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姐怎么还没嫁人 第19章

作者:闲就青山 标签: 穿越重生

  多了六七个青壮劳力帮忙,苏家的新家果然一日就与幼金之前来看的时候全然不同了:原长满荒草的院子已经被割得干干净净,已经长满蜘蛛网的床头屋角也被清扫一空,就连秦家当年留下的已经积满灰尘的衣裳被褥也全都被清出去一把火给烧了。

  按之前说好的五文钱一个人,给了里正四十文钱之后才送走来帮忙的众人。看着大变样的宅子,幼金满意地插着腰,开心地不得了:“咱们明日就可以搬进来了!”

  “可是长姐,家里什么都没有,连被褥、锅碗瓢盆都没有呢!”一旁的幼珠狠狠地给她浇了盆冷水:“连柴火都没有!”

  “咳咳,”幼金尴尬地咳了两声:“明日上午先把东西都买好,然后下午咱们一家就直接搬过来,明晚就在五里桥过了!”将院门关起来后,便欢欢喜喜地带着幼珠幼宝回了洛河州。

  夜里,幼金、幼银与苏氏母女三人趁着几个小的都睡下后,算了算自己身上的银子。

  幼金将身上剩的银子都掏了出来:“买宅子花了七两,上户籍花了二两,这两日一下拉拉杂杂的支出又花了三钱,我这还剩差不多七两银子。”

  幼银身上的银钱也花了一些出去:“这两日娘抓药花了半两银子,旁的倒是没怎么花。”苏氏与幼银身上的银子也都没怎么花,目前苏家人手里就统共还有将近十五两。

  “差不多还有十五两银子,明日买锅碗瓢盆、被褥粮米估摸着也要花个三五两,这样一来咱们手里就还有十两银子,还不至于过得紧巴巴的。”幼金想了想,盘算了几分,觉得还过得下去。“娘,幼银,咱们早些睡吧,明日还要早起搬家呢!”

  第二日一早,幼金起得最早,带着幼珠出了大车店便往西市去了,买了各类生活所需的东西,然后满满当当装满了一牛车东西,才领着赶牛车的汉子回到了大车店,然后又叫了个牛车过来,苏家众人带着各自的大包袱上了牛车,离开已经呆了三日的大车店,往新家去了。

  ***

  幼金买下这个宅子之后,已经跟苏氏说过这个宅子的情况,苏氏也知道如今家里的境况,只花七两买下这个宅子对她们来说已经是一件幸事。不过本来心里还在想会不会是特别阴森可怖的宅子,可当她见到这宅子以后,心中的疑虑不安便都消失殆尽了:“若不是出了命案,咱们怕是花二十两都买不到这般好的宅子吧?”

  赶牛车的车夫帮着将东西搬进了院子里,幼金结了银子以后便都离开了,只留下苏家众人在里头。

  听苏氏这般说,幼金才笑着说到:“这宅子还是很不错的,娘带着小十跟康儿住正房,咱们几个分开住东西厢房,十个人也能住得很舒服。”虽然苏家的孩子都还小,不过合力从院子边上的井里头取了水上来,将正房还有东西厢房的炕、桌椅板凳都擦得干干净净以后,才将被褥席子往上铺。

  幼金将厨房的物件一一摆好,然后到后院原先秦家留下的柴火垛那搬了一大把干柴火进来便开始烧水煮饭,除了被幼金几姐妹严令禁止出门吹风的苏氏外,就连两岁出头的小七都摇摇晃晃地跟在幼银身后帮忙,一大家子齐心协力、有条不紊地跟在月家时一样忙碌着,不一样的是如今每个人脸上都是明媚的笑,每个人都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与希望。

  河边上开田种地的村妇们瞧见两辆牛车拉着人到了河西边秦家门口,然后哗啦啦下来了一大串人,个个都有些好奇:“咋的,这新搬来的人家还真是不怕啊,老秦家当年那事儿闹得,她们也不怕闹鬼啥的?”

  “不晓得,我家儿子那日还跟着里正去给帮着收拾了下,说那日瞧见了的三个小姑娘,穿得也不像有钱人家的孩子,估摸着是想捡便宜才买了这个房子吧?”另一个年约四十的妇人叉着腰看向河西边:“也不怕老秦家的姑娘回来找她们,小姑娘也真是够胆大的!”

  其实老秦家的宅子,以前也不是没有人来看过,毕竟比市价便宜了一半不止,还带门前一亩地,胆子大的人倒是都觉得挺划算的。可前后也来过几拨不信邪的,结果瞧完宅子回去后,那些原本有意买宅子的买主竟无一例外全都病倒了!一传十十传百,秦家宅子闹鬼一说就这么传开了,本以为这处宅子就这么荒废了,没想到竟然还真有不怕死的买下来,还住进来了!

  “何生家的,你要去瞧瞧不?”一个年轻些的妇人朝着方才说话的林氏问到,年轻人胆子大些,倒是有些跃跃欲试。

  被称作何生家的妇人摇了摇头:“这闹鬼的宅子我可不敢去,你们爱瞧热闹你们去便好!”林氏对于鬼神之说还是很迷信的,这万一为着瞧热闹过去,回来撞邪了可怎么是好?

  河西边的苏家一家人不知道自己已然成了五里桥八卦中心,各自忙活着,该收拾的收拾,该铺床的铺床,苏氏带着两个娃娃住正房,幼金带着幼绫幼罗幼绸住在东厢房,幼银与幼珠幼宝这对双胞胎则住了西厢房。

  老秦家人没了以后,倒是留下了不少桌椅板凳跟柜子这些物件儿,幼金为着省钱,便都留下了,叫几个妹妹拿着开水烫过的麻布帕子擦干净后便先将就着用了,新家就这么里外都收拾得差不多,也算是初初有了个家。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起每满100收,青山就加更一章,(主要是被姬友骂的狗血淋头,抠门的我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哈哈哈哈~不过青山是存稿自动发的,要是不记得了,小可爱们别骂我,笔芯~

第44章 开荒

  各自将自己为数不多的衣裳鞋袜一一归置好,幼珠在三人睡绰绰有余的炕上翻滚了好几圈,十分满意地打量着周遭的环境:“以后这便是咱们的家了!太好了!”

  才换了盆干净的水回来的幼银见她这般欢喜,也笑着说到:“是啊,咱们还有自己的房间跟柜子了呢!”姐妹俩笑嘻嘻地说着话,对新生活充满了憧憬。外头幼罗带着幼绸在院子里玩泥巴,正房里头苏氏哄着双生子入睡,东厢房那头幼宝带着幼绫在擦桌椅板凳,厨房里头幼金忙着准备在新家的第一顿饭,苏家的新生,就此开始了。

  搬入新家第一日,幼金炖了一大锅土豆烧肉,蒸了满满一大锅粗粮饭,一家人就着喷香肥美的肉汁儿吃得饱饱儿的,晚饭过后,又在厨房里头取了烧得热热的水到淋浴的小间那痛痛快快地洗了个澡,才各自回房睡下。

  东厢房里头,幼绫挨着幼金睡,五岁的她这段时日跟着一大家子人从柳屯镇风尘仆仆地来到五里桥,还有些不适应:“三姐,我们真的不回家了吗?”她叫幼金三姐叫了这么些年,一下子倒是还没习惯改口。

  “幼绫想回去吗?”幼金不回答她的问题,反倒是反问了她这么一句:“幼绫是不喜欢这里吗?”

  幼绫眼皮有些发沉,昏昏沉沉地想了片刻才微微摇头:“这里很好,没有爹,没有奶,没有人打我们了......”虽然幼绫年岁也还小,也十分依赖幼金,虽然来到全然陌生的环境心中有些不安的恐惧,可只要身边还有苏氏等人在,不安与恐惧倒也消散了不少。

  “那咱们就不回去了,这以后就是咱们家了。”幼金轻轻拍着她哄着入睡,早已累极的幼绫不过片刻便安心睡去了。幼金给身边几个小的盖好了被子,不一会儿也睡着了。

  梦中,幼金见到了一个年约二十三四的年轻妇人,柳条般儿的身条,一双杏眼显得十分温柔,对着幼金盈盈一拜:“苏姑娘,多谢!”然后转身往远处走了,渐渐地身影消失在茫茫白雾之间。

  金色的光线顺着窗缝洒进屋内,外头天已经大亮,苏家却还无一人起床。幼金舒服地翻了个身,才懒洋洋地睁开双眼,看着在在屋内的阳光中欢快地飞舞的灰尘,心头莫名有种满足的懈怠感,她已经多少年没有过这般可以不怕有人突然冲进来对自己指手画脚打骂,可以犯懒睡到日上三竿的日子了?

  想起昨晚自己梦见的那个妇人,想必便是当年那个手刃亲夫的烈女秦家姑娘了。回想昨晚她脸上并无阴郁之气,反倒是一片祥和,跟自己道谢后转身离开了,想必是投胎去了吧?坐在炕上想了好一会儿,又缓了好一会儿才从炕上坐起身来,轻柔地将几个小的踢开的被子给盖好,然后自己起身穿了鞋,悄悄出了东厢房往厨房去,她还要把一家人的早饭给准备好。

  幼金在厨房忙着的时候,幼银幼珠也起来了,姐妹仨一起干活,倒是没多久就做好了早饭。幼银将苏氏的那份给端到正房去,幼金昨日也说了,苏氏如今还未出月子,不让她出来,所以苏氏便只得在正房里头呆到月子满为止。

  吃过早饭以后,幼金扛着锄头带着妹妹们到苏家门口那亩荒地上准备开荒。

  “长姐,咱们这要种些什么呀?种粮食吗?”幼银手里拿着镰刀,看着长满野草的荒地,不由得有些发愁:“这么些草,咱们得整理到啥时候去呀?等咱们收拾出来,怕是农忙都过了。”

  幼银幼珠在前头割着杂草,幼金挥舞着锄头在已经割掉杂草的地上刨着土,幼绫幼罗则跟在她身后把土里的草根儿给捡出来堆到一旁,姐妹五人倒是配合得很好。见幼银这么问,幼金便将自己的打算大略说了下:“咱们今春就不种粮食了,如今家里没牲口,咱们几个种地也有些吃不消,我想着种些蔬果,这些熟的快,等长好了挑到城里好歹也能卖些银子,再换粮食也可以。”

  幼金从翠峰村出来的时候早已将从翠峰山上拔下来晒干的蒜头种子也带上了,加上昨日在洛河州还买了不少蔬菜的种子,种些蔬菜到城里换钱倒也是可行的。毕竟如今家里都没有一个壮劳动力,种粮食肯定是难,倒不如种些蔬菜拉到洛河州里头换些银钱还快些。

  幼珠倒是有些担心换不来银子:“这种菜家家户户都有,咱们能卖别人也能卖呀,长姐,这要是换不来银子可怎么好?”毕竟如今一大家子十口人,就昨日从洛河州买的最便宜的粗粮一石都花了一两三钱银子,那钱可不经花呀!

  幼金将锄头放在地里,撑着站直了腰暂时歇会儿,笑着安慰几个忧心忡忡的妹妹:“放心,长姐既然能带着你们出来,就一定会让大家都吃饱肚子的,现在当务之急是咱们要把地给整出来,然后赶紧种上菜,不然别说挑菜到城里卖,就是咱们自己吃都没得吃了。”

  几个孩子一听,个个都十分担心自己没菜吃,手里的活都放快了不少,半日下来倒是也整出了二垄地。幼金又将前两日割出来晒干的杂草堆到已经整出来的地上头一把火给烧成灰了,然后和匀当施肥用了。

  苏家几个大点的孩子连着整了四日,终于将门口一亩的荒地整了出来。因着是用来种菜的,地都勾成一垄一垄的,苏家的地里五里桥的河不远,幼金又从河里引来了活水灌溉,等地都湿透以后,第二日便将从翠峰村带来的野蒜掰开一瓣儿一瓣儿的,全给种进地里了,然后再用花了一文钱从五里桥一户人家那买回来的几担干稻草铺在种上了蒜苗的地里头,再浇足了水,三垄蒜便都种到地里去了。

  剩下的地则是种了土豆、白菜、小青菜、南瓜等蔬果,一亩地倒是满满当当地全种满了。

  种完了菜,便只需要每隔一两日引水灌溉,这都是些小事情,幼银带着幼珠都能做好的。终于能腾出时间来的幼金则又要开始琢磨着给家里人找些荤腥吃跟赚钱的法子了。

  首先要解决的便是苏氏的伙食问题,因为一直以来伙食都不好,苏氏的奶水跟不上,两个嗷嗷待哺的小娃娃这些日子不见长肉,倒是消瘦了几分。幼金看着也着急,想起前世曾听人说鲫鱼能下奶,便到地里头刨了不少蚯蚓出来,又敲弯了几根粗粗的针做成了弯弯的鱼钩,然后便到五里桥河西边垂钓去了。

  五里桥河面宽约三四米,流经苏家门前的河段水流缓慢,五里桥的小子们到夏日的时候也都喜欢到河里玩玩水摸鱼,可如今才开春,自然河里也不会有什么人。饿了一冬的鱼儿们闻到蚯蚓的香味,自然是一个接一个地上钩了。不过半个时辰,幼金便钓到了三条成年人巴掌大的鲫鱼,还有两条近两斤重的红鲤鱼,可以说是收获颇丰。

  一个下午下来,竟也钓了半桶鱼。几个下田回来路过的妇人瞧着幼金一个面生的半大姑娘在那钓鱼,都觉得新奇,走过来瞧了两眼,本以为是孩子贪玩儿,没想到凑近一看还钓了大半桶鱼,三人都有些羡慕地看着:“你是河西边新搬来那家的姑娘吧?还钓了不少鱼呢!”

  幼金瞧着面相都比较和善的三个妇人,便随手扯了几根藤条,快速串了了三条鱼递给三人:“三位婶子,我们是新搬来的,以后大家都是邻居,还请多多照顾照顾我们一家。”

  幼金选的都是一斤左右的鲤鱼,三个妇人虽然有些不好意思,不过也还是收下了,毕竟鱼再少也是荤腥不是?正所谓吃人嘴短,拿人手软,那三个妇人收了幼金的鱼以后,笑得也热络既三分,不过一会儿便也算得上熟识了。

  四人说了好一会子话,那三个妇人才各自提着一条大鲤鱼往家去,对河西边的苏家人也有了个好印象:“别说这小姑娘还真会来事儿,这么大的鱼一下给了咱们三条,也不心疼!”

  “是啊!要知道这么大的鱼就算拿到洛河里头卖也能卖个二十文呢!”一个凤眼大嘴的妇人笑得见牙不见眼,心里想着这鱼今儿个晚上得怎么吃才是,如今刚刚开春,能吃的东西也不多,家里孩子也馋肉得紧,好容易得了条鱼,可得好好弄来吃才是。。

  另一个妇人倒是有些不好意思:“这二十文也不是小数儿,要不咱们明日也送些蔬菜啥的给苏家?那幼金不是说她娘还在坐月子吗?我看她们刚搬过来,想必也是没啥菜能吃的。”其余两个妇人一听,也觉得有道理,就算给人送个半筐子土豆白菜啥的,那也还是自己得了便宜不是?

  这晚,苏家众人也是饱餐了一顿,幼金共钓回了八条鲤鱼,六条鲫鱼。晚饭先是用两条鲫鱼炖了汤给苏氏喝,然后几姐妹则是吃的撒了些盐巴来烤的鲤鱼。剩下六条鲤鱼跟四条鲫鱼则都用清水装着养在厨房,这样一来就可以每日有鱼吃,还能吃上三五日呢!

  作者有话要说:  哭唧唧求收藏的青山又来了,小可爱们真的不给我一个收吗?【掩面暴风哭泣.jpg】

第45章 卖鱼

  第二日一早,三个妇人下地时特意绕到苏家门口,各自提着半篮子土豆、白菜啥的,站在苏家院门口面面相觑,都有些不敢敲门。

  三人还在犹豫着,那院门便从里面打开了,原来是提着衣裳要去河边洗衣裳的幼银跟幼珠出来了。见门口站了三个婶子,两人赶忙放下用一根扁担抬着的木桶,有些防备地看着三人:“你们是?”

  “你们是幼金的妹妹吧?昨日幼金给我们送了条鱼,我们庄户人家也没啥好的,就给你们送些蔬果过来,好歹也能吃。你们家大人在不?”其中一个领头的妇人笑着问到。

  一听说是给自己家送东西来的,两人便都乖巧地问了好,然后幼珠才转身进去叫了幼金出来。幼金一听说是昨日的三个妇人给自己家送东西来了,擦干手赶忙出来了:“葛婶子,你们这是作甚?我给你们鱼可不是图你们家东西的!”

  那个被称为葛婶子的打头的妇人笑道:“我知道你不图这些,咱们虽然是穷苦人家,可也不是爱占便宜的人家,就算是我们给你们乔迁的一点子心意吧。”其余两人也都点头称是,幼金见推脱不掉,也就半推半就地收了三人送来的东西,然后请三人进屋喝口水。

  三人站在门口瞧了瞧里头已经收拾得不见荒芜之气的院子,不过心里头还是有些怕怕的,便都摇了摇头:“我们还要下地呢,下回再来。”然后忙不迭地提着已经空出来的篮子转身走了。

  幼银两姐妹则看着已经装满背篓的土豆、白菜、南瓜,欢喜地说到:“长姐,这够咱们家吃上好几日了吧?”如今苏家所有吃的都是要买,三位婶子送来的东西也够她们吃上几日,也能省不少银钱呢!

  幼珠却想的是,既然三条鱼就换了一背篓瓜果粮食,那是不是也能换些别的?便跟幼金建议到:“长姐,要不咱们用鱼跟村里人换些粮食?”

  幼珠没说,幼金一开始还真没想到,不过听她这么一说,倒是生出了卖鱼的心思:“三位婶子愿意给咱们送蔬果,那是人家的心意,可若是咱们直接上门换,便显得有些小家子气了,那人家要是觉着我们给三位婶子不要东西,给他们就要东西了,又该怎么想呢?”顿了顿,才道:“不过幼珠你说的也有道理,虽然在村里头咱们不好卖,但是咱们可以拿到洛河州城里头卖呀!”

  原被长姐否决了还有些不高兴,可一听她说可以到城里卖,幼珠两眼立时亮了几分:“拿到城里卖还能卖得更贵些呢!”这样就可以赚更多银子,然后买更多粮食了!

  瞧着幼珠一副财迷的样子,幼金也噗嗤地笑了:“瞧你掉到钱眼的小财迷模样,好了,跟你二姐快些去洗衣裳吧,我收拾好家里就再去河里钓鱼,看能不能钓够明日到城里卖钱的量再说。”如今苏家苏氏还在坐月子,家中所有都是幼金一人在把持,要操心的事也实在不少,不过赚钱才是首要任务。

  ***

  五里桥村里头是没有专门打渔的渔夫,河里的鱼也都吃得肥,幼金在河基老槐树下坐了一日,倒是比昨日收获多了不少,足足钓上来数种鱼共十九条,其中还有五条是近三斤重的大鱼,小的也有半斤大小。

  提着沉甸甸的木桶回了家,妹妹们瞧着挤得满满一桶的鱼,个个都高兴地不得了:“这么多鱼!”“今晚又可以吃鱼了吗!”“能换好些银子了吧?”你一言我一语地好不热闹。

  幼金笑着说到:“今晚咱们还是吃昨日钓上来的鱼,这些可不能吃,这些可是要拿到城里换银子的呢!等换了银子,长姐再给你们买肉吃。”一听说又可以吃肉,几个小的都高兴得不得了,拍着手欢呼着。

  一旁抱着孩子的苏氏笑着摇摇头,嗔怪道:“你呀,别人得了银子都是先存着,你倒好,还没换到银子呢就想着怎么花了。”也不怪苏氏这般说,毕竟如今家里这么多孩子要养活,若是没些银子傍身,着实也是不妥。

  幼金却不能苟同苏氏的意见:“娘,银子赚了就是拿来花的,再说我们大的还好,那妹妹们都是在长身子的,您还要给小八跟康儿喂奶,不吃饱了哪里行?”苏家这些孩子都是长期营养不良的,个个面如菜色,幼金也是考虑到这点,才变着法儿的给几个妹妹找吃的,能补一点是一点。

  苏氏也知道几个孩子都受了不少苦,可以前在月家的时候自己也是自身难保,哪里还能维护她们几个多少?如今总算脱离了月家,这如今才过上了几日的舒心日子也是幼金一人的功劳,这么想来,苏氏心中便觉得自己不该管这么多:“幼金,娘的这些孩子里头,你最懂事,也最能干,往后娘也不管你,只要你觉得可行的事,便做就是了。”她不能帮女儿什么忙,那就尽量做到不给她拖后腿吧!

  幼金见苏氏这话说得真心,心中也十分高兴,道:“咱们家每个人都是好样的,只要我们团结一心,总会过上好日子的!”幼银几姐妹十分认同长姐话,一个个跟小鸡啄米似的连连点头,每个人都相信自己家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毕竟如今不就比以前好了许多吗?

  ***

  第二日一早,幼金与幼银姐妹俩用扁担抬着装满了鱼的木桶沿着五里桥河走到官道边上,等了一刻钟便等到了沿路招揽坐车的人的牛车,花了三文钱,姐妹俩连着一桶鱼都上了牛车,往洛河州城里去了。

  牛车上头坐了除了苏家姐妹俩,还坐了不少附近村庄到洛河州赶集的妇人。其实洛河州并没有固定的集日,因着是比较大的城镇,每日圩市都是人来人往的,加上城里头人多,所以附近挑菜进城卖的人家也不少。

  牛车直到南城门,姐妹俩下了牛车,又交了两文钱的进城费,才合力抬着重重的木桶进了城,然后往卖菜卖肉的西市去。

  幼金幼银来的不算早,西市的大部分摊位早已被占得差不多了,姐妹俩寻了好一会才寻到一个卖菜的妇人边上有个小小的空隙,赶忙将压得两人肩膀发痛的木桶放下来。两人才刚放下木桶,就有个提着菜篮子的年轻小妇人过来问了:“小姑娘,你们这鱼怎么卖啊?”

  见客人上门,幼金便笑得热切:“小嫂子,我们这鱼大的七十文,小的二十文,大小都有,您瞧瞧要多大的?”

  “七十文这么贵?”那小妇人略微有些嫌弃地看着挤得满满一桶的鱼:“人家卖猪肉的也才二十八文一斤,你这鱼都快比猪肉贵了。”

  幼金伸手从木桶的水里捞出一尾重约四斤的红尾鲤鱼,鲤鱼活蹦乱跳地在幼金手里挣扎着,在阳光的映衬下显得鱼鳞都有些闪闪发光:“小嫂子您看,这鱼少说也有四斤,七十文真不算贵!这活蹦乱跳的鱼,可是刚离水的新鲜,回去炖着吃炸着吃都好吃!”

  那小妇人瞧着那大鲤鱼也确实鲜活,想着家里读书的相公前几日还有些念叨着想喝鱼汤,便动了心:“我不要这大的,你给我寻两条鲫鱼罢!”都说鲫鱼炖汤最是补身子,相公读书辛苦,喝些鱼汤补补身子也是好的。

  幼金手脚利落地接过幼银递过来的昨夜家里人编成条的稻草,很快从水里捞出两尾半斤大小的鲫鱼:“小嫂子您看这两条如何?这俩小的,一共二十五文如何?”见她点点头,幼金便用稻草穿腮而过,两条摇着尾巴的鲫鱼便到了小妇人手里,接过二十五个铜板,幼金恭恭敬敬地送走了小妇人。

  一旁有些怕生不敢出声的幼银没想到这么快就卖出了两条鱼,还挣了二十五文钱,心中也十分雀跃:“长姐,这鱼真的能卖银子呢!”

  幼金也笑着松了口气,看来自己卖的价格也不算贵,而且这洛河州的消费能力肯定比柳屯镇的人强上不少,这鱼今日肯定都能卖完,笑着说到:“等鱼卖完了,咱们再买几只小鸡崽回去养,等养大了好下蛋给你们吃。”反正如今家里头地方也够大,再说也买不起猪崽,那养十几只鸡也是不错的选择。

  早上来买菜的大都是住在城里头的人,如今阳春三月,倒是吃鱼最鲜活的季节,因此幼金姐妹俩带出来的鱼倒是只用了一个时辰不到便都卖光了。瞧着长姐以六十五文钱将最后一尾大鲤鱼卖掉,幼银心里也是对洛河州人民的有钱程度做出了新认知:“长姐,这也太好卖了些吧?那要是咱们日日都来卖鱼,岂不是也能挣不少银子?”

  幼金谨慎地将得来的银子全都塞到胸前最贴身的位置藏着,毕竟两人年纪还小,这城里头虽然有官兵在巡逻,可万一被宵小盯上可就麻烦了。听幼银这么说,幼金才笑着说到:“五里桥河里的鱼又不是你想要就能有的,再说了,咱们会钓鱼出来卖,那旁人不也会吗?”这回能靠这些鱼挣些银子不过是因着自己运气好,钓上来这么些鱼,可一旦传开了,那五里桥村里的人也都不是傻子,人家不知道钓鱼换钱吗?

  原还兴致高昂的幼银听长姐这么说,顿时有些失落:“那咱们岂不是又没得赚钱的路子了?”心中有些懊恼,觉得自己太不争气,家里事事都要长姐操心,自己却一点忙都帮不上。

  幼金将木桶里剩下的一点水全都倒了,拍了拍幼银的肩膀道:“放心,赚钱的事我来操心就好,你可还得帮娘跟我照顾家里那几个小的呢!走吧,咱们先去买小鸡崽,再买些肉回去。”幼银听她这么说,觉得自己还有用武之地,便欢欢喜喜地点点头:“嗯!”

第46章 小鸡崽与竹笋

  洛河州的物价比柳屯镇贵,一枚鸡蛋也要两文钱,而一个孵出来的小鸡崽则要八文钱一只。幼金姐妹俩在西市里转了两圈便找到了卖小鸡崽的,一番讨价还价,最后以一百文的价格买下了十四只小鸡崽,平均一只七文钱多一点。

  将小鸡崽装进已经空了的木桶里头,姐妹俩又绕道到猪肉摊子去买了三斤板油跟屠夫便宜卖给她们的两只猪蹄,姐妹俩一个提着装着小鸡崽的木桶,一个提着用荷叶包裹着的猪肉,欢欢喜喜地出了南城门,往五里桥回了。

  五里桥不过距离洛河州五里地,所以才得名五里桥,姐妹俩虽然走得不快,沿着官道回去,走了大半个时辰,也到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