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妹难为/玉貌绮年 第11章

作者:朱砂 标签: 穿越重生

李氏忙拉了绮年的手道:“姑娘,你娘今儿的话是做不得数的,谁都知道二房的产业多是你娘的嫁妆,这些将来自然都是你的。切莫为了这事儿与你立年哥哥生分了。”

杨嬷嬷当时听了吴氏的话,心里也有些着急,便接着李氏的话笑道:“七太太是明白人,只我们姑娘也不是那小肚鸡肠的,立年少爷日后到了二房,就是二房的少爷,哪里能亏待生分呢?”却把产业平分的话,轻轻带过去了。

好在李氏并不深想,听了便松口气道:“如此我便放心了。”

绮年笑了笑,又向如莺道:“请立年哥哥在外头用饭,我在这里陪着七婶。”如莺闻言便出去了。

这里绮年陪着李氏用了饭,又请她在自己房里休息,这才出去。周立年已然吃完了,正在厅里喝茶,如莺站在一边,轻言细语地说着什么,见绮年出来,连忙给绮年也端上茶来。

绮年上前一步,深深福身下去:“多谢立年哥哥了。”

周立年连忙虚扶:“妹妹这话生分了,也是三叔实在逼人太甚。妹妹放心,伯娘的嫁妆自然都是妹妹的,这些年我们受伯娘的恩,今日总算报了。只是不知伯娘如何了?”

绮年想到吴氏那苍白的脸色,心里就是一紧,苦笑道:“哥哥马上就是一家人了,我也不说虚话,父亲的东西,将来都是哥哥的,母亲那里,随她作主。”

周立年笑了一笑:“妹妹这话还是生分了,既是一家人,分什么你我。如今有了读书的地方,我也欢喜了。将来若能得了功名,光耀门楣,才算不辜负了伯娘。”

绮年心里一动,抬头看了看周立年,又垂下眼睛:“哥哥有这份上进之心,父亲地下有知,也必是高兴的……”

经这一场大闹,二房过继之事倒是定了下来。没几日,四房那边就开了祠堂,将周立年的名字写入族谱中二房的名下,成了二房的儿子。接着就是搬家。吴氏看七房那边就只剩了李氏独居,当下便将李氏也搬了进来,七房的房舍租了出去,每年倒还能多寻几两银子补贴。

这些事一一做完,吴氏便病倒了。这一番病得厉害,郑大夫来诊了脉,只是摇头:“前次便说,若是再动气就要……如今不但动气,竟然还动得狠了,在下医术有限,是无能为力了。”

绮年只觉得脑子里嗡的一声。虽然那天一场大闹,就觉得吴氏脸色不好,但看她还能撑着立嗣搬家,心里还抱着几分希望。现在被郑大夫这一说,真是五雷轰顶,眼泪不由得纷纷落了下来。

郑大夫看了,心里也不觉难受起来,叹道:“我开个方子……吃不吃的其实也随意……大约静静养着,还能过些日子。只不知……后事预备得如何了?”这分明是说吴氏已是不治了。

绮年木然接了那方子,攥在手里半天不说话,连郑大夫几时走的都不知道。直到如鹂哭着推她,方才醒过神来,将方子递给如鹂道:“去抓药吧。别在这里哭,被娘听见就不好了。去跟嬷嬷说,今年我什么也不管了,只陪着娘。若是有事,就跟哥哥说去——”顿了一顿道,“让嬷嬷看着,哥哥行事如何。”

虽然绮年抛了家务一心只管服侍吴氏,吴氏还是一天天的不起。她自己心里也明白,拉着绮年的手只是流泪:“娘是要去找你爹爹了,早就盼着的事,只是苦了你,还没能给你寻一门好亲事。好在立年那孩子看着是好的,将来顶门立户,不求什么光宗耀祖,只要你们过得舒心,爹娘在地下也就瞑目了。”

绮年心里酸疼。虽然是半路穿越过来的灵魂,但这七年来却实实在在是她在享受吴氏的疼爱,这份母女之情却是做不得假的。勉强忍着泪道:“娘说的什么话,郑大夫都说了,只要将养到年后,自然会好。”

吴氏苦笑道:“娘的身子,自己难道不知?只今年有人祭灶了,娘看着也高兴,去了地下,也对你爹有个交代。”

绮年再也忍不住,扑在吴氏怀里哭了起来。忽然如鹂匆匆进来道:“太太,姑娘,京城里舅老爷打发人过来了。”

绮年出去的时候,只见一个管家一个婆子,在厅上与杨嬷嬷说话,见了绮年连忙起身行礼:“给表小姐请安。”

杨嬷嬷抹着眼泪道:“姑娘,这是刘管事,这是刘嬷嬷,都是舅老爷家里得用的人,太太出阁前也伺候过的。因少爷出去了,这才请姑娘过来。”

绮年忙让两人坐下,刘管事递上吴大老爷若钊的亲笔信。原来吴若钊接了信,得知妹妹因无子被族中逼迫,当下打发了刘家夫妇,又带了几个下人忙忙的赶来,嘱咐若是在这边过得不自在,就一家子都回京城。

杨嬷嬷看了信,不由得又掉下泪来:“可怜我们太太的身子……”

正说着,就听如鹂在里面惊叫:“太太晕过去了……”

吴氏到底是没能撑到看着周立年祭灶,才不过进了十月她就撒手去了,终年也不过才三十八岁。

绮年未满父孝,又添母孝,一身的缟素,更衬得脸色苍白。杨嬷嬷哭得死去活来,比当初周二老爷过世还哭得厉害,以至于吴氏尚未下葬,她已经不能起床了。

幸而有周立年,摔盆扶柩守灵,一丝不苟。李氏虽然是个寡妇不能出门,却也在内宅里帮忙。刘管事夫妇一边忙着丧事,一边派人赶回京城报信。之前吴若钊虽然有意把妹妹和外甥女接回京城,但如今吴氏已去,绮年身带重孝,这边又立了嗣,事情只怕又要两说了。

冷玉如跟着母亲来吊唁,陪着绮年坐了一会,低声叹道:“伯母的身子早就……你也该节哀,哭坏了,伯母地下有知也不安的。我是一过除夕就要往京里去了,你,你务必自己保重身子才是。”

绮年哭得双眼通红,闻言勉强拭了泪道:“京里不比成都,你也要小心才是。”尤其是郑姨娘,还不知会闹出什么妖蛾子来。

冷玉如苦笑一下,道:“听说你舅舅派了人来?虽说已经立嗣,到底不是亲哥哥,我倒觉得若你舅舅真心接你去,去了也好。”迟疑片刻道,“进了京里,说亲也……倒比这里强些。”

若是平常,绮年少不得要笑话几句,毕竟未出阁的姑娘谈这些事不合宜。此时却是谁也没有什么心情,只道:“多年未见,也不知舅舅舅母是什么脾性。”过去了,就是寄人篱下。

冷玉如沉吟片刻,道:“论理我不该说,只是听说伯母曾许过家业平分?不如趁着你舅舅家的人在这里,清点了伯母的嫁妆带走。若是你不入京,只怕日后人家计较起这些来,当真把你的东西分去一半。”她苦笑一下,“女子若是无嫁妆傍身,这日子便难过了。”

绮年知道她这是有感而发。冷太太娘家贫寒,出嫁时虽然说是有些嫁妆,其实全是拿聘礼充的数,这事儿一直被郑姨娘明里暗里的讥刺,总说一个做正妻的,嫁妆上跟个妾一样分文无有,还充什么大房。如今冷家眼看着要因攀上了恒山伯郑家而高升,郑姨娘就更加的居功自傲了。

说起吴氏,绮年忍不住又想落泪,好容易忍住了,道:“我看哥哥并不是要这些家业。”周立年那天说的话,她反复琢磨了几次,才隐约明白周立年要的是和吴家的亲戚关系,将来在入仕之事上有所助力。

“哥哥他——是个有志向的……”野心也算一种志向吧。绮年几乎可以肯定,在周立年考中举人之前,他不会提任何要求,等他要考进士了,吴家就用得着了。

“有志向自是好事。”这毕竟是周家事,冷玉如也只是说一句罢了,“将来若做了官,也是光辉你家二房门楣的事。”

绮年点了点头,低声道:“只可惜我娘看不见了……”

冷玉如握紧她手,不知说什么才好。从前虽是孤儿寡母日子难过,却也好过父母双亡寄人篱下。

“我看你舅舅家这管家十分尽心,想来总还是血脉之亲,不会不眷顾的。”

绮年又点了点头。刘管事等人确实尽心,想来也是吴大老爷念着妹妹的缘故。只是这里照顾是一回事,将来若真是进了京依着舅家住,天长日久,又是另一回事了。

冷家正在收拾东西准备上京,冷玉如也不能坐得太久,安慰了绮年一会,也只能离去。也不让绮年相送,只说:“倘若将来你也进了京,还有见的时候呢。”

冷玉如走了没片刻时间,韩嫣也来了,一见绮年哭得两眼红肿,眼圈不由得也红了,拉了绮年的手半天没说出话来。还是绮年自己擦了眼泪,两人说了几句话。韩嫣道:“方才在外头看见你哥哥,都说他举止大方,将来必定是个好的。你也保重身子,将来有了好归宿,伯父伯母地下有知,自然也就放心了。”

绮年正要说话,就听前面吵嚷起来,连忙出去看时,便听周立年朗声道:“……嗣母过世未满头七,三叔便撺掇着我与妹妹争产,立年读书少,不知道这是哪位圣人所书,还请三叔教我。”

此时厅上各房来吊唁的亲戚朋友都在,韩嫣的兄长韩兆也在其中,周三老爷的脸硬生生憋成了猪肝色,怒道:“谁,谁撺掇你了,做叔叔的不过说了一句——”

周立年一身麻衣,这些天忙碌不堪,人更显得黑瘦,只一双眼睛却是锐亮逼人,道:“我朝习俗,女子嫁妆乃是私产,如何支配,夫家人不得插手。今日各位亲朋俱在,正好把话说个清楚。嗣母生前曾言,家业由我与妹妹平分,可见嗣母并无偏颇,三叔方才那些话,以后切勿再出口了。然而立年过继,并非为谋产业,嗣母之嫁妆,自然由妹妹继承,其余宅院,自然归我,妹妹也定不会与我计较。不妨趁着今日,就将产业分割,定了名分,免得日后再有人惦记,搅得我二房不得安宁,并连七房的名声也坏了。”

刘管事在旁听得连连点头,只是奴仆身份,又是外姓,不能多说什么。转见绮年站在门外,忙过来低声道:“表小姐,这位少爷是个好的,姑太太果然是不曾看错人。”

绮年看着周立年闪亮的双眼,缓缓点了点头。不管周立年所求为何,他终究是在有资格争这份产业的时候没有争。也许他是所谋者大,也许他是出于自尊不屑争,也许他过继真是为了报吴氏平日里照顾的那份恩情,无论如何总是她得了好处,所以,她也应该感恩才是。

第8章 清家业安排后路

自从在吴氏灵前将二房产业划清,果然是少了许多麻烦。

吴氏用嫁妆所置的铺面庄子皆归绮年,只有这处宅子与几百两现银归了周立年。李氏本要回旧宅子里去住,被绮年挽留了下来,只说母亲不在,李氏住下,也好避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