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七零:农媳的开挂人生 第364章

作者:杨小愚 标签: 穿越重生

“那当然不行!工钱我们会付,只是,一下子抽了这么多精壮劳力出来,你们人手够吗?”周保生不是个只顾自己的人。

谢老八笑道:“这你就不用担心了,上回得了物资的几个生产大队都答应了,只要我跟二狗开口,就有人给我们。”

说完,又转向他的队民们,“都给我听好了,把事给我办得漂亮点,钱只会多,不会少。”

谭木匠带头答道,“我们只会办漂亮事,丑事干不出来。竖电线杆子的地方咱晓得,大家伙跟我走!”

69个人跟他走了,剩下的10个人原地待命。

看着这群雄赳赳气昂昂的人,谢老八腰杆子挺得直直的,“周乡长,老周,可以带我进厂房里瞧瞧吗?”

“当然可以!”周乡长还有其他的事要忙,周保生带谢老八进了厂房。

机器旁,陆晴川把一大叠纸张递给胡向前,“这是洛大哥翻译的安装步骤,以及调试、使用说明书。”

胡向前目不转睛地盯着机器“哦”了一声,对黄伞坡的队民招招手,“过来五个人,按我说的,将这台注塑机安装起来。”

在胡向前的指挥下,大家七手八脚地把注塑机装好了。朱大福围着机器围了一圈,“这个铁疙瘩能有什么用啊?”

“用处大着呢!”胡向前一边指一边解说,“到时候,工人把原材料倒进这里,经过高温融化后,被输送到这里,经过模具成型,电风扇的壳子就出来了……”

这么神奇啊?众人听得津津有味,好想亲眼看看那一块块风扇壳子从机器里蹦出来的样子。

陆晴川的注意力却不在机器上,而是在胡向前身上,从头到尾,他都没有翻看一下洛圆的翻译,就轻而易举地装好了机器,这个人的身份,到底是什么呢?

发现那双大眼睛停留在自己身上许久,胡向前随便翻了两下翻译,指着另一堆机器说,“把这些搬到那边去。”

五天之后,最后一根电线杆子竖在了厂房前五百米的地方。

当所有的灯全亮起来的时候,周围欢呼一片,“来电了!来电了!”

“是啊,要是哪天咱们队也有电就好了。”谭木匠的眼眸里充满了希望之光,不料却被人浇了一盆冷水,“肯定也会有那么一天的,但是,我们看不到了。”

说话的是他同队的谭爱光,小伙子刚满二十。陆晴川记得前世黄伞坡是在八八年通电的,落烟坪则晚了一年,不过,现在自然不用等那么久了,“电线都拉到龙潭了,最多一两年就能拉到生产队,我们怎么看不到了?”

除了胡向前,在场的人都不相信。谭木匠担心她下不了台,便说道:“就算能通电,那也是要钱的,有几个用得起的?”

这些年,大家算是穷怕了,陆晴川给他们打气,“往后的日子只会越来越好啊!”

第四百四十九章 招工

欢笑声漫山遍野地飘荡着,落烟坪在抢种小麦。

“队长,听说昨天畜牧组又下了十多只羊儿、二十几只猪儿,是不是真的哟?”周天顺坐在锄把上,抓着草帽扇风。

周麦生的长脸上挂着一丝笑,“当然是真的,但不是畜牧组下的。”

周天顺一愣,“啊?”

“是畜牧组的牲口。”

周麦生很难得的开了句玩笑,众人吃惊不已。见他心情好,大家的胆子也肥了起来。

田金山双手杵着锄把,直了直腰,“周队长,种小麦可是头一回啊,会不会没收成啊?”

一句话又把周麦生的脸给问黑了,川川提供的天气预报,那还能有假?“前几年,我们头一回种反季庄稼,丰收了;前些日子给牲口人工授精,在全国来说都是头一回,也成功了。现在头一回种麦子,怎么了?”

“说得也是啊!”田金山抓抓后脑壳,“乡里办厂子也是头一回,不晓得职工名单落实了没有呢?”

“落实了也没有你,你一个大文盲,出门男、女厕所都认不得,而且又矮又小,像个皮猴儿,莫影响了厂子的形象。”

林家寿说的是实话,但田金山选择了忽略,“要是咱们也能用上电风扇就好了。”

听到这句话,大家全停下手中的活计,望向乡里的方向。

周麦生见状,一拍大腿,“大家下老火干,明天咱去乡里凑热闹去。”

“好!”众人浑身是劲,撅起屁股卖了老力干。

今天,是龙潭乡百姓们最激动最兴奋的日子,一大早,电风扇厂被围了个水泄不通。大红的对联、大红的鞭炮,更显得喜气洋洋。县里、省里的领导笑容满面,周煌辉和周保生更是乐得合不拢嘴。

陈市长讲完话后,陆晴川托着大红花,请他剪彩。接下来,陈市长和蒋县长一同揭开了盖在厂名上的红布,“龙潭电风扇厂”几个大字金光闪闪。

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舞狮队灵巧地爬上了高板凳,惹得众人阵阵喝彩。

“小陆啊,这次真多亏了你,事一到你手上,就是办得漂亮!”曾玉球站在人群最后,由衷地说道。

陆晴川一边鼓掌一边回答,“最主要还是曾大叔跟咱落烟坪运气好,我只不过起个穿针引线的作用而已。要说办事漂亮,你曾大叔认了第二,可没人敢认第一!”

二人会心一笑,陆晴川指的是运机器那天发生在五强县与乌梅县交界的那事,毕竟事不算小,她便请曾玉球帮忙盖过去了。

“哎,小陆,你看那边!”曾玉球突然压低了声音,陆晴川顺着他视线的方向望去,樟树下,有两个黑衣人交头接耳,样子鬼鬼祟祟。

这又是哪路牛鬼蛇神?陆晴川眨眼的功夫,那两个人已经不见了,“曾大叔,他们是为了你来的?”

“应该不是,我入暗股的事,除了你们几个,没人晓得。不过,我感觉他们盯的就是咱厂子里的人,因为我前几天就见到他们在这里转悠了。”曾玉球沉思了一下,“这样吧,这几天我再留意一下。”

两人正商量着,周志达风风火火地从人堆里挤过来,“川川,你怎么还躲这里凉快啊?周支书正到处找你呢!”

“什么事啊?”陆晴川问道。

周志达拽着她,边走边说,“咱初步确定的职工已经到齐了,还得筛选一下,周支书叫你过去把把关。”

这次厂子里计划招收80人,在众人看来,这是国有企业,只要进去了,每天干手净脚的上班下班,就有工资领,比每天在田间地头背着锄头挖好多了。报名的不光有龙潭乡的,其他县的也有好几百人。

不过,厂子里招工也是有条件的,年龄要求在16-30岁,至少初中文化,没有不良嗜好,光这三条,就刷下来一大批人。

“川川!”黄建华摇着手率先跑了过来,跟在她后头的有陆巧儿、莫宝珍、曹格里、江柒仁、江百仁、陈肖、余国栋。他们都是周保生举荐的,这些伢子虽然是外来知青,但在落烟坪做事也是实打实的,而且又有文化,放在畜牧组太浪费人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