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清廷 第128章

作者:喝壶好茶嘎山糊 标签: 穿越重生

  “这么一说,倒也是”宣妃不冷不热地说了句。卫氏听了这话,这紧提着的心就有些放下了,只是卫氏放心还是放的太早了些,哪知道宣妃跟着又说了一句,“来人,把这奴才拖下去,杖毙。这侍奉过万岁爷的人,也是他能胡乱攀扯的。卫氏,你就过去看着,看着本宫如何给你出气的。”

  也不等卫氏动作,就有人过来架着她到了外头院子里。而后,就见那个小太监被死压在院中地上,边上的两人就拿着杖棍行刑。开始时,还听得见那个小太监哭泣求饶的声音,那还是个刚刚变音,才有点儿尖细的嗓子,可紧接着,就已经是破碎的尖叫了,再接着,只是嘶哑尖锐的啊声,伴着一声声板子敲打在肉上头的钝钝的声音,这一声声,一息息,直直的钻到了卫氏的耳朵里,刺在了她的心上。

  可这些还不是最怕人的,慢慢的,那个小太监的身下就晕开来了,一道道的血印子伴随着浓重的腥气蜿蜒的流淌开来,而板子一上一下的的挥舞,竟然还戴着血珠子飞溅开来。

  卫氏的脚早就软了,要是没有人架着她,怕是早就趴在了地上。眼前血腥的场面,让卫氏忙不迭的想要闭上眼睛。可是,身边的人那肯如了她的愿,“这可是娘娘给您出气呢,您可得好好儿的看着,可别辜负了娘娘的一番好意。”

  这话让卫氏猛地强睁大眼睛,不敢稍有动作,就怕不如了人意,下一刻,就变成了她被人压在了地上。

  渐渐的,嘶哑叫喊声低了下去,只余下那一声声“扑扑”的棍子敲在肉上头的声音,鲜血的刺鼻味儿更浓了,这一切,都通过卫氏的眼,卫氏的耳,卫氏的鼻,刻进了卫氏的心。

  自来到了这里,她就知道,内廷险恶,那些小说上不都是这样说的吗?可是,也就是个知道罢了。自跟康熙那一晚过后,虽然后来发现,那些熟面孔都不见了,想来怕是不好了,但也只是感叹了,人命低贱,还并没有像这一刻的直观认识。而那时候她怀孕事发,后来听说宫里换了许多奴才,而后哪怕是她远远的看了看永寿宫再也没看到一张认识的脸后,也只是心存惶恐。从来没有这一刻,让他看见如此鲜血淋漓的场面,让她如此恐惧的看着一条鲜活的生命在眼前就这样没了。

  她如此的恐惧,如此的感同身受,就像是下一刻,自己也会躺在那儿,先是求饶,然后呼痛,再接着连叫都叫不出了,最后又变成一具冷冰冰的尸体,而死前还有经历那活活被打死的剧痛,和知道马上就要死掉的恐惧。

  这一刻,她后悔了,真的很后悔很后悔,虽然没钱很难受,被人压着很不甘,要奉承人很生气,不能养自己的儿子很无奈,可是总是还活着的,可现在,现在她怕是要死了吧?这一刻,她才想起来,什么证据不证据的,要自己的命,那还不容易?

  她万分恐惧着,后悔着,如果能倒带从来,自己一定安安分分,老老实实的,什么绣活,什么讨好,都不去做。只要自己老老实实的,活下去,大概不成问题吧?宫里像她这样的人,也不在少数的。

  看着那个渐渐变成一堆烂肉的小太监,卫氏再也没有一丝的力气,哪怕是闭上眼睛的力气,也都跑了个干干净净的。只是恐惧,只是后悔,不想变成这样的烂肉,却没有一丝一毫的想到,下晌还好好的小太监能变成现在的这堆烂肉,全是拜她所赐的。

  不知道什么时候,卫氏又被人架回了宣妃面前。边上人一松手,卫氏就毫无形象的软倒在地上。只是,离开了院子,不看着那个尸体,不听着耳边的钝打声,不闻着那个血腥,求生的本能,又让她心里生出一丝的希望。

  宣妃看着眼前匍匐着的女人,虽然毫无形象,可是那个惊恐的样子,配合着那个娇柔出色的容貌,竟然还有股子勾人的味道,不觉深深厌恶。宣妃深吸了口气,强压着心中讨厌,开口说道:“卫氏,那首诗,是你写得吧?”虽然是问句,却含着肯定的意思。

  卫氏还想着拼死一搏,拼命的摇着头,“娘娘明鉴,奴婢,奴婢就是个不识字的,怎么会写诗。”

  宣妃实在是不想多说,可事情是落在她手里的,还是不得不与这个女人废话,“好了,卫氏就不要自谦了。以前不识字,那是因为那时你不过是个奴才而已。后来服侍得万岁爷,也算是用心向上的。你就是个灵巧的,因而在偶尔感悟出那首诗的。”

  这几句话,听得卫氏更是毛骨悚然,一个劲儿的摇头不认。

  宣妃也不再多说,叫道,“来人,把那纸拿上来,去给卫氏看了,那就是她写的。”

  边上的人也很机灵,马上拿来宣妃娘娘所指的那个东西,癫癫儿的跑到了卫氏的跟前,往卫氏跟前一递,说道:“卫氏,您可看仔细了。这就是您写的呢。”

  卫氏看着被递到她跟前的那张纸,忽然觉得,这脑子实在是不够用了。这事情怎么会变成这样的,这宣妃娘娘,到底想让自己怎么样?

  宣妃不耐烦起来,想着太皇太后娘娘的话,更是烦闷。太皇太后娘娘那时说,找个人把事情抹平了,自己还以为是那个意思。可等自己斟酌着把想头对太皇太后娘娘说了,却招来了一顿训斥,竟然说自己办事不动脑子。自己很憋屈,但是,就算自己憋屈,那又有什么用?现在的自己,在这个宫里,只能依靠着太皇太后娘娘。只因为靠着太皇太后娘娘,自己才能做了这个妃,成了一宫的主位。可是,想想自己当初在草原上是何等的风光如今,却这般窝囊。

  皇上,皇上光有这太皇太后娘娘的庇护,也是不够的。只有让皇上也宠爱自己才行。可是,自己也知道,皇上虽然抬举自己,可并不是真的顾念自己。

  眼前这个女人,却因为这张脸,这个身段,能让万岁爷不顾罪籍宠幸了她,还让她生了个皇子,怎么能不让自己怨恨呢?

  不过,看着眼前卫氏那个木楞的样子,还有刚刚一吓,就瘫在地上起不来身的样子,宣妃心里的不忿才用稍稍减轻一些。太皇太后娘娘后来的那些话,实在是很有道理的。。.。

  282横空出世宣妃耐着性子,对卫氏言道:“把那个带上,回去好好儿的练练那个字儿。”

  听了这话,卫氏才稍稍定了下来,看来,今日自己是不用死了。只是,卫氏看着眼前的那张纸,那并不是自己当初写的那个。那张纸上的字,端端正正的,虽然自己分不出这个体那个体的,可还是认得出,这字,可写的好着呢。

  因为暂时不用死了,卫氏的脑子也转得快了些。忽然明白了,宣妃那是让自己回去照着这个字儿好好练练,以后再写那个诗,也好像个样子。

  这宣妃眼前说的话,卫氏是听明白了。可却是更加的糊涂了,这宣妃,到底是知不知道这里面的事情啊?那首诗,宣妃这到底是真的认为是自己写的,还是宣妃让人认为是自己写的?

  只等卫氏打飘儿的出了咸福宫,还是想不明白。只是,一想到若宣妃若真的知道自己的底细,卫氏觉得那个恐惧就从骨头缝儿里头窜了出来。自己,现在就是那案板上的肉了吧?

  卫氏现在很后悔,可是那又能怎么办呢,现在的自己,已经是身不由己了。自己是再无退路了,那只有是咬着牙往前冲了。可是一想到才从翊坤宫出来时,那纳喇氏的眼神,卫氏还是忍不住打了个寒颤。宣妃是凶猛的,可在史上却是没什么名头,可是那个纳喇氏却是世上出名的四大妃,那是不是说明,那个惠妃更厉害?自己现在还依附在纳喇氏那儿,儿子也在她的手上,日后,自己该怎么办?

  宣妃遣走了卫氏,心里并不是很痛快,要不是太皇太后娘娘吩咐,自己怎么可能就这样轻饶了这个贱/人,不管她是无意路过,还是有什么企图,只凭那个奴才见过她,就可以治她个死罪。把那个罪名按她身上,也算是不委屈了她。

  可是,太皇太后娘娘说了,皇家历来只能是体面的,要有好的说法,哪能传出什么不好听的来?她让自己找个人按个名分,不是说要安个罪名出来,而是要捧个才女出来。花团锦簇,才是好的。

  挑卫氏出来,也不过因为这人是个身分卑贱的,太好拿捏了,让她如何,她就只能如何。可宣妃知道,太皇太后娘娘想的不仅是这些。

  确实,太皇太后娘娘想得不光光如此。那时,看着卫氏的好相貌,太皇太后娘娘就有点儿意思。这男人,不就好个颜色吗?那个卫氏,妖妖娆娆的样子,就让太皇太后娘娘想到了董鄂氏。用她来吸引皇上的眼光,别那么只专注着皇后,不是很好吗?而且,这人的身份,实在是不堪,想要除去了,也是轻而易举的。当然,这回,自己也是要小心的,只要皇上稍微被分了点心思,就可以动手了。省得皇上真迷了进去。

  让卫氏顶了个才女的名头,也不过是让卫氏更出挑些罢了。一个罪籍的宫奴,大字不识,就算是现在开始勤学苦练,又能如何了?现在不过是一举两得罢了。而且,这也是要告诉皇后,自己想要让一个人上去,那这人就上去了,那怕这人本来是个不识字的罪奴就是万岁爷,也只能认了这样的才女。可得让皇后明白些心思

  这宫里的消息,要是有心散布,那可是传得飞快。等芳仪跟儿子们用晚膳时,这消息兜了一圈儿,都到了胤礽这儿了。

  原本,因为敬重兄长,胤礽并没拿那个赏花会来聊天儿。可这回这个消息说的东西也太玄乎了,就是个罪奴,怎么一会儿就成了才女了呢?而且是在哥哥的赏花会上出的幺蛾子,就更让胤礽上心了。也不等跟哥哥商量,就派人去打听仔细。

  宣妃杖毙了个小太监,虽然是暗里做的,可是咸福宫本身就像个筛子似的,而且杖毙时那么大个动静,怎么瞒得了人?那就更瞒不了胤礽了。

  杖毙了个小太监,这个小太监那时也在慈宁花园的,杖毙时又传了卫氏过去,说这个里头没有关联,都没人会相信。只是这里头到底是个怎么回事?难道这卫氏还真有几分才气?

  这事儿,胤礽憋不住了,再怎么说,这也是在赏花会上扯出来的,这些人到底存得个什么心思,会怎么牵连大哥呢?

  芳仪因为下晌在跟康熙拉扯不清的,后来又遣退了人自己发了会儿呆,这会儿才知道这个事情。卫氏是做下那个事情的人,可是,这会儿宣妃怎么就这么厉害了,一会儿就都查明白了?

  再细细的询问了胤礽,还别说,这打听消息的人还是有几分本事的,再加上芳仪本就曾派人盯着咸福宫,一些个细节都说得明明白白的。那个小太监说是曾在那株西府海棠边上看见卫氏样子可疑,宣妃杖毙他说是给卫氏出气,可看样子却像是杀鸡儆猴。后来宣妃逼着卫氏认了,还拿了张纸,还让卫氏回去好好练练字。

  芳仪本来就知道的比人多些,现在细细推敲,倒是有点儿明白了:“今日个那个纸团,揉得皱皱的,上面的字缺胳膊少腿儿的,估计也不过是哪个从哪里得了首诗,却又记不全字。今儿个卫氏确实可疑,我让人查了,这事就是她挑出来的。我想着那太监也应该是真的看见她鬼鬼祟祟的了。只是不知道她到底图谋为何,以后多盯着些就罢了。才女又如何了,长得好又怎么样,这人到底是怎回事,你们都只道。还真担心你阿玛抬举了人?就是这个才女,也怕是名不属实,估计也就是要找个人出来顶帐了。只是,我看宣妃也不见得就明白底细了。”

  “不过,依着宣妃的性子,今儿个这么丢脸,怕是不会有心思抬举人称才女的。这话,还不结了?”芳仪说到这儿,想到了太皇太后娘娘那时候的赐坐,总算是把这个圈儿画圆了。只是,这孝庄到底是看自己哪里不好?这还真是难为了芳仪,实在是想不出来。

  这话一说,小哥俩是听明白了,因为是曾祖母的打算,小哥俩做声不得,芳仪也不好当着孩子说长辈如何如何不好。娘几个就默契的转移话题。只是,小哥俩心里的那笔账,又多添了几笔。

  看看弟弟妹妹们,听听小宝宝们每日的壮举,都是小哥俩每日极爱的事情。这说着说着,小胤禛就把胤禟今儿个的聪明横夸竖夸了好几遍。这哥俩,对幼弟幼妹的疼爱,已经是到了某个令人发指的地步了,也不管这么小的宝宝是不是真的明白些什么,这会儿听见个风就是个雨了。听说胤禟喜爱那个红宝石,竟然说回去搜罗搜罗,把自己那儿的也都给折腾过来。胤礽还说了,既然禟禟喜欢红宝石,没准儿其他宝石也喜欢的,也就别管什么色儿了,都拿过来得了。听闻这个,胤禛还点头称是。

  芳仪实在是忍不住了,一把捏住胤礽的脸蛋子,说道:“小宝宝们才几个月?能懂个什么?不过是看着颜色好看,又恰巧抓住了而已。额娘竟不知道,额娘的胤礽宝贝儿,现在竟是跟胤禛一样聪明的。”

  芳仪这话,只是打趣了胤礽变“聪明”了,胤礽面上虽然不好意思,可是心里还是在琢磨,额娘说得是有道理,可没准禟禟是真的喜欢的。不管,还是把东西搜罗过来。

  第二日一早,芳仪差点儿睡过了。康熙真是金口玉言,昨晚果然好好的教训了芳仪一顿。只是这里头的细节,芳仪不想多想,不过,今日个早上宝宝们可能只能吃奶嬷嬷们的奶了。芳仪一边恨恨的,一边喝着那个黑汤汁子,好吧,自己并不是因为康熙的教训而愤愤,只是,才刚起来,就要喝这个黑汤汁子,实在是很难让芳仪高兴。

  等到了太皇太后娘娘那儿给老人家请安时,芳仪就见到了才刚成为才女的卫氏。只是卫氏的气色,可是相当的不好,完全没有被抬举的喜色。整个人,也让人感觉是木木的。

  芳仪暗地里叹气,哪一条路,都是那人自己选的。那人,就算与自己有故,自己也不会因为这样,而心软了。自己损失不起,因为自己还有那几个孩子要顾着。而那个人到底损不损失得起,芳仪不想细思。

上一篇:招摇

下一篇:官人,吹灯耕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