一方面是因为对清廷心存芥蒂,另一方面也确实是为谋生计。

  珍珍举着信纸笑得前俯后仰的。

  “人才,这位‘咖喱’,可真是个大人才。瞧把舅爷爷给吹的,简直就是志向高远可惜命运多舛,真是闻着伤心见者落泪。”

  阿灵阿凑过来瞧,他看了几眼,当看到那句“他日必能为索相效犬马之劳”时,忍不住也跟着笑了起来。

  李念原红着一张老脸,把信从他们手里抢了回来。

  “你两笑什么,这信上哪一处说得不对了?好了,还让不让人吃饭了,你两这是怎么招呼客人的,都来了半天了,就用那剩下的半块米糕和糖藕招待人?”

  珍珍说:“舅爷爷,您别生气,我这就把厨子他们都叫来。”

  珍珍催促徐莺赶紧去把李念原心心念念的“大老婆队伍”给领来,一盏茶之后厨子们才姗姗而来,宋厨娘为人稳重些,乍见颜值回春变帅的李念原不过一震,另一个年轻一点的秦厨娘直接“哇”地一声哭了出来。

  “老爷,您……您的肉哪去了?怎么瘦成这样啊。”

  李念原万般唏嘘地摸着已经能瞅出线条的脸颊,“哎,这不都是饿了三个月饿出来的吗。”

  秦厨娘闻言哭得是肝肠寸断,“老爷,您想吃什么,奴婢这就给您做去。”

  这世上知己最为难得,秦厨娘天生是个喜欢做菜的,厨子最大的满足感就来自于食客吃食物时脸上满足的表情。

  而李念原这个饕餮每次在吃到美食的时候脸上岂止是满足,简直就是一副飞升成仙的表情。这对主仆能聚到一块儿也算是难得的缘分。别看李念原一来就说厨娘们偷懒什么的,其实他心里正是欣赏厨子们,这才喜欢时时鞭策他们。

  李念原想了想问:“去年熬的秃黄油你这可是还有剩?”

  秦厨娘摸着眼泪点点头。

  “蟹是本性寒凉,尤其是蟹黄乃大寒之物,小姐如今有孕在身,吃不得,奴婢又怕小姐想,就存到了地窖里头,平日都不用。”

  李念原哈哈笑着对珍珍说:“珍丫头没口福,可是要便宜我了哟!那就滚水下面,再拌上秃黄油后赶紧送来,老爷我能吃三大海碗,再弄一道肴肉,啊,对了,这儿用的是山西醋还是镇江醋哪?这肴肉一定得用镇江醋才好吃。”

  秦厨娘说:“老爷您忘啦,奴婢来京城的时候您不是让我们带了一箱的镇江醋来吗,到现在都没用完呢。”

  宋厨娘在旁说:“老爷,那奴婢就去蒸一屉三丁包,再一屉千层油糕吧。”

  李念原拍着手道:“好好好,老爷我可是想死你们的手艺了。”

  两位厨娘速速去了,不过一刻钟,热腾腾的秃黄油拌面,外加两屉点心就送到桌上。

  珍珍先前才吃过荷花宴,一闻这味就又饿了,实在是秃黄油的味道太过诱人,秦厨娘端着碗从她眼前经过,她的眼睛不由自主地就跟着她手里的碗跑。

  这两位厨娘同徐承志也熟得很,毕竟老徐在李家少说也蹭了二十年的饭了,给李念原做的时候她们也会给徐承志也做一份。

  徐承志瞧着珍珍的可怜劲,说:“我也不是很饿,我这份就给珍丫头吃吧。”

  李念原把筷子往他手里一塞。

  “老徐,吃你的去吧,丫头有身子可得好好忌口,这蟹粉啊,尤其碰不得。”

  珍珍摸着肚子苦笑了笑。

  “是啊,徐爷爷,您吃吧。我……我看看就好。”

  阿灵阿心疼媳妇,夹了个三丁包子给她。

  “你吃个包子解解馋吧。”

  珍珍眼泪汪汪地啃着包子,眼睛却始终盯着那碗秃黄油拌面。毕竟作为一个爱蟹人士,有蟹黄在跟前,别的食物那都是黯然失色的。

  秦厨娘笑笑说:“奴婢都不知小姐是这样爱吃蟹的,小姐不妨早些同奴婢说,奴婢会做素蟹粉,用它来拌面吃着也就略逊秃黄油几分。”

  珍珍睁大她那对杏眼,对啊,她怎么把还有素蟹粉这事给忘了?她在前世的现代也吃过素蟹粉,大多都做得马马虎虎,顶多看着像,味道相去甚远。

  “你真能做得好?”

  李念原吃掉半碗面,心满意足地抹掉嘴唇上沾着的蟹油,说:“什么真的,难道还能有假?我家出来的厨娘,那做得素蟹粉足以以假乱真!”

  秦厨娘道:“小姐,这素蟹粉的主料是胡萝卜和土豆,它两一个学蟹黄一个学蟹膏,可是像?”

  珍珍点点头,确实很像。

  秦厨娘说:“再用姜末、镇江醋和黄酒来调味,足可以假乱真。唯一的缺憾就是口感比真的蟹粉要差些。”

  对珍珍来说,现在有总比没有的强。秦厨娘于是退到厨房去又做了一碗秃黄油拌面,只是这一回是用的素蟹粉。等面端上来的时候,珍珍同李念原那碗比了比,乍一看还真是像得很。

  她拿起筷子,先沾了一点碗里的素蟹粉放进嘴里,舌尖一碰上筷子,她脸上是又惊又喜。

  “真的,怎么能做得这么像。”

  就在李念原要得意起来再度和她炫耀的时候,园子门口的小厮走进来报:“福晋,畅春园派人来了!”

  珍珍突然想起个大事来,她赶紧问:“厨娘,这蟹油还有吗?”

  厨娘点点头,珍珍和李念原说:“舅爷爷,您怕是吃不了几口了……”

  李念原听到这句,这瘦下的脸上差点流泪,可听到下一句他又哭不出来了。

  “四阿哥之前捎话来说,他想念江南的蟹油,让我给他想办法弄一口……”

第147章

  四皇子可是他们老李家和汉人的希望,连这万里江山他都要为他拱手奉上,何况区区一瓶秃黄油!

  于是老李怀着无比复杂的心情继续吃他的面,等吃了两口他突然想到:他这人都来京城同他的厨娘们汇合了,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没有秃黄油还有别的啊!秃黄油纵然美味,可他家厨娘会做的天下美食又何止一个秃黄油?

  这么想着他的心情瞬间就又好了起来。

  等吃过了面,李念原就和徐承志一起回了城里,拿着那封噶礼替他写的信上索额图家去。

  果然如那中人所说的,他们到了索府门口,管事的压根就没让他们进门,拿了他的信就直接打发他们回去,说过几日自有消息。

  李念原于是去了趟什刹海把姐姐接去了适安园。也不知是不是饿久了,他每天变着法子让两位厨娘做各式各样的吃的,今天开场荷花宴,明天来个菱角宴。

  珍珍此时才觉得,李念原将这两位厨娘借给她,还真是让她暴殄天物了,同样都是荷花宴,两位厨娘在徐承志指点下做出来的东西明显就更加得美味。

  在等消息的时候,李念原是悠然自在地在适安园里每天安心地胡吃海塞,珍珍跟着他也蹭了不少。过了几天老李又想念他的林厨娘了,于是寄了一封信往扬州,让李园的管事赶紧把林厨娘也打包送来。

  这一老一少两个饕餮吃得开心,他们两一个是老顽童,一个是孕妇,家里人都顺着他们,唯有徐承志语重心长地提醒李念原,他这回好不容易瘦下来了,可不能再胖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