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嘴炮刷副本 第69章

作者:少年梦话 标签: 爽文 快穿 穿越重生

“好好说话!别学洋人那一套!大老爷们之间恶心不恶心?!”

傅柯茂捂着脑袋嘿嘿傻笑,尽管被自家老爹骂他心里也是甜滋滋的。没想到老爹竟然愿意为了《王朝崛起》而动用自己的人情!要知道从小老爹就教育他,宁愿欠钱也不能欠人情。不过想想让老爹破例的对象可是《王朝崛起》,那就一点也不奇怪了。

有北平出版社的社长出马效率自然很快,傍晚的时候两本精装版的《王朝崛起》就送到了傅宅。

傅柯茂兴高采烈地从傅帆林手里拿过书,闻着书本散发的浓郁墨香只觉得心旷神怡。

而且这两本书和目前市面上的流通的书还不一样!

精装版本的《王朝崛起》不仅有作者亲笔签名,还配有精致书皮和插画!傅柯茂正翻开书津津有味地欣赏插画时,突然耳朵传来一阵剧痛。

“哎哟!疼疼疼!”傅柯茂吃惊且委屈的抬起头看着揪着他耳朵的傅帆林,“爹!你干啥啊?!”

傅帆林冷哼一声,眯着眼睛看向他的眼神颇为不善:“你老实交代,你是怎么和林钟七先生认识的?”

“啊?”傅柯茂一脸痴呆地看着傅帆林,几乎怀疑自己是不是出门没带耳朵。

“问你话呢,别给我装傻!”傅帆林怒道:“傅柯茂我告诉你,这件事你不说清楚咱俩没完!”

在经过一阵鸡飞狗跳鸡同鸭讲的对话后,傅柯茂终于搞明白了问题竟然是出自《王朝崛起》的前言上面。

和傅柯茂不同,傅帆林身为老派的文化人,自然会认真阅读作者写的前言表示尊重,然后这一看就让他看到了熟悉的名字。

林钟七在前言里说他最近听说了鹿鸣中学有个学生不仅成立了流浪儿童救助协会,还自掏腰包开了一家孤儿院用来收容流浪儿童,他觉得此子年纪轻轻就如此忧国忧民,值得赞扬和学习。并在文末感慨我华夏有如此少年英杰,何愁国家不兴?

没错,那个学生的名字就叫做傅柯茂。

傅帆林掰着自家儿子怎么看都像没睡醒的蠢脸上看下看,怎么也看不出林钟七先生口中的少年英杰的样子。如果华夏的少年英杰都是这副蠢样,那么华夏迟早要完。

阅读完前言的傅柯茂此时神色恍惚,有种被打入冷宫多年的妃子突然被皇帝掀了牌子的受宠若惊。

林钟七夸他了!

林钟七夸他是少年英杰!

他的名声已经响亮到连林钟七都听到了!

他趾高气扬的拍掉老头子在他脸上捏来捏去的大手:“对少年英杰客气点!毕竟华夏的未来就靠我了!”

傅帆林:???

“你小子胆儿肥了啊!”一声暴喝自傅宅上空响起:“老子要是不揍死你就跟你姓!”

“呜哇!爹!咱俩本来就一个姓啊……别打了呜呜呜我错了……”

远在火车上的乐景自然是不知道傅宅中的这条小风波,此时他正身处前往南京的火车上。

难得出一趟远门,乐景决定趁机好好领略一下民国的大好河山,起码不能让火车票钱白白浪费了,他们这一趟三人的所有火车票钱加起来足足147块大洋,相当于后世一两万人民币的购买力了。

所以乐景这次特意放慢了脚步,边玩边赶路,行程也因此被拉长了好几倍。他们一行人在南京吃喝玩乐了两三天,并慕名品尝了盐水鸭后,才坐上了横渡长江的轮船,他们的下一站是南京火车站。

轮船上人来人往,三教九流齐聚一堂,李淑然毕竟是个女孩子,所以乐景给她买了一张单人的头等舱船票。乐景和杨经纶两个大男人没那么讲究,就住进了八人间的三等舱。

其中一个带着眼睛的男人看起来高高瘦瘦,随身带着一个很大的编织袋,从形状上看里面装的都是书。

杨经纶忍不住感慨道:“这位兄台真是好学之人啊,你这是去哪里求学?”

“不是不是,你误会了,我这些书都是帮别人带的。”男人笑着摆了摆手,打开编织袋让他们看了一眼,“听口音,你们是北平人吧?那么一定知道《王朝崛起》了?这些书不仅在北平火的很,就连在上海也有不少报纸转载了这篇文章!”

“所以这次《王朝崛起》在北平出版后,我就有很多上海的朋友托我给他们捎去一本。”男人想起那日北平万人求书的情景还有些后怕:“就这些书,是我跑了好几家书店才凑够的。还好我天不亮就去书店排队买书了,要不然等我到了上海,肯定要被没有书的朋友骂死了!”

男青年赫然就是民国版本的人肉代购。

作者有话要说:

民国时的火车票真的很贵,超级贵,那时候能旅游的都是有钱人……

第48章 民国之写文(47)

男子的代购行为着实出乎了乐景的意料。他是知道有上海的报纸转载《王朝崛起》的, 他还因此收获了一大笔转载费。只是他没想到《王朝崛起》在上海那么火,甚至还催生了人肉代购事业。

乐景有些高兴。

写作是一项孤独且漫长的事业,佛系如乐景,也是希望自己借助作品传达的内容和思想能被更多人阅读。只要阅读就会带来思考, 思考会让人变得清醒, 清醒的人才会拥有独立的思想。

他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引发人的思考, 能成为点燃某种恐怖思想的火种, 能把历史的车轮稍微往前推动一步。

乐景不知道他这只偶然误入的小蝴蝶会在未来掀起多大的风浪,但是他做到了自己能做的一切。借用某位法国皇帝的话来说:我死后,哪怕身后洪水滔天。

三人走走停停, 原本两天的路程被他们拉长到了一个多星期。

等到他们在上海找到季祺时, 季祺导演已经快急疯了。

“你们怎么这么慢!”季祺无奈道:“本来我还想着邀请你一起去看首映的。”

“现在也不晚嘛。”乐景笑道:“电影现在播了吧?反应怎么样?”

李淑然也好奇地看向季祺。这次听说兄长的小说被翻拍成了电影, 小姑娘期待得不得了, 路上拼命催乐景赶路。乐景想要领着她多玩几天都不肯, 一心只想去上海看乐景的新电影。

一听到这个问题, 季祺顿时眉飞色舞起来:“反响特别好!电影院场场爆满, 甚至不少不识字的观众都把电影台词背得滚瓜烂熟, 不少人走出电影院时眼睛都哭肿了,有个体弱的女学生都哭昏过去了!”

乐景挑了挑眉, 有些纳闷:“哭?你不是已经改了结局了吗?我以为观众应该会笑着离开才对。”

如果这个问题是由别人问出来的也就罢了, 偏偏是由身为作者的乐景问出来这个问题, 季祺的表情顿时复杂起来:“……我的改动也是基于原作基础上进行的。”言外之意就是先生你的作品本身就是个悲剧, 他就算改动了结局也不会变成一个可以让人开怀大笑的喜剧。

季祺对作品的大致改编思路乐景也是知道的,但是也只限于知道个大概。为了对电影保持持久的好奇和兴趣,乐景并没有看过完整的剧本, 他想要自己亲身体验这个基于他作品基础上诞生的新故事。

当天晚上,乐景终于坐进了电影院里。有季祺出面, 他们坐的位置自然是影院观影位置最好的座位,他们用的票也是电影院给的内部赠票。于是在观影之前就发生了一个小插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