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是我儿砸 第2章

作者:仙楂 标签: 穿越重生

这顿席面名为祭奠席,奠席也叫离筵,天下无不散的宴席,这顿席面意味着人真的离开了,永远离开了。

黎清亡夫姜汤臣也有几个同窗好友,可惜只在第一天来了一次,留下了些零碎银子便走了。黎清这具身体还是原主的时候请理了那些零碎,足足有八两之多。

这就欠下了一份情。

姜汤臣在世的时候最喜助人,这就是好人得到的回报。

黎清必须将这份情给还了。

这次葬礼办下来,林林总总还是花了接近三十两银子。

收来的份子钱有十二两,家里还是掏了十八两。这些账都是黎清悄悄算得,不知道姜氏那里有多少,反正黎清自己这里只有五六两银子了。

未来的路还不知几何。

在这个没有很多肉的年代,这个席面做的还挺有声有色的。桌子上放了三盘肉菜,其中还有炸鱼。掌勺厨子很厉害,炸鱼居然只用了一点点油,其他的素菜和拌菜都很不错。黎清端着一碗饭扒着,这几天着实累坏了,也饿着了,守灵的时候,那一跪就是一天不停。

据黎清观察,做饭使用的是铁锅,吃的不是饼子也糠饼子,而是粗粮馒头,还有白米饭。从周围的植被农作物景象来看,这里必定是江南富庶之地。

最让她惊讶的是,菜品中竟然有土豆,醋溜土豆丝。

或许是因为时空不同了吧,这里不是所谓的华夏古代,而是一个名叫天齐的朝代。

黎清的记忆里,天齐朝建国百来年,眼下是第四代皇帝。往上走是一个名叫卫的朝代,再往上便是黎清这个异世魂魄所熟悉的朝代了,从先秦到唐朝,一个都没落下。前朝卫朝是少数民族政权,因着是马背上抢来的国家,很多汉人都不买账,建国六十年不到,就被现在的天齐推翻了。而天齐则是汉人的政权。

也就是说,历史从唐朝断掉了,没有五代十国,直接来了个少数民族大统,可是他们又把自己作死了,才有了现在的天齐。

天齐这个国家,重视人的发展。对女子没太多束缚,像黎清这样的亡夫女子,是可以在婆家或娘家的张罗下再嫁的。

黎清出生于隔壁十块田村,与十里塘村隔了一条宁河,家里哥哥是秀才,所以连带着她也识得字,读过一些书。

诸如四书五经之类的,黎清在做姑娘的时候,也是看过的。她爹娘没怎么强迫她看什么《女戒》、《女则》。

好在是读过书的,黎清也不必解释自己为什么认字儿了。

宁河是泉机山脉深处的雪水发源而来的,一直流到十里塘村时,已经是宽阔的大河了。

第3章 娘家人

黎清现居的家,门口有条小河,是宁河的四级支流。虽然是小河,但是水流却不小,里面有很多鱼。每年朝廷都会举众人之力放一批鱼苗下去,这所谓的众人之力就是平民百姓的税负。

黎清虽然拥有原主的记忆,主意识却是自己的,与这些人相处仍是不习惯。特别是语言上,她已经很努力学习这里的所谓官话了。若不是有原主记忆傍身,她恐怕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而且这里人说话总是带着文韵,黎清自然明白,古代的大白话嘛!

在研究古人生活的时候,也曾幻想过与古人相处的模式,可是当这一天真的来临之时,却心慌得就像折了翅膀的飞虫,满地打滚。

黎清无法,只能夹起尾巴做人。

她已经死了,但是又活了。还活在了这样的时代。悠然自得的田园牧歌式生活,不正是生前千般万般念的么?

就顺应《论语》那句:既来之,则安之。

“娘亲。”

小孩子糯糯的声音传来,是黎清的儿子姜云及。黎清前生没有孩子,但是这并不妨碍她母亲的天性,听到云及的呼喊,她整颗心都要融化了。

“小白,可有吃饭?”

这几天姜氏将云及托付给了邻居王氏,让她帮忙照看着。办丧事本就很繁杂,两个寡妇自然无法多多顾及到云及,只能将云及暂时放到其他人家里头养着。

“娘亲,云及不叫小白,云及有好好吃饭。”

见云及乖巧的模样,黎清放心了许多,这几天她恍恍惚惚的也没太多关注孩子。

“小白真乖,娘亲喜欢你叫小白。”黎清将云及搂在怀里,软软糯糯的,很小、很轻。云及在黎清怀里微微颤抖。

听到那一句喜欢,云及不再纠结黎清给他新取得名字了。

“……娘亲,爹爹真的走了,娘亲不要再离开云及好不好?”

黎清鼻头一酸,孩子何其无辜,而她只不过是窃取了别人身体的小偷罢了。

“娘不走,娘会长命百岁,看着小白长大。”黎清一边轻轻抚摸云及的背,一边安慰。

云及将头埋在黎清的胸口,感受着来自母亲的温暖,平静了许多。小孩子总是容易疲倦,不过一会儿云及便睡着了。黎清起身将他抱进屋里的木床上,掖好被子,便跟着忙碌起来。

前来帮忙的同村各司其职,总算在午时末将所有前来吊唁之人送走了。最令黎清感到心寒的,是从始至终都没见到过原主的娘家人。

姜氏从房里拿出一个包袱,里面是用红纸包裹的铜钱,按照礼俗,是要分发给前来帮忙的同村的。姜家人丁单薄,姜氏一族嫡系支脉也只留下了姜汤臣这一家,好在他死之前留下了种,不然姜氏这一支在这十里塘村便绝后了。

姜氏虽然在外面落了个泼辣名声,但是待人处事方面很有一套,三言两语就将人恭维的连连道谢,收拾好自家的东西,三两下搬回了家。

村子里做大酒宴席的时候,碗筷桌椅都是各家凑的,办完之后,再搬回去便可。

这会子人都走了,道士做完最后一场法事也收拾东西走了。偌大的农家院子只剩下邻居王氏和自家孤儿寡母。

“王家婶子,最近多谢你们家了。”姜氏难得面带微笑,拉着王氏的手拍了拍,随后从怀里摸出一吊钱来,放进王氏的手心。

“这,这可使不得,使不得。”王氏连连推辞,拒不接受。“我家那老头子已经拿了,不能再拿,这些钱留着给云及以后读书用,可不能这样乱花。”

“王姐姐,承蒙这么多年你家的帮衬,如今我儿汤臣去了,留下这孤孙寡母,若是不接受,那我以后可不敢再劳烦你了。”

姜氏将钱一把拍在王氏的手中,生气似的转身,朝黎清使了个眼色。

黎清赶忙帮腔,“是啊,王婶儿我家云及还小,性子弱,以后上学堂还需您孙子礼越多多照顾。”

王氏这才收起银钱,并且打定主意以后多帮衬姜家些,一个寡妇已经够苦了,好不容易汤臣这孩子功成名就,还娶了妻子,这日子应该越过越好才是,没想到天命不破。

她和姜氏同一个月嫁到十里塘村,两个新妇又是邻居,自然玩到了一起。瞧瞧,姜氏以前多温柔的人啊!

命运啊,真是奇怪。

王氏与姜氏辞别,回了不远处的自家。她家借过来的东西已经让丈夫王忠杰和她儿子王先民送回去了。

“你跟我进来。”

姜氏面无表情站在门口,朝黎清招手。黎清前脚踏进门,后面跟着一声儿,那尖锐的声线,差点没让黎清跌倒。

“哎呦喂,我嘞个奶奶嘞,我女婿去了,我居然是最后得到消息的嘞,我勒个老天爷哦。”

敞开的院门外,传来黎清亲娘黎周氏的怪叫声儿。

周氏也不等黎清招呼,直接冲进来拉着她的手,眼泪刷刷的落下来。“儿啊,这么小的年纪就成了寡妇,以后怎么活得下去哟,这该死的贼老天,汤臣怎么就犯七杀成了短命鬼了?真害苦了我儿啊!”

黎清从记忆深处调取了关于周氏的记忆,发现这周氏可真有意思。还未等黎清回答,姜氏从房间里冲出来,一把抓过周氏是手从黎清手上甩开。

“说谁儿子犯七杀呢?你说谁儿子短命呢?我儿子可是秀才。”姜氏一脸凶恶,周氏这大嗓门儿说什么都可以,但是在自家还说自己的儿子,简直不可饶恕。

姜氏如同一头失去了幼崽的母狼一般凶狠,双目赤红。

黎清没有料到姜氏会发那么大的火。再看周氏,似乎不甘示弱,伸手拉起黎清,对姜氏一阵数落。

“你儿子不是短命是什么?还秀才,秀才也要有命。也不知道你姜家是造了什么孽,一门两寡不算,现在还把我女儿坑进去了,不是短命是什么?估计是上辈子坏事做尽,老天看不下去了。要我是你,早就三尺白绫,了结了算了,别再祸害我女儿,居然逼着我女儿坟前发誓,终身不嫁,你以为你是什么东西?有你这么恶毒的婆婆,我女儿真是倒了八辈子大霉了。老娘就是要给我女儿再寻个良人,与你家撇清关系。”

周氏自持姜汤臣已经没了,他儿子最大的对手没了,便肆无忌惮的前来准备给黎清再寻一门好亲事,也不在乎姜氏是否愿意了。

谁知道姜氏这个老妖婆,竟然逼着她女儿在死鬼相公的坟前发了誓,气的她气血上涌,怒气冲冲,上来就骂,也不管言语过激与否了。周氏看来,自家女儿死了丈夫,那就根闺中姑娘差不多了,找个男人嫁了才是正头。

姜氏仿佛像是听到了天大的笑话似的,都气笑了:“呵!感情你是来抢我儿媳妇的。”

姜氏一脚将周氏踹倒在地。

震惊来的太快,就像龙卷风,让黎清猝不及防。姜氏以掩耳不及迅雷之势掀开黎清,朝地上的周氏扑去。

敢上门来抢她儿媳妇儿去嫁人?她当年花了那么多彩礼迎回来儿媳妇儿,眼见夫妻两个恩恩爱爱的,这个老不死的时常上门离间,企图打击汤臣考学,这会子居然还敢上门抢人,信不信老娘打死你。

第4章 逼迫(一)

姜氏冷笑两声,老娘早就想打周氏你个老不死的了!既然你急着上门找打,老娘今儿个就不客气了。

亲家又如何?周氏以前的行为就不配做自己的亲家。

“啊!天杀的,你住手,这个泼妇住手。”

周氏被姜氏压着赏了好几个耳刮子,像印章一样的红印子盖在一张老脸上,格外清晰。

姜氏做惯了农活儿,力气自然是有一把的,而周氏仗着自己丈夫是个读书人,在家里吃吃喝喝“娇生惯养”的,这种情况下,只能是被动挨打的份儿。

“儿啊,还不快来救老娘哇,老娘要被打死了啊!”周氏疼得哇哇叫,朝院子外的墙角处喊了喊,顺带指责姜氏,“姜氏,你这天杀的,是不是也这么对我女儿?我儿这是造了什么孽啊!摊上这么个泼辣婆婆,还有什么活路哇?”

这么一说,姜氏下手就更重了,不仅出手,连脚都用上了,拳打脚踢。不过片刻,周氏猪头形象初具雏形。

在周氏喊出那一声儿的时候,黎清下意识的以为这是在叫她,正当她准备劝架的时候,余光撇到墙角有一抹黑影。

还有人,定是娘家人了。

记忆里,周氏并不是一个好母亲,周氏是个典型的重男轻女,对于她来说,儿子是她的命根子,女儿命如草芥,原主不是傻子,早就察觉了,和周氏根本不亲近,甚至渴望脱离周氏的牵制。姜汤臣为了和原主落得个清闲安宁,掏了半身家底不说,还把考学名额让给了原主的哥哥,生生的再等了一年才考上秀才。

本以为嫁人了,就脱离了周氏的控制,也可以逍遥自在一些。可是没等小两口甜蜜两年,这周氏竟然上门来,想要离间两个的感情,让汤臣在考学上再慢他儿子一步。姜汤臣是原主哥黎有良考学上最大的竞争对手。

原主好歹是读过一些书的,明事理,没让周氏得逞,这件事婆婆姜氏也是知道的。

这时听墙角的人慢慢走出来,是她娘家哥和爹。黎清看了一眼转身进了屋子。

黎宴明见黎清既没有拉开她婆婆保护自家娘,也没有出来恭敬的迎接他,顿时一脸不爽,眼皮子耷拉下来,有了计较。

“云及,醒醒。”黎清轻轻摇醒儿子。云及擦了擦眼睛,发出蚊子般扭捏声。“娘亲。”

“云及乖,现在娘亲要交给你一件事儿,如果办不好,娘亲就永远见不到云及了。”黎清在云及耳边轻声说。

云及慌了,泪水在眼眶子里滴溜溜打着转儿:“娘亲不能离开云及。”一双小手紧紧攀在黎清身上,生怕她消失不见。

黎清轻轻抚摸他的背:“云及偷偷的从后门出去找王婆婆,请她找里正和村长过来,娘亲就可以永远留下来,守着云及了。”

“真的?”云及一袖子擦掉还没来得及掉下来的眼泪,望着黎清,希望得到她的确定。

“是,不过要悄悄的,能做到吗?”

“好,云及能做到。”

黎清打开后门,让云及出了去,目送云及小小的背影渐行渐远。她转身出了屋子。

有些东西,还是早些处理了为好。

“小妹,你看着娘被这个无礼泼妇打,不上前帮忙便罢了,居然还无视我与父亲,你就是这么秉持孝道的?”

黎清刚走出门,一阵聒噪在她耳边炸响。抬眼看去,只见一个瘦削的长袍交领男子拿着一把闭合的扇子指着她,面露凶光,嘴巴虽在鼻子下面,却有些歪,整个人看起来邪里邪气的。虽然记忆里有这个人的样貌,毕竟没有真实的来的冲击大。

“大哥。”

黎清喊了他一声儿,全然不计较这个男人之前说了什么。

“小妹,果然是嫁出去的女人泼出去的水,我以为你连自己的双亲都不要了呢。”黎有良不依不饶,在他看来,黎清这是不孝,不孝的女子能拿来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