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七零:农媳的开挂人生 第217章

作者:杨小愚 标签: 穿越重生

怎么做都是丢丑,吴翠花只得死抱住何春香,苦哈哈地央求道:“春香,我跟你保证,他们不是在打架,你们先忙你们的去吧!”

哟,这就奇怪了,她的表现完全不像平时的作风嘛!何春香可算是明白过来了,下一秒脸红得发烫,马南湘的作风怎么这么腐败?上次在河泊里直接开干,这次在屋里吧,还非得闹得全队人都晓得。虽说她跟林大军是订了婚了,也不带这么玩的好吗?一家子老小,没一个正常的。

“好了好了,”她手一挥,“少管闲事,都跟我回田里插秧去。”

其他的人没反应过来怎么回事,那个猴精猴精的毛枝花突然哈哈大笑起来,“哎哟哟,翠花婶,原来他们是在床上打架啊!”

来的一群妇女没有开放到这个程度,况且乡下人认为撞破苟合之事会倒大霉的,一个二个的躲都躲不及,跟着何春香走了,背后没少议论。到吃夜饭时,全队上下没几个人不晓得的了。

这件事令原本焦躁不安的陈小凤更加惶恐,“川川,你说那个不要脸的在云市呆了半个月,是不是跟晴朗哥......”

后面的话她实在说不出口,双手不停地相互绞动着。

陆晴川在统计工分数,心不在焉地回答道:“我哥哥又不在云市,两个人隔上千公里,能干什么?”

“我的意思是,她会不会到阮市找到晴朗哥了?”陈小凤越急,心里越乱。

陆晴川又把算好的数仔仔细细核对了一遍,全部对上了,合上簿子,“走,去月婵伯娘那里玩玩。”

听说今天雪娥回来,但等到现在也没见有人上门,她已经按捺不住了。

周麦生两口子也聚在周保生家,两家人欢欢喜喜的场景让陆晴川倍感欣慰,这一切,都是她跟所有人一同努力的结果。

众人说说笑笑到了六点半,“突突”的摩托车由远而近,他们立马迎了出去。

陪周雪娥一起回来的是白母,她的态度友善多了,主动跟大家打了招呼,包括陆晴川。

“小陆,这些天娥儿跟我提起过很多你的事,也许以前是我误会了你。”

要想白母那么高傲的人说出道歉的话来,简直比登天还难,这足以证明了周雪娥在她心里的份量。

陆晴川不是揪着小辫子不放的人,何况对方已经放低姿态了,她忙回道:“白阿姨太客气了。”

周雪娥笑嘻嘻地过来握住她的手,“川川,想你了!”

说话比去白家之前利索多了,陆晴川由衷的替她高兴,“我也想你,以后有空,要多回来看看。”

陆晴川意指周麦生和何春香。这些天来,他们差点望穿了眼睛,现在女儿回来了,站在他们面前,他们却掩饰了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因为娥儿迟早是要嫁到白家的,他们表现得过于牵挂,女儿又哪能在白家安安心心地过日子?只要娥儿好,做父母的看着就觉得幸福。

周雪娥是个聪明的女孩,一点就通,她一手牵着周麦生,一手牵着何春香,“爹,妈,我很好。”

何春香温和地摸着她的长辫子,“好就好。”

第二百六十四章 婚事定下来了

这次周雪娥只在落烟坪小住了半个月,白家那边希望两人早些把婚结了,说是这样方便给雪娥安排工作。

周家人心里一万个舍不得,特别是伍月婵,“娥儿过几个月才十八,现在还不到年龄领证。”

意思是想留着孩子在家多住些日子,婆家再好,也没娘家舒坦。

“她伯娘,差几个月不要紧,我当女儿养着。这样方便娥儿把那个售票员的工作岗位霸着。”通过这些日子的相处,白母特别中意这个儿媳妇,温柔、善解人意,又勤快,比起她那个侄女来,品性强多了。让她尝到了贴心小棉袄的甜头,巴不得尽快就帮儿子将她娶回去。

亲家母把话说到这份上了,周麦生两口子只得忍痛割爱,白母也保证,以后会让雪娥经常回来,随时也欢迎他们老两口去城里玩。

这个年代大多数年轻人结婚很简单,不用买房,不用买车,不用存款,小两口就去领个结婚证,然后去照相馆,穿身绿军装,胸前戴上大红花照张合影,就算完事了。

周保生和周麦生也喜欢简简单单,白母自然不同意,“我就个儿独媳,亲朋好友请到家里吃个便饭是有必要的,就当是找个机会跟他们介绍雪娥,免得以后大家在路上遇到都不认得,岂不失礼?”

“一切凭亲家母作主吧!”在周雪娥的感情上,何春香一直在做着最大的让步,再说了,白母所作的一切,也体现了对娥儿的重视,她有什么可挑剔的呢?

婚事定在了农历十一月十八,离周雪娥十八岁不过半年的功夫。

陆晴川早早地写信给夏晓芬,让她帮忙弄一套顶好的枕头、铺盖,算是她给好朋友送的礼。

“雪娥的婚事真顺利,前前后后不到一年。”陈小凤摸着大红的花铺盖,言语中既有祝福,也有羡慕。

陆晴川一手抓着一张叠得长长方方的红纸,另一只手握着剪刀谨慎入微地剪着,然后展开红字,是一个漂亮的双喜字,她将红喜字摸得平平整整,放到了红铺盖上。

接着又剪了两个小点的,一只枕头上一个,这才回答凤姐姐的话,“你用不着羡慕,等今年过年回家,也把你跟我哥哥的事办了。”

陈小凤又羞又臊,冲到挠陆晴川的痒痒,“死丫头,嘴里头说不出一句像样的话来,看我不撕烂你!”

“好嫂子,饶命啊!”陆晴川直告饶,她最怕痒了,陈小凤这才松开她,刚才还开开心心的脸,瞬间又阴了下来,“晴朗哥好久没写信给我了。”

陆晴川晓得她的疑心病又犯了,“他在阮市学习,要是写信给你,路上拖一拖,等你回信,说不定他都回云市了。等过年了,我就去找个铁匠铺,给你打条铁链子。到时候,你每天把你的老公绑在裤腰带上就成了。”

“川川,你!”陈小凤假装生气,扭头坐在一旁不说话,陆晴川推了她一把,“快去看看雪娥怎么还没到?”

“我来了!”周雪娥笑嘻嘻地进来,甩了甩手上的两封信,收信人都是陆晴川,一封是李民朴寄的,另一封是李大伯。

陆晴川想都没想,先拆开了李大伯寄来的信,打开一看,只有八个字,“糠中无米,流云有志。”

不用猜,这是一句暗语,意在提示什么。陆晴川反反复复地把这句话念了几遍,脸上一惊,呵,不是冤家不聚头啊!

她把信撕烂丢进了灶膛里。民朴叔叔的信就有些让人忍俊不禁了,见她笑得如此开怀,陈小凤和周雪娥也凑过头来,“什么事这么好笑?”

原来是马南湘去找陆晴朗,四处撞壁的经过。

“这下放心了吧?”陆晴川揶揄道,陈小凤不好意思地摸着辫子,点点头。

这又怎么能怪她呢?只有对感情认真了的人才会认真,哥哥能娶得凤姐姐,也算是有福了。

今年的红薯和晚稻没赶上最好的时节,长势比去年差了一截。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在周煌辉等领导班子的大力争取下,上面同意了下半年不征收公粮。这是个振奋人心的大好消息,让在田间地头劳作的人们满心欢喜。

看到谢老八远远走来,周保生洗干净腿上的泥,上了田梗,“老八,又有什么事要麻烦我?”

谢老八的确是有事来求他的,不料他开口来了这么一句,噎得谢老公支吾了半天,“你看你,说的什么话?不就想跟你买头牛吗?这么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