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代考军校 第88章

作者:对你的深情 标签: 现代架空 爽文 穿越重生

奶奶一想,村里自己和堂哥家关系最好,而且他家房间也宽裕,在她家出嫁确实最合适,于是一锤定音。“那你明天就带点东西过去说说,然后让小花陪着子萱一起,就当是娘家人。”

第66章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王爱国和张子萱就出发了。

王爱国骑着在大伯家借来的自行车,带着张子萱往镇上去。到镇上的时候正好赶上国营饭店出早餐的时间,“子萱,我带你尝尝我们这边的豆腐脑儿,你们京市都是甜的,今天你尝尝我们这边的咸卤子好不好吃。”

张子萱闻言也不拒绝,俩人一大早出来还没吃早饭,待会还有事要去办,先吃早饭也好。“好啊,那我尝尝。”

到了店里,王爱国给张子萱点了两根油条,一碗豆腐脑。油条非常具有东北的特色,很大,一根油条有半斤重。金黄色的长果子上还有炸鼓的气泡。白玉似的豆腐脑,上面浇些木耳鸡蛋炸的卤子,很好看,也能勾起人的食欲。

王爱国把筷子和小勺递给张子萱,“你吃一下,看看吃不吃得惯。”

张子萱接过来先挖了一小口豆腐脑,放嘴里品了一下,确实和以前吃的的不一样,但是也很好吃,“挺好吃的,你要不要来一口?”

王爱国自己叫的是大米粥和白面馒头,还有咸菜。听张子萱让自己吃,就逗她,“那你喂我吃?”

张子萱白了他一眼,这人,和她在一起的时候就没个正形,在外面也不怕被人看见,爱吃不吃。也不再管他,低头吃自己的。

王爱国嘿嘿一笑,拿起自己的馒头大口吃了来。

吃完早饭,民政局正好到了上班时间。俩人带的手续都齐全,而且还是军婚,很快就办完了。

看着手里一张奖状似的结婚证,王爱国都不太敢用劲,怕不小心撕坏了。

张子萱拿过王爱国手里的,“我收着吧。”说完拿出事先准备的小铁盒,把结婚证仔细叠起来,放进盒子里,然后妥帖放进斜挎包。

又在包里拿出事先准备的喜糖,分发给工作人员,“谢谢大家,辛苦了,吃点喜糖沾沾喜气。”

工作人员笑呵呵的接过来,一看糖的包装,发现是他们这里没见过的,一看就是高档货,高兴的把糖收起来,想着晚上回家带给孩子吃。

糖收了,嘴里的好话一连串的往外冒,“祝你们百年好合,早生贵子。白头偕老,永结同心。”

俩人谢过大家,从民政局出来。王爱国带着张子萱先去警察局,结婚了要通知好哥们王远和宋夏,还得告诉韩局长一声,韩局长不止是好兄弟的父亲,还算是王爱国的师傅,王爱国结婚,自是要告诉一声的。

都通知到了之后,王爱国才带着张子萱去小姑家。路上,王爱国给张子萱讲当初自己在县里的情况,“小姑人很好,小姑的婆婆一家人也都很和善。

当初闹灾荒时候,张奶奶没少让小姑给咱家送粮吃。而且我初中和高中四年,也吃了不少人家的肉,一到休息的时候。小姑就让我去家里解馋。”

张子萱在王爱国的话中听出了对小姑一家的亲近与感激,自然对这门亲戚更重视一些,“小姑家里有几个孩子?咱们上门要带点礼物吧?”

“咱们一会去供销社看看有什么,买点东西带过去。小姑家三个孩子,两个表弟,一个表妹。大表弟都结婚了,今天奶奶就是让他他家的小子带回去,给我压床。”

县城的供销社没有什么好东西,俩人挑挑拣拣,买了两斤糕点、两瓶罐头、二斤红糖、还有两瓶烧酒。这在当时已经是很好的上门礼了。

来到张家,家里只有张老太太和重孙在家。在大门口,小孩子在阳光充足的地放玩一辆铁皮小火车,张奶奶在旁边看着。张老太太办了提前退休,就是为了在家里看着重孙,工作让给了孙媳妇。

看到王爱国上门,还带着对象,很高兴。张老太太人好,王爱国在县城念书四年,每次休息都是她主动张罗着让王爱国来家里吃饭,一点都不嫌王爱国吃的多,还让儿媳妇多做一些,就怕王爱国吃不饱。

所以,王爱国真心感激这位老人,每次回来都会上门看看。

张老太太也喜欢王爱国,这孩子不仅长得精神,为人还孝顺,还是儿媳妇的外甥,自然多照顾一些。

而且王爱国是个有心的孩子,小小年纪就能打到野物,还总会送过来一些。家里没少吃王爱国送来的猎物。所以,张老太太是拿王爱国当自家小辈疼的。

“爱国回来了,这就是你对象吧?”张老太太看着张子萱,内心喜欢。年纪大的人看到长得好看的孩子总会心生喜爱,而且张子萱眼神清正,气质悠然,一看就是一个好孩子。

“前些天听你小姑说你要回来,张奶奶还想着给你留好吃的呢,正好你带人过来了,来进屋,奶奶给你拿。”

说完看到王爱国手上带的东西,“怎么又拿东西过来,你在外面也不容易,奶奶家不缺这个,现在你自己也要成家了,要好好过日子。”

王爱国笑着听老人唠叨,等说完了才道,“张奶奶,这都是我孝敬您的。当初我可没少吃您的好东西呢,现在怎么能不回报。”

老太太听了王爱国的话脸上漏出笑容,“你这孩子,真是有心,中午在这吃吧,一会你小姑也该下班了,你表弟他们看到你肯定高兴。”说这话,把箱子打开,从里边拿出来几个橘子,还有两个又红又大的苹果。“这是你爱红故拿回来给我的,我吃着挺甜的,你尝尝。”

王爱国把苹果让在一边没动,他们这里冬季很难看到水果,这些东西还是留给老人和孩子吃吧。“行啊,奶奶,中午就在您这吃。奶奶。明天我家办喜酒,到时候您早点去,和我奶奶喝一杯呗。”

张老太太知道这次王爱国回来主要就是办喜事,自然满口答应。“好,明天奶奶肯定早早去,也好久没见过你奶奶也,正好去叙叙旧。”说着把橘子皮剥了,放在张子萱手里,“孩子,吃吧。在这里不用客气,爱国也是我从小看着长大的,当自己家就行。”

张子萱谢过张奶奶,细心地把橘络摘掉,然后拨开外衣,把橘肉喂给小孩子吃。

王爱国看着乖乖站在张子萱身前,张嘴等喂的小胖子,笑着抱过来,“这就是张裕的儿子吧,上次回来没见到。现在都长这么大了。”

小家伙已经快两岁了,小嘴能说不少话,被王爱国抱着也不认生,抓着王爱国的头发,对着王爱国的脸就亲,糊了他一脸的口水。

王爱国的心里年龄都四十多岁了,看到这么好玩的胖小子喜欢的不得了,任由他抓着头发,和孩子说着谁也听不懂的话。

这边,张老太太看重孙不哭不闹的,就让他和王爱国亲近。拉着张子萱和自己唠嗑。问张子萱家里是哪的、和王爱国怎么认识的。

等知道俩人实在战场上认识之后更是佩服张子萱,身为一个小姑娘能有勇气上战场。

“你是好样的,当初我们那时候我可没有那个勇气。就是我和姐妹们在后方给战士们做衣服还被大家称赞呢,可是和你根本比不了。”

张子萱却不认同,“奶奶,当初要是没有你们的付出也没有我们今天的生活。

无论做什么工作,都是被需要的。你们给前线的战士做衣服,保证他们不受寒冷也是一种贡献。”

张老太太听着张子萱的话对这个姑娘更是喜欢,这姑娘真是蕙质兰心。

之后俩人也不再聊这个有些沉重的话题,而是张老太太给张子萱说一些生活中的小窍门,怎么过日子,怎么做饭好吃,等等。

中午王爱国小姑回来,知道他娘想要让孙子压床,就决定和王爱国他们一起回去,正好还能帮家里忙活。

吃完午饭,等王家小姑请好假,几个人就要出发了。王小姑也有自行车,要把孩子绑在身上,骑自行车和王爱国回娘家。张子萱见了忙阻止小姑的行为,表示自己可以抱着。

小胖子在张子萱怀里一点也不闹,老老实实的坐着张子萱怀里,让不动就不动,大家看的特别稀奇。

“这孩子,和他娘都没这么听话,看来是缜密的喜欢你。”

上一篇:吾兄万万岁

下一篇:我家总是站错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