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男主极品娘 第12章

作者:奶油泡芙酱 标签: 市井生活 甜文 穿越重生

  既然觉得奇怪,当然是亲自去查一查的好,反正桓翕也没有什么事干,每日在家只能喝喝茶看看书打发时间。

  采莲采荷两个都能管着家,留在家里看着几个孩子,桓翕就不带她们了,另外叫了两个小丫头,然后坐车出了城。

  桓家乡下这边,地基大,宅子就造建得大,仆人也多,热闹。

  桓翕一到,就有人看见去通报了。

  周氏见女儿来了高兴得很,牵着她的手,笑说:“今儿怎么得空过来了?寻常不是过年过节都不见你乐意走动,有没有带我的乖孙回来?”一边说她一边往后面看了看。

  桓翕端起茶盏喝了一口茶,放下,道:“没有,他们上学了娘又不是不知道,还有我过来是有些事,带着他们作甚。我爹呢?”

  “你爹去镇上了,有位姓陈的老板手上有个当铺行,他最近缺钱使唤,就约了你爹问他愿不愿意盘下来。”

  桓翕点了点头,对周氏说:“那娘使个人带我去小河岭山。”

  周氏诧异,“你去那儿做什么。”

  桓翕已经站了起来,一边回:“娘先别问了,回头等我爹回来再说。”

  “那行吧。”周氏到底没再说什么,她一直也不大管外头的事,说多了也不清楚。

  回头周氏就叫了熟悉地形情形的家仆,带桓翕去了小河岭山。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ssg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望君心 10瓶;crocodile、一条小锦鲤阿園 5瓶;羽言之霁、月色真美 2瓶;一只快落的柠檬精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十六章

  小河岭山看上去和其它山头也没有不同。桓家有五六座山的私产,都是上一辈就买下来的,小河岭山是其中之一。

  桓翕对山头没什么研究,在附近转悠了半天,主要是跟仆从说话,她直觉那姓袁的惦记小河岭山肯定不单纯,于是问仆从:“最近可有看见什么外人陌生人在这附近山头转悠?”

  仆从性子老实得很,有一句说一句:“姑太太,其实咱这座山已经荒了许多年,像另外几个山头都种了果树和山货,就有专门的管事打理,年年都丰收。但是这小河岭山,小的之前就听老爷说起过,这是当年曾老太爷时候就有的,说是那会儿有人欠了咱家的债,后来没钱怀不上,于是就拿了这山头抵债,可不知道是不是这山土质不好还是风水不好,里头野物山货山少不说,种上去的树也不丰收,折本,一来二去老爷就没管了,只任它荒在这里。”

  这样的山这样的情况,按道理袁崇不可能不知道,既直到还点名要买可不是不对劲么桓翕心想。

  思索了几秒后,她又开口:“既然不好,放着也是没用,我爹就没想过卖了?”

  仆从挠了挠脑袋,憨憨一笑,道:“先不说有没有人买,照着老爷的话,咱家哪就缺那两个钱,叫外人看见了笑话以为我们桓家怎么了呢。再一个是祖上留下来算是祖产,平白无故的怎好去动?”

  桓翕听人说完也笑了,感情这是兜里有钱无所谓,白放着也不准备卖时觉着脸面不好看。

  那边仆从还在继续说:“因这山也没管理没种什么,算是荒着的,平素山脚下附近一些住户还有小孩过来,我们也没特意去管。”

  这意思了桓翕明白了,虽这山是私人家的,但因主人家放任着没管理,旁边的农户人家也会上山采摘野菜什么的。

  所以别说什么陌生人的,这里就是一直有人来人去。

  这山不是很大,更不荒,因为有人出没早有走出来路来。

  像这仆从或者拿着农户一天走个几趟不算事,不过今日跟着自家姑太太,金贵娇娇的一个人,哪里能走山路,仆从心里摇摇头他可不能带人上去。

  “姑太太,到头了,再走就进山了……”仆从老实说道。

  桓翕提了提裙角,头也不回:“进去看看。”

  仆从欲言又止,又抓了抓头,憋出一句:“姑太太,山里头路不好走。”

  桓翕一顿,抬眼看了人一眼,明白了,这是觉得她上不去。

  她年轻力壮的,爬过多少山,走过多少名胜古迹啊,怎么现在还遭人嫌弃上了呢,可见这古代富户人家的女子娇弱。

  无声叹了几口气,桓翕木着脸说:“上去看一看,我无事。”

  仆从无法,领着人上去了。

  在山上走了一会儿,单看也看不出什么,有些草蕨类植物长得还挺茂盛的,绿葱葱一片。

  期间还碰上了几个小孩子,背着背篓提着篮子,十来岁的年纪。

  见了桓翕,惊得说不出话来,本能缩手缩脚退了几步。

  小孩子都是很有眼色的,桓翕在他们眼里就是穿金戴银的富贵人,就生怕把人得罪了惹祸。

  桓翕招了几人过来,她脸上带笑,长得又好看,亲切的模样,过了会儿,大家也不怎么害怕了,只是依旧有些拘谨。

  桓翕问:“你们经常来这里玩儿吗?”

  几个小些的女孩不敢说话,后面一个大些的孩子小声说:“不是来玩的,来摘些野菜,大家都来……”

  桓翕笑笑,又问:“你们家就住在附近?”

  女孩点点头。

  “那这些日子,有没有在山里见到什么不认识的外人?”

  女孩摇头。

  这时,另外一个孩子小声说:“我看见了,那天和妹妹一起过来,看见好几个大人,不是我们村的。”

  桓翕挑高了眉头,又问了几句,不过嘛孩子说不知道,她看一眼就跑了。

  真有人过来,是因为什么呢?

  桓翕也有自己的猜想,不过她决定等桓老爷回来了再跟人好好商量下。

  随后,她从荷包里摸出一串铜板出来,每个孩子分了几句,才下了山。

  仆从不知道自己姑太太在干什么,不过他也不多问就是了。

  徬晚桓老爷回来,知道女儿过来了很高兴,一家三口一起用了晚饭。

  饭后,桓翕就跟桓老爷说有事儿说。

  桓老爷头一个就以为女儿手里没钱用了,从袖笼里掏出一张银钱,笑说:“拿着,爹刚收回来的。”

  桓翕默默然了半秒,然后默默然收了银票,说:“爹,我不是要跟你要钱。”

  桓老爷还是笑眯眯:“好好,你说我听着。”

  行吧。

  桓翕吸了口气,不跟人争辩。

  精炼了下语言,才说:“前儿有人跑我跟前说想买我们家那座小河岭山,我觉着奇怪,刚才特意过去一趟看了下,又碰上附近村里几个孩子,说之前还有外人去进山。”

  桓老爷不是真蠢人,见女儿模样认真,知道她不是随口胡说。

  正经了起来,道:“谁去你跟前打听咱们家这山?照理儿来说真有那个想头该来找我才是。”

  桓翕道:“一个姓袁的人,看着不是什么规矩人,我留了个心眼儿,觉得不对劲于是就回来了一趟。”

  “明日我叫人去山头瞧瞧,翕儿不用担心。”桓老爷以为女儿是怕,又觉得兴慰,毕竟是自己亲生的,顾家。

  桓翕提出来几个猜测:“会不会是那山里有什么,爹要不要请一些懂行的人还看看。”她没穿之前还背着地理呢,山不就容易让人联想到各种矿藏么,于是就提了下。

  换做普通人哪会往这个方面想,桓老爷都被女儿的想法惊诧了一下,随后就笑了,“虽说西南地域多矿,但是咱们家这个小山头还不至于,哪里就有那样好的运气。”

  桓翕捏了捏帕子,嘴角一翘,“这谁说得准啊,许多事情不就是会出乎意料出其不意么。”

  桓老爷拿茶盏的手顿了顿,眼睛也下意识眯了起来。

  “行,爹知晓了,回头就找人。”

  桓翕得了准话,才一脸轻松悠哉离开了。

  *

  但是勘采地脉看得懂地脉的人哪里那么好笑,大多是在给朝廷做事。

  桓老爷着人寻了就好,都没有个影子,看来泰安县里是没有。

  桓翕说:“慢慢找也无妨,反正小河岭山是我们家的,倒是爹可以让人把那片山管起来了,找个借口就说要种些果树什么的,咱看看有没有谁狗急跳墙,又或者是露出狐狸尾巴。”

  作者有话要说:  抱歉,我知道我更新不稳定,等几天更新一定稳定起来。真的是这几天不舒服,就一直咳嗽,特别是晚上一躺下,疯咳,特难受,吃完了十几包冲剂完全没一点好转,我怀疑人家给我开错药了,没对症QAQ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快乐的河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YJIEXI、36578492 10瓶;溯光Hika、Bobby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十七章

  桓老爷管着偌大家业,认识的人不少,外头也有些关系,于是就托几个友人给他留意会这偏门学识的人,他倒没特意跟人说要会看地脉,只说自己孙儿最近对这些东西好奇,就想请个先生。

  桓家就一个闺女,生的三个孙子桓老爷有多宝贝和他走得近的人都是知道的,如此便笑着应承下来。

  也是巧的很,有一个姓李的人,在镇里开粮食店的,同桓老爷认识十多年的关系,很有些交情。

  一次两人吃饭的时候,桓老爷顺嘴同他说了这一茬,那李老板一下子想起自己的一个远房侄儿来,他那侄子年纪不小了却一直有些不顺。日子过得清贫使得家中妻子时常抱怨。

  原来那人也是个读书人,还考上过秀才,只是不知怎么的忽然对那些地质数学类的偏门学问感兴趣起来,渐渐的竟不读正经书了,只整日窝在家中埋头研究,惹得他内人回娘家哭诉过许多回。李老板都听自己娘提过起好几次,唏嘘不已。

  他侄儿三十好几个人了,有了这个名声后不知道背后被多少人暗地笑话,说他莫不是脑子有问题。

  故而乍一听桓老爷想请一个先生,才一下子想起他来,然虽心里有了念头不过他也没立时跟桓老爷说,想着还得回头先问问侄子自己的意见。

  如此这般,下了酒桌回家后李老板就把这事跟自己夫人说了,让她寻个空把李昃夫妻二人一起请到家中来。

  李老板夫人照做。

  果然,这事一说,李昃的夫人就十分意动,然她知道自家丈夫是个倔犟性子,很不敢擅自替他做主。

  只是家里已经是十分穷困,李昃不事生产,不会干活,成日就只会关在房里抱着那些她不认识的书本子看,所以这次李夫人实在忍不住,便在李昃面前哭了一场。

  李昃脸冷得很,之后他把自己关在书房里一整日,再出来后,就松口了。

  喜得她夫人什么一样,转头就去给了老板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