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清廷 第116章

作者:喝壶好茶嘎山糊 标签: 穿越重生

  芳仪细细说着如何辨认着三胞胎,只是这些的不同,也实在是太细微了,怎么能指望顶多每天来看上一会儿的康熙现在就分辨得出来的?只能寄希望于来日方长吧芳仪一边和康熙说话,逗着孩子,一边盘算着心思,虽说哺乳期是不太会怀孕的,现在女性器官还在调整恢复期,可正因为这样,才不好掌握,不知道什么时候恢复了排卵,既然自己不想再怀孕生孩子了,有些事情还是要做的,只是这个事情可不能瞒着康熙。看了眼康熙,趁着气氛很好,就笑着对康熙说道:“万岁爷,我想讨您个赏赐,往后,也赏了我那避子汤可好?”

  康熙冷不丁听这样一说,就顿了顿,看着芳仪,问道:“这是怎么了?谁又说了什么?”

  芳仪一听就知道这人小心眼的疑心病犯了。不过,她也没有顺着下去,只是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康熙愿意想到沟里去,那是他的事情。“生个孩子容易,可要把他们带大养好了,就要花上很大的精力。我是看着,我身边已经有了这几个了,光是教养他们,就够累的了。所以才生出这样的想头来了。”

  康熙听了这话,又看看炕上躺着的那三个,半天才点了点头,“倒是确实如此。不过,朕还是让太医给你看看再说。朕还想着,等日后这些小家伙们挪出去了,你还得再给朕添些儿女呢。你知道,你生养的,再怎么朕都不会嫌多。”

  这话里头,有康熙对芳仪的安抚,让她不要瞎想的。可天地良心,芳仪真没瞎想,只是不想生了而已。至于康熙又怀疑上谁了,还真不是芳仪能管的。

  其实,芳仪倒是没觉得自己孩子多了,可能会引起康熙的忌讳。要说,康熙对自己儿子的那个疼爱,那可真是没了边了,就算是因为承祜是太子,康熙在课业政务学习上要求严了点儿,可在别的地方,可真是疼都疼不过来的。有什么好东西,就想着留给这俩孩子。有一次,南边的官员进了个凤梨,配上了吃法,康熙让人拾掇出来,自己没舍得用一口,除了孝敬了太皇太后和皇太后一点儿,其他的,就都给了这俩儿子了。听说孩子们喜欢,就亲自御批让南边的人多寻些来,真有点儿公器私用了。这样的小事,还真举不胜举的。而且,康熙还口口声声的让自己给他多生几个,又怎么会在这个上头疑心呢?等日后,康熙老了,孩子大了时,康熙若有些什么想法,那就又不仅仅是这个了。而芳仪却希望努力不让这父子之间走到那个地步。

  坤宁宫里是温情脉脉,而翊坤宁宫里,气氛却有些个古怪。

  正文260缺钱

  翊坤宫里,纳喇氏看着眼前睡得酣熟的婴儿,神色有点儿莫测。从外殿传回来的消息,有点儿让她惊讶了。这个孩子,怎么就得了裕亲王的眼了,让他放着那三个宝贝疙瘩不抱,却抱起这个了。难道,是听了传闻?还是有些什么说头?

  不怪纳喇氏如此的苦思冥想,那样的场合,一举一动都应该是谨慎的,所以她根本没想过那只是裕亲王的偶尔的昏了头。纳喇氏想了半天,都琢磨不准,她只想要个工具帮着自己的儿子而已,可不想那工具便宜了别人,这事情接下去怎么整?看来还是找个机会跟明珠大人商量一下吧。

  这孩子还是睡得死沉死沉的,纳喇氏看了一眼,心里涌上一阵浓浓的厌恶,只是脸上却没有漏出来,却对着地上跪着的奶嬷杨氏等人说道:“既然太子殿下已经绕了你们,我也就不多说什么了。只是你们小心着点儿,仔细照料着小阿哥,别什么时候这脖子上的脑袋就坐不安稳了。怎么做奴才的,也都不用我来教了。可都听明白了?”

  最后一句话,说得尤为的慢,让人听得格外的仔细。一干奴才在宫里混的,能有几个真听不明白的?连忙磕头称是。

  纳喇氏这才挥了挥手,让人把这孩子抱了下去。这孩子,多看一眼,都让她觉得难受,可她还不能不接受,还得照应着他,不能让他出事了。要说,让卫氏在她这儿,虽说是万岁爷的旨意,可她就不信了,这里面没有皇后的功劳。让卫氏膈应自己,连带时时地提醒皇上,还是真好手笔。皇后娘娘,如此厚爱,自己要是不知感谢,还真是对不住呢。只是,那个宣妃也太不中用了,连个小小的万琉哈氏都能压得住她。接下来,还得好好想想办法呢。

  这正想着呢,忽听到外头有人说是有急事来报。纳喇氏点了点头,让人进来了。来人正是二阿哥胤禔身边的小太监。这小太监进了来,在纳喇氏的示意下,就把刚刚在阿哥所胤禔的院子里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纳喇氏猛地坐直了身子,让那小太监把话再说一遍,特别是梁九功去的那段。

  听完了,纳喇氏在那儿细细琢磨着。好久,心里更是一种不甘,胤禔也是万岁爷的儿子,可现在这算什么?看着是赏件东西,可这个宫里头赏东西见多了,虽然也是要叩谢的,可哪有那种方式那种说话的?是梁九功搞错了,还是万岁爷就是有些意思的?

  纳喇氏知道,梁九功是不会搞错万岁爷的意思的。那就说明一件事,万岁爷要敲打敲打他们。胤禩得了意了,跟皇后的嫡出一块儿办满月酒,可是这只是种赏赐,千万别昏了头。赏赐可以用宣旨的方式给你,而宣旨却不仅仅只有赏赐,那些话里有着褒奖,还有警示,自己怎么会听不明白的?只是,万岁爷您也太狠了,直接就到了胤禔那里了。皇后的孩子就如珠似宝,我的孩子就是草根泥巴?别忘了,胤禔也是有着帝皇的血脉的,也是有…资格的这要想不被别人随便揉捏,那只有爬到那个最高的地方纳喇氏忍了两忍,实在是忍不住了,一伸手,把那个描金缠枝莲的茶盏给扔了出去。吓得那个小太监一缩脖子,不敢说话了。

  这殿里头,一下子就悄无声息的,只听见纳喇氏在喘着粗气。纳喇氏身边的贴身老嬷嬷胡氏看了看,仗着往日娘娘的倚重,只能大着胆子来劝道:“娘娘可仔细了您的手,这才蓄长了的指甲,可别又不小心给折了。不管怎么说,万岁爷都给了件二阿哥喜欢的东西,那个什么什么硬弓的,老奴虽听不明白,可那不是二阿哥提了好几次的东西吗?可见是万岁爷念着二阿哥呢。”

  这话倒是提醒了纳喇氏,也是,虽然万岁爷要敲打自己,可还是挑个件自己儿子一直挂心的东西,这也说明万岁爷是喜欢自己儿子的。自己要想着法子,让儿子更得了帝心。所以,不管是皇后也好,太子等人也好,总有一天,也要让你们尝尝那些苦的。

  其实,纳喇氏虽然猜中了康熙的意图,可以不是全中的。康熙来那么一出,可还是有别的意思在里头的。要说因为胤禩跟着皇后娘娘的嫡出一起办了满月酒,而要敲打某些人不要忘了自己的身份的话,那直接敲打纳喇氏不是更好吗?卫氏那人康熙现在是不屑一顾的,也犯不着跟个奴才叫什么劲儿,而那孩子以后是养在纳喇氏身边了,那警醒纳喇氏不是更好吗?可为什么偏偏是二阿哥呢。

  这要细说起来,还真是这做皇帝的小心眼迁怒了。那时,在宴上,福全抱了胤禩,可是让万岁爷很不舒服的,虽然后来太子和三阿哥在里头调节气氛,可他心里还是记着的。只是对于年长的兄长还不能就做些什么,也不能表现出来什么,不然又说不定让人胡乱猜想什么。康熙是在大事是能忍的,但是不代表以后他不会找回场子来。而且就是现在,他看见胤禔无动于衷的坐在那里,这就迁怒上了。那可是你额娘抱养的孩子,现在惹出是非,连比你小的三阿哥都知道要做点儿什么,你倒是好,还杵在那里,这脸子是给谁看的?

  不过,康熙心里不舒服,要出出气,但还是记得这二阿哥平时还算是有些表现的,虽然要敲打,但是鼓励也是要有的,希望这孩子能警醒过来。康熙一向擅长打一巴掌给个甜枣儿。所以,才给了那张弓,口谕后面还有了两句褒奖。要不然,可有得二阿哥受的了。

  纳喇氏现在一时头上没想到这些事情,只是越发记得要找明珠商量琢磨一下。不过胡嬷嬷的话也算是让纳喇氏暂时忍住了,才又仔细问了问二阿哥别的事情。这孩子,还真是沉不住气啊。还好,还有那个翠柔。沾了酒气,也算是个说法。这个翠柔,倒是还算是个能干的。

  只是,纳喇氏也觉得这奴婢也太能影响自己的儿子了。不过转念又一想,不过是个奴婢罢了,有的是摆布她的法子。现在能在儿子身边得用,她也算懂事,那就先留着她。等过几年,若是儿子有那个心,抬举一下这个奴婢也没有关系。等新鲜劲儿过去了,日后身边服侍得也多了,那奴婢又是年长的,还真能怎么样了?

  纳喇氏开口嘱咐那个小太监,“你先回去,好好伺候二阿哥。即沾了酒气,那就好好歇着,别再吹了风。让翠柔精心点儿。胡嬷嬷,你让小厨房整治些爽口的吃食给二阿哥送过去。”

  纳喇氏在这儿关心着儿子的事情,那卫氏缩回自己的小房间,也在回味着刚刚从儿子奶嬷那儿得到的消息。这个消息,让她觉得,这塞的银子值得。内外命妇的筵席,她也在场的,本着没站稳前一定要低调的做法,她一直缩在纳喇氏身后,低头小心的。只是想着这样的场合,因为儿子的事情,人人都会看她的,争取不显眼是不能够的,所以她只能表现出胆怯懦弱的样子,照理来说,她这样身份的,就该这样不是吗?

  康熙过来的时候,卫氏实在是忍不住了,偷眼仔细地看着那个男人。要说,卫氏觉得自己真悲哀,都跟这个男人上过了床,生了个儿子,还是没仔细打量过这整个的人。那一晚上,实在是太混乱,自己又太害怕了,再加上疼痛,忙乱中,只记得张凶狠变形的脸。而正常情况下,那人是什么样子的,还真不知道呢。可没想到纳喇氏像是身后长了眼睛,自己才偷看了几眼,就听见了纳喇氏的咳嗽声,自己身边的那个奴才,也敢拽自己的袖子以后,一定要你们好看想到买来的消息,卫氏又觉得心里大爽,看看,自己的儿子,才满月,就得了裕亲王的亲睐,看来,史上说裕亲王支持八爷,是有根据的阿。只可惜,这个福全走的太早。若是让这人多活些岁数,是不是自己儿子就可以借到更大的力?哼,不管自己的儿子是排八还是排十,总能笼络到裕亲王的。而且,现在这个排行也说不准呢,没准,等到了序齿,自己儿子还是排八呢。这老九还是从郭络罗氏的肚子里生出来的。这一切,现在说还太早呢。

  还有,那个皇后赫舍里氏,还是要想办法在试探试探的。

  不过,话说回来,这宫里的奴才,个个都是蚂蟥,沾上了,不给吸上一口,就讨不了好。这次消息虽然值得,可也花了自己半个月的份例银子。这里里外外上上下下都要花银子,日后活动,更是手上没钱,寸步难行。自己又没有母族的供给,这银子的事情,可要怎么办才好呢?银子啊银子,你在哪里?怎么才能想个来银子的法子呢?

  .

  正文261不排队是不对的

  因为宫里的满月酒,宣妃还是要出席的,所以也就被放了出来。而在满月酒后的第二日,芳仪正式复出的班会上,这宣妃却没有到。其实,要说没有到,那是很有原因的,而且,这个原因,芳仪反而觉得很爽。

  要说,既然出了月子,当然也就要守着规矩了。太皇太后那里的请安,可是不能拉下的。虽然这么多年了,太皇太后也几次表示,她老了,也不用在她那儿立规矩了,好好服侍着皇上,也就是对她最大的孝顺。可若真的信以为真了,那就是脑子进水了。所以,这些请安,除了孕产病事假,还一次都没有拉下。

  那些个宫妃,当然也是要跟着请安的,但是太皇太后老人家见或不见,见谁或不见谁,都由着她老人家自己的。那些不得见的,也很懂事,也不敢随便走开,只等着里头散了,才能跟着走了。当然,并不是一开始就都这样懂事的,原也有几个看着太皇太后娘娘不见自己,觉得挺没面子的,就怏怏的走了,可不成想,这一走,就还有更没面子的在后头等着。接下来的日子里继续不让进,这是肯定的,可还会有皇上或太皇太后身边的嬷嬷过来以各种各样的理由让他们重新学规矩。当然,这万岁爷的冷落,也是一定的。

  这就成了太皇太后这儿的一条不成文的规矩了,当然,还有敬着皇后娘娘的,就是皇后娘娘未过来之前,一干宫妃都得等着,等皇后娘娘进去了,才能通传请安的。

  可今儿个,算是遇见了可乐的了。等芳仪进去了,才发现,这宣妃,已经是在太皇太后娘娘身边坐着了。不过,还算好,见了皇后娘娘进来,还知道起身站着。芳仪也不管别的,请安行礼,等着太皇太后娘娘连声免了然后赐坐后,芳仪坐下来,这宣妃才落了座。

  接下来,当然是接着通传了。不过太皇太后娘娘貌似今日兴致特别好,说道:“外头还有谁,都让进来吧。”

  虽说是一起进来了,可是还是有走在头里或者后面跟着的区别的。佟佳氏虽然现在被斥责了,不受待见了,可人家就是要走在头里。马佳氏可是当仁不让的,也是要打头的。于是这下子,领头的并排有俩了。还好,这慈宁宫正殿殿门宽,这两个一起,倒还是走得下的。只是,说起来,这纳喇氏也是可以争一争这打头的,毕竟人家母族是大族,兄长是明珠,还有个万岁爷看得入眼的儿子。只是,这正殿门再宽,这样三个并排,还要走出仪态来,身边还有贴身服侍的奴才,就勉强了。这纳喇氏只是动作慢了,这时再抢过去,未免难看。所以她微微一笑,做出副宽厚不争的样子,落在了后头。只是这个落在后头,也是落得太后面了,都快跟新进宫的人混一快了。有几个识相的,就请纳喇氏走在她们前头。纳喇氏温和的点头致谢,不紧不慢的跟着,脸上还照样的波澜不惊。这还不让人明白她的用意吗?这种无谓的争先,她纳喇氏是不屑于这样做的。

  这些事情说起来费些功夫,其实发生时也就那么一刹那。这会儿,这些人也就进到了里头来了。只是没想到,进了来才发现,里头不仅端坐着太皇太后老人家,皇后娘娘,就连宣妃,也在里面,这宣妃是什么时候进来的?

  虽然有点儿惊讶,但这些都是什么人?于是还是该怎么就怎么样。行礼,请安,太皇太后娘娘点头,免礼,赐坐。一套礼序下来,纹丝的不乱。这面上的礼节完了,接下来也就是坐着陪太皇太后说话了,皇家后院,也是要其乐融融的嘛这开始,最大的话题,也就是皇后娘娘新得的三胞胎龙子龙女。太皇太后也是笑呵呵的问着那个三个小宝贝疙瘩。自然而然的,也有人奉承着,说道了昨日里的满月酒。一时间到也热闹。

  忽而,就听宣妃笑着说道:“也是呢,昨儿个可真热闹。想必昨日皇后姐姐日夜操劳,今日里才来晚了些。幸而妹妹我今日里早到了些,先进来给太皇太后老人家请安了。”

  这话说了出来,殿里一下子就安静了下来。

  昨日皇后娘娘出了月子,满月酒下来,圣上就携皇后同归坤宁宫了。逗弄儿女,互诉温情,自然而然,当然是夜宿坤宁宫了。

  现在这宣妃如此说话,虽然是醋意盎然,可是在这礼仪日渐汉化的宫里,也是太过粗俗了。再者,帝王宿于哪里,就连太皇太后都管不着的,这宣妃这样说话,隐隐却是没了规矩。

  现在,除了皇后,别说别人了,就是太皇太后,虽然一心想着维护娘家之儿女,这会儿也觉得着娘家的女子说话实在是孟浪。虽知道,那蒙古草原上,贵族之中虽也是工于心计,但于一些儿女情事上,却是看得见说得开的。可是,这蒙古女儿入了宫,必须就按着宫里的规矩来了。太皇太后一向是最讲宫里规矩的,按说此时听着此话荒唐,原该轻喝宣妃的,可她却又要给娘家女儿撑面子,不想开这个口,可是却又不能当作没听见,坏了日后的规矩,一时间倒是有点儿僵了,只盼着有谁能回转一下,把这事给糊弄过去了。

  太皇太后身边的苏麻喇姑最是知道太皇太后的心意,有心解围可又是开不了口。因为她是太皇太后身边得用的,于万岁爷也有抚育之情,别说这些宫妃,就是万岁爷也敬着她几分的,可她毕竟是个奴婢身份,平时说笑倒也罢了,这会儿宣妃失了分寸,她一个奴婢再开口,更是没有规矩。这太皇太后娘娘身边的,一个两个的,都没有规矩,就不好了。

  宣妃说话时,太皇太后正好端着茶,此时也不过低头喝茶。而苏麻喇姑就看着这坐着的,忽想起纳喇氏曾与宣妃“交好”,就直看着纳喇氏,等与纳喇氏对了眼神,才复又低下了头。

  纳喇氏就是没有苏麻喇姑的提醒,也是想着要开口的,现在更是卖好于太皇太后呢,这一措辞,就要张口了。可是还没等到她开口,就先听到了皇后娘娘的笑声。

  芳仪从刚才进了门,就知道这宣妃今日里存着心思。只是开头先自己进殿,毕竟是不成文的规矩,自己不好拿出那说嘴,就像是太皇太后只能拿别的事罚那些不等散了就走了的人一样,自己就算要找回场子,也只能借别的事情。只是芳仪懒散,现在又一心扑在孩子身上,本来不欲多事,可是她想宁人息事,别人却不领情,又冒出了那样的话。

  要说,这种话,对于芳仪来说,别说是盘菜了,可真是连个菜叶子都算不上。芳仪那是从什么环境穿过来的?那些网上的、电视的、书报的,什么没有?再说了,作为一个妇产科的医生,看到的听到的那些怪事,也有些是别人想象不出的,怎么会为这样两句算不上的话尴尬难堪?只是想到自己临产前那些个事情,今儿这个宣妃,一而再再而三的发难,不给她点颜色看看,还真是不知所谓呢。真以为可以斗倒了自己当皇后?再说了,这样,就可以斗到自己了?

  刚才别人不出声,她也不出声,把这一圈人的神色收在眼底。知道自己今日里要是给这个宣妃颜色看,就是把太皇太后娘娘也给得罪了。可是,太皇太后由着这个宣妃先进来,不就是已经给自己面子上不好看了?自己就算是退让,可自怀孕来的种种事情,不是早就说明了太皇太后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看自己已经不顺眼了,那自己退让又有什么用呢?只要不被抓住了把柄,该反抗就要反抗,省得让人把自己当成软柿子捏。

上一篇:招摇

下一篇:官人,吹灯耕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