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酒趁年华 第536章

作者:我想吃肉 标签: 穿越重生

南宫醒也从旁相劝,请他暂留,等颜肃之的回话。

————————————————————————————————

颜肃之在相府里也是手忙脚乱的,小朋友的降生,激起了他极大的热闹。只恨秋收又至,而益州未下,他抽不出更多的时间来陪外孙玩。

山璞与六郎都觉得奇怪:这画风不对呀!就算是亲孙子,也没有这样的好吗?那个宝宝,吃了睡、睡了吃,白天被戳醒也就只会哼唧。哦,还会眼睛滴溜溜的瞅人。谁穿得鲜艳些,他就看谁。搞得颜肃之和唐仪两个天天穿得花枝招展的来逗孩子。

孩子妈正在坐月子,被孩子外婆硬押着要坐足四十天才给下地。没了这位彪悍的女士压阵,其他人奈这两个精神病不得,孩子亲爹抢人都抢不过他们!

六郎心焦力瘁!

他外甥一不小心就画他爹一个大地图,有时候事情急,他就拖着一身大地图去见人。六郎不得不出手拦下颜肃之,让颜肃之去换衣服,自己先去招呼。

山璞越发觉得不对,私下又问了阿圆一回。得到的官方回答就是:“是摄政喜欢外孙。”总不好说你岳父就是个大神经病吧?

六郎那里,一时也问不到什么内幕。只好默认他爹不太正常。

最后还是楚氏出手压制,让颜肃之冷静了一下。楚氏就扔给他一句话:“你现在这么开心,等六郎长成,你要怎么办?”

更兼益州与雍州两处都有消息过来,颜肃之政务缠身,才疯得轻了些。

雍州那里,有楚丰的亲笔信,颜肃之也须给老娘舅面子。楚丰一向待他不薄,颜肃之也承楚丰的情。然而事实骗不了人,既然楚丰无意,那么跟益州勾勾搭搭的又是谁?颜肃之左猜右想,也窥到了些门道,急召诸官前来商议。

来人看着,都觉得有点不对。要么是楚丰在坑颜肃之,要么就是有什么难言之隐。众人将楚丰的信看而又看,对比霍白先前传来的情报,沉默不语。颜肃之道:“怎么都不说话啦?”

难得他今天没有穿得花红柳绿,而是正经一袭墨绿的袍服,只是抛出来的这个问题有点难为人。说老板舅舅家的阴私之事,也确实需要一点胆量。还是李彦先开的口:“恐楚氏之祸起自萧墙之内。”

颜肃之默,跟他猜得差不多。

霍亥道:“终归老太尉还在,一时半会儿不会有大乱。”

丁号突发惊人之语,起来对颜肃之行一大礼,脸都涨红了,一字一顿一道:“还、请、明、公、早、正、大、位、以、定、众、心!”

颜肃之也挺惊讶的:“先生何出此言?我当摄政三年,清剿诸逆,以慰存殁。”

霍亥见被丁号抢了先,这一回却不能赌气不说话了。别的时候可以不发表意见,这个时候却是不能的。便引经据典,且说:“二逆为祸天下,明公何不早正大位发号施令,才是名正言顺。”

白兴道:“周年已过,可也。”

颜肃之犹犹豫豫地道:“金星凌日。”

李彦果断地说:“应在彼。”

颜肃之还是有那么一点犹豫,哪怕早就做好了准备,这样的事情到了眼眉前,他还是有些不太敢相信:这就要做皇帝了?突然觉得很惶恐呢!

不到他这个位置,旁人是没办法体会他的感受,都在催着他。

唐仪看他这般不痛快,心道,他心里果然还是有我舅家的,我没看错人。哼唧着白了丁号、白兴好几眼,他才对颜肃之道:“你就忍心看着那两个王八蛋做皇帝吗?得给天下人一个主心骨!你不做皇帝,旁人心里就不踏实!这都秋收了,你再不赶紧着点儿,冬至祭天都没个主事的!”

颜肃之跟他眼对眼儿:“真要做?”

“嗨!做呗!还能比抢新娘子难吗?”

“那行!”

山璞和六郎相对抹汗,有这样的岳父,鸭梨山大。

白兴便请命要去测个吉日,李彦与霍亥说要去整理一下礼仪。颜肃之却又突然说:“正在秋收,当爱惜民力。”

叶琛道:“秋收后即可。”又请定官制,好制袍服、铸印。此外又有年号、国号、铸币等事。

颜肃之道:“官制等他姐得闲了再说,这个简单。”

众人一齐看向那个“他”。

六郎:……一抹脸,六郎觉得自己也开始不正常了起来,他居然很平静地跟颜肃之说:“儿这便去请教阿姐。”

颜肃之又将其余任务分派给叶琛、李彦等人,还说:“且慢,且须移文往四州二京,以咨众意,”又十分不好意思地对唐仪道,“大长公主那里?”

唐仪道:“有我呢。”他娘最识时务了!他也有办法忽悠他娘,不就是给他女婿争个太子么?不就是给他闺女早点定个太子妃的名份么?这个挺好办的。

卢慎应声道:“臣这便草拟文稿。”古尚书暗骂这个小王八蛋真个狡猾,这样就正式改了口了!马上也跟着附议。

这事儿就像是你悬心了半天,等着另一只靴子落下来。现在这只靴子终于掉下来了,真是喜大普奔!

颜肃之重新理了次序,让卢慎先写草稿,各方反馈完了,唐仪那里再拐大长公主首倡劝进。然后大家跟进。

这个次序被众人一致认可。

颜肃之鼓了鼓劲儿,正准备宣布散会,然后让女婿留一下。益州的消息来了!

颜肃之拆开一看,笑道:“这下我可放心了。”

唐仪接口接得很顺溜:“亲事成了?”

颜肃之将手里那一束纸递给了他:“不但亲事成了,益州也是咱们的啦。”又对霍亥说霍白真是个好孩子!

霍亥真是与有荣焉。

这下会散不成了,还得接着开,讨论一下善后的事儿,宁愿晚一点登基,也要早一点把实惠拿到手。唐仪自己看完了文件,先递给他女婿,自己问颜肃之:“你待如何安置张老儿?”

人家张刺史其实跟他俩差不多大的年纪,到了他的嘴里,就成老儿了。颜肃之对叶琛等人一语带过:“他们几个领兵入城了,张益州情愿退位归旧京。”

叶琛与李彦等飞快看完了文件,叶琛便建议:“不可真命其闲置,可以二郎镇益州,征西为佐。”反正颜肃之如果称帝了,颜家一家子都是皇室了,这些人任刺史之职,没人会去计较他年龄资历政绩什么的。倒是能不能压得住阵,需要好好说道说道。

颜肃之道:“我也是这般想的,则张益州当如何?”

李彦道:“可调入京中许以九卿之职。明公,定都在哪里?可要迁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