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之恶嫂手册 第21章

作者:石上清泉 标签: 市井生活 穿越重生

饮了数杯酒后,盛齐还不动筷,卓孝同心中不免有些疑惑,问:“这些菜色可是不合盛兄胃口?我让下人再去换一批。”

盛齐摆手制止:“非也非也,只是我表弟亦在汴州,方才派人给他送了信儿,估摸着也快来了。”

卓孝同挑了挑眉,眼神微微闪烁,若他没记错的话,盛齐的舅舅乃是当朝的永平侯,那他的表弟岂不是侯府的贵人?

还没等他想明白,鹤鸣阁的门就被人从外推开,只见费老板拎着酒瓶,面带笑容走进来。

“表哥,许久不见。”

任凭卓孝同想破脑袋,也想不到博闻茶楼的老板竟跟永平侯有亲,怪不得他一届外来户能将茶楼经营的越发红火,前去找麻烦的人全都消弭无踪,原来是被侯府的人解决了。

盛齐神情激动,好半晌才缓过来,等看清费老板手里拿着的物什,一时间哭笑不得道:“来卓家酒楼用饭还拿什么酒?喝清风啸便是。”

别人都怕开罪樊家,但费老板却不在乎,他将黯淡粗陋的酒瓶放在桌面上,动作小心极了,嘀咕道:“你尝尝这酒,味道可不比清风啸差。”

听到这话,众人偷偷觑着卓孝同,发觉他面色没有丝毫变化,心中不免暗暗赞叹,觉得他涵养极佳。

“切莫胡闹。”盛齐皱眉提点,就算永平侯府家大业大,也不能四处树敌,偏偏他这表弟是个不长心的,全然不在乎这些小事。

费老板摆了摆手,吩咐伙计另外取了一套杯盏,瓶盖掀开后,酒液霸道的香气霎时间涌了出来,甘美醇厚至极,令人闻着便口舌生津,喝起来不知会有怎样的滋味儿。

把装满清酒的杯盏往盛齐手里一塞,费老板笑道:“表哥饮过再说。”

盛齐极想拒绝,但不断往鼻间涌的香气却让他说不出话来,喉结上下滑动。

见状,卓孝同微微一笑:“佳酿难得,若是费老板不介意的话,不如让我们也尝尝,如此倒是更方便评判了。”

“就该如此,我活了几十年,还没喝过比清风啸品相更佳的酒水。”

“这酒的确做到了清光两点,但是否滑辣,只有入口才能分辨。”

费老板将酒瓶交给伙计,干瘦少年低着头,战战兢兢地给诸位贵客斟酒,吓得好似鹌鹑一般。

到了这档口,盛齐也不再多言,一仰头直接将酒水灌进肚中,霎时间便有股灼烧的热感从腹腔中涌出,弥散到四肢百骸。

眼见着刑部侍郎面颊涨成了猪肝色,众人不由吓了一跳,等他面色恢复后,才急急发问:“这清酒竟烈性到了此种程度?”

好不容易缓过劲来,盛齐不敢置信地看着手中小盏,舌根还隐隐有些发麻,缓缓点头:

“的确芳烈的很,慢饮为佳,切莫喝急了。”

费老板坐在木椅上,小口啜饮着色泽清亮的酒液,忽地抬起头,盯着卓孝同问:“卓兄,你觉得这酒怎么样?”

卓孝同在酿酒一道上颇有天赋,将自家酒坊经营到家喻户晓的程度,心气儿自然不低,他不愿承认会有米酒比清风啸更美味,但刚才划过喉间的酒液却狠狠打了他的脸,清光滑辣,四角俱全,全然挑不出任何瑕疵。

口中涌起阵阵腥甜味儿,卓孝同面色不变,强忍怒意问:

“此种佳酿委实难得,不知费老板是从何处得来的?”

费老板好似听到什么笑话一般,乐不可支:“你竟然还要问我?这是你长女酿制出来的清无底,品相远在清风啸之上,当初刚尝到这酒,我的魂儿都快被勾走了,可惜店里存货有限,每日只能买一升,实在抠门得紧。”

“卓琏?”

卓孝同从未想到,有朝一日他会从别人口中听到长女的名字,不过是个没有任何用处的废物罢了,居然能造出美酒?

目光在包厢中环视一周,发现在座的宾客都尝过了清无底,一个两个都面露赞叹,有的人舍不得立时喝完,慢慢饮用,有的人已经走到费老板跟前,想再讨杯酒细品……将这幅场景收入眼底,卓孝同心底升起了无尽荒谬之感。

21.第21章

在座宾客大都是汴州本地人,当年卓孝同将原配妻子逐出家门、另娶樊兰一事,闹得沸沸扬扬,几乎到了人尽皆知的地步,而后他又将长女嫁到已经败落的桓家,究竟有多厌弃明眼人一看便知。

昔日瞧不上的卓琏现下酿出了如此甘美的佳酿,不止卓孝同震惊,他们这些旁观者也惊诧至极。在理智回笼后,有人张口道:“卓兄,这清无底虽然不错,却无法与清风啸相比,大概是制曲时添了过多的水蓼,才会这般呛喉辛辣,腹中似有火焰灼烧,要是喝多了,怕是会损伤身体。”

说话之人名叫李福成,家中经营米铺,卓孝同每年都会从他手中采买数量不少的糯米,用以酿酒,只要李福成不傻,就不会得罪大主顾。

闻声,费老板掀唇一笑,也不管旁人,自顾自斟满酒,慢悠悠啜饮着,盛齐拿表弟没办法,又舍不得糟践了美酒,只能随他一起胡闹。

在酒席上憋了一肚子火,等从鹤鸣阁离开坐上马车时,卓孝同面色铁青,眼底爬满血丝,密密麻麻如蛛网那般,看起来委实瘆人。

一名相貌清秀的青年就在旁边,试探着劝说:“叔叔,既然琏娘在酿酒一道上有天赋,不如将人带回家中,一笔写不出两个卓字,她若继续留在桓家,恐怕不太妙……”

青年名为卓鑫,是卓琏的堂哥,打从十五岁起便跟在卓孝同身旁,帮着他打理酒坊中的生意,眼下刚及弱冠,处理琐事的手段很是老道,几乎挑不出半点瑕疵。

想起既贪财又浅薄的长女,卓孝同轻抚着茶盏边缘,眯眼道:“鑫儿言之有理,到底是我卓家的姑娘,桓谨已逝,夫妻亲缘便断了,将琏娘接回家中,日后再踅摸一桩好亲事,她欣喜之余也不会拒绝。”

酿了这么多年酒,就算卓孝同心高气傲,但最基本的眼光还是有的,方才他品尝清无底时,发觉酒液甘醇,不带半分灰感,显然在煮酒时未曾投入石灰,若是如此的话,那卓琏是如何祛除酸意,且使酒水澄澈呢?

心中存有疑惑,他不自觉地便问出了口,卓鑫面露尴尬之色,低着头,好半晌也没吭声。

卓家年轻一辈里拥有酿酒天赋的人不多,原先仅有卓玉锦一个,如今又多了卓琏,但他却不精此道,只能打点庶务,自然无法回答这个问题。

马车很快便赶回了卓家,卓孝同甫一进门,就去见了樊兰,将自己的打算吐露出来。

果不其然,夫妻俩又爆发了剧烈的争吵。

翌日一早,卓孝同把卓鑫叫到堂屋,冲着他吩咐道:“你跟苗平去桓家走一趟,将琏娘叫回来,她好歹也是卓家的姑奶奶,一直呆在夫家,难道是想守一辈子寡不成?”

卓鑫躬身应声,也没有多言,跟着苗平往外走。

“苗管事先前去过桓家?”青年笑眯眯问。

“大少爷记性委实不错,月前玉锦小姐打算买下桓家酒坊,自己练练手,但大小姐不愿意,事情便搁置下来了,没想到她是个有真本事的,酿制的清无底名声不小,估摸着也有可取之处。”

苗平本就不是心胸宽广之人,上回被桓慎打得鼻青脸肿,足足数日方才恢复,丢尽了脸面,自是无比记恨。此刻他嘴唇紧抿成一条线,明显不太痛快。

二人走到桓家酒坊时,卓琏正将曲饼铺在竹帘上,桓母皱着眉迈进仓房,轻声道:“琏娘,卓鑫跟苗平来了。”

卓琏挑了挑眉,心中生出几分诧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