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酒趁年华 第485章

作者:我想吃肉 标签: 穿越重生

颜神佑道:“我手里,就不想有!有也要越少越好。”

颜肃之想了想,赞同道:“可以一试。”想他闺女有事精神,没事蔫,找件事做,也是不错的。

楚氏道:“未必是非要吵赢,不过是,探探路罢了。”颜神佑明白,这个探探路,其实跟指鹿为马,那是一个作用的。

说完这件事,楚氏便雷厉风行地道:“五娘的婚事,霍白如何?”

颜肃之道:“不好!”

“嗯?”

“勉强也算门当户对,只是不知脾性如何。五娘是阿娘教出来的,想来不错。霍白那小子,却是气性极高。”

楚氏想了想,道:“那就阿胡,反正不能是阿斗。”

颜神佑道:“为什么是阿胡?当初……”

楚氏道:“此一时彼一时!”那时的阿胡与现在不可同日而语。而颜静娴的重要性,也比不上颜神佑。退一万步说,嫁阿胡也比跟虞堃捆一块儿强。楚氏就担心,颜肃之上表之后,有想拍颜家马屁的提名颜静娴,那乐子可就闹大了。现在把家里姑娘嫁给虞堃,纯属资源浪费。

颜神佑不再争执,颜肃之道:“我明日去问问阿胡。”

楚氏道:“好。”

颜神佑这才说出自己一直疑惑的事情:“授我将军,是从权。授我刺史,是无奈。何以又封侯了?”

楚氏与颜肃之仔细问了她细节,良久,楚氏道:“事儿大概还出在岳茂身上。”

颜肃之慢慢地道:“程妙源一定知道,这是个古板的人,大约是看不惯女子封侯?这也不太对。”

楚氏道:“是很不对!他要看不惯,早在授丫头做刺史的时候就该走了。不是这个,那就是,另有谋算,让他看不过去了。能让一个古板的人看不过去的,必然是阴谋。让我想一想……唔,要是我……大约是……”

三人异口同声地道:“离间!”

是的,把颜神佑推墙头上,娘家婆家两不沾,然后又是一场大闹。

分析出这么个结果,一屋子的人都不开心了起来。楚氏是最早回神的,她只丢下一句:“山侯是该回来了。”就让大家散了。

————————————————————————————————

颜神佑这一天睡得并不很踏实,还在想虞堃的事儿,她实在不愿意相信虞堃是这样的人。可换了她在虞堃的位置上,也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大厦将倾,独木难支,又不肯让它塌了。人被逼急了,是什么招都能想出来的。哪怕不是他想的,也是他默许的。

这让颜神佑有点难过:我特么纠结了这么久,就这么被抽醒了。

第二天一早,爬起来后,颜神佑先去看了蒋氏。颜肃之因她刚回来,给了她半个月的假,随她休息。昂州的事务,晚些再移交也没什么关系。原来的州府现在已是相府,还是原来的那套班子在管事儿。颜神佑这个真昂州刺史,现在没了办公的地方,她的班子还没组建,想管事儿,得先搞这些。也不急在一时了。

蒋氏还是老样子,好了跟没好也差不多。见到颜神佑却也高兴,精神也好了一些。蒋氏也不与她提什么政事,只说原先她领的那一份慈善事业,都转交给范氏打理。

颜神佑道:“您看着合适便合适。”

蒋氏道:“礼不可废。”

颜神佑含笑应道:“是。”

蒋氏对颜神佑道:“趁着我还有精神,索性与你多说几句。你与山侯,聚少离多,这样不大好。夫妻之道,纵是情投意合,也该多相处。人呐,离得太近了,烦,远了,又生疏了。尤其是夫妻,以礼合,却总要添些情意才能走下去。相敬如宾,也不是什么好话。”

颜神佑道:“是。”

蒋氏道:“你没听明白。这是一辈子的事儿,添了这一样,多些欢愉,何乐而不为?嫁都嫁了,怎么就不让自己过得好些呢?”

颜神佑道:“是。”

蒋氏道:“这才是。还有,趁着我还能动,我想把山侯妹子给娶进咱们家里来。”

颜神佑道:“那——”

蒋氏道:“我还不知道能活几日呢,听我说,早早了了心愿,免得再耽误事情。以后呐,死人的时候多着呢,难道个个都等?”

颜神佑道:“山郎回来,我与他说。”

蒋氏续道:“你如今是被架到火上烤啦,妇人之势,莫有强过你的,你好自为之。”

颜神佑唯唯而已。

蒋氏道:“我不知道你的打算,只觉着你所谋甚大,凡事,都要留一线。你看,人要翻墙,先退两步再跑跳起来,可比站在墙根子底下直接跳有用得多。”

颜神佑十分受教。

蒋氏又说了几句话,便觉精神不济,让颜神佑自便了。

颜神佑与舅母等说一回蒋氏的身体,互致问候,又询问姨母大姜氏的情况。得知皆无变故,唯姨父至今没有消息,安慰道:“既已与阮梅休战,事情或许会有转机。只是还没个结果,就先不要跟他们说了,免得空欢喜一场。”

范氏等都说:“我们明白的。”心里却有些伤感,大姜氏的丈夫还有可能活着,范氏等人的父亲却是去直接见阮梅的……那就是一个死了。

颜神佑见此情状,不免又安慰数句,见势不妙,她连忙将蒋氏要姜云尽早结婚的话给说了出来。周氏道:“这个时候,也没办法讲究了。再讲究,不定什么时候才能……也罢。只是,他才去扬州,这个……”

颜神佑道:“也不是今天就要办的。等春耕完了,他大约也能闲下来了。办喜事儿的时间,还是有的。”

女人们的注意力被婚事吸引了过去,颜神佑这才得以脱身。

抹了一把汗,她回了归义侯府,换了一身素服,取素帛,亲自写了一篇祭文,压上三枚印。却携众径往坞堡那里祭林大娘去。

————————————————————————————————

林大娘的墓时常有人打扫,坟也没塌,坟前荒草也时常有人来锄。看着倒是比较干净整齐,颜神佑亲自摆了祭品。也不读祭文,只默默将帛书烧了给她。千言万语,都随火光化成了灰烬。

阿琴恐她久在坟前呆着感伤太深,上来劝道:“娘子,天色不早了,还是早些回城的好。”

颜神佑站起身来,阿琴给她拂去下摆上的浮土。颜神佑扶着阿竹的肩膀道:“甭弄了,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