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之友 第440章

作者:马桶上的小孩 标签: 女强 穿越重生

什么也不说就这么要走?

考兰还真以为她是觉得他有用才收留他的么?

就考兰平时作的花钱如流水,她要真是要利用他,这买卖也够赔本的啊!

到了一个多月前,陆行帮才派人来送消息,里头就夹杂着考兰的纸条,她打开来看还以为是多么重要的消息,结果上头歪歪斜斜一句:

“想写信,但是不会写的字太多了,我去为州找你,你别乱跑。”

是魏州啊!魏字都不会写你是把学的东西都吐出来了么?!

再这样就在你身上抄唐诗三百首看你还能不能记住!

几日前崔季明总算是见到了他,真是恨不得拧着他耳朵把他吊在树上抽啊,考兰被她摁着揍了半顿,还气的蹬腿骂:“我都是为了你!你居然敢这么对我!你知不知道老子吃了多少苦!我不回来了,早知道我就不回来了!天杀的!没良心!”

崔季明也怒:“你要真是老老实实去玩也就算了!我有要求你去做这做那么?现在什么世道,我自己都好不容易用这名字混出头来,你对山东了解多少,还打算重操旧业了?说着什么要对我有用,你当我真的是需要你给我出生入死才养你啊!”

俩人拿着枕头,打的你死我活,考兰连揪头发踢裆的招都想使出来了,也不知道是最近都没吃过饱饭,还是身上受了伤,败下阵来,气苦的趴在床上不动了,脸朝下埋在枕头里:“我知道啊——我知道所以才觉得什么都欠你的!”

要是别人,或许他早死在看到她真身的那一天了。

他老是觉得崔季明怕他再跟以前那样没人管没人问走了歪路,才养在身边。

他渐渐发现自己不是因为有用,而是因为崔季明的心软才过上现在这种日子的。这一发现,对于他来说又让他高兴又让他不舒服。

高兴的是,他终于可以受到关心而不用付出代价。

令他不舒服的却是,他不希望这样不对等下去。

考兰也一直在想,自己对于三郎而言算做什么?三郎于他而言算做什么?

他的脑袋想不出来这答案。

他能感受到自己也算是三郎关心的为数不多的几人之一,只是为什么他的待遇就跟殷胥差出十万八千里来?

崔季明就好像是看着殷胥的方向,在一步步前进,踏实土垒的台阶只为了靠拢他,要和他站在一处。

考兰也知道,他自己更像是路上的同行者而已。

崔季明自然不知道考兰的这些想法,陆双看她在魏州差不多站稳了脚步,他在叛军境内也算是各处都有了些眼线,打算启程往魏州来。

主帐扎在魏州城外,崔季明任用了几位将领,与张富十在内的诸位探讨往后的事务。

但毕竟大多数人都是拿着铁锹镰刀发家的民兵,眼光也有所局限,他们认为如今面临的选择,就是先打滑州还是博州。

崔季明早在来魏州之前就跟自己设立过目标。

滑州在西侧,靠近朝廷,崔季明不到万一是不想和朝廷接触,而且越靠近朝廷越容易枪打出头鸟。滑州的横野军战力早不如从前,如今内部混乱不堪,不足为惧。或可随时监控着他们的走向,留着他们夹在朝廷与魏军之间。

她的计划是向东占博州,沿着黄河狭长发展,而后再自养水军,绕开如今被郑姓当作重城的郓州,从东部渡河,攻占齐州。

她犹豫的是,趁着博州如今刚刚经历战役势弱的时候攻打,还是先整顿整顿自己手中还满是隐患的兵力。

最终崔季明选择了后者。

因为如果就这样打去博州,再吞了博州的兵力,手下人数多起来,反而会使管理混乱之类的矛盾更加激化。到时候两三万人,她手中又没有名将,未必能压得住。

不少兵将都是那种只顾着攻城略地,恨不得抢来的钱堆成山的人。张富十倒是有了上次的经验,很信赖崔季明的判断,也坚决支持他的选择。

崔季明拥兵一万三,看似不多,但她可不像那些吹逼不打草稿的藩镇一样,把送粮草的民兵、做饭的烧火兵以及照料马匹等等的后备兵都算上,这一万三,就是都能上战场的人数。

她先是设定了二十三条一旦触犯绝对是死罪的律令。

大的条例如背弃逃跑、无故奔走惊动,小到经过时随意抢掠、拉弓后回头张望、隐瞒破敌后的缴获。

这些懒散到把投降当作日常的兵们,一听到这些对于崔季明而言理所应当的军令,立刻炸开了锅,怒骂崔季明太过分了。

崔季明知道他们不可能一时接受,她有意道:“这条令张贴于军中,每日练兵时都要背诵,但三个月才实行,三个月期间如果犯了军令,不会杀头,却会被立刻夺去所有的军甲战马,只能带着饷银,驱逐出营。三个月间,任何想要离开军营之人都可以随意离开,但也是不能带走一件军营中的东西。”

先被军令吓到的兵士,立刻打起了自己心里的小算盘。

反正犯了错也就只是被驱逐,为啥我不赚够三个月的饷银,最后一天再走?

就算中途犯了错,也就少赚点就是了。

憋够了三个月,老子就跟你这个傻逼军营拜拜。

绝大多数的兵油子心里都是这么想的。

崔季明可不是那种只读兵书高高在上的世家将领,她揣测的透这些人都在想什么。

军令一出,直接打包行李离开的,不过是几个人。一万三千人,绝大部分都留了下来,等的就是三个月的钱。

而后她开始清点手头能有的资源。

选择赵弘敬的最主要一个原因,还是因为赵弘敬出身还可以,家底不错,就是不怎么出去抢也养得起兵。不用像某些军队一样,需要不断的去攻城略地才能维持的生存。

如果崔季明不杀俘虏,那么她手里应该有两万多兵。而在崔季明杀一半俘虏的状况下,与她人数偏少相对应的就是她军备足。

算上驮马,她有将近五千匹马,弓箭也有三千多把,军甲更是富足。

崔季明将一千人左右纳为后备军,又将剩余的一万两千人分为五军,中军一支,左右侯军各一支,左右厢军各一支。

中军两千人,足有一千骑兵,六百弩手,四百突击兵。

左右侯军与厢军四支队伍,各两千五百人,八百骑兵,五百弩手,三百陌刀兵,三百突击兵,剩余六百人为甲步兵。

其中不论是哪个兵种,全都是五十人一队,每队分五伙,每一伙九人。除了每一伙的伙长是最小单位的官以外,剩下五人则是一队正、一队副,两个旗兵,一个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