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七零:农媳的开挂人生 第195章

作者:杨小愚 标签: 穿越重生

说完头也不回地离开,由于腿短,泥泞都没过小腿肚子。他却还偏偏背着手迈着四方步,滑稽的样子逗得众人忍俊不禁。

莫宝珍虽然脑子转弯比较慢,但她清楚胡向前什么都听陆晴川的,而曹格里则什么都听胡向前的。于是也顾不得大家笑话,深一脚浅一脚追上前去,扯住曹格里满是泥巴的后衣襟,低声劝道:“等下胡向前就回来了。”

她的话让曹格里身子一顿,他对他们老大的忠心可是天地可鉴,但话从莫宝珍口里说出来听着很不是滋味,好像他很怕胡向前似的,尊重跟畏惧是两码事好么?“我不晓得他会回来?”

莫宝珍听出他不快活了,心里一慌,脑壳也跟着短了路,“你不听川川的话,他回来了指定踢你屁股。”

“哎哎,你哪只眼睛见到他踢我了?”曹格里不耐烦地瞅了她一眼,伸伸胳膊扭扭腰,转身往回走,“说你蠢,你还不承认?你以为我真会走吗?主席挥手我前进,上山下乡闹革命,为主席做事是我们无限的荣光,我就是试探一下你而已,想不到你居然这么不信任我,太让人失望了!”

“我!”莫宝珍望着他渐远的背影,愣在原地好半天,继而欢天喜地跟上前,只要曹格里不挨胡向前的骂,朝她发点小火有什么大不了的?

陆晴川和其他人等早已司空见惯,大家又开始紧张有序地忙碌起来。

雨实在是落得太久了,路既泥泞不堪,又布满了坑洼,几乎整条路都要铺上石头,所以进度很慢。一群人忙活了大半天,才铺了不过十几丈远。

“川川,大半个生产队的大石头都被我们找光了,现在只剩下河泊里的鹅卵石了。”陈小凤汇报道。

鹅卵石又小又圆,铺起来进展会更慢,陆晴川用衣袖揩了揩挂在下巴上的汗,“挑大块的拉过来。”

眼下离修水泥路还远着呢,不如大家辛苦点,一次性把路铺好,以后孩子们上学就方便多了。只是干狗岭在东,学校在西,石头挑过来不容易,陆晴川又调了四个人过去帮忙挑石头,顺便交代道:“凤姐姐,河里涨水了,你们捡石头时小心些,也跟老胡讲一声,一回让大家少挑点。”

话未落音,只见不远处一队人挑着担子鱼贯而来,领头的是周天。他笑着抱怨道:“晴川,你很不够意思啊,这么大的事,也不通知我们一声。老支书和周队长特地派我们来助阵呢!”

“哪是什么大事?我们自己住在学校,路太烂,出入也不方便。”陆晴川不愿意领受功劳,周天性子直爽,“不管你的本意是什么,反正在我们看来,你们就是在为我们做好事,我们也必须参加,大家说是不是?”

“是!”队民们齐刷刷地答道,然后放下担子,挽起袖子,把一块块四四方方的青石往路上填。

这不是郭石匠家禾场上的石头吗?陆晴川心生疑窦,“这石头……”

“怎么?捡来的石头可以填路,我们郭家的石头就这么遭人嫌弃?”郭秀秀轻轻松松挑着担子来到陆晴川跟前,“咱们落烟坪如今是流云市的先进大队,连块像样的石头都找不出来,也不怕人笑话?”

都是为学校办事,陆晴川不跟她计较,况且郭家以前打碑存下的那些石块全藏在屋后,都堆成一座山了,这些石块铺起来又平整又体面,进度也快,“那就多谢了。”

人多力量大,这十几担石头铺下去,干净平整的青石板路又向前延伸了十来丈。陆晴川直起腰杆子,漂亮的脸上挂着浅浅的笑,孩子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无论发生什么,都要保证他们的学习和教育。

更多队民的加入,使得铺路的进展更加迅速,第三天下午,已经铺到了一公堰。然而,郭家的石头再多,也敌不过路程远。青石应该铺不到队屋前了,干狗岭那里还有八户队民,在大队小学小学的有6个孩子。

那几户人倒也通情达理,纷纷表示,那一截路他们可以送孩子过来,而且只要天气好了,泥泞就干了。

“还是去河泊里选些石头,能铺到哪里算哪里。”周保生背着手说,桃花河的河床本来不宽,眼下涨水,靠岸边的石头已经被知青们捞得差不多了,他让周志达和林大壮带着队里年轻力壮又熟识水性的人下河。

第二百三十四章 房子不能拆

从河里摸的石头都不大,填起来很费时费力。而且下河摸石头也危险,周保生便让大家先砍些木头回来,先临时凑合着用着,“就先填到这里吧,到时我再想办法。”

令众人意想不到的是,很少出门的东香婆婆居然拄着拐杖摸索着来到了干狗岭,四处寻找陆晴川。

正在分石头的陆晴川用浑黄的河水洗了手,又在后衣襟上揩干手,然后扶住了这个颤微微的老人家,“东香婆婆,有什么事你让人喊我一声就成了,现在到处都是水,多不安全?”

“川川,我想过了,你说得对,我搬去学校宿舍住,有你们做伴,热闹。”

东香婆婆兀自提起这件事,让陆晴川心生疑虑,当初她苦口婆心地劝老人家搬家,东香婆婆无论如何都不答应,家里有她死去的丈夫和儿子的气息,她不愿意离开。今天突然改变主意,指定是有什么事,因此,陆晴川没有急着答应,而是耐着性子套问。

“那屋子确实年代太久了,又漏雨,住得不舒坦,不如拆了,把那些石头拿来填路。”

东香婆婆满脸波澜不惊,陆晴川留意到,她拄拐杖的那只手在微微颤抖。

多可爱的老人,在自己面临生命危险时舍不得离开的家,却在这个时候自愿拆了!陆晴川当然不会答应,那两间石头房子装载了东香婆婆一生的记忆,是她独活了几十年的信念所在,她不希望把这么美好的东西破坏掉。但这是个为了和平敢把两个儿子毫不犹豫送上战场的老人,可见她打定的主意,不是随便一个理由便能让她打消的。陆晴川稍稍一琢磨,劝道:“东香婆婆,你搬过我们很欢迎,不过,你的房子不能拆。”

“为什么?”东香婆婆显然没想到她的提议会遭到拒绝。

“现在国家都在关心我们的灾情,如果在这个节骨眼把你的屋子拆了,恐怕周支书跟周队长都会被上面追究责任的。”陆晴川尽量把原因往大处说,东香婆婆不解,“我个人的屋子,我想拆就拆,管别人什么事?”

见老太太态度强硬,陆晴川只好扮起了可怜,“东香婆婆,我是个下放的小知青,上面的政策我懂什么?要不我明天带你到公社问问?”

在一旁指挥的周保生早将她们的话听进了耳朵里,一直以来,他也很敬重东香婆婆的为人,所以才让伍月婵照顾她,让英雄母亲过清苦无依的日子他已经很自责了,拆房子这种事他是断然做不出来的,“冬香婶子,上面制定的规矩肯定有他们的道理。你想搬去学校就搬,但屋子不能拆。现在乡里、区里、市里都对我们的抗洪抢险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其他生产大队眼红着嘞!要是这房子一拆,说不好就有人去搬弄是非,咱们队的先进就没了。”

“这样啊!”

牵涉到集体荣誉,东香婆婆犹豫了。陆晴川见状,连忙帮着敲边鼓,“周支书说得没错,因为卖粮的事,咱们得罪了不少人呢!再说雨应该也快停了,到时候咱再去河泊里捡石头。”

她边劝边把老人拉回了学校,打开以前储存折耳根的那间空宿舍,扶着东香婆婆转了一圈,“你觉得这间屋子怎么样?”

土砖墙摸着没有石头凉,但这里再好,也比不得石头屋子里留下的夫妻恩爱、伢子成长的点点滴滴的生活印迹,“既然上面不允许拆屋,那我还是先住回去吧!眼睛不好使,住惯了方便。”

二世为人的陆晴川岂不懂得她的心思?她没有多做挽留,带了几斤灰面,将东香婆婆送了回去。

她检查了粮食、柴禾,因为有周保生的关照,这些都备得很足,“冬香婆婆,我给你做碗蛤蟆跳水吧!”

东香婆婆眼瞎心不瞎,落了好几个月雨了,队里的粮食肯定不够了,她每天熬两碗粥,这会儿已经饿得两眼冒金星了,“好,那就麻烦你了。”

陆晴川做事麻利,没多久功夫,蛤蟆跳水就做好了。趁东香婆婆吃饭的当口,她把房子收拾得干干净净。

经过两天的努力,石头路勉强铺到了大坂田,不光给这一带上小学的孩子们带来了方便,也给队民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踩在干净索利的青石上,比打着赤脚趟在齐小腿深的泥巴坑里强多了。周保生感叹道:“小陆啊,你年纪不大,但脑壳比我活络多了,要是个男伢子,我真想把这个支书的位置让给你。”

何春香、伍月婵也是对这个女伢子赞不绝口,面对众人的夸奖,陆晴川处之泰然,她重生了,后来发生的很多事情都经历过,心思自然也通透些。

老天给她这些,不是让她拿来炫耀的,而是要她改变自身和周围的人的命运,因此,她不觉得有什么可居功的地方,“大家过奖了,其实铺路这件事是钱老师的主意,只是他这段时间不在,我帮他做了而已。”

一番话把她的功劳撇得一干二净,令在座的几人只得把剩下的夸奖的话放回了肚子里。

小天福却不管这些,他坐在陆晴川腿上拨弄着小手枪,前一阵子他去了外婆家,刚回来没几天,“晴川姐姐,我的手枪被铁蛋弄坏了。”

陆晴川接过一看,发现塑料枪托少了一块,小家伙平时最喜欢这把枪了,她安慰道:“下次再给你带一把。”

“能不能叫远征哥哥带?”小天福期待的小眼神眼巴巴的,让陆晴川不忍回绝,“好!”

嘴上答应着,她的思绪却飘到了几千公里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