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侯 第353章

作者:希行 标签: 穿越重生

武少夫人没有说话,那官员的眼神也没有半点瞧不起乡下人,认真的给他解释:“这张是大舆图,这张是我们淮南道。”说完这里的他还指了指另一架屏风,“那里还有一张舆图,是军中用的,光州府的舆图。”

姜亮起身拱拱手道谢再坐下来,那官员便继续说话。

“固元的蒋氏,良村的富氏,还有从外地来买下半个祁村的扬州焦氏。”他伸手指点着淮南道的舆图,“他们也都在准备启程,已经把消息放出去。”

坐在正中的知府重重的叹口气:“现在已经清楚了,这些人是联合起来了。”

要走的世家不会只有这几家,他们在观望,等待火上浇油。

“民众们反应怎么样?”知府问。

厅内的官吏们逐一站起来回话,神情和话一样沉重。

“昨日有一百三十人跟随廖家出城。”

“进入光州府的民众,按照昨日送来的名册计数,以三百左右的数目递减。”

“商人们也在离开了,而且把消息传出去,很多在路上的要过来的商人立刻拉着货物跑了。”

这才是最令人头痛的,商人们行走四方,最能散播消息。

负责管理商人的官吏起身对知府郑重施礼:“大人,再这样下去,光州府要内乱了。”

有官吏也站起来施礼:“大人,应该跟这些世家谈谈了。”

便有很多官吏跟着建议,但也有人站起来反对。

“这正是他们的目的。”一个生的五大三粗的官吏说道,“他们就是要让光州府乱起来,逼迫让大人向他们低头,这些世家的把戏一贯如此。”

在坐的官员都很熟悉这种把戏,说是官员掌管一地,但因为官员都是异地任职,真正能掌控一地的是当地世代延绵的大族,官员们新到一地最先要拜访的就是这些人家,得到他们的协助,才能安稳当政,大家各取所需你好我好。

这也是一直以来官员和地方豪族的默认规矩。

所以这一次官府向世家大族要钱要粮,世家大族给了,但当世家大族要用这些付出换的自己想要的利益时,知府拒绝了,规矩就被打破了,世家大族就不干了,要给官府一个教训。

“这些手段在以前管用,但现在是乱世。”另一个官吏也站起来挥袖,因为在乱世征战他亲眼看过战斗沾染过鲜血,人也变的粗鲁了几分,“他们根本就不敢真的离开我们光州府。”

所以现在就是比的看谁沉的住气,看谁先低头。

厅内两方意见争论起来。

知府看了眼坐在角落里的武少夫人,武少夫人始终没有发话,他便做出了决定。

“那就不理他们,看他们能走多少。”他说道,“加强兵马巡逻,安抚民心。”

把所有的兵马都展示出来,这一场戏就看谁最能演的深入人心吧。

议事散了武少夫人回了内宅,自始至终她都没有发表意见,只有最后涉及到兵马,元吉站起来表示一切谨遵大人安排。

武少夫人回去了,姜亮刘范也跟着回去了。

武少夫人和元吉边走边说话,他们说话的声音不大不小,姜亮和刘范能听到但又不太好意思听,心神也不宁,各自胡思乱想。

武少夫人忽地回头问:“你们是从京城那边过来的,一路所见比我多,你们说现在光州府的兵马,在大夏实力怎么样?”

或许是世家大族们闹的乱让武少夫人不安了,姜亮这个那个的没有直接回话,刘范倒是不客气,很干脆的道:“目前暂时在大夏或者第三或者第二。”

武少夫人有些好奇:“首位是谁?谁又可与之争二三?”

刘范道:“安康山首位,剑南道现在是第三,但将来或可第二。”

武少夫人道:“因为那个娃娃节度使吗?”

一直没说话的姜亮此时抢了刘范的话:“少夫人莫要笑,正是有了这个娃娃节度使才有可能位列前二,如果娃娃没有拿到节度使,或者晚两个月拿到,别说第二,前三前四也没有它的位置。”

武少夫人哦了声:“是吗?娃娃提前两个月拿到旌节这么重要啊。”

刘范啪的一击掌:“正是如此,所谓一步早步步早,晚一步等三年。”

姜亮不甘落后:“如果不是这么早拿到旌节,也不能为谢恩入京在叛乱前就调兵遣将,也不会恰好进入山南西道,得以排兵布阵阻断叛军涉足西南.....”

他们的话才起,就见回头的武少夫人笑了,天地一瞬间冰雪晶莹,两个人的话戛然而止。

有谁能看到这样的笑不失神?

武少夫人一笑转过身翩然而去,留下两人站在原地。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才能得美人一笑。”姜亮伸手捻须喃喃,“没想到我姜亮一语便能做到。”

第一百四十九章 想想怎么办

刘范一进门就塞给姜亮一个镜子。

“你在乱世只顾着活命,很久没有照镜子。”他说道,“好好看看你的样子吧。”

姜亮看着镜子里的老脸,摆出几个深沉的表情,从沟壑里发掘出曾经的记忆:“我年轻时的确风姿不凡呢,我记得走在街上也有很多女子喊我仙人之姿,少夫人果真仙人,能看到我的过往不凡。”

这个老东西就是这么不要脸皮,刘范呸了声,要不然也不会跟他抢生意,往他的桌子下扔狗屎。

“少夫人到底关着我们想做什么?”他不再跟姜亮瞎扯,皱眉道。

姜亮坐下来,顺手端起桌上的大瓷茶杯,这是他刚被抓进来时就摆在手边的茶杯,武好夫人把他们安排到这边住时,这个茶杯也随着过来了。

这么大的茶杯简直不是茶杯,喝茶是文雅的事,要品水要闻香要观色,要一口而尽要再喝不得意犹未尽回味,守着一只缸喝茶那是牛饮。

但随着年岁口舌眼嗅都退化,茶是浓香还是淡甜或者涩苦,颜色是碧绿还是浓黑,对他来说都没有太大分别,而以前喝过的各种名茶,滋味也早已经想不起来了。

茶水对他来说,过了口齿只余下一个味道,水的味道,喝茶也只有一个作用,解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