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姐怎么还没嫁人 第60章

作者:闲就青山 标签: 穿越重生

  见当家的都这般说了,赵春华也就将东西留下了:“成,那我明日就炖上一盏给莲花儿补补才是。”

  虽然赵氏是有些不喜这个心思太重的儿媳妇,不过有什么好的还是想着她的,毕竟人家也是城里人嫁进了自己家,还给她们家生了个小孙女。

  第二日一早,赵氏就上苏家去请教了苏家的厨娘要怎么炖燕窝,午后炖好了一盏燕窝,给儿媳妇跟女儿一人一半分了,自己就兑了些水稀稀拉拉地尝了个味儿。

  再说那莲花儿,昨日就瞧见了苏家的人给送了一大盒子的东西过来,可今日就吃到了这小半碗的燕窝,心里头就更憋屈了些:“有甚好的都给自己留着了,给这小半碗燕窝是拿我当乞丐打发吗?”

  说罢重重地将碗摔到桌上,“哐当”一声倒是把睡在炕上的小妮妮给吓得哇哇大哭。

  被孩子哭闹声闹得她心里更难过,想到自己嫁入何家这一年多以来受到的委屈,一时间也忍不住了,索性自己也趴在桌上,嘤嘤地哭了起来。

第141章 恶意

  第二日, 何家大人都不在家, 何小宁也关着房门绣嫁妆, 住得离院门近的莲花儿听到院门响, 出来开门见是那人, 怕她又是来借粮的, 便冷着个脸问到:“你来作甚?”

  她知道这人,不仅她, 她们家在五里桥的名声都不大好, 连带着这人都已经是双十年华了还没嫁出去。

  来的正是陈老三家的大女儿陈小红。陈小红已年过二十却一直嫁不出去, 理由很简单, 那好些的人家听说她是陈老三家的女儿,就根本不会往她身上考虑。

  至于那些不在意名声的人家又拿不出彩礼银子,大哥就也不肯把自己嫁出去,一来二去的就成了五里桥人人皆知的老姑娘。

  “嫂子你别误会, 我今儿个不是来借粮的。”陈小红眼疾手快地挡住了莲花儿差点就关上的院门,舔着个笑脸跟她套近乎:“我是昨日听到了些跟嫂子有关的事儿, 我思来想去还是觉得不能瞒着你, 毕竟嫂子你是个好的,我实在是不忍心不是?”

  听她说了这么多有的没的, 莲花儿有些不耐烦:“你到底要说什么?”

  她真是一点也不想跟这还穿着打补丁的粗麻衣裳, 身上还有股臭味的人有什么接触, 她身上这套衣裳可是用夹绸的细棉料子做的,若是弄脏了可怎么是好?

  陈小红强忍住心中的不悦,只当是看不到莲花儿嫌弃的眼神, 笑着说到:“嫂子,我真是为你想,要不你先让我进去?”

  莲花儿虽然有些不乐意,不过瞧着她一副确有其事的样子,还是往后退了半步,让她进了院子。

  ***

  赵春华今日一回到家,便发觉家中的氛围有些奇怪,不,是儿媳妇的态度有些奇怪。

  往日里莲花儿虽然话不多,可对自己那也算得上敬重,怎地今儿个一看到自己就两眼恶狠狠地?像是要吃人一般?

  “你嫂子怎么了?这眼神瞧着是要吃人一样。”饭后,赵氏抱着小妮妮到何小宁房里跟女儿说着话,看了看外头没人才小声地问到:“今日有什么人来过家里不?”

  何小宁有些不明白娘亲的意思,不过还是乖乖回答:“午后的时候好像是陈老三叔家的小红姐姐来过。”

  想在背后搅事的陈小红没想到她的行踪正好被当时出去上茅房回来的何小宁撞个正着:“不过她跟嫂子关在房里,我也不知道说了什么。”

  “陈小红?”赵春华对这个算得上是命苦的陈小红其实没什么好感,自家穷点苦点是不容易,可她陈小红整日里就想着东家借西家偷,还时不时地就去苏家碰个瓷。

  那年她实在看不过去陈小红在外造谣说苏家人杀了陈老三,就将陈老三冒充山贼抢劫被官府判刑的事实给说了出去。

  后来那陈小红才消停下来,可如今怎地还趁着自己不在家找上了莲花儿?赵春华是想都不用想,心里认定了是陈小红在儿媳妇面前造谣了。抱着孙女儿就往东厢房去,一家人的日子总还是要过下去的。

  “莲花儿啊,你这有什么事儿要跟娘说,别什么事儿都憋在心里才是啊。”赵春华将小妮妮放在炕上,笑得一团和气。

  莲花儿心中一声冷笑,你都出去跟别人说我的坏话了,如今还在这假惺惺地做什么姿态?心中对婆母的怨恨更多了,可嘴上也不说,只淡淡地摇了摇头:“我没事。”

  赵春华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她一个做婆婆的这般好声好气地跟儿媳妇说话,反倒是热脸贴了冷屁股,便也不想搭理她了:“小妮妮方才已经把过尿了,你一会儿记得再把一下。”然后便出了东厢房。

  婆媳俩谁也不说破,可各自心里就都有一根刺在那,家里的气氛越发的紧张,就连一向不怎么管家里的事儿的何轩海都发现了家里人的不对劲。

  可莲花儿哪里肯说?她心里只认为何家的人都拿她当做外人对待,相公心里装的是别人,老婆婆还跑去跟相公心里的人说自己的坏话,莲花儿觉得真是比扒了自己的衣裳在街上走还让她觉得羞耻!

  ***

  再说那陈小红自打去了一趟何家搅事,瞧着赵春华这些日子脸色都是阴沉沉的,心里真是乐开了花。不过她的计划可不止这些,这日趁着何家的人不在家的时候,又找上了莲花儿。

  莲花儿听完陈小红的主意后,心中有些打鼓,迟疑道:“这样不好吧?”

  虽然她是恨苏幼金,可要把一个女子的清白给毁了,这简直就是把人往死路上逼啊!虽然她心里也暗暗想过若是苏幼金死了那就万事都好了这种想法。

  “莲花儿嫂子你可别傻了,你为人家想,那谁为你想?”陈小红真是红了眼地一心要忽悠莲花儿跟她一起做这事儿:“再说了,我们这是帮她寻了一门好亲事,哪里是毁她清白?”

  听到这话,莲花儿真觉得陈小红有些太恬不知耻了,不过陈小红给出的条件倒是让她很心动:“莲花儿嫂子,只要事成,我便给你一千两银子!”

  那可是一千两银子啊!莲花儿虽然有些嫁妆,嫁进何家后婆母也会给些银子当零花,可她手里也不过就十几两银子,若是有一千两银子,她在家中也能直起腰板来说话了!

  莲花儿只一想到自己也可以像苏幼金那般穿金戴银,还有家仆可以使唤,不由得眼眶都有些发红,鬼使神差般地应下了此事:“成,只是我只给你银子,旁的事儿我一概不管。”

  陈小红就是来找她要银子办事儿的,见她终于点头,自然也是乐开了花,接过莲花儿递过来的一小锭银子,笑呵呵地说到:“嫂子你放心,这事儿一准能成!”

  可两人谁也没注意到东厢房窗台下,一个咬着唇生怕自己发出声音的少女把她们两个的对话全都听了进去。

  听到东厢房里传出动静,何小宁赶忙弓着身悄悄走了,回到自己房里才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惊魂未定地坐在炕上,思前想后还是觉得此事要告诉爹娘。

  何浩与赵春华听完女儿将白日里发生的事儿一五一十地说完后,夫妻俩的脸都黑了,一家三口就这么静静地坐着,谁也不言语,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这事儿不能瞒着轩海,毕竟莲花儿是他媳妇儿。”过了许久还是何浩打破了沉默,水烟抽了一筒又一筒,也没想出个好章法来。他只知道若是儿媳妇真干了这么一件事儿,苏家那边势必不会放过他们家的。

  “当初苏家还只是有些许家底的人家,她爹都干不过人家幼金,如今苏家不说旁的,光是护卫都有十几二十个,她陈小红是脑子坏了还是想银子想疯了!”

  赵春华气得倒仰,又是生气又是冷笑的,她这好儿媳妇也是个胆子大没眼力见的,什么事儿都敢做!

  正在房里温书的何轩海骤然被妹妹叫了过来,还不清楚出了什么事,只瞧见爹娘都一脸凝重的模样,他心中一凛,莫不是家中出了什么大事儿了?

  “轩海啊!爹娘也不想打搅了你读书的心思,可这事儿吧它还跟莲花儿有关,所以就把你给叫来了。”何浩叹了口气,将方才女儿说的话又复述了一遍给儿子听:“我不晓得莲花儿是怎么想的,只是咱们家如今虽说日子好过了不少,可那去跟苏家作对,就跟拿鸡蛋砸石头一般啊!”

  何轩海虽然平日里与妻子之间的沟通不算多,可他一直以为妻子是一个温柔娴静的女子,如今骤然听到这事儿还真让他有些接受不了,坐在何浩面前的长条板凳上久久无言。

  不过何家一家四口还是商量出了法子,第二日一早,何轩海便跟书院告了假,然后回家接了莲花儿跟小妮妮一起回了莲花儿在洛河州城里的娘家:“如今家中秋收事忙,小宁也忙着绣嫁妆,我怕你一人在家中无人照拂,特意跟爹娘说了让你回娘家小住几日。”

  何轩海说这话时面无异常,莲花儿便以为真是叫她回娘家小住,便也高高兴兴地跟着何轩海进城了。

  这头小两口才进城,那头赵春华便急匆匆地去了苏家找幼金说了此事,不过言语中把此事的全部责任全部推给了陈小红,只道是小宁无意间听到的。

  不是赵春华想护着莲花儿,她只是怕苏家会因为莲花儿的原因怪到自家头上,连累了自家一家老小。

  那陈小红还在做着自己要过上苏家那样的好日子的白日梦,全然不知自己已经被何家抖了个底儿掉了。

  得知这个事实的幼金只气得想笑,这几年来她因着怜悯她陈小红一家老弱妇孺又没有田地出息,明里暗里送过不少粮食衣裳给她们家。

  不曾想还人心不足蛇吞象了,还想着让她那个不成器的哥哥来占了自己的清白好让自己带着大笔嫁妆嫁到她们陈家去?

  “幼金啊,你也别太冲动,那陈小红不是好东西,你也别为了这样的人气坏了身子才是。”赵春华看着幼金气笑的样子,心中微微松了口气,幸好没说出全部事情,若是幼金知道莲花儿也与此事有关,怕是真的不能善了了。

  幼金送赵氏到了大门外,道:“婶子放心,此事我自有分寸,这事儿婶子就别插手了,省得也给你们惹得一身腥。”

  莲花儿不知道五里桥的事儿,只知道她在娘家住了八日,相公才来接她回去,可回到五里桥数日了也不见陈小红再上门来,稍微一打听才知道原来陈小红已经被陈家的大儿子卖给了一个过路的行商,至于陈家的大儿子因为赌钱欠了赌场一大笔银子,连老娘跟小妹都卖了,自己也不知所踪,陈家这一家算是彻底消失在洛河州的地界儿了。

  听完何小宁的消息后,莲花儿只觉得有些心惊肉跳的,心中暗想:“难不成是苏家知道了陈小红的打算所以出手了?不然怎可能这般凑巧,不过七八日时间就一家人都出事儿了?”

  看着嫂子一脸惊魂未定的表情,何小宁心中有些憋闷,也与莲花儿更加疏远了。

  经此一事,莲花儿虽然依旧多思,可再也没敢把心思动歪了,生怕自己就是下一个陈小红。一个恶意尚未开始,就已经全部别扼杀在摇篮之中了。

第142章 身世

  “真是便宜了那蹄子, 姑娘也太心善了些。”秋分是知道陈小红的事儿的, 一想到她竟然恶毒到想要毁掉姑娘的清白, 她这心里就气得直颤。偏生姑娘还这般心软只是把人弄出了洛河州, 要是她说, 非得剥皮抽筋了才能顺气儿呢!

  幼金倒是不在意这些小事儿, 知道这事儿时不过也是跟宋叔交代了两句,宋叔就将此事办得妥妥当当的了, 她也就懒得管这些了。

  入了秋以后, 千荷湖里的莲藕慢悠悠地挖了近一个月, 总算是挖完了。

  苏家宴那边为着应景, 还弄出了个“蟹色藕鲜”美食活动月,所用的虾蟹、鲤鱼、草鱼以及莲藕均产自苏家,苏家香那边也同时推出糖莲藕、藕粉桂花糖糕等莲藕点心,这个秋季苏家可以说是挣得盆满钵满, 名利双收。

  幼银与韩立未来的新家落成后,韩氏盖的房子也在初雪下下来之前盖上最后一片瓦, 如今往来水路、陆路的行人游客远远就可以瞧见只有一墙之隔的三幢漂亮又不失乡野意趣的宅子伫立在阵阵竹涛之前, 绿色的竹海与瓦蓝瓦蓝的天空映衬着碧瓦白墙格外好看。

  “新家里的一应家具物件,就都选酸枝与紫檀两种木材, 另外院子里的梅花也才从山上移植下来, 你们负责照料花草的平日里要尽心些才是。”幼金带着六七个家仆在已经打扫得干干净净的新家里边走边吩咐到。

  “大姑娘放心, 这梅树老奴是每日都不敢疏忽的,保准儿今年就能开花!”苏家的花匠拍了拍胸脯跟大姑娘打包票,他知道梅花儿是二姑娘最喜欢的花儿, 这宅子又是给二姑娘婚后居住的,他自然是精心又精心地伺弄着,生怕出什么岔子。

  至于幼金给新宅选的管事葛四叔也亦步亦趋地跟在她身后,将姑娘提出的意见一条一条全都记录下来,然后再分派到各人身上去解决。

  从一门外转到最后一进,幼金足足花了一个时辰才将新家所有房间角落都转遍了:“这宅子是将来二姑娘要住的,我平日里事情多,一时顾不上也是有的,葛四叔您这边就多辛苦些,哪里缺东少西的就找宋叔那边要就是,务必一切都要妥当了才是。”

  这是幼银的婚房,如今家中境况也算不上差,自然要一切尽善尽美地给弄好了才是。

  “大姑娘放心,小的一准儿给办得妥妥当当的。”葛四叔是从苏家主宅那边中经过重重筛选才选出来的新宅管事,自然也明白大姑娘对此事的重视,哪里敢耽误一点?

  幼金只从苏家主宅那边选了六人到新宅这边儿来负责管事、账房、厨房、正院等重要的家务事儿,其余的扫洒、茶水这些就再准备从外头买些人回来使。

  被选出来的六人自然也知道这是自己在主子跟前得脸的好机会,自然是一个比一个尽心,毕竟他们原先在主宅那边儿也都算不上管事儿的,如今可算是熬出头来了,那都不知道是多少人羡慕得背地里都红了眼的,自己可不能出什么岔子,万一让旁人把自己的位子给顶了,那可就功亏一篑了。

  “秋分你一会儿去请宋叔过来,我有事儿跟他商量。”带着人出了新宅,沿着干净的青石板路走了不过三十步便回到了苏家主宅,幼金交代新宅的人都去忙,又吩咐秋分去请宋叔过来。

  幼金才回到书房,那边儿秋分已经跟在宋叔身后走到回廊拐弯儿那了:“姑娘。”

  主仆二人坐在书房中议事,秋分端着下边儿的人泡好的茶进来为姑娘与宋叔上茶后,自己则乖觉地守在书房外,不叫旁人打搅了姑娘议事。

  “依着姑娘的意思,洛河州东西市各一处铺子,另在城东五里处的魏家沟那置办好了庄子,良田两百七十亩,旱地三十九亩,山地八十七亩。”宋叔知道大姑娘找自己来是为着二姑娘嫁妆的事儿,道:“另外也跟庆喜银楼那边儿打好招呼了,赤金、珍珠头面各六套,宝石头面四套,另有鎏金、纯银首饰共计三十六件。”

  幼金算得上下了血本为幼银准备嫁妆,房子铺子庄子,各色首饰珠宝、绫罗绸缎等等共计将近一万两,另再加八千八百两的嫁妆银子,这份嫁妆别说洛河州,那就是放眼整个大丰,也都是十分可观的。

  “成,宋叔你这边盯紧些,另外等新进的人到了,也要劳烦您跟宋婶那边儿辛苦些,趁着还有几个月的时间□□好,别到时一时要用人还无人可用。”在幼金看来,幼银性子太软和,面嫩耳根子软的,所幸嫁出去也只是住在隔壁,不然将来就是受了委屈家里人也帮不了她。也是因着这般,幼金真是绞尽脑汁地想,怎么安排才是好的,生怕委屈了幼银一丝一毫。

  不仅幼金操心,那几个小的也跟着操心,每个人都在想要给二姐准备什么嫁妆,这个说要添东,那个说要添西的,苏家上下都是喜气洋洋的。

  可有一人却如同感受不到这份喜悦一般,自打回到洛河州以来就一直郁郁寡欢,像是有什么心事一般。

  “幼金,我有事想与你说。”辗转反侧了好几日的韩立还是找上了幼金。

  看了眼站在回廊中如同一座小山一般挡住了自己去路的韩立黝黑的脸上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不安,又一脸慎重,非谈不可的样子,幼金便打发了跟在自己身边的人退开:“你有什么事儿?”

  这几年韩立在茶乡那边吃了不少苦,总算是把茶乡的生意给支撑了起来,当初那个吃不饱饭的小乞儿如今已经长成了一个肩膀宽厚,性格沉稳的青年了。

  “苏家对我有大恩,我不能恩将仇报,我与幼银的婚事就作罢吧!”韩立站在幼金面前半垂着头,似乎蛮不在意的样子,可紧紧握拳的双手却泄露了他此刻煎熬至极的心情:“还请大姑娘成全!”

  原脸上还带着笑的幼金听见他这般说,脸上的笑容顿时消散得一干二净:“韩立,你晓得你自己在说什么吗?幼银知晓此事没有?”明明一直好好的人,怎么突然会想着要退婚?

  见韩立咬紧牙关不言语的模样,幼金眉头紧皱,问到:“你是有了旁的相好?”

  见他猛力地摇头,幼金心道不是变心就好,继续问到:“那为何突然说要退婚?如今都十一月了,你可知如今距离婚期还有不足三月?”

  可韩立哪里肯说什么?只一个劲地低头不语,仿佛这样便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一般。

  幼金被他这种要死不活的态度惹得有些生气,要紧牙关说到:“当初说要娶幼银的人是你,如今要退亲的人也是你,韩立你可想好了,若是退了亲,将来就算你反悔我也绝不会同意这门亲事的了。”

  韩立闭上双眼,心头涌上一阵难以言喻的苦楚,可想到自己的苦衷,还是痛苦地点了点头:“我晓得。”

  “既然韩公子都已经做出决定了,那就请你自己去跟幼银说罢。”幼金恶狠狠地瞪了他一眼,直接拂袖而去。

  她其实原也不想让幼银跟韩立在一起,是他韩立先招的幼银,幼银自己也喜欢,对着自己又是哭又是求的,她也是冷眼看了许久觉得韩立的人品还算可以,才同意给他一个机会历练,同意这门亲事。可事到如今,既然是他自己先反悔的,那就让他自己去了结这段感情吧。

  是夜,一脸不安的韩立与紧跟在他身边一直为他加油的幼银再次敲开了幼金书房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