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彪悍媳妇 第25章

作者:舒于且 标签: 年代文 甜文 种田 穿越重生

  吴彩凤闻言,“读书可得费些钱,你别头昏答应什么借钱,钱没有,留着给女儿外孙,瓜瓜都读幼儿园了,牛牛没几年也要读,花销大。”

  吴彩凤的想法是,他家的钱,凭什么给没心没肺的白眼狼?当然留着给女儿。

  徐根生对弟弟有感情也早被磨没了,到底是过过苦日子的人,知道钱多重要,听女儿说了,“我知道,不会应,咱家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徐香娟:“爸你知道就好。”

  “外公你知道就好。”瓜瓜学舌。

  牛牛也啊啊两声配合妈妈和姐姐。

  瓜瓜和牛牛这一打岔,可让大人们笑出来,这是俩小宝贝。

  打过预防针徐香娟不再说什么,继续剥花生。

  中午吃粽子和面条,徐根生吃完午饭去睡午觉,半下午还得看别人钓河鱼。

  下午徐香娟没再剥花生,瓜瓜还在积极边剥边吃,也亏手小又手笨,剥起来比大人费劲很多,不然不知道会吃掉多少花生。

  她带着牛牛和瓜瓜在自己房间睡了一觉,虽然她住在外头的院子,但娘家里房间一直留着,而且照顾她时不时来,她妈都会铺好床铺。

  睡醒人精神了,徐香娟和自家妈讲闲话。

  在瓜瓜睡醒剥花生,剥第二批十个花生,吃到第二粒花生的时候,三个妇女来家里串门,其中一个是郑红桂,徐香娟小婶。

  另外两个妇女脸上略带尴尬神色,这刚好到门口碰见彩凤弟妹,就一起进来了,可她们两个对彩凤和这弟妹不对付的事,也是心知肚明。

  两个妇女本来要和吴彩凤说买年货的事,但郑红桂在,她们不好提这话题,毕竟买年货得用钱买,提到钱,多敏感啊,尤其每年吴彩凤都会在这时候和她俩吐槽抱怨弟妹一家。

  郑红桂东借一家钱西借一家钱,她们同样是知道的。

  吴彩凤和俩老姐妹扯了别的,郑红桂也时不时掺和几嘴,在大家不知道该说什么的时候,她提到了王强媳妇。

  说王强媳妇今天来她大姑家住,要离婚呢。

  这时候的农村离婚可是个大事,吴彩凤现在一听王强,心里不舒服,对王强媳妇不感兴趣,尤其女儿在场,就没搭理几句,倒是两个老姐妹对王强媳妇感兴趣起来,聊了好几句。

  王强媳妇姓徐,他们村徐是大姓,王强爸妈是三四十年前过来的,由两个儿子发家才成了村里的富户。

  毛董村村子大,田地多,徐香娟和爸妈院子在村子最东边,住户比较散,王强媳妇的大姑就住在这里,王强家离这边比较远。

  难怪今天上午见着了王强媳妇。

  郑红桂连王强媳妇把女儿放在娘家的事都打听出来了。

  瓜瓜没有平时那么多话,默默剥花生吃花生中。

  瓜瓜默默剥花生也躺枪,大家听到郑红桂问瓜瓜,“瓜瓜,你爸爸妈妈离婚的话,你跟谁?”

  这种玩笑大人们听着脸色都要变了,尤其当事爸爸妈妈中的妈妈还在场。

  “嘴巴也没个把门,什么离不离婚,你咋不问你外孙爸妈离婚跟谁?”吴彩凤现在可忍不住了,立马喷起来。

  其实村里人以前没听过有人“离婚”,很多家都没结婚证,离婚是个新鲜词,但知道有人要离婚之后,弄了个离婚排名,除了王强家,就是徐香娟家排第一了。

  王强家是王强打骂媳妇,徐香娟家是徐香娟打骂男人。

  反正王强和徐香娟是村里二十几岁这一代“恶名昭彰”的人物。

  王强实打实坏名声,徐香娟多数还是被谣言弄坏名声。

  瓜瓜本来还想问离婚是什么,但见外婆那么生气,保持沉默,继续剥花生。

  唉,大人真是让小孩子搞不懂。

  郑红桂还是不罢休,非要从小孩嘴里听到答案,“这不是开玩笑嘛,大嫂你急什么劲,瓜瓜喜欢爸爸还是妈妈?”

  瓜瓜没有理会,继续剥花生。

  剥花生的瓜瓜看在郑红桂眼里,完全是一个小苦工,“虽然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可也不能有了儿子就让那么点大的女儿干活。”

  “花生是我自己吃的。”瓜瓜说着往自己嘴里塞了一粒花生。

  现在不是妈妈要她剥花生,是她自己想吃才剥花生。

  “说够了没有?说够出去。”徐香娟懒得和郑红桂虚与委蛇,冷声赶人。

  她这话一出口,连吴彩凤都不敢吱声,更不用说另外两个妇女。

  虽然吴彩凤十分看不顺眼这弟妹,但她也说不出来赶人的话,毕竟妯娌关系,还是邻里邻居,真要完全闹僵了,在村里名声可不好,而且以后家里出事,也没个帮衬……

  “大哥大嫂怎么教出你这种女儿来,有没有点礼貌?和长辈能这样说话?”郑红桂脸立马臭起来。

  “我就和你这样说话怎么了?妈,你给我抱着孩子。”把牛牛递给自己妈,徐香娟就从犄角旮旯里拿出扫帚。

  扫帚一出来,郑红桂立马吓得跑出去。

  站堂屋门口见郑红桂跑出院子,徐香娟才回来。

  “娟,你这样,那个烂舌头的会不会去外面乱说?”吴彩凤本来就听不少别人传女儿的坏话,想也知道多数还是这个弟妹传的。

  这一下子得罪人,不好吧。

  吴彩凤一个老姐妹开口,“对啊,娟,她可是村里出了名的嘴碎,今天……”

  徐香娟早就想了对策,“两位姨,你们出去和妇女们讲话时候,说郑红桂还了我爸妈50元,欠你们的钱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还。”

  徐香娟这话,两位老姐妹一听就明白了。

  “对!你们按我女儿的说,她小叔家东借一元西借五毛的,欠的人可多了……娟你咋这么聪明!”吴彩凤眼睛可立马亮了。

  说钱的事也能让她头疼一阵,看怎么说闲话!

  “好,明天我们就说几嘴去。”

  徐香娟:“这种人不能忍着,你越忍她越给脸不要脸,妈,下次再来说胡话,你直接赶出去,爸要凶你,你回头和我说,我立马骂爸一顿。”

  以前她还更加不耐烦,喜欢直接动手,懒得说话,今天算客气的。

第30章 030

  郑红桂走了之后, 吴彩凤才和老姐妹聊起了年货的事。

  徐香娟听着, 偶尔搭几句话, 虽然自家俩小孩,一个小, 另外一个更小,更小的话都不会说,但一家人总要过年, 还得计划着怎么过。

  她结婚前要好的小姐妹后来都嫁到外头去了,她也因为性格原因, 要好的没几个,姐妹都嫁出去了, 她在家带孩子无聊, 日常是跟着自己妈做点小活, 听些闲话,跟比自己大一辈的妇女们聊家常。

  往常一年到头家里也没吃过好的, 等过年, 总要犒劳自己和家人。

  今年徐香娟没有买年货的想法,给自己妈两三十意思意思, 蹭些年货回家。

  年货不就吃喝穿用, 穿的没必要那么讲究, 牛牛有瓜瓜穿剩下的,还有她新做的小衣服, 瓜瓜也给她做过几身, 现在小孩子身体没长那么快, 还能再穿一两年,至于孩子爸,前阵子去县城买自行车的时候,也给买了两身棉衣,当过年衣服穿完全没问题。

  他不舍得穿还被她说了几句,衣服买来就是穿的,还非得挑日子才能穿?

  整天好像不是孩子就是孩子爸,她自己很少给自己买衣服做衣服……其实她衣服家里最多了。

  基本是结婚前在家当姑娘时候的衣服,她体型没多大变化,衣服都能穿得下,虽然她妈很反对她嫁给阿宁,但她出嫁的时候,她妈还是给她做了几身好衣裳新衣裳,所以家里最不需要做衣服的就是她。

  外婆讨论的时候,瓜瓜不甘寂寞,尤其听到吃食,非常积极踊跃地发言,希望外婆都买来,她都想尝尝。

  看到瓜瓜这样,徐香娟觉得好笑,也不拦着女儿说话。

  毕竟小孩子拦多了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晚上徐香娟做晚饭,炒着宫保鸡丁,等差不多时间,让瓜瓜回家去喊爸爸过来吃饭。

  她家和她妈家也就四五分钟的脚程,瓜瓜听妈妈的话,飞快回家去找爸爸过来吃晚饭。

  吴彩凤可能因为自己弟妹闹心了,没有再说女婿的不是,只单纯指责女儿,“从小到大就知道霍霍家里的好东西,这鸡腿肉本来是要放过年你哥姐回家吃的。”

  徐香娟:“哥姐回来做新鲜的。”

  吴彩凤:“哪来新鲜的?这鸡腿肉就是新鲜的!从你大姨那拿的,你大姨刚杀了就把鸡腿肉给咱家,又没放上半年,哪里就不新鲜了?”

  瞧着酱汁已经很好裹在鸡肉丁上,徐香娟倒上芝麻油和花生米翻炒,“妈,要不等哥姐回来的时候,我从自家杀只鸡过来给哥姐吃?”

  吴彩凤听女儿的话,立马不同意,“就剩三只鸡还杀,你想瓜瓜和牛牛以后吃什么?你不吃鸡蛋可以,两个娃娃不行,鸡蛋长身体,你别祸害家里母鸡。”

  徐香娟:“知道了妈,你的外孙是你的外孙,你的女儿已经不是你的女儿了。”

  吴彩凤:“瞎说啥,炒你的菜去,我叫你爸回家吃饭。”

  自己爸就是个闲不住的,整天这里看钓鱼那里看杀猪,也还好自己妈知道爸的行踪,不然都不知道哪找人。

  翻炒均匀,出锅。

  ...

  只要出门家里没人,院子门都是从外面锁着的,徐香娟估摸着时间让瓜瓜去喊爸爸吃饭,瓜瓜去家里,周程宁刚好到家,停了自行车。

  其实昨晚上爱人已经同自己说过,所以周程宁被女儿喊去岳父岳母家吃饭有心理准备。

  抱着女儿去岳父岳母家,厨房间只有爱人在,周程宁进去厨房间,帮忙烧火。

  徐香娟:“阿宁不用再添柴火,我烧碗萝卜丝汤就好,你坐在哪里暖暖身子,在外面肯定冷。”

  爸妈家一般是放厨房间吃饭,做好饭菜,徐香娟给自己男人整理衣服,顺便瞧瞧耳朵和手,看看有没有生冻疮的痕迹。

  还好,耳朵不红,手也暖暖的。

  至于脚,都不是她自信过头,穿了她做的毛线鞋,脚怎么可能还会被冻着。

  周程宁回家就把帽子手套摘了,来岳父岳母家吃饭,自然不会戴这些。

  “娟,我快放假了。”周程宁现在可想放长假,能和爱人还有孩子们猫冬。

  徐香娟:“知道了,记得去看看爷爷家缺什么。”

  谁家的日子都不好过,但既然半接下来养老人的义务,拿了姑姑说给孩子们的三百,总要负点责任。

  其实这三百的钱,说来说去还是花在爷爷身上,平时自家送粮食送吃的总要钱,又不是免费得来的,还有缺个什么家里也得送过去。

  徐香娟娘家还好的,哥姐们虽然不能在身边,但会记得爸妈的养育之恩,不能每个月寄次包裹,但隔三差五会寄来,而且哥姐错开时间来寄,这样家里差不多每月都有。

  包裹里也不是粮食,毕竟哥姐缺粮食还得爸妈寄,主要是些“稀罕物”,也不指望哥姐的包裹能给家里度日子。

  徐香娟在爸妈身边,当然是陪着爸妈,各有各的孝道。

  现在不抚养老人的家庭多了去,明明孩子那么多,却一个也指望不上,还不是现在家家日子都不好过。

  就算以后家里都好过了,抚养老人也一直是个社会问题。

  周程宁:“好,我前天还骑车去爷爷家了,爷爷说他现在日子好过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