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煞 第12章

作者:若水未央 标签: 市井生活 穿越重生

  正因如此,魏帝前世一意孤行要渡长江攻南雍,几十万大军全部覆灭,动摇国本,魏国从此一蹶不振。

  魏帝如此不听劝,刚愎自用,况且…

  秦嬗回想前世的一幕幕,想起那把贯胸而过的钢刀...

  若不算自己父皇,掰着指头算算几个兄弟,能成事的怕只有太子。

  太子是嫡长子,传闻他出世时,满屋红光,仆人还以为走水了,赶来救火,可见天子骄子从小就不同寻常。

  为此,太子被寄予厚望,魏帝和皇后曾寻遍各地,请来当世大儒传道授业,养得太子学识渊博,温和仁厚。

  若魏帝有打江山的霸气,太子确实有守江山的底气。

  一个国家要坐稳并不容易,要有贤德的君王还有要治世的能臣。

  正在这时,门外有人小声通传,秦嬗循着声望过去,只见一个鹤发老者由人搀着走进来。

  丞相卫封他曾是一名书生,因出身微寒,不为士族门阀所容,几次为官皆不入流,反被打压罢官。

  魏帝请他出山时,卫封已经四十五岁了。

  一晃二十年过去了,当年魏帝在前驰骋战场,卫封在后排兵布阵,现今丞相也垂垂老矣。

  再过几年,卫封就因病去世。魏帝因无人劝阻,执意南下,魏国从此开始走下坡路。

  秦嬗眯起眼睛,若太子能顺利登基,由卫封辅佐过渡,魏国很有希望能国祚绵长,中兴可待。

  看来,日后需得坚定地走皇后太子的阵营了,秦嬗如是想着,突然听到卧室中传来一声低呼,紧接着魏帝在里面道:“怕什么,过来。”

  言语暧昧,呼之欲出,秦嬗与卫封对视一眼,她在卫封眼中看到了不满,他哼了一声,埋怨道:“孟氏祸国,果不其然。”

  孟氏?!

  秦嬗猛地转头,望向内监,后者不好意思埋下头去,喃喃道:“是,是长信侯。”

  #

  今晨魏帝照例还是召见孟淮为其梳头更衣。

  人还没有来,魏帝躺在榻上,孟洁趴在他胸口问:“妾来为陛下梳头不好吗?”

  魏帝摆摆手,道:“难得今日不问政,好几日没见孟淮了。”

  孟洁语塞,心里堵了一个大石头,她抬起眼,却见屋里侍奉的宫女都偷偷打量自己。

  一时间她真是难以自处。

  宫里隐隐有流言蜚语,说他们姐弟二人共事一君,凤凰同巢,这还算好的,比这难听的孟洁都知道。

  她几次想劝魏帝将孟淮放出宫去,可魏帝向来一言九鼎,任谁都劝说不得,况她只是个任人玩弄的金丝雀。自身尚且难保,何谈渡他人善果。

  “怎么了?”魏帝看出孟洁眼含忧愁,问她:“可是吃醋了”

  他这样说,简直就是把姐弟两人看过禁脔,孟洁慌忙去看其他人的神色,可宫女太监已经低下头去,看不出什么。

  可她心里是知道的,他们的嘲弄和不屑,他们的看不起,孟洁都知道的。

  每个人的意味深长的眼神,每句流言的口口相传,都是一把锋利无比的刀。每天每夜,无时无刻,不刺在孟洁的心上。

  这便是亡国人的境况。

  此时,孟淮来了,姐弟相顾无言,其中酸楚,唯有彼此能体会。

  孟洁被折腾一夜,又是满身伤痕,下床时险些摔倒,孟淮上前扶了一把,看得双眼赤红,孟洁暗中握紧了弟弟的手,安慰地摇了摇头。

  魏帝开恩让孟洁回凤凰阁歇息,孟淮留下作陪。

  魏帝看完奏折用过饭,已经到了午睡的时候。即便如此,他不许孟淮离开,赏他一个蒲团,就坐在榻边守着。

  孟淮跪坐在蒲团上,双眼空洞无神,定定看着榻上熟睡的魏帝。

  他腰间的匕首已经被阿姐收走了,如若不然,现在就是报仇雪恨的好时机。孟淮缓缓支起身子,拿起魏帝拖在一旁的金簪。

  金簪虽不够锋利,但只要用力,刺入心口也是必死无疑。

  孟淮的手已经摸到了金簪,忽地阿姐的话再次响起。

  “那些俘虏在魏国的燕国将士怎么办,还在边境的燕国子民怎么办?”

  忍辱负重,比死还难受。

  就在这时,魏帝突然睁开眼睛,孟淮怔住了,想要缩回手,却不想被魏帝握住。

  魏帝道:“不困吗?”

  孟淮摸不准魏帝是否洞悉他的杀心,一时间只顾发抖,不懂回话。

  魏帝坐起来,手还紧紧捏着孟淮的手腕。一年多了,眼前的少年越发俊秀。魏帝皱眉打量,半晌,道:“还真的很像你母亲。”

  孟淮头顶打了好大一个焦雷,他与阿姐默契相通,现在几乎都不会再提燕国旧人往事了,以免触情伤情。

  此刻,母亲被仇人提起,孟淮心里的怒火被点燃。

  魏帝道:“你该好奇,为何我认识你母亲。”

  孟淮梗着脖子,咬着后槽牙道:“请陛下明示。”

  魏帝一愣,笑赞道:“不错,现在肯叫陛下了,有长进。”

  他道:“当年,先帝要联合草原部落,提出联姻的策略,你的母亲便是孤最佳的成亲对象。孤随先帝造访草原。那是十几年前的事,细枝末节孤都忘记了。唯一记得是你母亲一袭红衣在蓝天白云下策马奔驰的场景。”

  魏帝赞叹,“孤永生难忘。”复而,他又哀叹,“可惜了,她没有选择孤,而是选择与燕国联姻,嫁给了你的父皇。不过好在,你是父皇是个英雄。”

  “我的父亲当然是英雄,当年他亲自带着三千兵马抵挡匈奴五万大军。”孟淮说得自豪。

  魏帝见孟淮愿意谈这个,被他幼稚的执拗的骄傲逗笑了。

  “对对,你说的没错。”魏帝顺着孟淮的话头往下说,“对,但你可能不知道,那是因为孤带着十万兵在魏国边境线给他压阵,匈奴才退兵的。我们曾经在同一战线上。”

  孟淮双眼瞪大,“你们曾经联手”

  “是啊。”魏帝说:“如果他愿意臣服于孤,孤可以封他为异姓王,不必兵戎相见的。”

  “所以,你就背信弃义。在匈奴再次攻打燕国的时候见死不救,而后趁火打劫?”孟淮站了起来。

  他虽居高临下,但气势上却远远低于魏帝,坐在床上的魏帝掀起眼皮,冷冷看了孟淮一眼,将他重重拉下。

  孟淮跌坐在榻上,被人按住双手,魏帝道:“孤许了你母后生路,她却宁愿选择死。”

  眼泪布满眼眶,孟淮浑身打颤。魏帝这时不死死抓住他了,相反他放开孟淮。

  孟淮软软地滑跪在地上,魏帝左手伸出,向他下巴寻去,边说道:“留下你姐弟侍奉,已是孤仁慈了。”

  孟淮打开他的手,气得双眼发红,默默无语盯着魏帝。

  魏帝不耐烦地道:“怕什么,过来。”他从榻上下来,站起身,高大威猛的身影将孟淮笼罩。孟淮拼命往后缩,魏帝越发不耐烦,他伸手拉住孟淮的袖子,“别考验孤的耐心,已经留你一年了,还适应不了?”

  孟淮听到这话,脑袋嗡地一声。再看宫人避而不见,并将非常识相地将幔帐放下,他狼狈地从地上爬起来,强忍住恶心和惧怕道:“陛下要用强,那就只能得到我的尸体了。”

  魏帝蹙眉,这句话好像燕后也曾说过。

  他一步一步地靠近,当年得不到那个女人,现今还搞不定她的儿女吗?

  孟淮一步一步往退,直至靠到墙壁上。他身上没有利器,身旁倒是个梁柱,若要死,也不是不行。

  只是…

  孟淮眼前逐渐模糊,莫大的羞耻和不甘交织着,堵住他的胸口,让人喘不过气来,他猛烈咳嗽,咳得心口发疼,似乎要把五脏六腑都呕出来。

  魏帝的手摸上他的肩胛,一点点往背脊摸下去,孟淮的心往下沉,串串诡异的酥麻从背部升起来,他突然想干呕。

  他想要推开,但又不能推开,想到阿姐满身的伤痕,没道理只有她承受。

  不能推开。

  孟淮用此理由来催眠自己,最后,放弃了挣扎。犹如在汹涌波浪中,送开了那根浮木,就干脆沉沦。

  无间地狱,也不过如此了。

  千钧一发之时,外间一声传来脆响,似乎是茶杯摔破的动静。

  魏帝的动作被打断,他收回手,不满地问:“谁在外面。”

  等了片刻,柔软的女声响起。

  “父皇,是我,宜春。”

  作者有话要说:  大家猜猜,前世的公主最后是被谁杀的。

第17章 上岸

  “父皇,是我,宜春。”

  魏帝松开孟淮,命人打起帘子。

  孟淮紧绷的身体和神经松了一口气,如同被人从水里捞起来,在即将要放弃的时候,他总算等来了救星。

  而后,宫女太监进来侍奉,孟淮久久跪坐在角落,精神恍惚,衣衫不整。他抬眸,秦嬗和卫封走了进来。

  几目相对,卫封眼中明晃晃的厌恶,让孟淮瞬间清醒,他红着脸咬着牙关将衣衫整理好。魏帝让孟淮先出去,后者撑着膝盖站起来,默默无声往门外走。

  而魏帝对孟淮愤懑全然不觉,批了一件外袍,端着茶问,“宜春来有何事?”

  秦嬗将眼神从门口挪回,恭敬回答:“儿臣是来向父皇请安的。”

  魏帝哈哈一笑,方才好事被打断的不悦也减轻两分,“兄弟姐妹中就你来的最勤,孤看来没有白疼你。”

  说完魏帝看向卫封,一张皱巴巴的脸,嘴角向下,一个大写的不高兴。

  “丞相有事要说?”

  “陛下,”卫封道:“陛下让老朽今日此时,来宣室商议征伐陈国将领行赏之事,陛下都忘了吧。”

  魏帝微楞,他还真忘记了。

  卫封的语气不可谓不客气,面对皇帝他都敢甩脸子。

  但魏帝早已习惯了,早年卫封的脾气招惹了不少人,许多幕僚都受不了卫封的性格,撺掇着要把他赶出去,却都被魏帝一一压住。

  卫封曾坦言,他是祖上三代都是白身,且在出山之前,已经当了十来年的乡野村夫,只懂得直言快语,不懂得阿谀奉承。

  魏帝也算能从善如流之人,即使很多次他与卫封意见相左,卫封当庭辩论,让人下不来台,他都想把卫封一刀砍了。

  而事后表明,卫封真乃神机妙算,世事变化全在他的掌握,分析研判从不出其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