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是我儿砸 第267章

作者:仙楂 标签: 穿越重生

“陛下,北蛮囤兵压境,十天前派了先锋上将叫阵,想破了我北境三关,直取上京,甚至扬言三个月内灭了天齐。”

“啊呸,一群狗杂碎,简直,咋不上天呢?三个月灭了我天齐,大言不惭。”向秀听了,立刻暴露出了他的性格。

“卑职这里有八百里加急边关战报一封,还请陛下圣裁。”

齐观仔细看了边境姚益将军亲笔所写的战报,上面有姚将军对现在情况的分析以及给出的建议。北蛮今年的岁供是肯定不会给了,现在天齐的一切剩余物资都得给前方作战准备着。

外防北蛮,内还要防天灾和人民起义。

一旦有一方没有处理好,整个天齐便会沦入万劫不复之地。

具体操作,齐观集结一群大臣搬出了尘封很久得山河堪舆图,最终才制定了方案。

而黎清也行动起来了,三年放出去得网也该收了。

不过因为时间与硬件不完备得原因,黎清要想在这么大范围收网很不容易。天齐每年都得供给东西给北蛮,要不是黎清推广了棉花,天齐国库开销将会一年比一年大,到最后空缺无法填补。

一个贫穷得政府是无法供给战争得,最后只能失败,被人践踏,被人打。

第487章 云及得知礼越活着

“娘,隔壁枚盛大人邀请我前去喝茶,顺便见见其子枚祈将军。”云及手持请帖,跑到黎清面前说道。

“枚祈副将,我见过的,挺可爱,很好相与。”枚祈是枚盛的儿子,多年来立于边境,如今回来了,枚家那两个妇人该高兴坏了。要说那枚祈,实际年龄才二十四岁呢。这么年轻就做到副将的位置上,能力肯定是突出的。云及能与他结识,定能学到更多东西。

“我去啦。”

云及知晓是在逼宫那日见到的,于是收拾了一番,带上了些贺礼,便上了枚家门。

黎清笑着摇摇头。

这几天,心情最好的莫过于管尚轩。这次管尚轩御前救驾有功,皇帝对他多许宽容。再加上黎清之前提了两句,皇帝放在了心上,特地提拔了他爹管飞鸿。再过一两个月,管尚轩一家人就要团聚了。

听说管家老两口也准备进京了,黎清准备给管家物色一个大一点的宅子,才好容纳进一家人。

枚家因为枚祈的归来,整个府里的气氛一下子变得欢乐起来。

“哈哈,贤侄来了,快请坐。”

枚盛热情的招呼着云及,云及自己也觉得枚盛似乎态度比以前更好更亲切了。很快云及的视线里出现了一个长的高大又壮实的汉子,只不过那汉子的表情透露着一股子傻气,看起来憨憨的。

云及知道,这就是枚盛的儿子枚祈。

“来,祈儿,这就是我之前和你提到过的姜小相公,别看他年轻,这可是今年的新科状元郎啊!整个天齐独他一份十七岁就成了状元,以后啊,指不定走多远呢!”

两人相互过了礼,枚祈道:“我见过你的,在宫里,你都武艺很高强,很少有读书人去练武的,我欣赏你。”

“诶,说的什么话?我们私下里按朋友相处的,要是放在明面上,你还得恭敬的称人家小相公作大人呢!”枚盛有些责怪枚祈说话直来直去没个轻重缓急。

“无碍无碍,我不是个重规矩的人,枚叔应该十分清楚。”云及笑道。

“是,是!”枚盛应道。

“祈哥从边关归来,对边塞事物熟悉至极,可以说说边塞有奇异之事吗?小弟对此好奇得很。”

抛开了老规矩,说起边关事来,枚祈就成话唠了。

他顺势一屁股坐下,端着茶杯牛饮了一口道:“说道那边境啊,那是真苦哇,遇到干旱年连口水都没得喝啊!有时候三五个月也洗不到一次澡,那是遇到粮草不及,还得挨饿,要说到真正的奇异之事,还数几个月前有个叫王礼越的带着几十个天齐人突破北蛮的重重阻挠,敲开了我们天尽关的大门。”

王礼越?

礼越?

云及心中掀起惊涛骇浪,他来不及等下文,急忙问道:“王礼越,礼越二字如何写的?他有没有说他是哪里的人?他现在好吗?”

“啊?”枚祈被云及这一连串的问题给搞懵了,不过看云及十分焦急的神色不似作假。枚祈说道:“请你不要着急,待我慢慢说来。”

云及艰难的平复了自己的心情,“抱歉,忽然间听到了故人的名字,有些激动了,还请事无巨细。”

“王礼越被救下来的时候身负重伤,却没伤的要害,我走之时人已经能站起来了,他说他们是被掳去北蛮的,苟且偷生十年,好不容易逃出来,这么些年,生活一定不容易。”

说到这里枚祈也是叹了口气。

他从未想到过有些人竟如此悲惨的经历,还依然一直坚强,想要回的自己熟悉的怀抱当中。对于这样的人,他是分外佩服的。

云及整个人沉浸在震惊与莫名的高兴之中,他一方面愧疚的不能自已,另一方面又有些激动。他连自己浑身颤抖都没有发现,应该把这个消息分享给娘亲。

现在,立刻,马上!

云及匆匆与枚府作别,慌慌张张的跑回了自家,中途甚至掉了一只鞋。他干脆不管了,一脚深一脚浅的踩在地上,光脚板接触到地面,那有些微微刺冷得感觉使得他清醒了许多。

不知不觉,云及的脸上已经盛满了泪水。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云及现在只想以哭来表达他的心情。

太好了,太好了,终于有音信了。人还活着,还活着呢!

云及用袖子拭干泪水,趴在黎清腿上说了自己知道的所有。黎清也很惊讶,她见过王礼越小时候。

当时还想着礼越是个觉悟很高的孩子,在这一点上,云及望其项背。可他愣是多年不改其意,一直坚守着当初许下的诺言。

“人在就好,为娘立刻修书一封给予王家,让他们知道礼越还在这世上,要说你王姨可从未忘记过礼越啊!”

黎清擦了擦眼角的泪水。

“嗯嗯。”

云及松开了黎清,亲自为黎清磨了墨,两人你一句我一句的共同完成了书信,最后云及亲自滴蜡封笺,花钱派专人送信回锦州。

“好孩子,要是礼越知道你一直惦念着他,他一定会很高兴的。”

当姜氏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她激动的差点儿找不着北。要说姜家与王家也算是世交了,当初王家帮衬了姜家不少呢,姜氏对礼越也是格外喜欢的。

现在可好了,礼越活着呢,怎么能不高兴呢。

现在礼越哥在边关,那边似乎有意不让其归乡。

毕竟是在北蛮生活了十年才逃出来的,被人怀疑是北蛮探子也说得过去。或者礼越哥留在那里也是想完成当初的童言。

云及知道,礼越从小就有个将军梦……

去边境看看,至少要去看上一眼,哪怕只是一眼也好,云及在心中说道。

有了这个主意,云及开始为自己筹划机会。他是会武功的,同时又是文臣。现在唯一挡在面前的就是翰林院这个规矩了——进士要在翰林院呆上三年,除非特殊情况,不得提前派官。

因此云及真想离开翰林院还需要费上一些功夫。云及一边想办法,一边研究兵书。

既然是要去边境,看些作战之法总是无错的。除此之外,云及竟然偷偷缠着顾向晚教他医术。

这些怎么可能逃得过黎清的法眼,黎清稍微想一想就知道云及要做什么了,孩子大了,想法多了,由他去吧。

第488章 学习用兵之道

“我听说你现在每日当值之后便厚着脸皮往侍中家里跑,你在作甚?”

管尚轩好不容易才逮住了云及,这几日云及反常的很,他又因为忙于父亲即将回归到户部任职而打点,没怎么跟云及交流,倒是听说了许多事儿。

“是啊,我觉得我应该多学一些东西,以备不时之需。”云及道。

“学用兵之道吗?你想去打仗?”管尚轩知道云及最近在学什么。现在是多事之秋,很多诗会都停止了,不代表文人不写文著诗了。但云及没有,他埋头苦读兵书,上京很多人都知道了,新科状元在学习兵法,放着好好的文官不做,妄图借机立战功。

是,新科状元出身不高,又身负诅咒,只有丞相家的那个傻姑娘愿意和他定亲。(顾家有不娶高官皇族之女的规矩,所以这天大的便宜才能到姜云及)可他居然自暴自弃,弃文从武,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云及无奈一笑,“最近管叔和钟姨差不多启程了吧,轩哥好好营造,我自己的路我自己清楚,学兵是必须的,边关还有人在等着我呢。”云及收紧了怀里的书,和管尚轩告别,立刻上了已经提前准备好的车,留下管尚轩一人立在地上。

时间不等人,不知越哥还能等多久。

云及心中始终有不祥的预感压着,他无法释怀,只能跟着心走。向秀将军已经重新整装出发了,他重新受命押送粮草上前线,在那个时候云及就想跟着走的。黎清提醒他,空有满腹文华,不懂军事,去也是徒加负担,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何不学点正当的东西?

因此云及才日日繁忙。

黎清为了给云及弄一个学习渠道,亲自给兵部侍中送礼,并打好了内宅的关系,才让侍中松了口。

兵部侍中家中藏有大量兵书以及玄学阵法等奇异之书,云及每日泡在其藏书阁中吸收知识,回来之后还要找枚盛探讨探讨。云及早些年跟随无名道长学过一些道家之法,对所谓的阴阳五行八卦等东西比较熟悉,多年之后再捡起来,恍若隔世再相见一般熟悉。

就这样过了两个月,云及对兵法有了自己的一层理解。

他觉得自己已经不能再等了,越等越是心惊。

直到一日,云及很郑重的对黎清道:“娘,我要亲自去把越哥带回来。”

黎清并没有立刻回答,而是低头沉思。

云及这一刻也不急了,他知道娘亲不会反对他的。

“你考虑好了?”半晌之后,黎清才说话。

云及微微颔首,“考虑好了。”

“真的考虑好了吗?你有没有想过倘若你出了什么事,我和你祖母该怎么办呢,你想过吗?姜家只有你一根独苗苗,你放得下?边境条件艰苦,这份苦你是否能吃?”

“我……”云及低下了头,他不知道。他只知道和娘亲商量,娘亲一定不会阻拦他。可他没有考虑到娘亲和奶奶会不会舍得他去冒险。

这就是一场冒险,玩儿命的东西。

他对于整个姜家来说是多重要,他心里很清楚。姜家因他而兴,也会因他而陨落。

“姜氏一族有族规,深深得刻在族谱上,我们姜家不出武将。”黎清很笃然得说道。

“可是……”云及第一次见到黎清如此神情,他有些害怕。

“没有可是,你知晓你现在得位置吗?翰林院修撰,皇帝不可能放你一个毛头小孩走,你本就是文士出身,通学了两个月得兵法,还在纸上谈兵阶段,你去了那里只能是个累赘,我不是在拦着你,而是你没有能够让人信服的资本,去了那里,会有话语权吗?”

云及豁然开朗。

“我知道了。”原来如此。

就拿他新科状元的身份作比较,当他成为状元之后,来巴结他的都是些鼠辈,真正的有才学之人不会有此心思,而真正有能力之人也不太认可他的学识。

说白了就是酸。

这一次,他如果顶着翰林院没毕业的身份去了边关,哪怕谋得陛下恩典,得了个一官半职,也不会被人瞧得上。

这样的话他就护不住越哥了。

越哥在北蛮生活了十年,他这次带人突破重重阻碍回到天齐,天齐有理由怀疑他是被收买的细作,要保下他可不容易。所以娘亲说的话极有道理,他不能就这么只身单影的去了边地。

“做事之前莫要冲动,从小娘就教你学会做那执子之人,可你现在还是只有一个身份,这是不会让你走的长久的,礼越是人,你也是,但你和他有不同的身份,这已经让你们之间不可能再简单相认,你必须要有足够的把握才能出手,明白吗?”

黎清抬起头,凝视着云及。

这个孩子,从五岁到十七岁,十二年的成长,让他从幼稚到现在青涩的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