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姐怎么还没嫁人 第22章

作者:闲就青山 标签: 穿越重生

  见长姐站在自己房门口,幼珠赶忙挺起小胸脯:“长姐,我也要跟着去!”

  “幼珠,我跟长姐是去卖东西的,不是去玩的。”幼银有些无奈地劝说到:“你在家帮娘照顾几个妹妹不是?”

  幼珠却不肯,非要跟着去,姐妹俩一时僵持不下,只得都把求助的目光转向幼金。

  幼金想了想,便道:“进城是要交一文进城费,然后咱们赶时间进城,还要一文钱坐牛车,我可以带你去,但是你得自己想法子挣到两文钱,怎么样?”

  幼珠想了想,便用力地点点头:“嗯!”见长姐也同意了,幼银也不好再说什么了,姐妹仨将昨日采回来的新鲜茶树菇分别装在三个背篓中,洗漱后便背着背篓往洛河州城门方向去了。每次去城里卖东西都是赶不及吃早饭的,只得等到赶集回来再吃晚来的早饭。

  幼金姐妹每隔两日就要进城一趟,还总是坐到同一个赶车的汉子的牛车,那汉子都已经认识苏家这几个娃娃了,从一开始大的木桶还要收她一文钱到现在只算人头收银子,还笑呵呵地跟几人说着话,也算是熟识了。

  “小姑娘,你们这三天两头背着东西进城卖,怕是能挣不少银子吧?”那大叔慢悠悠地赶着车,笑呵呵地问到。

  幼金面露微笑,看着车上别的乘客都有些打量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笑道:“嗨呀!哪能挣啥银子,我我们家人多,我娘身子又不好,只得我们姐妹仨每日弄点蔬菜进城换银子,这能挣几个银子?”

  见几姐妹虽然衣裳干净,但也都是补丁摞补丁的衣裳,再看她们背篓上头放了一摞大叶子,也都是卖菜的庄户人家的标配,便都不以为意地挪开了目光。

  幼金见众人的目光终于转开,心中才微微松一口气,眼中却多了几分冷意,这大叔也不知是心直口快还是故意给她们招仇恨啊!看来要换一个车来坐了。幸好五里桥往洛河州方向拉客的牛车不只有他这一家。

  ***

  交了入城费,幼金先是带着两个妹妹到东市的云味轩去看看他们要不要,然后再往西市去。

  而云味轩这头,凭着从苏家买回来的七十几尾鳜鱼,搞了场躁动洛河的鳜鱼宴,一时间风头无两,黄二爷也得了主家的奖赏,对苏家正是感激的时候呢!听后厨说苏家的小姑娘又送了新采的茶树菇来,黄二爷自然是痛快地包圆了。

  茶树菇这玩意儿,乡里人不知道能吃,毕竟吃菌子吃死人的消息是每年都有,所以乡里人对菌类生物都比较排斥。可黄二爷是谁?那可是洛河州都有名的老饕,自然知道春雨后的茶树菇有多美味,加上幼金姐妹采来的茶树菇都是极好品相,他自然不能错过。

  幼金有些微愣,怀里揣着小伙计结给自己的银子,这就卖完了?跟在她身后的幼银幼珠也都有些不可置信。幼珠看着长姐空空如也的背篓:“长姐,那咱们现在去哪儿?”这菌子才进城就没了,那她还咋挣银子?

  幼金才回过神来:“咱们去西市买些米粮,再买几斤猪板油。”家里的油罐子已经见底了,存粮也没有多少了,反正如今时间还早,便去添置一二吧。

  幼金这回下了本钱,买的不是高粱这些拉嗓子的粗粮,而是买的口感好许多的糙米,一斗糙米花了她三钱银子,加上五斤猪板油。

  一斗糙米分成两半装在幼金与幼银的背篓里,幼珠背篓里则背着五斤猪板油,姐妹仨满载而来,又满载而归,倒是幼金的口袋,才得的一两银子就已经花掉将近一半了。

  姐妹仨背着跟来时差不多重量的背篓,脚程也没放慢,吭哧吭哧地回到了五里桥苏家。

  这么早回来的三人倒是把苏氏等人都吓了一跳,一看原来是那日来家里拉鱼的酒楼将菌子都收了,苏氏才千恩万谢地朝着洛河州方向念了几声,然后才语重心长地跟幼金说到:“金儿,那黄二爷帮了咱们家这么多,可是咱们家的贵人,你可得好好谢谢人家才是!”

  将新买回来的糙米放进仓库,幼金点点头:“娘,我晓得的。”虽然她与云味轩是公平交易,可苏氏说的也在理,若不是黄二爷这个贵人,怕是自己采的东西也卖不出这个价钱。

  将东西都归置好以后,又掏出九文钱,分别给了幼银跟幼珠幼宝:“这三文钱便算是你们仨的劳动所得,虽然是少了些。”

  幼银姐妹仨却有些面面相觑,猜不透长姐的意思,也不敢领这个银子。

  幼金则直接将银子塞到三人手里:“咱们付出的劳动都应该有收获,虽然是一家人,但是总不能你们什么都白干不是?只要是能给咱们家带来收益的,以后都能领到相应的分成。”见三人还有些犹豫,幼金便直接将银子塞进她们手里:“不过有钱也不能乱花哦,要把钱花在该花的地方,知道吗?”

  姐妹仨手里紧紧攥着三个铜板,仿佛这一刻都成长了不少,她们也是能给家里挣钱的人了!听着长姐的话,都认真地点点头:“知道。”

  其实不用幼金交代,三个妹妹也不会乱花钱,毕竟她们都是过惯了穷苦日子的人家,有钱还不赶紧捂着,还花出去才奇怪呢!

  幼金进了厨房,也给了苏氏一百文铜板。之前搬家时分散给众人带着的银子在苏家落脚到五里桥的时候就已经全都交还到幼金手上了,如今苏氏手里也是没有一分银钱的。

  看着女儿递过来的用麻绳穿起来的一串铜钱,苏氏有些不知所措:“金儿,你这是?”

  “家里总有用银子的地方,一百钱不多,但好歹娘身上也要有些银子不是?”幼金脸上淡淡的笑,道:“我总顾不上家里,娘是一家之主,自然手里要宽裕些才是。”

  苏氏湿漉漉的双手在身前的围裙上擦了又擦,脸色有些发红,她自来了洛河州,幼金就给自己请了大夫瞧病,而后一直都有吃药,光是药钱都花了不少,她还没有给家里挣过一分银子,哪里还好意思领这个钱?

  幼金见她犹豫不决的模样,直接把钱塞到她手里:“既然是给娘的,娘收着就好。”虽然苏氏觉得自己是给这个家拖后腿,不过她其实还是很重要的。自从出了月子以后,家里一日三餐都是她在忙活,家里人穿开线的衣裳也总是苏氏第一个发现的,然后就是熬夜也要给补好,可以说很好地解决了幼金的后顾之忧。

  幼金站在厨房里头,一边摘着刚从地里摘回来的鲜嫩无比的青菜,一边与苏氏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母女俩齐心协力,倒是很快就做好了午饭。

  ***

  午饭后的半个时辰,是苏家的午歇时间。

  午歇过后,几姐妹窸窸窣窣地穿戴整齐,又背着背篓往山上去了。如今已经过了一日,上山的路也干了不少,村里也开始有人往山上去挖笋子的了。

  在苏家后跟着第一批上山挖笋的妇人见了幼金几姐妹,倒是有些不好意思地挪开了视线。倒是幼金带着妹妹跟她点头问了声好:“婶子好,我们是河西边新搬来的人家,我们姓苏。”

  那几个妇人感觉面上有些微微发烫,含糊地点点头,然后加快步子往山上去了。幼珠瞧着那几个妇人,有些生气地跺了跺脚,不过也不再说什么。

  茫茫毛竹林里头,远处近处如今也有七八个人在挖笋子了,幼金见了这种情况,便带着几个妹妹往更远处的毛竹林过去,她如今虽然不挖笋子,可茶树菇还能挣些银子,她可不想让人这么快就知道,然后跟风,那她可又得想旁的法子挣钱了。

  如今正是吃春笋的好时节,加上这满山的笋子不挖白不挖,五里桥的村民也是一个见了苏家人在街上卖笋子,然后一个传一个的,如今便也有十来户人家都开始挖笋到街上卖了。

  不过洛河州是个大城镇,虽然有这么些人家挖笋去卖,但是买笋子的人家也多,总体来说还是供不应求的状态,因此卖笋子的人家相互间倒也没有多大影响,春笋的价格也比白菜甚的稍微多个一两文钱,所以大家都很乐意去挖笋子。

第52章 点心

  幼金姐妹翻过了第一座矮矮的丘陵后,便看不到五里桥的村民了。

  五里桥的村民大都在山的向阳面,如今幼金姐妹已经到了背阴面了。湿漉漉的已经腐烂在地的竹叶肥力十足,滋养着这片土地。因为湿气较重的缘故,反而这边的茶树菇比向阳面还多了不少。而且在这边,幼金终于找到了她之前找遍向阳面丘陵都没找到的芫花!

  幼金直接将其中几株芫花连根挖了出来,然后用随身踩着的稻草绳捆着放到一旁,然后才跟几个妹妹一起寻找茶树菇的踪迹。

  幼金是能分辨出好几种能吃的菌类的,所以她采到的菌子种类多一些,不仅采满一筐茶树菇,竟然还在几株已经枯死的竹根边上采到了一小捧竹荪!这可是自古就有“草八珍”之一的美名的竹荪啊!

  之前在山的那头并没有见过竹荪的踪迹,如今想来是那边的枯死的竹子还没来得及长出竹荪就被村民砍回去当柴火烧了。

  赶忙将几个妹妹又叫了过来给她们看了看竹荪的模样:“这个菌子也是能吃的,都长在烂了的枯竹根那,你们要是见着了也采了它。”

  她这么一说,幼珠便立时想起自己方才见到的那好几棵枯掉的竹根那都有这个,便立马说到:“长姐,我知道哪里有,我这就去采了!”

  幼银、幼宝两人也都有些印象,姐妹几个又散开去各自忙活了。

  姐妹四个在山上呆了一个半时辰,最后不仅背篓压得实实的,连手上都抱着一大串用大片树叶子包裹然后用稻草绳子扎起来的包裹,满载而归。

  果然,黄二爷是认得竹荪这种名贵的菌子的,给出了茶树菇三倍的价钱将幼金昨日得的半背篓竹荪都买了下来,还特意将幼金叫到前边说了说话:“小姑娘,你往后有什么新奇的,就都给送到云味轩来,只要够新鲜,我都包圆了。”说罢还叫厨房打包了两碟子新出的点心给她带回去。

  幼金笑着收下点心,道:“二爷是我们苏家的贵人,您给我们的价钱也合适,我自然是先顾着您这头的。”

  黄二爷满意地点点头,道:“这新鲜的茶树菇味儿倒是不错,这两日都不够卖,你若是有,不妨多送些来?”黄二爷只要茶树菇,因为如今街上卖笋子的人家也多了,倒是茶树菇还真就苏家一家,倒不妨只从她这要茶树菇了。

  “二爷,您也知道,菌子这种东西是靠天吃饭的,我也不敢给您打包票说要多少有多少,我只说,我家得了多少我便给您送多少过来,您看如何?”幼金自然不会把话说死,毕竟菌子是要看天的。

  黄二爷自然也是懂的,也不为难她,两人说了会子话,幼金才从后门出来,跟在后门里头等了好一会儿的幼银幼珠往西市去。

  洛河州是个四通八达的大城镇,往来客商多,能买到的东西也多。幼金自从手里宽裕了些以后,便喜欢上有时间便到西市逛逛淘淘这件事,若是找到些新奇的、洛河州本地没有种子什么的,幼金也会考虑着买回去种种看。

  这不,今日又在一个刚从西域回来的客商那买到了一包花椒种子。那客商也是瞧着新奇便带了一小包回来,这玩意儿也算不得值钱,便只要了幼金三十文。

  幼金痛快地付了钱,然后将包得严严实实的花椒粒装进背篓,再带着幼银幼珠继续逛。

  “长姐,这才一小包东西,就要三十文,也太贵了些吧!”幼珠却有些咋舌,那客商也真敢卖!长姐也舍得买!

  幼金拍了拍幼珠的小脑袋:“小抠门,这叫投资,虽然贵是贵了点,不过只要有用,那就不算贵。”

  幼珠见她这么说,便不再说什么了,反正在她眼里,长姐做什么都有她的道理,自己只要乖乖听话就是了。

  其实幼金也不确定洛河州能不能种出花椒来,可想起前世热带温带貌似都可以种,便想试试看,若是种出来了,也是个好事不是?

  搬到洛河州已经近一个月了,因着家中伙食的急剧好转,苏家几个孩子的小脸都长圆了不少,就连两个小的因为苏氏的状况好转,奶水充足,也大了一圈,比出生的时候已经变了大样子,一个半月的小娃娃也不需要人时时抱着,就放在炕上,一旁有人看着就行。

  苏家搬到五里桥后,并没有出现过什么怪事儿,村民们也都敢从这边来上山下山。村里头野惯的小子也敢跑到苏家门口东张西望地,见到有人出来,还编着顺口溜:“穿裙子,住鬼屋,夜里抱个女鬼一起睡!”

  院子里头的人还未做出反应,赶集回来的幼金等人便先一步跑了过来。幼珠更是直接捡起地上的小石子朝那四五个半大小子砸过去,还一边砸一边骂:“让你瞎说!让你瞎说!砸死你!”

  那几个捣蛋的半大小子见人来了,“呼啦”一声就全散开了,走到幼珠砸不到的地方之后再朝着她们做个大大的鬼脸,然后才撒欢地跑了。

  幼珠被气得不行,还想追上去给他们点颜色瞧瞧,却被幼金稳稳地拽住了背篓:“干嘛去!”

  有些委屈的幼珠眼眶微微发红:“长姐!”

  “不许胡闹!都回去!”直接拽着幼珠进了院门,看到原来方才是幼宝出来开门要去地里摘菜,被那几个半大小子也吓得不轻。

  幼金才惊觉,如今家里都是小丫头片子,虽说已经在练些拳脚功夫,可人家若是三五成群上门找事,别说幼珠,就是自己也打不过的!叹了口气安慰幼珠:“长姐不让你追上去是为了你好,你还记得以前长姐跟你说过的不,鸡蛋碰石头是最笨的方法,你一个八岁的小姑娘,怎么跟人家四五个十一二岁的半大小子打?”

  听完长姐的话,幼珠才冷静下来,才知道后怕,不过还是心有不甘:“难道我们就这样让人欺负不成?”

  “听话,我一会儿去找何里正说说这事儿。”幼金叹了口气,才从背篓里将黄二爷给的点心取了出来,然后打开其中一包分给姐妹几个吃,又提着一包还未开封的点心往村里头去。

  那几个半大小子跑到河东边见苏家的人没追出来,便就在河边嘻嘻哈哈地闹。远远瞧见河西边苏家那头出来了个人,走近后发现是苏家年纪最大的那个丫头片子,几个小子都一脸防备地看着她,都以为她是来找他们算账的。

  可幼金目不斜视地从几人身边走过去,进了村子便直接往何浩家去了。

  如今不是农忙时节,不过庄户人家闲不住,才扛着锄头从地里回来的何浩见幼金来了,笑呵呵地叫自家婆娘端了两碗白糖水来:“幼金咋有空过来?”这小丫头可不简单,五里桥这么些年也没谁家想着挖笋子去卖的,倒是这外来户第一个带头卖笋子,不少人家都跟着卖,倒也挣了些银子。

  幼金笑呵呵地将点心放在桌上道:“今儿个给城里的贵人送了些菜,得了几包点心,我们家搬来五里桥也一月有余,多得里正您的照拂,便送点子过来给家里人尝尝。”

  何浩家的婆娘赵春华笑呵呵地端着白糖水上来,见她说是城里贵人赏的点心,顿时笑得见牙不见眼:“嗨!你这孩子也忒客气了些!”

  “婶子这是说的什么话?我们家这一家子孤儿寡母的,若不是您跟我里正叔照顾,哪还能这般舒心地过着!”幼金说得两人心里熨帖十分。何浩摆摆手:“我既是里正,照拂村民是应当的!有什么困难跟我说便是,我能帮就帮!”

  幼金这才露出一个迟疑的表情,然后看着何浩夫妇说到:“要说有事儿还真有一事,方才我们家门口有几个半大小子在玩闹,小孩子口无遮拦我也明白,可我那三妹也是个泼的,拿着小石子就砸人,我当时看得不真,加上那几个小子也跑得快,也不知道有没有砸坏人,若是有哪家说砸坏人,还请里正叔帮着从中调停一二。”

  一听她这么说,何浩还没说话呢,赵春华就抢先一拍大腿,知道她说的是谁了:“嗨!指定是后头陈老三那几家的混小子们!我方才回来的时候还觉得奇怪呢,瞧着几个混小子跟鬼撵一样呼啦啦地在河西边跑过来!”

  赵氏这么一说,何浩便知道了,叹了口气道:“那些个混小子爹娘也都是混的,整日里就是在村子里头转悠,想来他们都跑了便是没伤着,若是他们再去你们家那闹,你就来说与我知,我自有办法收拾那几个混小子。”

  幼金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微笑地点点头,又与里正两口子说了一会子话,才笑着婉拒赵氏的留饭,往河西边回。

  何浩将院门关上,回到正房里头看着赵氏已经将油纸包着的点心给拆开了。将碗里剩下的白糖水喝完,感叹道:“这苏家大丫头,不简单啊!若是男儿身,前途不可限量啊!”

  “就你门道多,人家不就是得了好东西给你送来的吗?”赵氏嗔怪地看了他一眼,赶紧将点心收了起来,等着几个孩子回来能吃,赵氏是个耿直热情的农家妇女,得了苏家的东西,自然就与苏家多了几分亲近,帮着幼金说话:“人家这么有心,一家子又是孤儿寡母的,你可别让那些混人把人给欺负了才是!”

  何浩歪着身子躺在炕上,笑叹:“你这头发长见识短的,懂甚?”

  “我啥都不懂,就你懂!”赵氏没好气地白了眼何浩,将点心收好后便去准备午饭了。

第53章 祖上

  当然幼金也不会把所有宝都压在里正身上,第二日给云味轩送完货以后,幼金到西市转了好几圈,终于在角落里找到一个卖狗崽子的庄户模样的老汉,然后花了二十文买了四条两耳直直竖起来,浑圆可爱、通体黑亮的小狗崽子。

  “小姑娘我跟你说,我们家这狗崽子你别看它们现在还小,不用两三个月就能开始看家护院,我家这狗崽子凶得很,又认主又护食儿的!”那老汉一口气卖了四条狗崽子出去,得了二十文钱,自然开心,也就跟幼金多说了几句。

  幼金点点头,虽然这几条狗崽子如今看着可爱,可她有信心将它们训练成看家护院的最佳选择,笑着谢过那卖狗的老汉,将狗崽子装进背篓里头便哼着曲儿家去了。

  小狗崽子如今还是比较可爱的,而可爱的生物最容易得到女孩子们的欢心了,四个小狗崽子才回到苏家,就被六双魔爪□□了个遍。

  就连前日才过了三岁生日的幼绸都紧紧地抱着其中一个狗崽子不肯松手:“长姐,这是送给我的吗?”

  幼金找了个旧瓦罐装了一瓢清水,看到被欺负地缩成一团的小狗崽,没好气地叉着腰:“你们不要玩了,这狗崽子可是要养大了给咱们家看家的!”说罢将四只小狗崽子从众人手里解救出来好生安抚了便。

  姐妹几个乖乖站在廊下看着伸舌头舔水喝的小狗崽,一个个眼睛咕噜咕噜地转着。“长姐,那它们有名字吗?”

  “还没有,你们来给它们起名字好不好?”幼金将这个权限交给几个孩子,几人撑着小脑袋摇头晃脑想了好久,又你一言我一语地谈论了好久,最后才决定四只狗崽子的名字:旺财、小黑、黑背、大黄。

  幼金叹了口气,果然是充满乡土气息的名字,不过也不忍破坏几个妹妹的兴致,只得委屈几个狗崽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