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是我儿砸 第51章

作者:仙楂 标签: 穿越重生

黎清见掌柜这般态度,当下决定换下一家了。她迅速从掌柜手中抽出盒子,用布裹了抱在怀里,一句话没留,转身就走。

“诶诶诶……唉呀!”掌柜在原地气的跺脚,这什么女人嘛!完全不按常理出牌。

黎清才不管之前的掌柜怎么样呢,她现在找到了另一家当铺。这家当铺看起来1有些寒颤,在她之前有一人正在当衣裳。

“实话说,你这衣裳只值十个铜币,再不能多了。”当铺掌柜挑了挑那人手上的衣裳,似乎在看衣裳的完整性。

“掌柜,再多给点吧,就多给点,我娘子她需要钱,大夫已经给了最后的期限了,求求你了,掌柜爷。”那人祈求道。

掌柜的把眉心一皱,想了想说道:“行吧,行吧,再涨五枚。”

“谢谢掌柜的,好人有好报,掌柜一定会富贵平安一辈子的。”

那人拿了钱,给掌柜做了个揖,匆匆忙忙的跑出了店门。

掌柜这才回头看到了黎清。

……

“这竟然是琴绝大师的真迹。”掌柜看了看黎清,觉得她也不像是缺钱之人,怎么连这样的宝贝都给当掉?

掌柜叹了口气问道:“娘子选择活当还是死当?”

黎清道:“活当,他日定来赎回,还请掌柜小心保管。”

“琴绝大师可是制作首饰的高手,曾经是宫廷匠人,后来眼睛不好才被放逐出来,可他制作的首饰依旧令人趋之若鹜,娘子这件若是被那些喜欢收藏之人得知,定会卖个更好的价钱。”

“我并不打算卖,若非家中遭逢乱事,我也不会当掉它,掌柜开个价吧。”黎清道。

“如果娘子死当,我倒是可以给到千两白银,可若选择活当,就得折半了。”

掌柜的看上去是个实诚人,黎清道:“活当,我还会赎回来。”

“既选择那便签下这份契子。”掌柜推出来一张纸。

黎清看了看上面的内容,最终她拿起笔,写下典当赎回日期为一年之后,签上了自己的大名,随后按下手印。

一年后黎清将携带千两白银来赎回这套首饰。

当铺怎么可能会有好人的存在,方才是黎清想多了,掌柜看似纯善的背后,装的是商人的无利不往。由此黎清断定这套首饰的价值远高于千两白银。不同的是,这个掌柜对宝物持着欣赏的态度。

掌柜将首饰放进盒子里,拿出五百两银票递给黎清。

“这是天齐通用银票,凭借此票可在任何钱庄提钱。”

黎清顺手接过道:“多谢,一年后我会赎回我的东西。”掌柜点点头。黎清在上京城里逛了逛。

这里的繁茂是无法想象的,房屋建筑高大上,门前摊贩林立,屋舍铺子串联,水边船只拥挤。挑担的,推车的,背篓的……多不胜数。

这里让黎清看到了一种乐旭县从未有过的人的活跃气息,还有文化和古韵。

黎清什么也没买,她走了好久才出了城,城里实在是太多人了,她找不到机会瞬移。

回到十里塘之后,黎清去县衙,买了几十亩地,花了差不多一半的银子。

朝廷抑制土地兼并,黎清差点儿就被定义为土地兼并者了,要是像上次买房一样交税,她得吐血。

“这里是二百两,城西的荒地我买了一部分下来,带着你的人去那里造屋住下来,先种一季的粮食。”黎清对梁山显说道。

这些人大多都是佃农,被天灾冲毁了家园,无法交付收益给地主而破产,现在有地给他们种了,他们感激还来不及呢!

梁山显震惊极了,几天前都拿不出钱来,几天后就能拿出几百两,这钱不会是抢来的吧?这女人做土匪的资质颇高啊。

最终丈量了土地,规划好了房屋建设基地。这些人是日后黎清的劳动力啊,黎清的如意小算盘打的响响的。

得想个法子把这片荒地都买下来,之前天灾这片地死过很多人,所以几年来都没有富人敢触碰,这倒是便宜了黎清。

到了荒地,这把那号人才真正的看到了他们的恩人长什么样。

这世上竟然真的有人愿意给他们土地种,不过还是有质疑之声,生怕黎清把他们变成奴隶。

但是有地种毕竟要付出代价,契约一定是会签的,就是不知道签是哪一种。

“这片地离河水也不远,灌溉起来应该不难,明年就开始种植棉花,今年来不及了。”黎清站在大石头上,望着大片的土地,这都是她的了。

咱现在也是有地一族,名副其实的地主了。

美滋滋。

黎清回去之后便将计划形成文字,交给梁山显。他身边有个文钦,如果将梁山显比作将军冲锋陷阵,那么文钦绝对是个合格的军师。

有这两个人在,黎清能省很多事。

一月之期将至,苏徐宁早在半月之前就已经收到了请愿书。

为了完成和黎清的约定,他一直压着此事,就等月末和黎清来个里应外合,彻底解决民怨。

梁山显被单独押往县衙,苏徐宁装模作样的进行了审问,让民众看到梁山显被打入大牢。

实际上黎清已经让他改头换面。

三浪子的名号从这世上彻底消失,只留下梁山显之名。

这天下同名同姓之人颇多,也不在乎百姓能够联想到什么。黎清让梁山显和文钦两人带上信任的人,组成一个商队,用黎清卖掉话本以及铺子里赚来的钱,进行各地访查,等一年之后棉花收成再回来。

之前那个黑头痣已经被梁山显驱逐出去,交给他表哥看管。一个楞头青而已,无足轻重。

黎清的铺子和田地都步入正轨之后,她也就闲下来了。

大多时间都在十里塘陪伴着孩子,顺便和柳二爷研究研究纺纱机和织布机。

黎清势必要让它们适用于棉花的纺织。

第99章 三锭脚踏纺车

“黎娘子,我按这图纸造出来的东西可对?”

黎清刚进柳二爷家的门,就见他欢喜地迎了上来,院子里摆着一架纺车。

上面有三个锭子,转轮是竹、木制结构,整体是脚踏型。

“试一试方可知道。”黎清拿起一旁的棉花条子,捻了一根线出来,穿在转轮上,然后叫踏踏杆,棉线逐步拉长,最后将黎清他们分成三股,挂在锭子上。

这个纺纱机整体呈现的是圆周运动,通过皮带拉动转轮转动,所有的动力来自于脚踏。

只是一踏,锭子便疯狂转动,柔弱的棉丝被逐渐滚较为结实的棉线。

“果然合适,成功了。”黎清手中的棉丝应声而断,她还没有练就纺纱技能,断掉只能说明技术不成熟。

黎清放下棉花条子,笑着说:“如此一来纺纱效率大大提高,至原来的三倍,这得多生产多少棉纱呀,二爷失败了多少次才做出来?”

“七八次吧。”柳二爷痛心疾首,就为了这么个玩意儿耗费了他多少精力和木材,这其中的苦只有他自己说的清。

“放心吧,损失我会照付。”黎清看柳二爷一副肉痛的模样,忍不住笑起来。“还请柳二爷再做个十架八架的。”

“(⊙o⊙)啥?”柳二爷以为他听错了。这东西会做之后也不难,只是要那么多干什么?摆在那里好看吗?

“我自有妙用,工钱一样不会少,难道二爷不想把他推广出去吗?”

柳二爷点点头:“这倒也是,只不过我和三生两人要在短时间内做出来,怕不太可能。”

“所以我给你找了帮手。”黎清朝门外拍了拍掌。

“他叫李敖,以前是城里木匠铺子的学徒,二爷可以放心大胆的把一些事交给他。”

李敖身穿粗布麻衣,背这个包袱,长得魁梧有力,是个能干的大汉。

之前在西郊造屋的时候,他就表现出了非凡木匠的创造力。这让黎清很是欣赏,觉得是个可用之才,现在派上用场了。

柳二爷望着身旁比他高一个头的大汉,顿时感觉压力山大。李敖这幅不苟言笑的样子,确实能让人感受到压抑。

“劳烦柳二爷管他吃住,钱一并付给你,这是定金。”黎清从袖子里拿出五两银子。

李敖身上有她给的水力纺纱机图纸,她对着河水以及各种小工具思考了几天,才形成了初具雏形的水力纺纱机。这种东西是元朝的时候出现的,在历史上昙花一现,不知其真假。

万事总要试试才知道。

黎清不知道李敖能否成功。她本来就不是专业选手,能够勉强画出来已是万幸,接下来就看其创造力了。

水力纺纱机可以将水转大纺车,为了适应现在的叫法,黎清给它定名为水转大纺车。这样的纺车并不适合棉花纤维,而是适合蚕丝等长纤维。

只有一个雏形的图纸,还需要不断的试验才知其真假。

“接下来就看你们的了。”

黎清告别了柳二爷,回到家中。云及和管尚轩已去上学,姜氏在家织布。她已经好久没有享受过这样轻松闲暇的时光了。

开店营业至今,未曾赚钱,还欠了当铺一千两。黎清觉得她的事业还能营业下去,全靠她的人品支撑了。好在古代商业的资金流通链不全是环形结构,她做这种小生意,还能够维持下去。

西郊那边不需要她再投入大量的资金。年关将至,还需准备年货。年后云及和尚轩就得备考院试,看来姜家就要出一个十岁小秀才了。

若不是之前因为天灾取消了一年,云及九岁就会成为秀才。

可惜,老天爷不让。

黎清算了算,她手上只有十几两银子,购置年货肯定要考虑到西郊,那么这点银子完全不够。

是时候拿出新写的话本了,他和掌柜达成了长期合作的约定,每个话本固定收四十两。

黎清的话本故事生动离奇,让人无法预知结局,黎清让掌柜采取连载方式,并与茶馆同步。

想要预知后是必须付出金钱购买,就是这样这话本也卖到了脱销的程度。

并不是只有乐旭县才会出售黎清的话本,只要是这家书商旗下的店铺,都有售卖,所以这话本流行于锦州,益州等地。

这是其他话本都无法达到的效果,所以掌柜愿意出四十两的高价,而别人封顶不过十两。

这世上最不缺乏的便是学习之人,有了黎清成熟的话本的带动,各家皆有所变化,一时之间市场上话本皆被黎清的风格所影响,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况。

后世将此称为“清风盛话”。

此暂且不表,且说黎清拿了四十两和姜氏一起购置年货。

今年的冬天格外的冷,天空竟然飘起了久违的雪,这还是黎清这几年来第一次看到雪。

雪花片片飞落,恍若鹅毛,无声无息地落在地上,逐渐消失。黎清伸手接住了一瓣儿,那小东西就这么被黎清掌心的温度给化了。

“阿清,再买些干果就差不多了。”姜氏从粮铺里出来,手中抱着一袋麦粉,身后的周禾氏手中抱着两个瓦罐。姜氏随手将麦粉放在周永昌背的背篓里。周禾氏则将瓦罐儿给周永昌抱着。

黎清点点头,让周永昌回铺子里去。

快中午了,客人就要来了。

后头买的东西不多,她们可以自己拿回去。