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姐怎么还没嫁人 第42章

作者:闲就青山 标签: 穿越重生

  微凉的左边脸颊被男子温热宽厚的手掌整个覆盖上,幼金一下子愣住了,呆呆地看着离自己不到半米之遥的肖临瑜,觉得这一幕似曾相识。

  掌心传来的少女脸颊娇嫩得如同剥了壳的鸡蛋一般的触感,肖临瑜只觉得置身与上元佳节中的满天烟花中,璀璨而动人心魄。

  两人相对一时无言,各自心中如同惊涛骇浪,可莫名的情愫却又如同火树银花不夜天一般在脑子里炸开了。

  不知过了多久,幼金才率先寻回了自己的声音:“时间不早了,我就先回去了。”说罢匆匆转身逃回了后院。

  看着落荒而逃的少女身影,肖临瑜只觉心中莫名空了一块,他素来不通情爱,此刻却有些无师自通一般知晓了自己对一直把她当成晚辈的少女心动了。

  空落落的手举在空中,似乎想抓住少女身上散发的似有若无的馨香,最后只得无力垂下。

  再说扭脸回了后院的幼金只觉得自己的心扑通扑通地跳了许久,坐在铜镜前看着昏暗的倒影,双手托着脸,叹了口气:“终究不是一路人,又何苦动心?”

  幼金的灵魂并不是不通人事的少女,自然知道方才心乱如麻的自己是为何。但且不说肖临瑜还有一个清贵文人家的未婚妻,单是这个极重门当户对的时空,她不过是一介乡下丫头,哪里能高攀得上肖家的门楣?

  无力地瘫在铺着柔软的细棉垫子的床上,呆呆地看着帐顶,喃喃自语:“若不是……”

  初秋弯似弓弦的月儿下,初识情意的男女辗转反侧,彻夜难眠,都在惋惜这份尚未开始就注定要消亡的情愫。

  ***

  初秋之夜两人的失态似乎都随着那夜的星辰坠落不见,第二日起来,又是疏和有礼的模样,在外人看来并无异常,只有当事人双方都在对方眼中看见了不一样的光芒。

  “这八人都是我肖家别苑中选出的护卫,我便都留给你了。”肖临瑜是个行动派,说了要给她选人,很快就将人给带了过来。

  苏家如今也不是养不起护卫的人家,只是护卫这个职业不同别的,若是识人不清选着不好的,那便是引狼入室,也是因为如此,幼金才迟迟没有寻到合适的人选。

  而肖临瑜送给自己的八个护卫,都是二十出头,年岁相当的年轻人,只有一个护卫首领年约三十,都是自幼进了肖家,对下一任家主的命令自然是没有不从的,这样的人幼金用起来倒也算得上放心,便也就将八人都留了下来。

  “有劳肖大哥事事为我操心,如此我便恭敬不如从命了。”吩咐宋叔将人带下去好生安置好,幼金才向着肖临瑜盈盈一拜以示谢意。

  肖临瑜微微颔首,道:“你我之间,何须如此客气。”此话一出,两人之间的气氛立时变得有些尴尬,肖临瑜干咳了两声,干硬地转移了话题:“我明日一早便要离去,此处一别,怕是将来许久都不会再相见了,等你的茶叶制出来,须得记得送我一份。”

  “自然,到时怕是还要依靠肖大哥帮扶一二呢!您这个大财主我可不能就这般浪费了不是?”幼金笑吟吟地站在肖临瑜身边,两人中间隔着半米的距离,沿着船只往来的洛州河边上缓步走着,四五个护卫远远跟着,也不敢前来打搅两人。

  肖临瑜也不说什么,只看着远方一抹已经变得血红的残阳映在潺潺流动的河水中,觉得此刻两人便是无言却也心安,轻声问道:“将来若是有机会,幼金你会不会到京城去?”

  “京城是大丰最繁华的地方,我自然是想去的,不仅京城,还有大丰的大好河山,我都没看过,若是有机会,定当细细游览一番才是,虽当不成大谢,可人生苦短数十载,总要做些什么才是!”幼金深吸了口气,扬起声音说到:“我虽为女子,不能同男子一般建功立业,可也不愿草草过完这一生,虽做不到青史留名,可总要雁过留痕才是!”

  侧过脸去看着夕阳下少女说起心中远志而显得生气勃勃的模样,肖临瑜不由得低头笑了出声:“你总是有你的歪理。”

  幼金看着与自己仅隔了一步之遥,眼中闪耀着温柔的光芒的男子,不由得心漏跳了一拍,赶忙以笑遮掩自己的不对劲,看着远方一望无际的稻田,笑道:“人生在世,十之八九总不能如我意,十之一二如我意者,合该纵情肆意才是。”

  男子高大俊朗,女子高挑秀美,并肩走在洛州河河堤上,夕阳将两人的影子拖得长长的。互相依偎在一起的影子仿佛世间最般配的眷侣一般,羡煞旁人。

  两人在河堤边上一直走到夕阳消失在天际,星河点点显露在东边,入暮时分,初秋的凉意袭来,穿得有些单薄的幼金不由得瑟缩了一下。

  肖临瑜自然是察觉到她的动静,道:“入暮后还是有些凉,咱们回吧?”幼金本就是被他拽出来散心的,听他这般说,便连连点头,两人这才返身回转,往苏家的方向回去。

  夜风飒飒,迎面袭来的凉风本朝着少女的方向吹去,却被高大的男子无情拦截,只得改道另走。

  两人并肩走着,肖临瑜侧着身子挡住了夜风的侵袭,两人一前一后的往苏家的方向走着,护卫们依旧远远的跟着,无人敢上前去打搅了主子的雅兴,只顺着秋夜的风偶尔听到男子的轻笑声。

  走在河边,远远便能看到苏家门前已经点亮的一对灯笼,河对岸的农人披着夜色乘月而归,初秋的蟋蟀不知疲倦地在田间地头扯着嗓子聒噪地喊叫着,运河中不时还有鱼儿跃出水面,月色下波光粼粼,甚是好看。

  被打发出来寻幼金的小家丁打着灯笼远远瞧见了姑娘与肖公子,便站在苏家门前,叫汪大爷开了大门,安静地等着大姑娘回来。汪大爷在苏家做活,如今依旧跟韩立哥俩住一个屋,一老两小感情甚好。如今吃住都在苏家,不知羡煞了多少五里桥的村民。

  “夜风还是有点子凉,姑娘年岁小,一会儿叫厨房的厨娘煮些驱寒汤送去给姑娘喝了才是。”站在门口的汪大爷眯着眼看着不远处的一对璧人,心里不由得叹了口气,大姑娘如今也快十五了,这男女间这般总该是要避避嫌才是啊!

  汪大爷虽然只是个门房,不过也是跟着苏家从微时起来的,苏家后来的仆人,连管家宋叔都十分敬重他,自然不用说这些小的了。小家丁恭恭敬敬地道了声“是”,也不敢忘了此事。

  “汪大爷,这夜风凉,您老人家咋还站风口这了?”幼金一回到家门口就看到一老一少站在门口等着,便关切地问到。

  汪大爷见姑娘回来了,赶忙让小家丁打着灯笼引路:“姑娘自个儿也知道夜风凉,自己怎地还在外头站着?快到家里头待着才是。”

  一旁的肖临瑜看着苏家主仆之间虽然也有规矩在,可相处起来那都是真心实意地如同家人一般的亲近,一想到自己明日便要走,心中又多了一丝不舍。

第97章 选择

  肖临瑜走后, 一向平静的苏家更平静了些。

  苏家香铺子的生意如今做得越发大了, 后厨里做点心的人都有十人, 幼金也特意寻了个做过些小买卖的姓陈的妇人在前头做管事。那陈嫂子是个会来事儿、会察言观色的利落人儿, 自打前头铺子交给她以后, 生意好了一些, 回头客也更多了,幼金也就放心让她打理。

  如今幼银只管每日铺子的账, 幼珠则是牢牢把着点心方子, 姐妹俩如今越发能干, 幼金也索性只参与铺子里进人、每月盘账的大事儿, 其余经营上的琐事都交由姐妹俩商议着来,倒也落得清闲。

  如今时近中秋,苏家香早早就做出了月饼模子摆在前头供客人选择预定,如今距离中秋还有十日, 就已经接到七百余份的月饼订单。苏家香的月饼分了三个等次,分别是四钱、八钱、二两银子一份, 一份只得六个, 可以说是要价不菲。

  可洛河州人多地方大,最不缺的便是有钱人, 加上如今洛河州中但凡提到点心, 无人不知苏家香, 那些富贵人家自然是不在乎这些小钱,毕竟月饼更多是送人,要的就是个脸面, 若是送的旁的上不了台面的,那才是真真儿掉价了呢!是以订最贵的二两银子一份的倒占了七百份中的一半儿多。

  前头幼银噼里啪啦地扒拉着算盘,欢喜地不行。后厨幼珠带着十人的点心团队,也开始加班加点地做月饼。虽然累是累了些,不过按照今年年初幼金姐妹三人商议过后制定出来的工人激励法子,卖出的每份点心,前面后厨的人都能得到相应的提成。后厨的人累是累了些,不过如今每月能拿到手的银子基本都有近二两,这可比外头点心铺子的工钱高了一倍不止!所以无论是已经卖身进了苏家的还是没卖身的,个个都是打定主意跟着苏家做事。

  “方才前边儿传消息来了,又接了三十份二两银子的月饼,咱们从今日起便吃住都要在店里了,最晚十三也要把全部月饼都做出来。我跟二姐商量过了,等忙完这阵子,就给大家轮流放三日假,好好歇歇!”幼珠将配好比例的蜂蜜桂花混入红豆沙中,交由□□等人调和,给众人加油鼓劲。苏家香换铺面之时,幼金特意寻了个地儿还算大的铺子,后院里除了厨房,还有八间房,其中两间用来存放平日里做点心需要的原料,剩下的五间改成通铺,一间则是苏家姐妹平日里歇息所用,物件摆设倒是一应俱全。

  “三姑娘放心,咱们一准儿能做完的!”一个妇人隔着藕荷色的口罩拍着胸脯道:“不为旁的,为了银子咱们姐妹也得做不是?”这话一出,众人也都点头称是,手里的活放得更快了些。

  如今后厨已经形成一条配合默契的流水线作业,负责调馅儿的、负责揉面的、还有负责上模的,分工明确又相互配合。点心后厨的活一做就是一整日,为了减轻大家伙的负担,幼珠特意去定制了长长的作业桌子还有高度配合得正好的凳子,大家伙都是坐在凳子上做事,不用站一整日到双腿水肿,倒是舒服很多。

  另一个生得白净的妇人也是眉眼弯弯地笑道:“不说旁的,光是咱们家这蜂蜜就不知比旁人强多少去了!”苏家香的豆类点心馅中添加的蜂蜜均苏家在侯家湾山上的蜂箱,大丰并没有多少养蜂人,像苏家这般还能加入蜂蜜调和点心的就更是少之又少,蜂蜜特有的香甜气味与桂花的香气混合在一起,不知勾动了多少人的馋虫,是以如今豆沙类的点心已然成了苏家香的客人们必买的点心。

  幼珠嘴角挂着浅浅的笑,也不多说什么。如今家里的点心方子只有娘、长姐跟自己知道,虽然铺子里的人也知道有哪些原料,不过具体的比例是长姐带着自己熬了许多的夜,尝那些味道只有细微差别的点心尝到要吐才研制出来的方子。这是自家赖以为生的方子,她可不能泄露出去了。

  幼金是苏家众人里边儿舌头最灵的人,哪怕是多了一点甜或是火候过了一点点,长姐总能尝出区别来,是以幼珠每回有了新想法都要拽着她一起给意见,给想法。虽然如今幼珠做的饭依旧不好吃,可她脑子转得快,也敢想,苏家香如今铺子里好几个卖得好的点心都是她突发奇想折腾出来的,如今家里条件越发地好,索性幼金也就放心让她折腾了。

  苏家香的方子只有苏家的几个姑娘知道,这事儿是所有在苏家香做事的人心中都清楚的。之前也不是没有别的点心铺想贿赂一些在苏家香做事的人偷方子,可无一不是失败而归,甚至还有被大姑娘抓到的,就直接赶出了苏家香。

  有那些前车之鉴在,工人们虽然好奇,可也不敢瞎打听,一时间倒也平静了不少。

  ***

  “姑娘,今岁咱们在侯家湾那边儿的树苗都长成了,桂花、刺玫都有不错的收成,先前儿样的那几百只鸡也都长大了不少,照这么看来到年底就能出栏了。”打宋华去了茶乡以后,宋叔如今管着侯家湾那边儿的事,每日也是忙得很。

  幼金仔细翻看了上月的账本,微微点点头,道:“如今已经入秋,树木防寒还有鸡圈加盖的活也要跟紧些,如今家中事多,辛苦宋叔你多费心了。”如今苏家的生意摊子越铺越大,可能用的人还是不多,统共就那么几个,宋家父子也着实都辛苦了些。

  “都是老奴该做的,得姑娘器重那是我们的造化,不曾觉得辛苦。”宋叔拱拱手,笑道。他之前虽然也是在大户人家里做过活,可却比不上如今在苏家这般舒坦,主家信任、敬重自己,他自然是更加用心用力。

  幼金笑着合上账本,看着宋叔道:“我前些日子已经派人送信去茶乡,宋华定不会错过中秋佳节,到时你们一家团聚,好好过个中秋才是。”幼金也是有自己的盘算,这番叫宋华回来,也是想安排多一个人到茶乡去,一则是相互照应有个依靠,二则天高皇帝远的,两个人总比一个人好些。

  “多谢姑娘!”宋叔只有宋华这么一个儿子,自然是希望中秋佳节能一家团聚的。不过他们卖身为奴的,主家说怎么那便是怎么,是以他并不敢提过要儿子回来过节的话,没曾想倒是大姑娘自己个先提了出来,自然是感恩戴德。

  一老一少在幼金专用的书房说了好一会儿话,宋叔才被打发出来。

  才出书房门口,便看到穿了一身短打的韩立站在门口,笑着点点头,便出去了。

  韩立不知道大姑娘叫自己来所为何事,不过还是依着吩咐在门口等了半刻钟。等到宋叔走了好一会儿,里头才传出大姑娘的声音:“进来吧!”然后才迈开步子进了书房。

  秋分进来续了茶水后,在大姑娘的眼神示意下无声地退了出去,然后站在门口守着。秋分与另外七人是苏家新买回的丫环,幼金是个懒得起名的人,便直接以二十四节气中的八个节气为八人命名。进了苏家以后,在宋婶子调养了十数日后,秋分因着稳重老实便被分到来伺候大姑娘。秋分打进了苏家便知道苏家的生意都是大姑娘一手操办起来的,虽然是与自己年岁差不多,可她总是十分敬畏大姑娘,对她说的话更是马首是瞻,唯命是从。

  “你到我们家来已经有快两年了吧?”幼金轻轻吹了吹茶杯里冒着热气的茶,看着站得有些局促的韩立,轻声问道。

  韩立如今已经快十六了,这两年在苏家吃得饱穿得暖,倒是长成了个浓眉大眼、俊朗壮实的后生,平日里在外头走动时不知吸引了多少五里桥的小姑娘的目光。听到姑娘这般问,韩立有些疑惑,不过还是老老实实地回到:“回姑娘的话,已有两年零三个月了。”

  “竟有这么久了?”幼金放下茶杯,想起当时韩立跟尔华来到苏家时还是两个脏兮兮的小乞儿,没想到转眼过了两年,时间过得还真是快!

  ......韩立也不知道该说什么,索性就不开口了。

  看着微微垂下脑袋的韩立,幼金笑道:“你也别紧张,先坐下,咱们好好聊聊。”

  “是。”

  看着他话都不多一句的样子,幼金微微叹了口气,这幼银怎么就偏偏看上这么个呆头鹅了?没错,虽然幼金每日里都不得闲,不过对这对也算得上半路结成青梅竹马的小儿女之间的事知道一些。

  并不是说幼金瞧不上韩立,相反经过这两年的相处,她对韩立这个人也有了大概的了解,憨厚老实,没什么坏心眼。重点是他无父无母,幼银历来性子有些懦弱,若是嫁得远了,将来受了欺负还不一定自家能护着她。可若是嫁给韩立,倒不失为一个好选择。

  “你也十六了,也该到了说亲的年纪,你自己是怎么打算的?”虽然是单刀直入地问,不过幼金也有一丝尴尬,问完以后还有些不自在地干咳了两声。

  局促地坐着的韩立也没想到大姑娘特意把自己叫过来竟然是问这个问题,晒得有些黑的脸上浮现出可疑的红晕,磕磕巴巴地说不出话来:“我、我、我......”心里也是惊涛骇浪,第一反应竟然是做贼心虚,只觉得是自己深藏心底的心事被姑娘发现了。

第98章 中秋

  “你别紧张, 我只是随便问问。”幼金看他手足无措的模样, 不由得有些失笑, 只觉得韩立是把自己当成棒打鸳鸯的坏人了:“你如今也十六了, 若是普通人家, 也到了说亲的年纪, 你若是有什么想法,不妨跟我说说?”

  韩立有些羞赧地摸了摸后脑勺, 想到自己与意中人简直是云泥之别, 不由得又有些垂头丧气:“我一无父母, 二无家业的, 哪里会有人看得上我呢?”韩立越想心里越觉得失落,自己怕不是那想吃天鹅肉的癞□□吧!

  幼金也不管他心里的想法,只道:“自打你来了我们家也一直跟着读书习字,何必这般妄自菲薄?我如今有个想法, 想派你去茶乡帮着管事,你以为如何?”

  “去茶乡?”韩立自然知道大姑娘这是提拔自己, 不过一想到自己走了就只剩尔华一个人在五里桥, 却还有些舍不得。

  幼金自然是知道他的后顾之忧,便道:“你只管放心地去, 尔华在苏家不会受委屈。如今茶乡只有宋华一个人, 遇着事儿了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 你也跟在宋叔身边学了一段时间,也该是去历练历练了。”其实幼金对韩立的期盼可不止这些:“另外,去了茶乡也不可放松学习, 你如今并未入贱籍,哪怕是个童生,总比白身好。”

  大丰律例规定贱籍不能参加科举,当时韩立进了苏家的时候并未卖身,如今看来也算是好事儿了。

  说了好大一通后,看着韩立一副纠结的模样,幼金决定还是要下点重药:“你总不见得什么都没有就来跟我们家提亲吧?你对幼银的情意我并非不知,幼银是我的妹子,我自然是希望她将来不用受苦,你如今这般,拿什么来跟我提亲?”

  “大姑娘?!”韩立被她吓得两眼直瞪,完全不知道该怎么说话了。

  幼金挥挥手,也懒得跟他再费口舌:“你且好好想想吧。”便将人打发了出去。韩立出了书房,脑子如同一滩浆糊一般,不知该如何是好。

  ***

  只有幼金与韩立两人知晓此事,两人也都心照不宣地将此事遗忘了一般不再提起。

  中秋越发近了,十一这日,在茶乡的宋华经过数日的赶路,终于回到了五里桥。

  “瘦了,黑了,也高了”看着已经近两个月没见到的儿子,宋婶子不由得红了眼眶。

  一旁的宋叔也有些眼眶发酸,不过还是强忍住了情绪,道:“这儿子回来是好事,你这老婆子还哭甚哭?一路回来怕也是折腾得够呛,快些回去歇着才是。”

  听到自家汉子这般说,宋婶子才想起来儿子一路奔波,怕是累得很了,赶忙擦干眼角的泪花:“哎!是了,姑娘说你回来了只管歇着,快回去歇会儿,等姑娘回来了再回话便是。”

  原来幼金今儿个一早便出门去了,马上就到中秋,她也要去给生意上有往来的客户们送些节礼。旁的不说,知府秦大人家里那是必送的一家。

  肖临瑜在苏家住了一个多月也不是白住的,在他的牵线搭桥下幼金也算是攀上了知府这棵大树。加上知府太太吴氏也是个极会吃的,对苏家香的糕点那也是赞不绝口,吴氏只生了两个儿子,一心想要个乖巧可人的闺女儿却没有。对于会做出这般好吃糕点,模样长得也好的苏家姑娘,她自然也是喜欢的。

  果不其然,苏家的两个大食盒送进知府府衙后不到一刻钟,送食盒进去的秦府下人就捧着吴氏叫人准备好的节礼出来了:“苏姑娘,这是我家夫人特意交代了给您的节礼。”

  吴氏原就是富贵人家的姑娘,送出手的东西自然也不会太含糊,幼金自然也不推辞:“还请小哥帮我多谢夫人的赏赐。”幼金也知道自己这种等级的小喽啰没什么事儿是见不到吴氏的,自然也不会纠结这点小事,让身边的人接过秦府的节礼便告辞了。

  给有生意往来的客户送完节礼后,幼金便又开始给自家的工人们准备节礼:两个月饼加上五斤猪肉。至于卖身给苏家,吃住都在苏家的就将五斤猪肉换成同等价钱的细棉料子。

  “这么些东西,得花多少钱啊?”看着堆积如山的节礼,幼珠不由得咂舌:“长姐你这出手也太阔绰了些!”

  幼金清点完数量无误后,笑着说到:“人心这种东西可要好好笼络才是,不过是花些小钱就能让咱们家上下数十人人心稳定,这是值得的。若是人心散了,那便是多少银钱都换不回来的,家和才能万事兴,幼珠你可明白?”

  在洛河州开点心铺子这两年,虽然幼珠不常在前头铺子里,不过也是见过了不少人,也略微明白了管教下人的重要性,自然是十分受教:“我明白了,长姐。”

  见幼珠脸上并无不服,幼金点点头,也不再多说什么,她知道幼珠是个聪明的小姑娘,凡事点到即止便可。

  幼金十分注重对几个妹妹的教养,无论是读书习字还是待人接物,甚至是强健体魄。她自己力所能及的就自己亲自教导,自己也不通的就花钱请人教。苏氏从头到尾都没有插手到子女的教育中来,经过这几年,她早已知道若是几个女儿都像自己这般,那往后才是要出大事的,虽然幼金是比一般姑娘家强悍些,可总不会受到欺负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