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侯 第652章

作者:希行 标签: 穿越重生

“是吗?这样啊。”姜亮接过拿在手里上上下下看,“既然有契就好说了,不过呢,因为先前没有登记,有些就被记为无主充了公,这几天要开市,官府将这些售卖给商人,安置流民让官府核查一下,房产田地还好,这人的身契是要好好查的,毕竟”

他看着面前的诸人微微一笑。

“毕竟京城被安康山占据这么久,万一有什么奸细留下”

原本听的云里雾里的诸人在看到这老书生皱巴巴的一笑,以及听到奸细这个字,瞬时冰水从头浇下,透心清醒。

“不,不。”那人伸手就从姜亮手中抓过房契田契人契,在手中飞快的撕碎,“官府没有登记错,是我们记错了,这些啊早就不是我们的,几辈子之前就不是了”

那些没有递出契书的人也跟着纷纷点头“真是多亏了姜先生核对,我们都记糊涂了”

不待姜亮再说什么,急急的要揭过这个话题。

“我们这就改一下礼单。”

姜亮也没有再深究这个话题,摆手一笑:“不用改,替换一下就好了嘛。”

总之,原本要送的数额是不用变

在场的人们心里滴血,滴血的还不是这次送出去的,而是知道了更大的损失,原来那些没登记的都要被充公吗?他们敢!

他们还真敢

“姜先生,你看,这个以前记错的疏漏的,还能重新登记吗?”有人大着胆子问。

姜亮道:“当然可以啊,自己的东西记错了,也还是自己的嘛,想起来拿着凭证去登记下就好。”

在场的人都松口气,那就好那就好,但旋即又苦笑,那这下家底真不能隐瞒了,到时候楚国夫人要什么他们就得给什么

你想什么呢,现在不登记,楚国夫人不照样都要了?

登记了,楚国夫人再要就是明抢,将来去皇帝跟前也好告状。

大家眼神交流一番,落定了主意,纷纷对姜亮表达感激“今日多亏先见到姜先生”“所获颇丰。”“姜先生是京城人?”“姜先生可有空?”

姜亮如同众星捧着的月,又如同蝶儿围绕的花儿,乐在其中来者不拒侃侃而谈,直到有人提起此行的目的“不知什么时候能见见楚国夫人?”“楚国夫人住在府衙吗?”“我家有座宅院可供夫人小憩”“是登记过的宅院。”

“夫人不在府衙。”姜亮笑道,“也不用大家准备住处。”

不在府衙也不用准备住处?那夫人住哪里?诸人不解。

姜亮伸手指了指:“夫人住在皇宫。”

皇宫?皇宫!诸人惊愕,一时鸦雀无声

这,这,要怎么恭维?

“夫人是在修缮皇宫。”姜亮轻叹痛心,“夫人发现安贼将皇宫败坏的不像样子,在迎回陛下前,要修缮一新,所以日夜操劳吃住皇宫亲自监工。”

原来如此,诸人松口气,这就可以夸赞了“夫人思虑周祥啊。”

但才夸了一句,姜亮想到什么,看向诸人笑眯眯道:“啊,说到修缮皇宫,诸位可愿尽一份心意?”

第二十七章 夫人自有安排

街上除了到处乱窜的外地人,看热闹的京城人,又多了很多骑马坐车的世族老爷们,只是他们的神情都不太好,骑在马上的摇摇晃晃,坐在车里的面色惨白

礼物送出去了,他们没有半点欢悦。

这不叫送礼,哪有送礼送到坐在官衙里一边翻册子一边现场写送哪个田产房产送哪些人先前送出去的也不能收回,因为那些本就是充公的。

除了这个,还要给皇宫修缮捐些钱。

为什么在送完礼后才说修缮皇宫的事?!如果先说这件事他们就把这些东西直接捐给皇帝,不用像现在这样送两份。

这叫抢!而且还是他们自己送上门被楚国夫人抢!

楚国夫人!老爷们握着心口咬碎了牙,果然名不虚传!好狠,好手段!

但不管伤了心碎了牙咽了血,该做的事还要做,世家大族们不再躲在家里,到官府奔走,清查看守产业,免得被官府或者那些外地人抢了,其他世家大族听到消息有的给楚国夫人送了礼,有的只捐了给皇宫修缮的钱。

“不惯她这个恶习。”那家人决然说道,“要杀要剐随她。”

有人佩服敬称其为公,也有人不屑嘲笑先前为什么不去安康山面前称公。

但送礼的楚国夫人没有优待,不送的楚国夫人也没有苛待,因为谁也没有见到楚国夫人。

有人愤愤不平有人担惊受怕,但当有人说离开京城不受楚国夫人欺压时却没有一个人响应。

“外边也不太平。”

“我花了这么多钱送了这么多东西,我才不走。”

“我家的产业这么多,我就留在这里看着,我看她敢不敢抢走。”

没有人离开,有更多的人涌进来,街上奔驰的兵马渐渐换了成差役,差役们传达着开市的消息,无数的店铺如雨后春笋打开了门,熙熙攘攘的人群散布在街头巷尾,本地人和外来人有互相不满,吵架斗殴京城渐渐的热闹起来。

皇宫里也很热闹,这里围着严密的兵马,但其间有很多工匠进进出出,冲淡了紧张的气氛。

楚国夫人在修缮皇宫,修缮皇宫可不是小事,当然要有兵马围着严查监控。

除了工匠,其他人力则是太监宫女。

这些太监宫女是当年没有跟随朝廷去麟州,藏在皇宫或者民间,后来叛军入城就去伺候安康山,新帝回来肯定是不会用他们了,可以说是死路一条。

但楚国夫人心善让他们戴罪做工,修缮清扫宫殿,养护花草树木

为了让新帝看到他们的诚意将来能侥幸被赦免留一命,他们日夜不休的忙碌着。

但皇宫太大了,这么多人充斥其中还是没有填满,总有一些地方是没有人来人往,安静的。

“海棠宫是先帝和贵妃最喜欢的地方。”一个宫女跪坐在池水边,将乌黑的长发轻轻的揉洗。

“原先每日都有温泉水送来。”两边坐着的宫女轻声道,如今当然不是往昔了,温泉水的路也断了。

她们揉按着搭在池边的手臂,泛红的花瓣池边更衬得手臂如雪一样白,也像雪一样凉

“夫人,水太凉了。”宫女说道,要去质问,“怎么烧不热呢?”

“是我让他们别烧热的。”躺在池中的李明楼道,“我喜欢冷一点的水。”

从来没听过有人喜欢冷水泡澡但如今天下的稀奇事见的还少吗?少说话才能有机会活着,宫女们低头应声是,怎么像不存在一样伺候人是她们最拿手的。

李明楼走出来,元吉方二坐立不安等候。

“小姐,好点了吗?”他们问。

李明楼看着元吉反问:“你的身体还好吧?”

这个问话陌生又熟悉,元吉毫不犹豫点头:“我没事。”

李明楼又问中五等人,姜亮也在其中。

元吉现在知道李明楼身体不适不是病那么简单了,好像她这种情况还会波及身边的人,所以才会担心。

他认真的点头:“我会注意他们的身体。”

李明楼这才回答他们:“在冷水里泡过能缓解一些,在这皇宫里,很多地方日光照不到,也好很多。”

她走到窗边看着外边,宫殿高大层层叠叠投下无数的阴影,金碧辉煌让日光都刺目回避。

皇宫住着真不错。

“元爷。”

在皇宫一处偏殿里,有很多官吏忙碌,对外说是忙碌皇宫修缮的事,但实际上是忙碌京城所有的事务,姜亮刘范不穿官袍也在其中,看到元吉过来,忙迎过来问。

“夫人有什么吩咐?”

在攻下京城不久,姜亮刘范就带着从淮南道宣武道挑选出来的一大批官吏赶来,及时接手京城的官衙,甚至连朝廷的六部都接过来。

安康山朝廷的大批官员不能再用,关进了牢房里,麟州那边的朝廷暂时还过不来,所以只能他们先担起。

还好虽然名义叫六部叫朝廷,真正管的也不过是京城以及所辖范围,不是整个天下,当然,还是比淮南道事大了很多,人也多了很多,但事情都差不多,大家做的熟练,很快也能得心应手。

李明楼攻打京城后又马不停蹄的去支援武都督,再赶回来,耗费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也耗尽了力气,进京后一连十天都在休养,只通过元吉处置交代京城的诸多日常事。

“夫人一会儿要过来。”元吉道,又问,“你们两个身体还好吧?”

姜亮刘范大喜:“太好了。”“夫人身体好了。”“我们很好很好,一点都不累。”“累怎能不累?但为国为民不惜此身。”“你这年轻人,怎么不懂夫人的胸怀?没了身,你还怎么为国为民?给夫人添乱!”“你!”

元吉打断他们的争执,微微一笑道:“身体没事就好,夫人要先见你们。”

晶莹透彻的小殿里,穿着长袍的李明楼坐在云霞屏风前,黑袍白裙堆叠,没有遮盖头脸,露出修长的脖颈和光洁的面容。

姜亮松口气:“夫人气色好多了。”

刘范并不觉得,上次见李明楼的时候她裹着黑袍遮盖着头脸,也许其下的面容也是现在这般,他知道姜亮的意思,是说李明楼能不遮挡头脸可见精神好了很多这老儿说的话总是太浮夸。

他没有反驳也没有称赞,问关键的问题:“京城六部衙门京兆府都已经归置理顺,夫人择哪处为楚国夫人署?以及往麟州的恭迎陛下回京的人员怎么安排?什么时候出发?”

对于楚国夫人住到皇宫,然后大家的办公地点便也跟来,很多人没有多想,反正一切都是楚国夫人安排,他们做事就是了,但刘范不得不想,因为这太不妥。

这里不是淮南道,楚国夫人身为一道之主坐哪里都可以,这是京城,这是皇宫,能住在皇宫里除了皇帝,就是叛贼

亲自督察修缮皇宫,这种理由真是太儿戏。

刘范看着李明楼,她是个女人,还是个年纪不大的女人,天下的女人都喜欢华丽的东西,皇宫对于这个女人来说,是从未有过的华丽物件,她好奇的兴致勃勃的想要把玩

身为门客,他有责任提醒她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以往贪财好色的名声也罢,涉及皇家天子朝廷大体的事,还是不能肆意妄为。

李明楼叫他来正是为了这句话,道:“在皇宫修缮中发现了很多叛贼埋下的不洁之物,我还不能搬出去,我要亲自查清,否则迎陛下回宫出了意外,我与安贼岂不是同谋?”

姜亮点头:“正是如此。”

刘范皱眉要说话,李明楼看他道:“不过这并不影响可以请陛下回京了。”

刘范松口气点头。

“这件事就交给你了。”李明楼道,“我希望你亲自走一趟,让陛下更清楚京城的情况,只是安康山占据了太原府,河东道必将失守,此番前去麟州,路途会危险”

此等重任!刘范大礼一拜:“刘范不惜此身。”

李明楼颔首还礼,道:“此次议事主要是为这个,你们先去准备吧。”

姜亮刘范应声是起身离开,走到门口时姜亮回头看了眼,见李明楼和元吉在低声说话,他想到什么一捏袖子转回来:“夫人,关于京城官员们的任职,我有些话想跟夫人提前说一下。”

刘范看到姜亮捏着袖子,就知道他要说什么了,这次在京城一开始没敢收钱,后来夫人开始收礼,他就也跟着开始收了,不知道要安排多少花钱买官的

他摇摇头,这个他就不劝了,对于目前来说这不是什么大事。

刘范离开,姜亮回转,开门见山道:“夫人,我觉得目前不是迎回陛下的良机。”

话说到这里,就见李明楼一笑。

“我知道。”她说道,“陛下那边也肯定知道,你无须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