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级学霸 第230章

作者:自捅千刀 标签: 女强 升级流 穿越重生

呵,臭居居,臭狐狸,臭大尾巴狼!

见妻子这么快就动作了起来,顾教授也一口气灌下杯子里剩下的蜂蜜水,便起身去和明父拉近乎,“哥”前“哥”后地喊,一副恨不能三生石三生路的铁哥们模样,热情得让人招架不来。

“我觉得,反正夏夏也才二十岁,着什么急啊,是吧?”明父心若磐石,坚定小棉袄不可以被拐跑,借着洗手的理由,拉着明母到洗手间,低声打商量,“而且……”

“而且什么而且,我觉着小顾就挺好。”但明父不知道的是,明母早就叛变了。

方才,唐伯母一直在和她细数顾回舟从小到大身为“别人家的小孩”的种种优秀经历,听得本就一直在遗憾女儿中学时候太过叛逆,没能给女儿更多应有的夸奖和笑容的明母心下羡慕不已。后来,她又听唐伯母说了许多顾回舟单恋明夏时候的小细节,比如一个书房里全都是历史类书籍的人,突然开始学习量子物理,还跑去和禁宫的老师傅学习做跑马灯,把手扎破了不知道多少次……

只要两厢情愿,在任何一段感情里,旁人都无权置喙丝毫。

想到这里,明母开口,语气愈发的坚定:“你也说了,夏夏都二十岁了,又不是十二岁,她有自己的想法。”

“她还是孩子,不懂这些,顾回舟可都二十七岁了,比咱们夏夏知道的多得多。”明父紧紧皱着眉头,心下不舍又担心。

“那不是正好吗?他可以给夏夏更多没走过的路的建议,年龄在那里,也更知道照顾人。”明母想得很开,看着老公还一副纠结的模样,便语重心长地开口,“我们都老了,早晚会在孩子前面走,总不能跟一辈子。再说,他们现在就是谈恋爱,小顾不是那种人,夏夏也有分寸,两个人肯定不会做什么出格的事,我们只要让他们知道自己永远都有后盾和避风港,可以放心做自己喜欢的事就好,不要干涉他们自己的决定。”

听完明母的话,明父沉默了,久久,才深深叹了一口气,从洗手间出去后,就没有再拒绝顾教授的碰杯,也是表示了默认的态度。

原本,明父想着,小棉袄被人拐跑了,心里难过,怎么也得一醉方休,也是帮着自家女儿和未来的公公拉拉关系,结果,杯子刚举起来,就被“未来女婿”拦住了。

“伯父,您今天晚餐时候已经喝了一杯,不能再喝了。”顾回舟起身,将酒杯从明父手中略带强势地接过,“夏夏和我提过,您高血压,喝酒对您的身体不好。我想,您应该也不希望夏夏和伯母不开心。”

刚刚被抢了小棉袄,现在又被控制着不给喝心爱的酒酒的明父:……

没天理,太没天理了!还能不能给他一点身为“未来岳父”的尊严了!这臭小子还没进门就这么大胆了吗!以后的日子岂不是要水深火热!

而看到顾回舟这般举动,明母愈发觉得,自己同意他进家门的决定实在是明智,以后又能多了一个看着老明多注意着点自己身体的人了。而且,他连老明的身体状况都放在心上,想来,夏夏的身体应该也可以放心些,会被他注意着照顾。

今天这顿饭,真是几人欢喜,独明父郁闷,还有几个小朋友排排坐,抱着西瓜看大戏。但无论哪个人,在为明夏开心,为他们祝福的心,都是一样的。

*

确定男女朋友关系这件事,说小不小,说大不大。

明夏和顾回舟的关系本就亲密,成为男女朋友,对他们而言,更像是戳破了一层纱,有了可以更亲近几分的理由,比如早晨跑操,累了坐路边,明夏会放松地靠在顾回舟的肩上,又比如,顾回舟来京华大学开讲座,讲座结束,明夏就会等着他,两人一起去教工食堂吃饭——杜绝好奇的学生们自以为隐秘的“暗中观察”。

在这浅浅的温馨中,5月21日的下午,明夏接到通知,要去进行本科毕业答辩。

是的,仅仅只用一年,明夏就从本科毕业了。而且,她并不单单只是从历史专业毕业,还包括了数学专业和物理专业的两门辅修专业。

事实上,按照京华大学的相关规定,三个专业同时学习并毕业,还只用一年,可以说是不可能的。但谁让明夏这么夸张,上来就是证明“周氏猜测”,然后又搞定了“哥德巴赫猜想”,物理方面,院士带领的研究团队都跟过了,研究成果也有,别说博士生,学校都找不出第二个教授有她这个水平,毕业一个本科怎么了?不服气的话你也上啊,没人拦着。

研究生的院校,明夏没有继续留在京华大学,而是选择了华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前身是是华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直属华国科学院。

第114章

今年的毕业答辩明夏也会参加的事,很快就在京华大学传开了。于是, 当天下午, 除了参加答辩的应届生, 许多大一到大三的学生也偷摸摸跑来,想要围观。

穿越过星际, 知道华国不再, 历史不存, 对明夏而言, 历史就是本命,是她存在过的记录和意义,也是爱好,是永远不可能放弃的存在。但是, 一个人人的精力有限,一段时间只能专心做好一件事, 而目前,她更多想把重心放在给国家做贡献上, 就在对读研专业进行选择时,放弃了历史和数学, 单单只选了物理。

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虽然,因为明夏远超普通学生水平的学识,经常上着课就开口纠错或者提出犀利的问题, 逼得京华大学历史专业的任课老师们不得不在工作多年后,重新像当初读研读博时候一样, 抱着书狂啃,生怕被她当众指出错误,那可就丢人大发了。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他们其实很喜欢明夏,毕竟,谁不喜欢有学问又礼貌的人呢?更何况那个人其实无论社会地位还是学术界地位都远远高于自己,甚至在工作上也可以称得上是“同事关系”,却还是礼貌且尊敬地见面即称呼一声“老师好”,这在当下学生“随性”的大环境里,是非常难得的。

因此,三场答辩,第一次,明夏刚进历史专业答辩教室,就被老师们忍不住再一次问了一遍:“明夏,你真的不打算学历史了吗?历史虽然是人文类学科,但研究起来的趣味和意义绝对不逊于物理。深入研究后,除了写论文、写书或者开讲座,为更多人科普知识,还可以加入考古队,和其他人进行合作协助,说不定能发现新的史料,对历史研究给出新推动,那将会非常神奇和有意思……你真的不感兴趣吗?”

明夏点头:“当然感兴趣。”

闻言,几个老师顿时眼睛一亮。

但不等他们说什么,明夏就再次开口了:“但不是现在。”

于是,老师们刚刚挺起来的腰背,还没彻底挺直,就又泄气地微微松了。但下一秒,他们想到站在讲台上的这个女生到底是谁,尽管心下可惜,但还是端正了态度,示意她可以开始自己的毕业答辩了。

明夏选择的答辩题目是《从唐朝如何经略西域分析一带一路》。

华国历史,源远流长。从先秦时期到清朝,可以选作毕业论文题目的内容有很多,但明夏坚定选了这个这个题目,自然有她的想法。

唐朝在西域地区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政治体制,这个体制,不仅保证了行政治理的有效性,对整个西域局势的稳定也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且,唐代巩固边疆的军事、经济、水利等措施,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亦使中原文化在西域得到了广泛传播,增强了西域各民族对中原王朝的向心力……

明夏不是个消极主义者,正相反,她乐观且是个行动派。的确,她不懂政治,但这不妨碍她对祖国的政治抱有极大的期待,不然也不会有先前以“X”的身份帮着捉出那么多大鱼贪官污吏的举动。而这一次,她也是因为知道,以自己的影响力,再加上顾回舟投资的那个“唐宋经纪公司”,肯定会引起网友和其他社会媒体的广泛关注,才选择了这个题目。

明夏希望可以有更多人知道祖国曾经的光荣,也是从而看到祖国当下“一带一路”的顺利构建,和她一起,抱着对祖国的一腔热爱,为祖国做更多的贡献。

这边,明夏站在教室讲台上,对应着PPT,结合具体案例和理论,详细分析“一带一路”,也表现出了极深了历史底蕴,那边,门外偷听的学生们也和教室里的老师们想法一致。

想想之前,明姐在数院作为客座教授给学生上课,确实就是讲的数学,偏偏两个学年下来,就搞得一堆数院的学生说对历史很好奇,甚至有的说想要考研时候跨专业去考历史,可没把数院的老师们给吓一跳,连着有一段时间对明夏都是复杂得不行的心态。

说不喜欢吧,当然不可能,这可是当代最年轻的数学家,连“1+1”都证明出来了,是值得他们也喊上一声“老师”的人。说喜欢吧……天天这么光明正大给历史专业撬墙角,搁谁能不多少起一些敌意?

所幸,在答辩结束后,似乎是实在听不下去老师们一会一个“唉……”了,明夏终于松口解释:“我不是放弃历史,只是暂时把精力集中在物理方面。人生那么长,世界那么大,不论是学习还是做事,局限于一个地方不是我的性格,但历史一定在我的人生版图内。”

历史专业的老师们放心了,说期待明夏重新研究历史的时候,以后也可以一起去考古现场。

第二场,是数学的毕业答辩。这是明夏最擅长的学科,就在题目上没太纠结,直接选的是《研究数学的新思想》。这一场答辩,明夏准备得不是很多,但相反,来听她这场答辩的专家学者倒是很多,都是被江海潮教授、蒋业和顾秉钧他们平时聊天时的话给勾来的。

一年前,明夏从日本参加证明发布会回来,拒绝了Ethen的邀请,而是选择加入江海潮教授组织的对“黎曼假设”的研究讨论组。当时,她加入这个讨论组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给他们已经固化的研究思路打开新方向,希望作为老师的他们可以像树状图一般,改变更多的学生。现在,一年过去了,的确如她当初所想,他们很多看问题的角度都变了,这一点,也在教导学生甚至平时和其他学术界的朋友聊天时都有所体现。

搞科研、搞学术研究,其实从某个方面来说,和追小说更新也差不多,任何一点点的新进展都能让人心痒难耐,恨不得一口气翻到结局,他们也是对明夏的这些全新的思路和想法像是闻见了鱼腥味的猫,这才会听说了她这么一次“公开授课”后,就立刻抽了时间,过来旁听。

今天只是一场本科生的毕业答辩,照理说,不用那么多的老师,甚至教授级别的人也不会很多,毕竟谁也不会费尽去卡人家学位证,辛辛苦苦读了四年却拿不到证书,换谁也不乐意,但谁让来“答辩”的人是明夏,自然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

看着那些平日里自己写了多少封邮件或者打电话过去,才能得到只言片语的指导的专家,现在竟然齐聚这个教室,只为听这场毕业答辩,坐在第一排的京华大学负责审核数学专业的应届生答辩的老师们心跳快得几乎都要从胸膛里蹦出来,只觉自己背后都是森森压力,好几个呼吸后,才在坐自己身后的读博导师的催促下,抿了抿唇,朝台上的明夏笑着说了一句:“准备好了吗?那就开始吧。”

那些话,明夏平日和江海潮教授他们讨论的时候,翻来覆去,不知道换了多少个法子去说,早就烂熟于心,又因为这两年经历了各个颁奖仪式、发布会的历练,完全习惯了现在这种专家齐聚一堂的情景,便神态愈发泰然自若,比方才参加历史专业的毕业答辩的时候还淡定,不淡定的反而是坐在下面的那些专家学者。

他们听着明夏的话,眼睛都亮了,拿着笔和纸就在“唰唰唰”地记,心下还特别羡慕老江他们的那个讨论组,后悔自己当年没加入,现在想加入也难了,才错过了这么多的对学术研究会有质的推进的新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