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之友 第581章

作者:马桶上的小孩 标签: 女强 穿越重生

对于将近四五万的人数,又是他们最擅长的陆路攻击,荆州又因为大火,不少将士从船只上逃下来,想进入荆州城内,荆州一时也方寸大乱。

但毕竟作为兵家必争之地,荆州城墙高大,还挖有护城河,不是那么容易攻下来的。

可这也是崔季明难得一次有人数优势的时候。他们的人马三面围攻,一些士兵靠近渡口,开始往靠岸的那些没有燃烧的船只投掷油罐,发射燃火的箭矢。

荆州城外几万将士都在船上,他们想下船回击都难,就算下了船,面对着对方兵甲精良的骑兵,还没来得及列阵就先送了死。

一时,荆州最强大的水军竟然无处可去。

攻打对岸?对岸也有上万的大邺士兵等着,下了船的水兵对阵大邺的精兵,他们根本讨不到好。

下船保护荆州?他们能靠近江岸的船已经在大邺兵新一轮的火攻下燃烧起来了。

这就是大势已去了?下一步该如何?

一群燃烧的船缓缓的在混乱之中沉没,火光冲天,浓烟滚滚,天空半边橙色,江面上好似灯火通明,那些没有燃烧的船只在江中央,一时竟不知道该去哪里。

他们甚至心生退意,想要回到岳州去。剩余这么多大船如果能自保,回到岳州回到洞庭湖,应该还能谋划下一次攻击。或许大邺兵短时间内打不下来荆州,他们可以卷土重来。

然而崔季明可不会给他们卷土冲来的机会。她手底下那五六百艘大船卸下步兵骑兵后,立刻又回到了江面上,除却殷胥所在和护航的几艘大船渡回大营,其余所有的大船以围拢之势靠近狼藉的江面。每艘船上的水手数量不多,但想要和对方冲撞还是没问题的。

江面上一阵混战,最后荆州的大船在两侧的拦截冲撞下,只有四分之一顺水狼狈的逃回了岳州。

崔季明心想,不知道黄璟看见了他们回去,会不会气的直拍大腿。

而荆州城的坚固令人生畏,崔季明花了相当的代价。后来对岸运送来了大的投石机后,才渐渐占了上风,足足用了两天三夜才将这座城池攻下。

殷胥观摩了后几日的攻城战,若是崔季明不肯说,他便想亲眼看看。

然而的当他看到护城河里压满了大邺或南周将士的尸体——已经不是一层,而是层层叠叠的将河水挤出来。当看着荆州附近的绿草被踏成泥浆,树木被火攻的箭矢点燃烧秃,烟火与惨叫缭绕着这座城。

他也沉默了。

这才只是长江沿岸的一小片地方,难道广袤的江南,都要这样一寸一寸血肉横飞的打下来么?

有没有更和平的方式解决这一争端,如果他们的三线行动足够顺利,打的南周足够痛,他们有没有可能尽早议和投降?

他能开出什么条件,运用什么计谋,才能迫使对方同意求和?

作者有话要说:  再打一打,估计要有会面和谈。殷胥大概能见到言玉吧。

一会儿改错字。

  ☆、第308章 305.0305.#

殷胥想过要和谈,但和谈有个前提,就是要打的对方足够痛,知道畏惧了才可以谈。若南周觉得是可以将他们打回长江北岸去的,他们就不可能坐的下来。

然而问题是,其他两线推进迅速,而崔季明却被暂时阻隔在了岳州一带。

在打下荆州没几日后,宜昌的那部分凉州兵这才顺水而下,朝廷的船只早早从陆路运到宜昌,但由于带队的考风粮草被切断,不得不暂时进入山中躲避。虽然他们一路有些狼狈,却击退了大部分南周的士兵。

崔季明尝试进攻过一两次洞庭湖,却也因为比较缺乏湖内作战的经验,都没有讨到好去,于是决定不如先和凉州士兵向西,收复长江沿线。

此时蜀中大捷的消息也传来,裴敬羽的后方部队被洱海而来的小国蛮兵和大邺士兵联手拦截,裴敬羽则决定继续进入蜀中,因突发事件而主将不在,必定是方寸大乱,后头半截没头的蛇身一时间筋脉寸断,一直被击退到黔中的思州一带,洱海士兵因行军太远而有些不满,进攻的势头暂时停歇在了这里。

说是停歇,这些半民半军出身的南周士兵却更像是生活在了思州,只是其内部发生了一系列的微妙改变。

裴敬羽手下的这一支入蜀军队,一小部分是他留存的裴姓私兵,绝大多数是各地征收的军户,他入军后,几乎所有的高级将领都是裴家手下的,底层官员才是从军户之中选拔出的。而裴敬羽带不到一半的兵力入蜀,如今已经千里之隔,留下的这部分兵力中只有几人是裴家手下,绝大多数都是军户出身。

裴敬羽人走了,传令还在,一次次从蜀中传递消息要他们反攻入蜀。但是他们刚刚被击败,哪里有这种心力,几位收到消息的裴家手下看军队不听使唤,反而愈发恼怒,以不听军令者斩的决心,逼几万奔波逃亡的将士继续进攻蜀地。

不听军令者斩——于是下头的军户,果断把他们几个斩了!

这几个裴家将领被掉在大树上,剩下的人都开始犹豫该怎么办了。

黔中以前不少是大邺蜀中延伸出来的地域,土地肥沃,且在蜀地百姓退走之后空了下来,有些人本来家里就是种地出身,这两年刚被划作军户,年岁又不大,啥也不想,就是想在这儿圈一片地儿自治,就在这里生活。

另一部分则脑子里还留着蜀中繁华的印象,想要带人去再劫掠蜀中,但这次获得的东西就都是他们自己的了,不再用眼巴巴的看着上头拿钱。如果运气好,他们就能趁着裴敬羽与大邺角力,自己偷偷分一杯羹。

最后还有一部分少数人,大概就是当年有陈胜吴广的气魄了,大邺取消军户制已经快有八十多年,除却地方有府兵制度,那也不多是一州、一县六百八百个人而已,还不用离家——凭什么他们再一次被划为军户!打仗是可以卖命赚钱的,但也是主动报名进入招募才去参加的,不抓壮丁不强行征兵是大邺的自信和传统,是这些人心中理所应当的事情。

再加上中央朝廷的世家性质上就是最大的地主,就意味着对土地兼并的管理不可能严格;各公还为了掠夺赋税建造私兵军营,于是大肆去隐匿户口,无数百姓没有户籍归在他们的管理之下,天复皇帝想管就要闹大,也就没法打仗了,自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也就导致无数没有户口的百姓成了所谓“庇护”他们的世家手底下的半个奴婢。

奴婢制再一次以曲线的方式在南周复辟了。

这一波人,就想打到建康去,就想轰轰烈烈的闹一场。

而殷胥知晓此事之后,立即派遣北机和一小部分将士过去,一是挑拨,二是传播。

三方混战,又都是抓壮丁抓上来的,大多也都不太脸熟,混一两个小兵进去还是很容易的,挑拨倒是没太起什么作用,因为他们自己闹的就够厉害了。

要老老实实种地的那拨,天天被想打蜀中和想反抗朝廷的两拨人抓回来打仗,想打蜀中的势力刚强大起来,就听闻到裴敬羽蜀中大败,渝州都被大邺夺了回来,裴敬羽正遁走山道,他毕竟是为了扩大势力去打仗的,绝对不会拼命,带上一家老小,那几千士兵去当肉盾送命,自己带老小和亲信,正在南逃蜀中。

这消息确实是真的,但也没有那么夸张,蜀中对抗裴敬羽确实是一场苦战,但裴敬羽输了之后也确实也抛下众多将士而逃。消息自然不可能这么快传入闭塞的黔中,这其中有北极的手笔。

知晓此事后,打蜀中的势力一下子怂了。大邺已经没有敌人了,他们要去打蜀中不就是撞在了拳头上么?!一大批军士立刻倒戈,昨天还喊着“打成都、富万家”,今儿就喊着“天复狗皇帝,还我条生路”,于是可怜的种地帮就被扩大后的起义军抓了壮丁,几万人倒转了刀口,捅向了溪州辰州。

他们这些人,将领水平比较一般,还不太了解这两州到底是个什么位置。

而北机知道啊!洞庭湖的南侧有三条河流汇入,溪州与辰州分别是两条河流的上游,也就是如果他们有船,顺游下去,就是能抄了洞庭湖的底啊!

不过北机中大多是平头百姓,反倒是殷胥派过去的几位将士渗透的极好,几乎已经成了这支粗糙的起义军的中层将领。

挑拨没有起到作用,传播却全靠北机了。

几乎建康和整个南州都知道,不但裴敬羽输了,裴敬羽手底下好几万兵力居然反了!

南周皇帝勃然大怒,然而殷胥和莫天平还掐着荆州鄂州的命脉,虽然打不下岳州却在不停的扩张势力,崔季明带凉州兵逆流而上,收复沿江的城池,和蜀中大胜后顺流而下的军队汇合,在刚刚入冬的季节,正式将整段流域纳入大邺掌控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