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酒趁年华 第539章

作者:我想吃肉 标签: 穿越重生

难得的,唐仪这个中二病生出了满心的愧疚,张了张口,什么话都没说得出来。大长公主抬抬眼皮,一看他这个样子就猜可能的事情了。把茄子丢到筐子里,拍拍手,捶捶后腰:“你也长大啦,打小就有人说你不务正业,现在看来,你比旁人运气都好太多了。”

唐仪声音小得像蚊子在哼哼:“那什么,不是命好,投了个好胎,有您这么个好娘么?”

大长公主摸了摸他的脸,对他说:“得啦,你来做什么的我都知道了。颜二那小子算是有良心了,能等到现在。我自己都出了孝了,怎么能再强求别人?”

唐仪下巴都要掉下来了,大长公主一脸嫌弃地鄙视他:“你那是什么傻样儿?你外公又不是没当过皇帝!左右不过那一套,哪怕颜二自己不干,底下人也不能让他半道儿撂开手去。你外公那个时候,一个月就等不得了。去吧,谁个最早,谁最讨巧。”

唐仪期期艾艾地道:“那,那我拿您的印信去了啊。”

大长公主有些灰心,却也释然:“去吧。哎,你女婿那——”

唐仪道:“颜二总要与我个说法的。”

大长公主道:“你小心着点儿,以后可不能这么随便了。”

唐仪瘪了:“哦。”

“什么劝进表你也别自己写了,说的好了坏了、轻了重了的,反正你一向也是万事不沾手的,就索性将事情都交给他们去办。究竟办得如何,也赖不到你身处。去吧。”

唐仪很觉得对不起亲娘,小声道:“阿娘,二郎的事儿,我看颜家近来没合适的小娘子了。有没有的,咱都给他改了姓儿罢。”

大长公主沉默了一下,道:“随你,也是强求不得。不说这个了,先把根本稳下来才好。你去吧,将这件事办完了再来说。他说什么,你都应了,给什么,你都接了。去吧。”

唐仪大长公主打发去了相府,迎头撞上了颜肃之,将大长公主的金印扔给颜肃之:“你看着办吧。我算看明白了,我就不宜掺和这些事儿,忒烦。头都要抓秃了,还是想不出词儿来。还是你找个人给写了吧,我娘那里,我糊弄过去啦。”

颜肃之道:“那你回去跟夫人商议商议,怎么着先把阿萱与我们家大郎的事儿先办了罢。”

=囗=!“啥?”

“不是得一个一个的来么?我想着,略等一等,还能更壮观些。”

唐仪道:“不等了不等了!MD!我家这大丫头的事儿,能早办不晚办,一等我怕又要有事耽搁了。再将她留在家里,我娘子就快要愁白了头了。”

叶琛听着这两个不靠谱的货东扯西扯,一个说要盛大一点,一个说没关系。忍不住道:“现在已经七月初了,就算照常准备,也差不多可以了。有空说这个,不如看看旧京百工那里如何了。一应袍服都得做呢!”

唐仪吓了一跳:“你怎么在这里?”

叶琛:“……”

果然是菜鸟新手,居然没有提前做好龙袍等登基。颜肃之原本给自己的时间是三年,自然是不急的,底下人也是人多事杂,居然又弄了个手忙脚乱。颜肃之将大长公主的印借了来,让叶琛去搞劝进文书,再去询问百工等事。

如是忙乱了几日,颜神佑被关足了四十天的禁闭,她出关了!

————————————————————————————————

颜神佑出关是件可喜可贺的事情,除开接手了昂州府的事情之外,还将这乱七八糟的登基事宜帮她爹给理顺了。她是这些人里对这件事情的惶恐最少的一个,先安排着三请三辞的把戏,从答应登基到真正祭天称帝,有一点时间差也没什么。记到史书里,正好显得没有准备,不过是顺应民心之举。这一点颜神佑是相当明白道理的。

她同时过问了仪制的事情,提议:“事态紧急,请先建骨干,其余请容后再议。”别想一口吃个胖子啦!

然后就是请把李彦等人叫了过来,一起商议官制的事情。这个她是已经有定稿了的,拿出来稍作修改就行。又请颜肃之去整理一份名单,比如程妙源这样的人,能请就请,请不来就请他们的子侄,以示教化。

百工那里,先别管其他的了,将几个重要人物的衣服给做出来就可以了。比如颜肃之的冕服,比如姜氏和楚氏的翟衣。仪仗也只做出登基时要用的大驾就可以了,其他的后面再补!

反正最后还是要迁都的,建新城也要有新气象,那个到时候再全换新的就是了。

如此一来,果然是条理分明了。至于分封及授官之事,颜神佑并不多插言,她现在且没有精力管这么多的事情。真有什么不对味儿的事,再反对也还来得及。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没几天,便是她的生日了。人逢喜事精神爽,颜肃之要给闺女好好庆一庆二十岁的整生日。恰逢着颜希真打包了李今从旧京回来,同来的还有旧京诸人的劝进表。李今现在好像拧过了筋来了,也打起精神对颜肃之表示了祝贺。

颜希真携了许多礼物回来,还要看一看外甥。姜氏笑道:“你们姨甥俩却是一天的生日。”

久未露面的大长公主也出现了,看着精神还不错,大约是因为正在忙着阿萱与颜希贤最后婚礼的事情,风风火火的,很有几分旧时风采。姜氏仔细,一日未正位,便一日敬她为主。大长公主也算服气了,对楚氏道:“也不怪你们家兴旺。”

那边颜希真看完了外甥,又看妹子,看便笑了:“又圆润了。”然后笑眯眯看着颜神佑大惊失色地把脸挤瘦一点。

颜肃之也挺得意,在前面跟老朋友还有女婿玩投壶。

正和乐间,便有玄衣行色匆匆,进来一礼,向颜肃之汇报:“阮逆与济阳打起来了!”

北方秋收完了,阮梅权衡了一下拳头的大小,果断去揍济阳王去了。他也是有倚仗的,今年收成还算不错,老天爷终于赏了天下人一碗饭吃。入冬之后,北方的气温就会迅速下降,南方兵不惯冬天作战,颜肃之和郁陶不好来拣漏。

此时不揍,更待何时?

第251章 女王的训诫

阮梅和济阳王先干起来了?!

颜肃之等人实是求之不得!忙得眉毛胡子都皱到一块儿的李彦等人在心理上也觉得轻松了不少。其实论起礼制来,不说李彦霍亥,就是丁号,也能甩开颜神佑几条街。但是因为心里太重视了,反正手忙脚乱了起来。

尤其是制礼。颜肃之要登基,那一切就要在符合礼的基础上跟前朝有所区别,不由得几位老先生不纠结。这些人是存着辅佐明君治国安天下开万世太平的心的,又岂敢马虎了事?这一紧张,就不免有点焦头烂额之感了。

最后还是被对这件事情最没有敬意的颜神佑给解决了,快刀斩乱麻,才让老先生们的脑袋冷静了下来。一切这才步入了正轨,就跟颜神佑说的,先把架子搭起来,剩下的慢慢添置就是了。饶是如此,这些人还是紧张得够呛。

现在对头都在帮忙,真是值得借着颜神佑的生日酒,提前祝阮梅和济阳王把人头打成狗脑袋。

消息传到后面,颜神佑也觉得可乐:“这一下,胜负难料了。”

颜希真道:“怎么说?”

颜神佑道:“原以为济阳能比阮梅多撑一些时候的。”论起持久战来,阮梅那土匪作风是搞不过济阳王的,现在反客为主,论起打仗,那真是胜负难料,保不齐济阳王就要倒个大霉,早早退出比赛。

说着,悄悄看一眼大长公主,见她面皮一颤,又恢复了平静,心道,到底是亲兄弟,还是会担心的。

颜希真道:“凭它谁!总强不过咱们去,”又说:“我家里那个倒可能开心,他总想着自己弄死阮梅才好。”

颜神佑道:“他如今气性还这般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