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酒趁年华 第29章

作者:我想吃肉 标签: 穿越重生

直到过年。

这一年的年夜饭,姜氏吃得颇爽。盖因赵氏连生两个女儿,有些憋气,不太好张扬。更因颜神佑虎视眈眈,就盯着她的嘴巴,手边还放着一盘胶牙饧。赵氏僵笑着问她:“你看我做甚哩?”

颜神佑答得飞快:“我看婶婶生得好。”

赵氏:“……”MD!

颜启吃够了二儿子发疯的苦头,这一年过年倒不曾借机发挥。颜肃之看大家憋屈了,他也就开心了。一面自斟自饮,一面想:明年阿唐便要成婚了,到时候生了儿子,正好比丫头小三岁。十分般配,嗯,十分般配。

由于今年没有闹事儿的,哪怕气氛不够热烈,颜家这团圆饭吃得也还算不错。

正在颜孝之带着弟弟们给父母祝酒上寿的时候,毫无预兆地,地震了!

姜氏顺手就把闺女捞怀里护着了,那边柴氏等人亦如是。

地震很快就停止了,可这个饭,也吃不下去了。

楚氏颇为镇定地发令:“都到外面去!”

颜启反应也不慢:“人呢!都叫齐了,点点人数,不许乱跑。乱者斩!”

颜肃之揉一揉脸,听他大哥说:“阿爹,还请更衣备马,恐宫中相召。”

颜孝之说得不错,大过年的地震,哪怕放年假了,皇帝也得把人拎回来商议对策。颜孝之是中书舍人,颜启是车骑将军,都是比较重要的人物,自然要入宫的。楚氏听了,当即拍板:“都准备着,家里有我。”一面发出命令去,取了库里围幕来,就在厅前的空地上围了个帐篷出来,全家大小都进去避风。

不多时,宫里飞骑而出,传令入宫。颜启与颜孝之随使而去,颜神佑听着楚氏一道道命令发下去,清点人数、封闭大门、盘查损失、安排守卫……一样一样,丝毫不乱。

其中这“安排守卫”一样,吸引了她的注意。按道理说,颜启开府,有护卫、前面是他的府衙,有值班的僚属。这些人是直属颜启的,然而此时,楚氏的命令却畅行无阻。甚至于护卫们听到夫人发令,居然有几个人发出了明显的出气的声音。

再凝神一看,他们又站直了。更坑爹的是,他们连一个眼角,也没分给颜平之。

这是……要被架空的节奏吗?可以肯定的是,如果颜启在,这些人会听颜启的,一旦颜启的命令没有到达,这些人就会听楚氏的,而不是其他的什么人。哪怕要听继承人的,默认的继承人,大约也是楚氏亲生的儿子,最大可能是长子颜孝之。而不是颜启最疼爱的颜平之。而值班的僚属,恐怕……现在也不大想听颜启的。

发现了这个惊人的事实,颜神佑默,给颜启点了无数蜡烛。

————————————————————————————————

地震的影响很大,颜神佑知道的并不多,只是偶尔听阿圆八卦一回:“外面这鼓乐,是颖川王出镇了罢?”

因为地震的关系,各种封建迷信活动也展开了,最后居然有一种声音占据了上风:国家不稳,需要身份相当的出镇四方。

接着,颖川王上书,请出京,他的四个弟弟、也是皇帝的四个弟弟跟着上书请求出京。皇帝自是不答应的,还好好安抚了他们一番。

无奈弟弟们的眼睛里都透着“哥,我们明白的”这样的意思,皇帝啥话都说不出来,很想把造谣的人揪出来打!

皇帝冤呐!这真不是他的意思好吗?弟弟们要不老实,放眼皮子底下观察是最好的,不乖了可以直接砍。放到千里之外,想砍都不方便好吗?更不要说,藩王出镇,身份贵重,在当地拉帮结派,那就是对中央的一大威胁。

没儿子的时候觉得弟弟好,有了儿子,又想干掉弟弟了。这就是皇帝这货的思维了。哪怕不弄死,至少,也得调。教得老实了才行呐!

再不答应,颖川王一张老实的脸,都憋成紫茄子了,差一点就要撞死在御阶之下。皇帝虽然弄死了哀太子和临川王,现在却担不了逼死弟弟的“好”名声了。只得放人。放也不是白白放的,是派了盯梢的去的,五个人,一个不拉,全送去了好哥哥爱的关怀。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前头放走了五个弟弟,回头想给老祸害送元宵吃的时候才发现,老祸害不!见!了!

皇帝:MD!

————————————————————————————————

皇帝有多么地憋屈,颜神佑完全不知道,她只知道,她舅舅三年孝期将满,要重新当官儿去了。被打扮得香喷喷的,穿着朱红的衣裳,颜神佑被抱上牛车,跟着爹娘去舅舅家玩去了。

姜戎出孝,做官是必须的,他相当乐意做个武职。他岳父还说他有志气,范岳父手眼通天,相当爱护女婿。回去朝他岳父通了个气儿,给姜戎安了个宣威将军。官制这东西,并不总是固定的,而是会时有变动。哪怕是同一朝代,开国之初与中后期,也不尽相同。本朝如今的制度,宣威将军是杂号将军,非但比不上颜启、赵忠,连四征将军、四镇将军都比不上。

然而,却是武职。并且,姜家养兵,蓄部曲,单姜戎手下的这些人,自丙寅之乱后就挑选来与姜戎相处,养了二十多年了。这些都是累代忠诚,也只听姜戎的。

不要以为武职就是粗鄙,就要瞧不起,就得离得远一点。枪杆子里出政权,是在哪里都通行的一句话。从来没有武力保驾护行的世家,都已经衰落了或者是正在衰落着。看得透的都握着权利不放,看不透的就早早装逼等着挨雷劈。

是以听说女婿要走武职,范岳父是相当开心的。甚至在琢磨着,等皇帝立了太子,趁机凑个热闹,让女婿再升一升,四镇将军里挑一个给女婿做一做。

姜戎接到了任命书,松了好大一口气,看谁都顺眼。那个无赖妹夫也成了好人,随他喝得烂醉,还跟他一玩投壶游戏,然后又玩摔跤。出乎意料地,这个醉猫还能跟他打个平手,这让姜戎十分开心。哪怕颜启不在乎这个儿子,以颜肃之的本事,他又起复了,使一使力,也能给他弄个差不多的官儿。就等颜肃之的脑子转过这个弯儿了。

姜戎没想到的是,等待的日子过得相当地漫长,他等到外甥女儿整五岁了,妹夫还是没有恢复正常的意思。不但没有正常一点,还在家里大闹一场,摆明了跟他三弟成了仇人,谁都拉不住!

第27章 坑主的婆子

颜肃之和颜平之有利益冲突,这是自出生就被决定了的。只要他们的爹颜启脑残依旧,这种冲突就一辈子也不会改变。不幸的是,颜启这二十多年来在其他方面改进不少,在这个方面却痴心不改。

照说有这么个爹,颜肃之也该习惯了。更该习惯了颜平之时不时好个强,占他点便宜。厌恶颜平之是有的,然而在同居一府的情况下,挑明了翻脸,还真是没有的。

然而,有句话叫做“量变产生质变”,矛盾积累得多了,自然有闹翻的那一天。

在颜肃之眼里,挑事儿的自然是三房。做错事的,当然更是赵氏。

只是这一回,赵氏真是觉得自己冤得要死!

却说赵氏过门儿也有近六年了,可是这运气实在是背。且不说她丈夫在家里就是个除了颜启别人都讨厌的角色,也不要说她在家里也是不得婆婆欢心,不被妯娌待见的人物。单说她这儿女缘,也就仅止比那个夫妻形同陌路的二房好一丁点儿。

大房里,柴氏过门儿比她早,头胎儿子、二胎女儿,自打生了女儿之后,过不两年又生一子,如今怀上了第四胎。二房里,姜氏虽只有一女,大家都明白她丈夫不太着调儿,只觉得她无子可怜,且女儿又聪明可爱。

到了赵氏这里,比姜氏晚些时日过门,头胎生个女儿,还早产了些时日。调养完了,二胎满以为是儿子,生下来又是个闺女,第三胎,再生,还是闺女。

终于终于,第四胎叫她生出了个儿子来,脸都累黄了。对比过门至今不到三年,已生了两个儿子的弟妹郁氏,真是人比人得死!

可三房开心,颜启开心,为此,颜启差点要大宴宾客,却被楚氏给拦住了。楚氏说得相当有道理:“圣上正在崇尚节俭,你这般奢侈铺张,可不合时宜。”

是呀,皇帝自从有了儿子,就想装个道德模范。不止是礼贤下士,连生活上也自律了起来。上行下效不敢说,可明着嚣张的情况还是有所收敛的。

楚氏此言,却是拍到了颜启的穴道上了。他一心要把颜静姝弄给皇帝当儿媳妇,还得是当最大个儿的那个,自然不想在这时节生事。委屈就委屈一下吧,总比坏事儿好。只可恨不知为甚,他每说颜静姝如何神异、如何灵巧,听的人都在笑,却……事后不见什么效果,真是奇也怪哉。

却说赵忠这么些个儿女,婚姻上最出挑的还是嫁与颜平之的这个女儿,自然也要更为她做脸。亲家这里要节俭,不大摆宴席,满月也做得极简单,他虽然理解,却也要为女儿撑腰。多不容易呀,终于生出一个儿子来了。必须撑腰。来吃酒就不必说了,还送了女儿、外孙许多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