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妹难为/玉貌绮年 第44章

作者:朱砂 标签: 穿越重生

刚说着话,吴知霄却恰好从假山后头走出来:“阮表弟,你们怎么走到这里来了?表妹怎么也——”

绮年暗叫不妙,赶紧解释:“表姐那边已经礼成,坐久了觉得有些气闷,这才出来走走。原不知表哥在这里,这就告退。”

她已经说了三遍告退了,偏偏就是退不下去,还没等转身呢,阮麒已经笑着问:“二表兄,那礼物可分送到各位表姐表妹处了?”

吴知霄微笑道:“都已送过去了,只是今日怕是不能来向表弟道谢了。”说实在的他也有点怀疑,绮年两次跟他的矛盾都不小,阮麒这样子确实有点反常,“表妹,既是无事,还是回去吧,别怠慢了客人。”

绮年巴不得这一句话,拉着冷玉如就走,转过弯就看见乔连波扶了吴嬷嬷的手,站在小路尽头看着。绮年细细看了看她脸上:“可好些了”

乔连波轻轻点了点头:“表姐方才在与谁说话?”

绮年叹了口气:“是阮家表哥。不知道他是怎么了,忽然又客客气气来给我们送礼,方才还拉着连章表弟似乎十分亲热,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把杏林的事都放过去了。”

乔连波睫毛颤了颤:“送礼?没有旁的事情?”

“可不就是呢。”绮年还在琢磨阮麒,“我还正怕他找我麻烦,想不到他居然是来送礼的,倒叫人心里不踏实了。”她想了几遍也琢磨不出个门道,索性扔到一边,“管他呢,反正见得也少,想他也不致做出什么太出格的事来。”

乔连波又轻轻点了点头,拿出一方帕子来:“表姐看,我把这个送给许家姐姐可好?既是答应了她的——我恰好前些日子也绣了一方荷花的。”

“你究竟绣了多少帕子啊?”绮年啧啧称奇,“我绣一块就花了好些天时间,你倒绣了好多条。”真是又快又好。

乔连波低了头:“我也只会这个……只不知许家姐姐看不看得上。”

“这绣得跟画上一样,怎么会看不上。”确实,手帕上的荷花仿佛刚刚出水,那颜色鲜嫩得像能掐出水来一样,连冷玉如都微微点头。

乔连波这才露出笑脸来,几人一起回了内堂。此时吴知雯已换下了衣裳过来见客人,颜氏索性打发她们去了时晴轩自在玩乐。绮年三人又寻过去,却见荷花池上的亭子里铺开了纸笔,许茂云与阮语执笔作画,其余几人已在分韵做诗了。

乔连波不由得脚步就慢了下来,低着头道:“表姐过去吧,我,我不去了。”

绮年知道她是怕做诗,但大家都在,特立独行总是不好:“我也不会做诗,我们一起看看就是了。”

乔连波迟疑片刻,还是轻轻摇了摇头:“我,我先回去了。”转身扶着吴嬷嬷就走了。

“哎——”绮年想喊她,却被冷玉如拉了一把:“算了,她要走就让她走吧。”

“这算什么。”绮年皱眉,“大家都在这里,只有她不在,我那位表姐本来就看她不大顺眼,这下更要——”

冷玉如叹口气:“你也未免操心太多了。我看你呀,就是那劳碌命,永远不得清闲。她也不是两三岁的娃娃,终不能什么都靠你指点吧?这些人情世故也该懂得了。”

“也不是不懂人情世故吧……”绮年也叹了口气。其实乔连波的心理她也明白,无非就是有点自卑。自己读书不多,在座的却都是能诗善画,无形中自然有压力。

“好了好了。”冷玉如拉着她,“她既有你外祖母疼爱,我看你也少操几分心事。倒是你这位阮语表妹,这一会就跟许家姑娘熟了,倒是个有本事的。”

绮年笑起来:“许家姑娘这个脾气我也喜欢,走,我们也去凑凑热闹。”

乔连波沿着小路走到尽头,又回头看了一眼,只见绮年已经进了亭子,正笑吟吟跟许茂云说着什么,不由得心下一阵自怜,转过头去又红了眼圈。

吴嬷嬷见状,长长叹了口气:“姑娘,之前我说周姑娘有心计,您还不信。单说她跟谁都能交好,姑娘您就远不及她。”

乔连波垂泪道:“我如何跟表姐比?她,她书比我读得多,比我懂得多……”

吴嬷嬷嗐了一声:“我看不见得,表姑娘不也不会做诗么?”

乔连波忽然发起脾气来:“嬷嬷你懂得什么!表姐就是不会做诗,也比我懂得多了。”

吴嬷嬷低声嘀咕:“早前老奴不就是这么说的么。您瞧今儿个,怎么那么巧就走到秋水斋去,又跟二少爷遇上了……”

“表姐是为了等我一起回去。”乔连波烦躁地一跺脚,“别再说了,回香雪斋去!”

第31章 文昌庙惊遇故人

文昌庙进香的事,得到了李氏的大力支持。绮年这才发现,李氏原来对这种封建迷信十分之热衷,听了她的建议之后,比她还要积极。

这次上香人不多。颜氏身上懒懒的,乔连波在身边侍奉,自然也不来了。吴知霞的名字已然报进了参选的名单里,这些日子在家里练习进宫面圣的规矩,郑氏自然也要陪着。因此二房替吴知霆上香的任务就落在了知雪头上。于是最后也就是李氏带着大房的两个姑娘加上绮年知雪,再有两个姨娘和丫鬟嬷嬷们而已。

绮年把帘子稍稍掀起来一点,四月底,天气已然有些热了。冷玉如本来说好要来,可是临到要出门了,却被恒山伯府郑瑾那边给叫过去了,只能送了封信来叮嘱她代给韩兆上一炷香。

“别急,没有几步路了。”李氏睁开眼睛看了一眼绮年,笑笑,“可是热了?放心,文昌庙附近几条街上都是铺面,等上了香,随你去逛。”

绮年不好意思地一笑:“也不是……”

李氏笑起来:“这些日子也把你拘坏了吧?”毕竟不是自己家,何况来了没几天就闹了禁足,年轻姑娘家岂有不爱玩的,自然是拘得难受。

绮年笑了笑,没否认。其实她并不是着急逛铺子,而是想去见小杨和如鹃。这两人已经进京两天了,但绮年没让他们到吴府见面。进京之前先给自己安排后路,若是被李氏知道了不免多心。难得这位舅母如此厚道,绮年不愿意让她心里不快,还是先瞒着吧。所以趁今日来文昌庙的机会,约了两人见面。

文昌庙不大,香火却极盛。尤其今年有秋闱,来上香的人更多,挨挨挤挤,排起了长队。待上完了香,李氏已经觉得乏了:“到底是老了,不比你们年轻人。”

绮年扶着她:“看您说的,您哪里老呢。今日人实在是多,连我的腿都站酸了。那边有个茶楼,去坐坐可好?”

李氏挑了个雅间坐定,看看身边的一圈年轻人:“若想去逛的只管去,只一条,带好了丫鬟嬷嬷们,不许落了单。”

绮年走了两个铺面就推腿酸,只说要回去找李氏,离了吴家姐妹们就往约定的茶楼去了。上了二楼单间,小杨和如鹃已经在里头等着了。

“让姑娘久等了,实在是前些日子要动身的时候又生出些事情来,所以才来得晚了。”小杨见面就请罪。

“快起来,来了就好。”绮年看如鹃已然换了妇人的发式,不由得一笑,“路上可辛苦?”

如鹃红着脸:“不辛苦。走的时候,立年少爷还嘱我们问姑娘好呢。”

“哦?哥哥可还好?”

“好着呢。少爷读书极刻苦的。”如鹃迟疑了片刻,还是说,“如莺她——我们走的时候,还在府里伺候着。”

“哥哥和她——”

如鹃摇头:“应该是没有。我走的时候,看她梳的还是姑娘的发式。”

周立年志向不小,怕是不会在这上头多花心思的。绮年心里如此想着,嘴上却没说出来:“那跟彭家谈的事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